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本:
相关试卷
- 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科学开学考试模拟卷
- 2017-2018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三章第6节 健康生活 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一章第5节 遗传与进化 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二章第5节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三章第5节 人的运动系统和保健 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 第四章第4节 实现可持续发展 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一章第4节 生物的进化 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二章第4节 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 第三章第4节 非传染性疾病 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二章第3节 生物群落 同步练习
-
1、化学反应常常伴随一些现象,但有些化学反应没有明显现象。某研究小组以“无明显现象的化学反应能否发生”为主题展开学习。


(1)、实验一:取三朵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纸花进行图1实验,该实验证明CO2与H2O发生了反应是根据思维模型(填序号)。(2)、实验二:图2实验,将注射器中相同体积的氢氧化钠溶液和水同时注入试管中,观察到的现象,说明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3)、实验三:图3是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装置,连接pH传感器测得该反应过程的数据变化情况如图4所示,观察到溶液的pH由大于7变化至小于7,说明溶液中(填物质名称)消失。(4)、图2和图3实验是根据思维模型(填序号)证明了反应的发生。总结提升:通过以上学习,同学们明确了构建和利用模型认识物质变化规律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
-
2、小明对氢氧化钾溶液与稀硫酸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成分进行了探究(如图)。
(1)、探究过程如下:【建立猜想】猜想一:只有 K2SO4;猜想二:有 和H2SO4; 猜想三: 有 和KOH
【进行实验】为了验证猜想二,小明选用 粉末、 溶液,进行如下探究:
实验方案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方案一
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加入 粉末
溶液中有 猜想二正确
方案二
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加BaCl2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溶液中有 H2SO4 , 猜想正确
①表格空白处的实验现象是:。
②对方案二的结论进行评价:。
(2)、【表达交流】方案一中的 Fe2O3粉末可以用下列的某些物质代替,也能得到同样的实验结论。还可以选择的试剂有____。
A、Fe B、CuO C、NaCl D、Na2CO3 -
3、网红产品自嗨锅深受年轻人喜欢。自嗨锅内有一个发热包(主要成分为生石灰、铝粒、碳酸钠),加入冷水后可迅速升温从而加热食物。

(1)、小滨猜想发热包放热原理是生石灰与水反应放热,其化学方程式为:。(2)、为了验证上述猜想,小滨取发热剂和生石灰各3g,分别与等量的水反应,水温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如图所示。根据图像,小滨认为:“生石灰与水反应放热”不是发热包放热的主要原因,理由是。(3)、发热剂使用后的废液中含有氢氧化钠、碳酸钠等物质,因而碱性较强,需调节至中性再处理,可以采取的方法是:往废液中加入酚酞试液,再。 -
4、寓学于乐”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如图为“领取奖杯游戏”的物质阶梯。只有阶梯上相邻的物质之间能发生反应,才可向上攀登。
(1)、若攀登阶梯甲能领取奖杯,则标号为③的台阶可以是下列哪一种物质( )。A、NaCl B、Na2CO3 C、CO2 D、Fe2O3(2)、搭建阶梯乙从图中相应的台阶上物质可以从以下提供的物质O2、Fe、HCl、NaOH中选择,填在图中相应的台阶上,能领取奖杯。从高到低的顺序是。
-
5、实验室有一瓶标签残缺(如图)的试剂,老师告诉小明,这瓶试剂是氢氧化钠、氯化钠、硝酸钠、碳酸钠溶液中的一种。为确定该试剂成分,小明进行如下系列实验:
(1)、取2毫升该试剂于试管中,滴入无色酚酞试液,发现溶液不变色。推断该试剂不可能是溶液。(2)、再取2毫升该试剂于试管中,滴入A溶液后,根据现象,小明确定该试剂是氯化钠溶液。则A溶液是溶液。 -
6、向硫酸铜和盐酸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产生的沉淀的质量与滴入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1)、从图中可以判断,AB段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B点溶液中的溶质是。(3)、 C点溶液的pH值7。(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
7、盐酸、硫酸和硝酸都是重要的酸。如图所示是探究酸的性质的实验。
(1)、能区分稀盐酸和稀硫酸的是(填“实验一”或“实验二”),此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2)、实验三滴入稀盐酸的试管中无明显现象,滴入稀硝酸的试管中的象为:铜片逐渐溶解,溶液变蓝,并有气泡产生,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则 X 的化学式为 , 稀硝酸的这一性质是不是酸的通性?(填“是”或“否”) -
8、以下是小科在社会实践中参加的一些活动,请把内容补充完整。(1)、家务劳动:用除锈剂(主要成分是稀盐酸)给铁制品除锈,反应方程式为: , 当除锈剂过量时,能观察到铁质品表面出现气泡,反应方程式为(2)、疾病预防:佩戴口罩能有效阻挡病毒的传播,其原理类似于化学实验中的操作。(3)、研学实践:走进农田,为了促进农作物生长,提高粮食产量,可施用复合肥。下列属于复合肥料的是____。A、NH4Cl B、KCl C、Ca(H2PO4)2 D、KNO3
-
9、建立“现象——性质——用途”之间的联系,是科学学习的重要方法,请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甲,滴有浓硫酸的滤纸很快变黑色,体现了浓硫酸的性。(2)、如图乙,取两玻璃棒分别蘸取浓氨水和浓盐酸,将其相互靠近但不接触,观察到有白烟生成,最终玻璃棒上形成白色的氯化铵颗粒,说明浓氨水和浓盐酸具有性 -
10、生活处处有科学。请根据所学的科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成人每天饮少量红酒,可促进血液循环。辨别真假红酒,有一个简便的方法:红酒中加入纯碱时能观察到有气泡产生。根据以上信息,推测红酒的pH7。(2)、鱼胆弄破后,会使鱼肉沾上一种难溶于水的胆汁酸(一种酸),使鱼肉变苦。要消除这种苦味,下列物质中,最适宜用来冲洗鱼肉的是( )A、食盐 B、醋酸 C、氢氧化钠溶液 D、纯碱溶液(3)、胃酸过多,常服用胃舒平【主要成分: Al(OH)3】写出这种药物在胃中发生的化学方程式: 。
-
11、往氯化铁和稀盐酸的混合液中逐滴加入过量氢氧化钠溶液。则烧杯中各物质质量的变化正确的是 ( )A、
B、
C、
D、
-
12、有一包白色固体, 可能含有Na2SO4、Na2CO3、BaCl2、KNO3中的一种或几种。取样溶于水,有白色沉淀产生;过滤后向沉淀中滴加稀盐酸,沉淀的量与加入盐酸体积的关系如右图所示。由此推断白色固体中 ( )
A、可能存在 KNO3 B、可能存在 Na2SO4 C、肯定只存在Na2CO3 D、肯定不存在 BaCl2 -
13、分析推理是科学学习和研究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分析推理正确的是( )A、中和反应有盐和水生成,因此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B、碱溶液的pH 都大于7,因此pH 大于7 的溶液一定是碱溶液 C、硫酸溶液与BaCl2 溶液能反应产生白色沉淀,因此能与BaCl2 溶液反应产生白色沉淀的一定是硫酸溶液 D、紫色石蕊试液遇酸变红,因此盐酸滴入石蕊试液后,溶液也变红色
-
14、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鉴别白醋和食盐水:闻气味 B、鉴别硝酸铵和氢氧化钠:加水溶解,测量温度变化 C、除去氮气中的水蒸气 :通过足量浓硫酸 D、除去氧化铜中的铜粉:加入足量稀硫酸,过滤
-
15、甲、乙两化工厂分布如图所示。箭头代表水流方向。如果在a处取得水样经检测只有少量OH-、SO42-.在c处取得水样经检测pH=7,且只含有少量NaCl.则b处水中含有的物质应是下列哪一组 ( )
A、MgSO4、NaCl B、H2SO4、 Ba(NO3)2 C、BaCl2、HCl D、H2SO4、MgCl2 -
16、如图是 NaOH 溶液与稀盐酸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有关该图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前后,溶液的pH不变 B、该图表示 NaOH 和盐酸恰好完全反应 C、向反应后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呈红色 D、该反应实质是 Na+和 Cl-结合生成NaCl- -
17、下列固体物质中,用水不能区分的是 ( )A、NaOH 和 NH4NO3 B、CuSO4 和 Na2SO4 C、Na2CO3 和 CaCO3 D、NaCl 和 KCl
-
18、下列物质可在同一溶液中大量共存,并形成无色溶液的是( )A、Cu2+、NO3-、Na+、Cl- B、H+、Na+、NO3˙、SO42- C、Ba2+、K-、OH-、SO42- D、Ba2+、NO3-、OH-、H+
-
19、下表记录了物质x的溶液分别加入到另外三种物质的溶液中产生的现象。则X的化学式可能是( )
氢氧化钠 碳酸钠 石蕊 物质X 无明显现象 产生气泡 溶液变红 A、Ca(OH)2 B、CuSO4 C、HCl D、KCl -
20、酸碱反应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有广泛的应用。下列实例不属于酸碱反应在生活中应用的是( )A、土壤酸化后加入熟石灰改良 B、金属表面锈蚀后,可用稀盐酸进行清洗 C、蚊虫叮咬后涂稀氨水减轻痛痒 D、服用含 Al(OH)3 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