• 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圣克鲁斯岛位于南美洲海岸以西约1000千米的赤道上,位于经常发生地震和火山喷发的地区,是加拉帕戈斯群岛第二大岛。图1为圣克鲁斯岛位置示意图。图2为该岛低地和高地降水量的季节变化图。

    材料二:圣克鲁斯岛受洋流和风的相互作用,具有独特的气候特征。岛上的气候分为明显的热季(1—5月)和凉季(6—12月)。中央山峰东南坡海拔400米以上的高地多茂密的云雾林,在凉季会出现云雾,尤其是凉季初期易出现不易扩散的成层云雾。观测表明,近年来厄尔尼诺现象频发,极大地影响了圣克鲁斯岛的气候特征。

    (1)、结合材料,描述圣克鲁斯岛的形成过程。
    (2)、比较该岛高低地的降水特征。
    (3)、分析东南坡高地凉季初期易出现不易扩散的成层云雾的原因,并推测厄尔尼诺现象对其出现频次的影响。
  • 2、M湖属于北冰洋流域,是由地壳断裂下陷形成的湖泊,湖泊深度大、蓄水量大。下图为M湖及周边区域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M湖(     )
    A、湖水较深,导致湖盆断裂下陷 B、深居内陆,性质上是内陆咸水湖 C、蒸发量小,湖水更新速度缓慢 D、形态狭长,北部水温高于南部
    (2)、图中(     )
    A、全流域降水后,甲河比乙河水位变化大 B、冰川融水是乙河水量的主要补给来源 C、枯水期时,甲河的补给主要来自M湖 D、北半球冬半年,甲河比乙河的结冰期长
  • 3、干线是指两个温度相近的干、湿气团相遇所形成的锋面,一般情况下,温度相同时湿空气密度更小。露点温度则是指空气到达冷却饱和时的温度,其数值越大,空气湿度越大。下图为某时刻北半球某地气象要素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此刻干线附近的气团性质主要表现为(     )
    A、东侧暖干,西侧冷湿 B、东侧暖湿,西侧热干 C、东侧暖干,西侧热湿 D、东侧暖湿,西侧冷干
    (2)、发生强对流天气的区域是(     )
    A、 B、 C、 D、
    (3)、甲锋面未来移动方向可能为(     )
    A、东北 B、东南 C、西南 D、西北
  • 4、天山北坡天池山、谷风相当典型,风速也很大。高山冰川形成的冰川风也对山、谷风产生一定影响,图1示意天山天池气象站周边区域等高线分布,图2示意该气象站某年7月27日06时到28日15时的气温、相对湿度的变化。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7月27日16时,该气象站的相对湿度和风向分别是(     )
    A、湿度高东南风 B、湿度低西北风 C、湿度高西北风 D、湿度低东南风
    (2)、图示时段,影响气象站山风与谷风差异的是(     )
    A、受天池影响,山风较谷风快 B、受河谷地形影响,山风较谷风慢 C、受植被覆盖率影响,山风较谷风时间长 D、受昼夜长短影响,山风较谷风时间短
    (3)、冰川风也对山、谷风产生一定影响,并且一天中不同时段影响程度不同,推测冰川风对天池气象站附近山谷风影响有(     )

    ①冰川风加强了山风                                        ②冰川风加强了谷风

    ③冰川风效应午后最为显著                           ④冰川风效应凌晨最为显著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 5、下图为北海道岛和凯尔盖朗岛轮廓示意图(图幅大小相同)。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据图可判断(     )
    A、北海道岛面积大于凯尔盖朗岛 B、北海道岛位于凯尔盖朗岛西北方向 C、北海道岛昼长和正午太阳高度年变化幅度小 D、北海道岛海域表层海水盐度更小些
    (2)、形成凯尔盖朗岛海岸线特征的主要成因是(     )
    A、海浪侵蚀 B、风力侵蚀 C、河水侵蚀 D、冰川侵蚀
  • 6、下图为“2024年元旦部分地区北京时间整点时刻晨线位置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甲地日出时,新年的范围约占全球的(     )
    A、4/9 B、1/18 C、1/2 D、1/6
    (2)、该日甲、乙两地的昼长差值约为(     )
    A、40分钟 B、1小时20分 C、2小时 D、2小时40分
    (3)、该日,甲地看到日出的时间要比乙晚一些,主要原因在于两地的(     )
    A、纬度差异 B、经度差异 C、天气差异 D、海拔差异
  • 7、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榆林古城发端于明初依泉(普惠泉)而建的军事城堡。伴随人口增加、商品交易发展,城市边界在明、清时期多次拓展后,形成今天的古城轮廓(如下图)。榆林地区分布有古代人类穴居式遗址。历史上属中原农耕文化与北方游牧文化交汇带。目前,普惠泉社区窗存着普息泉、窑洞建筑群、城墙等早期文化遗迹,以及丰富的活态民间文化。

    (1)、分析明、清时期自然因素对榆林古城空间拓展的影响。
    (2)、从人地协调视角,解释普惠泉社区早期建造窑洞的原因。
    (3)、为延续文化记忆并促进社区经济发展,提出合理规划和利用普惠泉社区空间的策略。
  • 8、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板块运动影响下的海陆格局对大气环流和自然资源等的形成有重要作用。研究表明,古生代晚期,冈瓦纳大陆和劳亚大陆拼合形成一个跨越南北半球的超级大陆,大陆东侧为特提斯洋。冬、夏季两半球陆—陆间热力差异驱动当时的季风环流。下图是超级大陆地理格局复原图,当时地球的质量、体积、运动状况与现在差异不大。

    (1)、特提斯洋北侧大陆边缘有山脉,分析其成因。
    (2)、说明7月两半球陆一陆间的热力差异对北半球夏季风的驱动过程。
    (3)、根据古地理环境解释我国山西(属华北陆块)古生代晚期地层中存在大量煤炭的现象。
  • 9、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诺丁汉地处英国内陆,冬季部分路段运输不畅,南部特伦特河局部河段多湍流。17世纪末,该地成为煤、铁等矿产开采地和农具、五金等生产中心。18世纪末开凿比斯顿运河(约8.1千米),19世纪30年代修建铁路,运河沿岸逐步成为全球某类纺织品生产和交易中心,20世纪中期传统产业衰退。1988年运河停运,后经保护性开发,运河功能发生转变。下图示意20世纪中期诺丁汉市工业区分布。

    (1)、说明开凿比斯顿运河的必要性。
    (2)、分析纺织业集中分布在比斯顿运河沿岸的原因。
    (3)、指出比斯顿运河复兴后的功能变化。
  • 10、2023年12月14日8时,济南章丘站记录了一次天气现象。下图为此次探空资料,露点温度指大气水汽凝结时的温度。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此时章丘站不同高度大气状态是(   )
    A、600hPa至500hPa高度风速不变 B、600hPa高度以上云量较多 C、850hPa至700hPa高度有暖湿层 D、925hPa高度以下有逆温层
    (2)、控制该站的天气系统是(   )
    A、冷气团 B、暖气团 C、高压脊 D、低压槽
    (3)、该站点正在经历的天气现象最可能是(   )
    A、大雾 B、降雪 C、冻雨 D、霜冻
  • 11、返青期是植物在休眠后,随着环境条件改善,叶片重新萌发或颜色由黄变绿,进入快速生长的一个阶段。返青期的提前或推迟对草原生态系统有明显影响。研究发现,2001—2015年呼伦湖西部的草原植被返青期呈推迟趋势。下图为呼伦贝尔草原及周边水系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甲地较乙地返青期早,主要影响因素是(   )
    A、光照 B、水分 C、土壤 D、海拔
    (2)、导致呼伦湖西部草原植被返青期推迟的主要原因是(   )

    ①春季的降水量减少  ②春季的日最低气温降低

    ③冬季平均温度升高  ④冬季平均日照时间变长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呼伦湖西部草原植被返青期的推迟趋势,使该草原最可能出现(   )
    A、固碳潜力增加 B、植被生长季变长 C、土壤肥力降低 D、表土含水量增加
  • 12、圭表由两部分组成,直立的柱体为“表”,与柱体垂直的装置为“圭”。我国古人根据正午时“表”影在“圭”上的变化划分二十四节气(两端刻度表示夏至或冬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圭表的示意图适用于海南三沙市(17°N)的是(   )

    A、 B、 C、 D、
    (2)、古人观察圭表发现,从冬至日、夏至日分别往后推6个节气所用天数不同。其原因是(   )
    A、昼夜长短的季节差异 B、地球公转速度不均 C、太阳高度的季节差异 D、物候转换间隔不同
  • 13、全球变暖改变了耕地的气候适宜性,进而影响农作物生产多样性。研究表明,25%是一个警戒值,即中、高气候风险区耕地面积比例合计低于25%时,作物生产多样性的气候风险处于可接受范围。下图表示不同变暖水平下,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的作物气候风险区耕地面积占比。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区域作物气候风险处于可接受范围的最高变暖水平是(   )
    A、1.5℃ B、2.0℃ C、3.0℃ D、4.0℃
    (2)、应对该区域作物生产多样性减少带来的问题,合理的措施是(   )
    A、增加化肥施用 B、开垦高寒区耕地 C、调整饮食结构 D、加大劳动力投入
  • 14、贵州西江苗寨(如图)是我国现存最大的苗族聚居地,白水河东岸保存着较为完好的苗族传统聚落。20世纪末旅游活动兴起,至2005年,服务业多集中于古街沿线。2009年旅游全面开发后,白水河西岸村民纷纷重建房屋,逐步形成了商住一体的仿吊脚楼聚落景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观赏苗寨传统聚落全貌的最佳地点是(   )
    A、 B、 C、 D、
    (2)、2009年以来,西江苗寨服务业空间已明显扩展到(   )
    A、南贵寨 B、羊排寨 C、平寨 D、东引寨
    (3)、影响新扩展空间的服务业稳固发展的主要因素是(   )
    A、不同类型商户集聚的效应 B、专业化人才的数量充足 C、仿吊脚楼民居的建筑风貌 D、旅游者多样的购物需求
  • 15、舟曲县位于甘肃南部,山高谷深,为长江上游水源涵养区,是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当地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下表为舟曲部分特色农产品生长习性。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特色农产品

    生长习性

    从岭藏鸡

    喜林间、草地,耐寒

    中药材

    不同种类适宜不同海拔环境

    花椒

    喜温、耐旱、怕涝

    羊肚菌

    喜温湿、避光环境

    中华蜂

    耐寒

    (1)、该县特色农产品生产布局合理的是(   )
    A、河谷圈养从岭藏鸡 B、陡坡连片种植中药材 C、高寒山区种植花椒 D、林下矮棚栽培羊肚菌
    (2)、当地中华蜂养殖采用智慧蜂箱实时管控蜂群,这有利于(   )
    A、增加蜜蜂种群的类型 B、提高蜂蜜附加值 C、提升蜂蜜产量和品质 D、增加产品多样性
    (3)、为完善当地农业产业链,下游环节应(   )
    A、建设良种培育基地 B、申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认定 C、建绿色饲料加工厂 D、打造现代设施农业生产基地
  • 16、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蒙新河狸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在我国仅栖息于新疆准噶尔盆地乌伦古河(内流河)的河水与近岸。乌伦古河发源于阿尔泰山,近几十年来该流域农牧业发展迅速,蒙新河狸因栖息地减少濒临灭绝。调查表明,在乌伦古河干流河段,下游较上游蒙新河狸更为稀少。2018年以来,几名青年志愿者发起“河狸食堂”公益活动,克服当地自然条件的限制,在乌伦古河两岸种植河狸喜食的灌木柳。迄今为止,我国蒙新河狸的数量增加到约750只。如图示意乌伦古河干流下游河段水文地质剖面。

    (1)、在图中选择正确的图案,填入图例中的甲、乙两处,并说明理由。
    (2)、分析乌伦古河干流下游河段蒙新河狸更为稀少的径流量原因。
    (3)、分析M地种植灌木柳的地下水条件。
    (4)、作为一名青年学生,除到当地植树外,你还能参与哪些蒙新河狸保护行动?请提出一项行动,并写出该行动促进蒙新河狸数量增长的地理过程。
  • 17、 阅读文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广西南宁市马山县被誉为“中国黑山羊之乡”,黑山羊养殖历史悠久,养殖农户多。该县黑山羊肉质优良,较多销往粤港澳地区。马山县属喀斯特丘陵山区,森林覆盖率超过70%。当地黑山羊传统养殖方式为就近放养于山岭间,以灌丛和野草等为食,植被被黑山羊啃食之后恢复周期较长。为解决此问题,近年来当地政府积极推广“无土牧草”栽培技术,生态效益明显。

    (1)、从合理利用土地角度,分析马山县有较多农户放养黑山羊的原因。
    (2)、马山县黑山羊销往粤港澳地区较多,主要是因为:

    ①马山县所在省区与粤港澳地区毗邻,运输距离短,运输成本低;

    ②马山县发展较为滞后,当地黑山羊销售价格与粤港澳地区差异大,将黑山羊销往粤港澳地区

    ③粤港澳地区人口众多

    (3)、从地形角度,分析该地被黑山羊啃食后的植被恢复周期较长的原因。
  • 18、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瑞士小镇瓦尔斯地处阿尔卑斯山峡谷之中,温泉资源丰富,人口约1000人,对外交通仅有一条公路。20世纪末,当地利用废弃采石场,建成洞穴式温泉浴场。该温泉浴场受洪水威胁较小,对场镇居民生产生活影响也小。2009年瓦尔斯温泉浴场获得世界建筑界最高奖,极大提升了该镇知名度,但至今该镇温泉旅游业规模仍然较小。如图为瓦尔斯温泉浴场位置示意图。

    (1)、分析瓦尔斯温泉浴场对场镇及周边区域环境影响小的原因。
    (2)、说明瓦尔斯温泉浴场受洪水威胁较小的原因。
    (3)、指出限制该镇大规模发展温泉旅游业的区位条件。
  • 19、萨拉文化中心大楼位于瑞典谢莱夫特奥市(64°48'N,21°00'E),是全球第三高的现代木结构建筑。该建筑所用木材全部来自本地地带性植被,在低楼层采用垂直百叶窗以更好满足采光、通风等需要。下图为垂直百叶窗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建筑物木材所采用的地带性植被还分布于(   )
    A、西西伯利亚平原 B、亚马孙平原 C、长江中下游平原 D、美索不达米亚平原
    (2)、 6月22日,正东朝向的垂直百叶窗在α=90“时,阳光照射进房间(忽略叶片厚度)的理论时长约为(   )
    A、3小时 B、6小时 C、12小时 D、21小时
  • 20、铍矿是我国紧缺战略性矿产资源之一。2024年我国在鄂湘赣交界的幕阜山地区发现含铍矿的岩体。该岩体是岩浆多期侵入到上覆岩层中冷却形成,后经剥蚀出露地表。为确定岩体形成时间,研究人员对周边地层进行了详细地质调查。下图示意幕阜山局部地区该类岩体及周边地层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地铍矿所在岩体的类型应是(   )
    A、砂页岩 B、石灰岩 C、玄武岩 D、花岗岩
    (2)、该地铍矿所在岩体形成时间可能是(   )
    A、早于寒武纪,晚于元古宙 B、早于元古宙,晚于太古宙 C、早于第四纪,晚于奥陶纪 D、早于奥陶纪,晚于寒武纪
    (3)、该地第四纪地层分布区可能发育的地貌是(   )
    A、黄土梁 B、V形谷 C、火山锥 D、落水洞
1 2 3 4 5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