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科学开学考试模拟卷
- 2017-2018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三章第6节 健康生活 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一章第5节 遗传与进化 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二章第5节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三章第5节 人的运动系统和保健 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 第四章第4节 实现可持续发展 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一章第4节 生物的进化 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二章第4节 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 第三章第4节 非传染性疾病 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二章第3节 生物群落 同步练习
-
1、某学习小组的同学在整理归纳反应规律时发现,有些化学反应发生时没有伴随明显的现象,他们就此进行了以下探究。
[提出问题]怎样证明 NaOH 溶液与 CO2发生了反应?
[分析讨论]
同学们讨论后认为可以用两种思路探究上述反应是否发生。
思路Ⅰ:验证反应物的减少或消失。
甲组同学设计如图所示实验进行探究:

通过上述两组实验证明 CO2 与 NaOH 发生了化学反应,进行实验一的目的是①。
[备考补充]借助压强差法实验装置进行实验(如表所示)。
探究角度
实验装置图
实验现象
证明反应物减少或消失

②

③

④

⑤

去壳熟鸡蛋⑥

软塑料瓶⑦
注意:利用压强差验证时需要设计对照实验,排除CO2溶于水且与水反应对验证的干扰。这是因为氢氧化钠溶液是氢氧化钠和水的混合物,而水和二氧化碳反应也会有类似现象。
思路Ⅱ:验证有新物质生成。
第一步:明确反应原理。通入二氧化碳后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⑧。
第二步:确定需要检验的物质。若要证明NaOH 和 CO2 发生反应,需要检验生成物⑨(填化学式)是否存在。
第三步:设计方案检验生成物。
乙组同学分别取反应后的溶液于 A、B、C三支试管中,进行如下实验:
试管编号
加入的试剂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A
足量酸,如⑩
产生气泡
反应生成了碳酸钠,发生反应的相关化学方程式为:
⑫ , ⑬ ,
⑭
B
可 溶 性 碱,如 Ba(OH)2溶液
⑪
C
可溶性盐,如BaCl2溶液
-
2、兴趣小组的同学探究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
[探究]证明二氧化碳能与水发生反应。
步骤一:小明向盛有少量水的试管中通入二氧化碳,观察到无现象。
(1)、步骤二:小芳向盛满二氧化碳的软塑料瓶内注入约 体积的水,立即旋紧瓶盖,振荡,观察到 , 由此得到结论:二氧化碳能与水发生反应。小明对此提出疑义,他的理由是。(2)、步骤三:小明向步骤一实验后的液体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发现 , 证明二氧化碳能与水发生反应。(3)、通过以上探究,我们发现:对于没有明显现象的化学反应,可以从两个不同的角度证明反应的发生。一是 , 二是。 -
3、 如图为我国古代提纯焰硝(含 KNO3和少量 NaCl、CaCl2等)工艺的主要过程:
(1)、步骤Ⅰ中,“搅拌”的作用是(写一种)。(2)、步骤Ⅲ加小灰水(含 K2CO3)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步骤Ⅴ析出硝酸钾晶体的过程称为。(4)、“溶液2”一定含有的溶质有 KCl、和。(均填化学式) -
4、硫酸钠是制造纸浆的一种重要原料,某硫酸钠粗品中含有少量的CaSO4、MgSO4实验室提纯的流程设计如图。
(1)、写出加入 NaOH 后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滤渣中有种成分。(3)、若除杂过程中所加试剂均过量,则后续处理中可滴加什么试剂解决?。 -
5、碳酸锂( Li2CO3)是制备新能源汽车电池的重要原料。图是一种模拟提纯碳酸锂的工艺,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查阅资料]
Ⅰ.锂辉矿主要成分为 Li2CO3 , 含泥沙等杂质。
Ⅱ. Li2CO3(化学性质与 Na2CO3类似)为无色晶体,微溶于水,在冷水中的溶解度比热水中大。
(1)、X是一种酸,其溶质的化学式为 , 常用(填试剂名称)检验气体 Y。(2)、②中发生酸碱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有以下三种温度的饱和Na2CO3溶液,③中你选择的是____(填字母)。A、0 ℃ B、25 ℃ C、80 ℃(4)、将滤液2蒸发,当有(填现象)时,停止加热,可得到其他化工产品。 -
6、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每年约废弃4亿部手机,这些废旧手机中80%以上的材料都是可回收利用的。如图是回收废旧手机中贵金属金(Au)的简略流程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Ⅱ中加过量稀硫酸的目的是(2)、滤液a中的阳离子是(3)、向滤液b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可观察到的现象是写出所有反应的化学方程式:(4)、通过流程图分析,能否得出Fe、Au、Cu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回答并说明理由: -
7、在实际生产中,常采用足量NaOH溶液来“捕捉”吸收)CO2 , 部分流程如图所示
(1)、大量CO2 直接排放到空气中会导致的加剧,破坏人类生存的环境。捕捉室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往纯碱溶液中加入 X 溶液,得到 NaOH溶液和CaCO3 , X的化学式是。(3)、整个流程中可以循环使用的物质是。(4)、若要确认“捕捉”后的气体中 CO2 含量已经降得很低,先分别取一瓶“捕捉”前和一瓶“捕捉”后的气体,接下来的实验操作是。 -
8、某兴趣小组想从含有氯化亚铁、氯化铜的废液中回收金属铜和氯化亚铁晶体,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方案。结合实验方案回答下列问题,
(1)、操作Ⅲ的名称是 , 除去的物质是(填化学式)。(2)、操作Ⅱ中加入过量的试剂B的目的是(3)、写出加入过量试剂A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9、海洋蕴藏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工业上可利用海水中的氯化镁来制取金属镁,其简化后的流程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操作工的名称是(2)、石灰乳与海水混合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试剂X为(4)、氯化镁在熔融状态下通电得到金属镁和一种气体单质,该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反应。 -
10、小金用如图甲所示电路测某导体的电阻。回答下列问题:

(1)、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在图乙中完成实物图的连接。(2)、闭合开关,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到某一位置时,电流表和电压表的指针位置如图丙所示,则被测导体R0的电阻为Ω。(3)、为减小实验误差,需进行多次测量。当图乙所示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从A 端向 B 端移动时,电压表的示数将(填“变大”或“变小”)。 -
11、小科用如图电路进行两项实验。
(1)、实验一:探究电流与的关系。①按图连接好电路,闭合开关,移动 R1 的滑片到某处保持不动;
②移动 R2 的滑片,读出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记录数据;
③多次重复实验步骤②。
(2)、实验二: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①先移动R1的滑片到某一位置,再移动 R2的滑片,使电压表的示数为2 V,读出此时电流表示数,记录数据;
②向右移动 R1 的滑片到另一位置,则他应向移动 R2的滑片,使电压表的示数仍为2 V,读出此时电流表示数,记录数据;
③多次重复实验步骤②。小科能否得出“电阻两端电压不变时,通过电阻的电流与电阻阻值大小成反比”的结论: , 理由是。
-
12、图甲是研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的实验装置。实验中用四根电阻丝作为被测导体,将电阻丝两端接入电路后,通过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保持电阻丝两端电压相同,进行测量并记录,数据列于下表。

实验组
电阻丝
材料
长度(厘米)
直径(毫米)
电流(安)
1
a
康铜丝
57.20
0.50
待填
2
b
镍铬丝
57.20
0.50
0.14
3
c
镍铬丝
57.20
0.70
0.26
4
d
镍铬丝
28.60
0.70
0.54
请回答:
(1)、将电阻丝a的两端接入电路,闭合开关后,电流表指针位置如图乙所示,其示数为A。(2)、为研究导体电阻大小与横截面积的关系,可选择实验组进行对比。(3)、实验得出,导体电阻大小与导体的材料、长度和横截面积有关。此外,导体电阻还与温度有关。①科学研究发现某种金属电阻和温度的关系如图丙所示。描述该金属电阻在降温过程中的现象:。

②探索新材料是高科技研究领域中永恒的主题之一。若常温下某种新材料的电阻为零,则该新材料可用于制造(写出一种),以减少能量损耗。
-
13、电冰箱冷藏室中的照明灯L 由门控开关S1控制,压缩机(电动机)由温控开关S2控制,要求照明灯和压缩机既能单独工作又能同时工作。下列电路中符合上述特点的是( )A、
B、
C、
D、
-
14、用伏安法测电阻时,某次电表的指针位置如图所示。其示数为 ( )
A、6.0 V B、6.0 A C、1.20 V D、1.20 A -
15、将两个充满气的气球与头发摩擦后,用细线悬挂起来,出现了如图所示的现象,这是因为两个气球带上了(填“同种”或“异种”)电荷,相互排斥;将气球靠近碎纸屑,碎纸屑被吸到气球上,说明带电体具有的性质。

-
16、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时,用同一木块分别做了如图所示的甲、乙、丙三次实验。
(1)、甲、乙、丙三次实验中以相同速度沿水平方向匀速拉动木块,根据二力平衡知识,弹簧测力计对木块的拉力大小(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2)、对比甲、乙两次实验可知,其他条件相同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3)、通过对比两次实验可知,其他条件相同时,接触面越(填“粗糙”或“光滑”),滑动摩擦力越大。(4)、同学们在小组交流讨论时发现,在实验中很难使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于是小伟设计了如图丁所示的实验装置,该装置(填“需要”或“不需要”)长木板做匀速直线运动,原因是。 -
17、小义利用家中的衣架、塑料瓶、小卡片、细线、水等物品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
(1)、实验时,小卡片除了受到两侧细线的拉力外,还受到重力的作用,方向 , 但由于小卡片的质量很小,故小卡片的重力可忽略不计。(2)、如图所示,小义将原来处于静止状态的小卡片扭转一个角度,使小卡片两侧细线相互平行,松开手后发现小卡片会转动,说明两个力互相平衡必须满足的条件是。(3)、要继续探究相互平衡的两个力的大小关系,应如何操作?。 -
18、如图所示为正在进行比赛的乒乓球运动员。
(1)、乒乓球受到球拍击打时,球拍发生形变,说明。(2)、乒乓球以抛物线的路径飞出,在到达位置①时,重力方向为。(3)、如果乒乓球在到达最高点②的瞬间所有力都消失,那么乒乓球会。 -
19、如图所示,将小球从A 点由静止释放,运动到C 点时,若一切外力全部消失,则小球会沿(填字母)路线继续运动,你判断的依据是;若当小球滚至右侧最高点a 时,撤去所有外力,它将。

-
20、如图所示,氦气球系着小石块在空中匀速上升,如果系着小石块的线突然断了,小石块将会 ( )
A、立即加速下降 B、保持原来的速度匀速上升 C、减速上升后再加速下降 D、以原来的速度大小匀速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