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实际测量中所使用的电流表和电压表是由G表改装而成的,电流表或电压表的示数大小取决于通过G表的电流,当通过G表的电流为表头电流. Ig时,电压表或电流表的示数刚好达到最大测量值。若G表的电阻 Rg=10Ω,表头电流 Ig=3mA,要把它改装为一只量程为0~3V 的电压表,则需要增加一个定值电阻. Rx

    小资料:

    G表,又称灵敏电流表,其电路符号为G,它是一种高灵敏度的小量程电流表,可以测量微小电流,其表头电流为 Ig(即指针刚好偏转到最大刻度时,通过G表的电流值),其电阻为 Rg

    (1)、将定值电阻. Rx连入图中。
    (2)、求出连入电阻. Rx的阻值。
    (3)、改装后电表的刻度盘(填“均匀”或“不均匀”)。
  • 2、如图所示为“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电路图,R为待测电阻。实验器材:滑动变阻器(规格为“10 Ω 2 A”)、电压表(量程分别为0~3 V、0~15V)、电流表(量程分别为0~0.6 A、0~3 A)、电源(3节新干电池串联)。若R的阻值为5Ω,想使测量时能较准确地读数(指针最好偏过中央刻度线),则电压表应选量程,电流表应选量程;为了保证两电表的安全,应控制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在范围内。

  • 3、小强按如图所示的电路连接电学器材进行实验。已知电源电压恒为6 V,电流表的量程为0~0.6 A,电压表的量程为0~3 V,电阻. R1的阻值为10 Ω,滑动变阻器. R2的规格为“20Ω 0.5 A”。将开关S闭合后,为保证电路中各元件正常工作,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滑动变阻器 R2接入电路的最小阻值为5 Ω B、电压表示数的最大变化量为1 V C、通过电阻. R1的电流最大值为0.4 A D、滑动变阻器 R2的调节范围为0~20Ω
  • 4、如图所示,甲、乙两个灯泡连接在电路中,1、2、3可能是电流表或电压表,闭合开关后,能使两个灯泡都发光的是(    )

    A、1、2是电压表,3是电流表 B、1、3是电压表,2是电流表 C、1、3是电流表,2是电压表 D、2、3是电流表,1是电压表
  • 5、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开关S闭合后,灯 L1L2都能发光,甲、乙两个电表的示数之比为3:5;当开关断开时,为了使灯 L1L2都能发光,忽略灯丝电阻的变化,则( )

    A、甲表为电流表,乙表为电压表,示数之比为3:2 B、甲表为电压表,乙表为电流表,示数之比为2:3 C、甲、乙两表都为电流表,示数之比为5 :2 D、甲、乙两表都为电流表,示数之比为2:5
  • 6、某小组同学开展了“立定跳远自动测距垫设计”的项目活动。

    立定跳远的距离是指身体落地时离起跳线最近的点到起跳线的垂直距离,如图甲所示。小组同学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的电路原理图,其中电源电压恒为3 V,定值电阻R。的阻值为10Ω,AB 是长度为3m 的均匀电阻丝,其阻值与长度的关系如图丙所示。设定A 为起跳线位置,电阻丝上每隔1cm设置一个压力开关,当压力开关受到一定压力时会自动闭合(图中“……”处部分开关未画出)。

    (1)、分析图乙可知,跳远距离越远,电压表的示数越
    (2)、为方便读数,小组同学想在电压表表盘上标注相应的跳远距离。请通过计算说明电压表示数为1.8V 时测试者的跳远距离。
    (3)、起跳前,脚尖不能超过起跳线,否则成绩无效。根据评价量表本电路中缺少“踩线提醒”设计,需要改进。小组同学提出:利用小灯泡、电铃、压力开关S1等元件在原电路图上增加一条电路,使“踩线提醒”评价指标达到☆☆☆。改进后的部分电路连接如图丁所示,请自选元件,将电路图补充完整。(电铃用“兄”表示)

    评价指标

     ☆

     ☆☆

     ☆☆☆

    踩线提醒

    起跳踩线时无提醒

    起跳踩线时亮灯或有声音等提醒

    起跳踩线时亮灯且有声音提醒

    ......

    ……

    ……

    ……

  • 7、小雪对小区路灯进行自动化设计的电路如图甲所示,其中光控开关的工作原理:闭合开关 S1,当光照度降低时,光敏电阻. R2的阻值增大,其两端电压也随之变大,当电压达到3 V时,开关 S2就自动连接 ac,使路灯L点亮;反之,当光照度增强到一定值时,开关 S2就会自动连接 ab,路灯熄灭。

    光照强度/lx

    5

    10

    15

    20

    25

    30

    光敏电阻.    阻值/Ω

    60

    30

    20

    15

    12

    10

    (1)、光敏电阻. R2的阻值与光照度之间的关系如表所示。控制电路的电源电压为4.5 V,当光照强度为15 lx时,光敏电阻 R2两端的电压等于3 V,试计算定值电阻. R1的阻值。
    (2)、电源用久了电压会偏低,试判断路灯日工作时间的变化并说明理由.
  • 8、小科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将湿敏电阻R 固定在叶片上,来检测植物叶片含水量的变化(图中叶片未画出)。已知湿敏电阻R 的阻值随叶片含水量H 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电源电压恒为6 V,定值电阻R0的阻值为30 Ω

    (1)、由图乙可知,随着 H 变大,湿敏电阻R 的阻值(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闭合开关S,当植物叶片含水量变低时,电压表的示数(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当电压表的示数为4 V时,植物叶片的含水量为
  • 9、如图甲所示为“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的实物图。

    (1)、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置于最(填“左”或“右”)端。
    (2)、实验时,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电流表的示数为A,电压表的示数为V,则测得的电阻R 的阻值为Ω。
    (3)、现要使电流表的示数变为0.4A,滑动变阻器滑片应向(填“左”或“右”)端移动,此时电压表的示数为V。
  • 10、小明练习用伏安法测电阻,他所测电阻的阻值约为2 Ω,所用电压表的量程为0~3V,所用电流表的量程为0~3A。若测量结束后,他得到的结论是待测电阻的阻值为10Ω,则他在测量过程中所出现的错误可能是 ( )
    A、电压表和电流表的位置接反了 B、他没有多次测量取平均值,致使误差过大 C、电压表按0~15 V量程读数,电流表按0~3 A 量程读数 D、电压表按0~15 V量程读数,电流表按0~0.6 A 量程读数
  • 11、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R1为定值电阻,R2为滑动变阻器,闭合开关S,调节滑动变阻器,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P 从最左端滑到最右端,两电压表的示数随电路中电流变化的完整图线如图乙所示。

    (1)、图线(填“①”或“②”)是电压表 V2示数随电流变化的图线。
    (2)、图甲中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Ω。
  • 12、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恒定不变,R0为定值电阻,R为滑动变阻器。闭合开关S后,在移动滑片P 的过程中,电压表与电流表示数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根据图像信息,下列判断中,不正确的是(   )

    A、R0的阻值为10Ω B、电源电压为14 V C、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70 Ω D、滑片 P 移动的过程中,电路中的最小电流为0.2 A
  • 13、如图所示为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的电路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闭合开关前,移动滑片 P 到最右端是为了保护电路 

    ②闭合开关后,移动滑片 P 的作用是控制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变 

    ③闭合开关后,移动滑片 P 的作用是控制通过电阻的电流不变 

    ④闭合开关后,移动滑片 P 的目的是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减少误差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 14、小明在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时,得到了如表所示的数据,请据表分析判断,该电路可能是(   )

    U/V

    1.0

    1.5

    2.0

    2.2

    2.5

    2.7

     I/A

    0.20

    0.30

    0.40

    0.44

    0.50

    0.54

    A、 B、 C、 D、
  • 15、某五金市场部分经营电线电缆的商家有同一规格两种价格的电线出售,并声称非标电线就是低于国家标准的电线,价格比国标便宜10%~40%。这些非标电线往往是厂家偷工减料加工而成的。如规格为 2.5mm2电线的铜芯按国标应该含有30根铜丝,但厂家只放了24根。实验机构检测发现,非标电线的阻抗均不合格,这意味着耗电增加、容易发热,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1)、该非标电线相比国标电线少放了6根铜丝,导致电线电阻
    (2)、家用标准电线有 1.5mm22.5mm2等规格,它表示铜芯的横截面积。若以 2.5mm2计算,上述非标电线每圈(100m)少放了多少克铜丝?(铜的密度为 8.9×103kg/m3)
    (3)、利用所学知识,设计快速鉴别同一规格的国标电线和非标电线的方法。
  • 16、如图所示为某同学利用滑动变阻器调节灯泡亮度的电路图。实验中他发现当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时,灯泡只能在由亮到暗之间变化。他想通过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灯泡能在由亮到熄灭之间变化。请在虚线框中重新设计一个能够满足要求的电路图。

  • 17、在收音机等电器中,有一种叫电位器的变阻器。电位器的内部构造如图所示,图中A、B、C三个焊接点相当于变阻器的三个接线柱。使用电位器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将A、C接入电路,旋动滑片,可以改变通过电位器的电流 B、将A、B接入电路,当滑片顺时针旋动时,电位器接入电阻变小 C、将B、C接入电路,当滑片顺时针旋动时,电位器接入电阻变小 D、将B、C接入电路,当滑片顺时针旋动时,电位器接入电阻变大
  • 18、在“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实验中,小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电路。

    编号

    材料

    长度/m

    横截面积/mm2

    A

    镍铬合金

    0.5

    0.5

    B

    镍铬合金

    1.0

    0.5

    C

    铜锌合金

    1.0

    0.5

    D

    铜锌合金

    1.0

    0.8

    (1)、在连接电路时,将被测电阻丝接入a、b后发现,还缺少一个元件,他应该在电路中再接入的元件是
    (2)、现有A、B、C、D四根电阻丝(规格如表所示),为了探究导体电阻与材料的关系,小明应该选择(填字母)两个电阻丝进行实验。
    (3)、为粗略判断a、b两点间电阻丝的电阻大小,可观察
    (4)、另有甲、乙两名同学分别对小明的电路作了如下改进:甲把灯泡更换为电流表;乙在原电路中串联接入电流表。你认为(填“甲”或“乙”)同学的改进更好一些,理由是    。
  • 19、在探究各种物质的导电能力时,两名同学分别将电流表和小灯泡连入电路来检测物质的导电能力(如图所示)。交流实验方案后,同学们达成共识:两种方案都存在着缺陷。

    (1)、若图甲实验方案中待测物的导电性很强,则可能会出现的现象是
    (2)、图乙实验方案不一定能显示出电路中有无电流通过,其原因是
  • 20、“探究串联电路的电压关系”的实验电路如图乙所示。

     UAB/V

    2.5

     UBC/V

    1.8

     UAC/V

    4.3

    (1)、检查电压表时,发现电压表指针如图甲所示,接下来的操作是
    (2)、小明根据图乙连接好电路,闭合开关,电压表示数如图丙所示,为了使实验结果更准确,接下来他应该
    (3)、小明分别测出AB、BC、AC间的电压并记录在表格中,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串联电路的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的电压之和。同组的小红认为他的实验存在缺陷,改进方法是
上一页 203 204 205 206 207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