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当入射光线与平面镜夹角为20°时,若保持入射光线方向不变,转动平面镜,使入射光线与平面镜夹角变为50°,则过程中反射光线偏转角度为( )
    A、20° B、50° C、30° D、60°
  • 2、乡村景色美不胜收:池塘正中长着千年古柏,水边白鹭悠走,水下鱼儿畅游游客用手机拍下了这些场景。下列相关“影”的形成原理中正确的是 ( )
    A、树荫下太阳的“影”——光的折射 B、水下鱼儿的“鱼影”——光的反射 C、岸边白鹭的“黑影”——光的色散 D、水中古柏的“倒影”——光的反射
  • 3、如图所示为骨传导耳机,它利用人耳后骨骼的振动将声音信息直接通过听小骨传递给听觉感受器。与普通耳机相比,它能减少长时间戴耳机对听力的损伤,主要是因为它基本没刺激到( )

    A、耳郭 B、鼓膜 C、耳蜗     D、听神经
  • 4、我们学过的许多成语包含了声现象,如:①震耳欲聋;②悦耳动听;③隔墙有耳;

    ④低声细语;⑤掩耳盗铃。这些成语中描述同一声音特性的是( )

    A、①② B、②⑤ C、①④ D、③⑤
  • 5、根据图示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人能发出频率为30Hz的声音 B、人发出所有的声音,海豚不能全都听到 C、海豚发出声音的响度比人的大 D、地震产生的次声波只要响度足够大,海豚就能听到
  • 6、人们从“色、香、味”三方面来评价食物的质量。辨别“色、香、味”分别用到( )
    A、视觉、嗅觉、触觉 B、视觉、味觉、触觉 C、触觉、嗅觉、味觉 D、视觉、嗅觉、味觉
  • 7、为测定黄铜样品(铜锌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小金取30g黄铜置于烧杯中,加入过量溶质质量分数为19.6%的稀硫酸,测得烧杯内固体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将50g溶质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配置成所需的稀硫酸,需加水克。
    (2)、黄铜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
    (3)、计算生成的硫酸锌质量
  • 8、为测定某品牌钙片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小明先将钙片粉碎,分3次各取2.5g粉末与一定量的同浓度稀盐酸反应(钙片中其它成分不参与反应),分别测出生产二氧化碳的质量(不考虑二氧化碳的损失)。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实验次数

    粉末样品的质量/g

    稀盐酸的质量/g

    二氧化碳的质量/g

    1

    2.5

    10

    0.22

    2

    2.5

    20

    0.44

    3

    2.5

    30

    0.44

    (1)、小明先将钙片进行粉碎,其目的是
    (2)、通过分析第2次和第3次的实验数据,可知第3次反应中过量。
    (3)、求该钙片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 9、工业上用甲烷和二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氢气和一氧化碳,可以有效实现碳循环。
    (1)、请完成该化学方程式的配平: CH4+CO2一定条件2H2+CO。
    (2)、请计算每消耗2.2t二氧化碳,可生成氢气的质量是多少?
  • 10、治疗新冠患者用到的中医药“金银花”,成效明显。中医药中“金银花”的有效成分“绿原酸”具有抗菌杀毒的作用,其分子式为C16H18O9 , 请你计算:
    (1)、 C16H18O9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2)、“绿原酸”中碳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
  • 11、学习复分解反应后,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如下图所示的实验探究。

    (1)、大家一致认为试管①中不发生复分解反应,理由是
    (2)、试管②中的现象为
    (3)、将试管③反应后的物质过滤,对滤液中溶质的成分进行进一步探究:

    【提出问题】

    滤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

    【猜想假设】

    猜想一: NaCl; 猜想二: NaCl和 Na2SO4; 猜想三: 

    (4)、【实验探究】

    填写下列表格。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步骤一: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加入适量BaCl2溶液

    无明显现象

    猜想不成立

    步骤二:另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稀硫酸

    猜想三成立

  • 12、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查阅资料得知,宇宙飞船中可用过氧化钠(Na2O2)作为氧气再生剂。该小组同学以大理石和盐酸反应生成的CO2来与Na2O2反应制取O2 , 设计了如图实验,同时也查阅了相关资料:

    Ⅰ、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和水都能发生反应,化学方程式分别为:

     2Na2O2+2CO2=2Na2CO3+O2(放热);

     2Na2Q2+2H2O=4NaOH+O2

    Ⅱ、无水硫酸铜为白色固体,遇水反应生成五水硫酸铜( CuSO45H2O,为蓝色固体。

    Ⅲ、碱石灰可以吸收CO2和H2O。

    Ⅳ、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上升而下降。

    (1)、此实验水蒸气完全被B装置吸收的依据是 
    (2)、为了证明Na2O2与CO2反应产生了O2 , 请在a处增加一个实验操作:
    (3)、实验开始后,D装置中饱和澄清石灰水迅速变浑浊了(已知:U型管未破损,且空气中CO2浓度较低),请分析饱和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原因是 
  • 13、如图所示为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有关仪器和装置,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用加热高锰酸钾固体的方法制取并收集氧气,应选择图甲中的(填字母)组合装置。
    (2)、观察到用氧气收集满后,必须先将导管移出水槽,再撤去酒精灯,这是为了
    (3)、小明用排水法收集了一瓶氧气,测得氧气的纯度偏低,原因可能是()。
    A、收集气体前,集气瓶没有注满水 B、导管口开始有气泡冒出,立刻收集 C、收集气体后,集气瓶中仍有少量水
  • 14、小科同学用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进行实验,如图甲。请回答:

    (1)、能说明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发生反应的实验现象是
    (2)、如图乙为该反应的微粒变化示意图,则反应后D粒子的符号是
    (3)、下列物质能证明滴加的稀盐酸过量的是____(填字母编号)。
    A、CuO B、AgNO3   C、CaCl2 D、pH试纸
  • 15、液态阳光,是指利用太阳能和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以甲醇(CH3OH)为代表的液态燃料和化学品。它可以取代传统化石能源,实现二氧化碳的循环利用。液态阳光概念示意图如下。

    (1)、上述物质中①二氧化碳②水③甲醇④氢气⑤丙烯属于有机物的是(填序号)。
    (2)、用NaOH 溶液吸收CO2可实现“碳捕获”,其化学方程式为
    (3)、相比传统化石燃料,液体燃料甲醇的优点有(写一条)。
  • 16、某市一家大型化工厂处理回收含铜废料的生产流程如下:

    (1)、写出B步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过滤得到的红色粉末的质量(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浸入铁屑的质量。
  • 17、科学基础知识是学好科学的关键,请按下列要求填空。
    (1)、请用化学符号填写:①两个氮气分子 , ②二氧化碳分子
    (2)、如图所示是汽车尾气治理过程中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图中体现了在化学变化前后一定不变的有( )
    A、元素种类 B、原子种类 C、分子数目 D、原子数目
    (3)、分类是学习和研究物质及其变化的一种常用方法,分类有一定的标准。下列分别盛有不同物质的容器中,所盛物质属于单质的是(填序号,下同),属于氧化物的是
  • 18、物质的用途总是与它的性质密切相关。请从下列物质中选取合适的物质填入空格内:
    ①烧碱; ②小苏打; ③食醋; ④食盐; ⑤熟石灰。
    (1)、可用于砌砖、抹墙和改良酸性土壤的是(填序号,下同)。
    (2)、久用的茶壶常常会在壶底出现水垢(主要成分碳酸钙),可以用来清理。
    (3)、固体可做某些气体的干燥剂,有强烈的腐蚀性的是
    (4)、可用于厨房烘焙或辅助缓减胃酸过多的是
  • 19、图像法是学习科学的重要方法。小晓向装有硫酸和硫酸铜混合溶液的烧杯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下列图像能正确反应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
    A、 B、 C、 D、
  • 20、以下是分析久置空气中的NaOH固体的相关实验(不考虑水分),其中不合理的是( )

    序号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证明变质

    取少量固体,加水溶解,滴加足量稀盐酸,观察是否有气泡产生

    B

    确定成分

    取少量固体,加入石灰水,过滤,向滤液中滴加酚酞试液

    C

    测定纯度

    取 ag 样品与足量BaCl2溶液充分反应,将沉淀过滤、洗涤、干燥,得到 mg固体

    D

    除去杂质

    取一定量固体,加水溶解,滴加澄清石灰水至恰好完全反应,过滤

    A、A B、B C、C D、D
上一页 25 26 27 28 29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