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科学开学考试模拟卷
- 2017-2018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三章第6节 健康生活 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一章第5节 遗传与进化 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二章第5节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三章第5节 人的运动系统和保健 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 第四章第4节 实现可持续发展 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一章第4节 生物的进化 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二章第4节 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 第三章第4节 非传染性疾病 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二章第3节 生物群落 同步练习
-
1、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
-
2、 氯化钠:
-
3、氢氧化钙:
-
4、氢氧化钠:
-
5、 硝酸:
-
6、 盐酸:
-
7、 硫酸:
-
8、 盐
硝酸钾氯化钾
硫酸钾硝酸钠
氯化钠硫酸钠
硝酸钡氯化钡
硫酸钡硝酸钙
氯化钙硫酸钙
硝酸镁氯化镁
硫酸镁硫酸铝
氯化铝 硝酸锌
硫酸锌 氯化锌
硝酸铁硫酸铁
氯化铁硝酸亚铁
硫酸亚铁氯化亚铁
硝酸铜硫酸铜
氯化铜硝酸银
硫酸银氯化银
硝酸铵硫酸铵
氯化铵碳酸钾
碳酸钠碳酸氢钙
碳酸钡高锰酸钾
碳酸钙碳酸银
氯酸钾碳酸铵
-
9、 碱
氢氧化钠氢氧化镁
氢氧化铜氢氧化铝
氢氧化钡氢氧化钙
氢氧化铁氢氧化亚铁
-
10、书写原则:阳离子所带电荷总数等于阴离子所带电荷总数。
酸
盐酸硫酸
碳酸硝酸
-
11、硫酸根碳酸根
硝酸根氢氧根
铵根氢离子
氯离子钠离子
钡离子钙离子
高锰酸根氯酸根
Fe2+Ag+
Cu2+ Fe3+
Zn2+ K+
-
12、
金属元素
符号
常见化合价
非金属元素
符号
常见化合价
钾
氢
钠
氟
银
氧
钙
氯
镁
溴
钡
碘
锌
氮
铝
磷
铜
硫
铁
碳
-
13、盐在生产、生活中不可缺少。某学校学生以此为主题展开相关研究。(1)、通过晾晒海水或煮盐井水等,可以得到粗盐。
海水“晒盐”得到的粗盐中含有少量的泥沙等不溶性杂质,可通过下列步骤进行提纯:溶解→过滤→(填写操作步骤)。如果两次过滤后滤液仍浑浊,原因可能是(写出一种即可)。
(2)、粗盐精制。除去难溶性杂质后的食盐水中还含有 等杂质离子,为得到较纯的氯化钠,进行如下实验操作:①加入过量的 Na2CO3溶液;
②加入过量的 BaCl2 溶液;
③加入过量的 NaOH溶液;
④加入适量的盐酸调节溶液的 pH等于7;
⑤过滤;
⑥蒸发。
下列操作顺序正确的是____(填字母)。
A、①③②④⑤⑥ B、③②①④⑤⑥ C、③①②⑤④⑥ D、②③①⑤④⑥(3)、操作④加入适量的盐酸调节溶液的pH等于7的目的是除去过量的和(填物质的化学式)。(4)、工业用水需将海水中的盐去除,将海水淡化。可以采用如图所示的膜分离法淡化海水,当给右侧海水加压时,水分子可以通过淡化膜(海水中体积较大的盐的离子和其他分子不能通过)进入左侧的淡水池,从而得到淡水。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____(填字母)。
A、膜分离法的原理与滤纸过滤原理类似 B、膜分离法还可以浓缩海水中的盐类物质 C、膜分离法也是一种分离混合物的方法 D、该膜分离法的目的是除去海水中的不溶物 -
14、下列两种方案体现了物质除杂的不同思路。
思路一:将杂质直接转化为所需物质。
思路二:将所需物质转化为中间物质,再将中间物质转化为所需物质。
(1)、运用思路一:除去氯化镁粉末中混有的少量氯化钡,先加足量的水溶解,再向溶液中加入适量的(填物质名称)溶液,过滤、蒸发,即得氯化镁固体。(2)、运用思路二:除去氯化镁粉末中混有的少量氯化钡、氯化钠和硫酸钾,流程如图所示。步骤②中加入的甲溶液是(填化学式)溶液。
-
15、主要成分中含有少量杂质,选用试剂检验杂质、除去杂质是科学实验中常见的实际问题。若一种试剂既能检验所含杂质、又能除去杂质,则我们就称其为“高效试剂”。下列选项中不能称为“高效试剂”(所加试剂均适量且忽略分离步骤)的是 ( )
选项
主要成分
所含的杂质
“高效试剂”
A
HNO3
H2SO4
Ba(NO3)2
B
BaCl2
HCl
BaCO3
C
CaCl2
HCl
Ca(OH)2
D
MgCl2
MgSO4
BaCl2
A、A B、B C、C D、D -
16、
方法
适用范围或原理
举例
化气法
与杂质反应生成气体而除去
除去 Na2SO4中的 Na2CO3 , 可加适量;
化学方程式:
沉淀法
将杂质转化为沉淀过滤除去
除去 NaCl中的 Na2SO4 , 可加适量的;
化学方程式:
置换法
将杂质通过置换反应而除去
除去FeSO4中的CuSO4 , 可加过量的 , 再过滤;
化学方程式:
溶解法
将杂质溶于某种试剂而除去
除去炭粉中的 CuO粉末,可加适量 , 再过滤;
化学方程式:
加热法
杂质受热分解,通过加热将杂质除去
除去 CaO中的 CaCO3 , 可;
化学方程式:
转化法
将杂质通过化学反应转化为主要成分
除去 CO2中的CO,可将气体通过;
化学方程式:
-
17、现有三种物质,它们的性质如下表。常用物质分离的方法有:A.过滤,B.蒸馏,C.蒸发结晶,D.冷却热饱和溶液。请从上述四种方法中选择适当的方法填空。(填字母)
物质
状态
溶于水的情况
溶解度受温度影响
I
固态
不溶于水
较小
Ⅱ
固态
溶于水
较大
Ⅲ
固态
溶于水
较小
(1)、若由Ⅰ和Ⅱ两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要把它们分离,应采用方法。(2)、若Ⅱ溶液中混有少量Ⅲ,要获得较多的Ⅱ固体,应采用方法。(3)、若Ⅲ溶液中混有少量Ⅱ,要获得较多的Ⅲ固体,应采用方法。 -
18、下列几组物质中,按溶解、过滤、蒸发的操作顺序可将它们分离的是( )A、氧化铜和铁粉 B、氯化钾和氯化钠 C、水和酒精 D、硫酸钠和硫酸钡
-
19、【思路导引】所谓分离就是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将混合物中的各组分一一分开。分离完成后各组分要保持原有的物质组成和状态。除杂和提纯是将混合物中除某组分外的其他物质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除去而得到纯物质。
方法
适用范围或原理
举例
过滤法
①与混合物的分离
②固体与固体混合物的分离
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
蒸发
结晶法
①分离与
②除去的杂质
从 含 有 HCl的 NaCl 溶液中 分 离 出 固体 NaCl
蒸馏法
分离不同的液态混合物
制取蒸馏水
-
20、思维模型是依据事物发展内在规律所建立的解决问题的基本框架,能引导有序思维、增进深度理解、促进问题解决。小明建构了“混合体系中,某物质含量的测定”的思维模型(如图甲),并运用该模型对教材中“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进行了探究。

(1)、要确保实验成功,实验前应检查装置的。(2)、图甲中“易测量物”对应图乙装置中的测定。(3)、为减小实验误差,提高实验结果的精确度,设计了图丙所示的改进装置。比较图乙、图丙的实验方案,图丙实验的优点有(写出一点)。(4)、该模型还适用于哪些例子?(举一个具体的例子:说明所选择的试剂,以及要测定的物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