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本:
相关试卷
- 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科学开学考试模拟卷
- 2017-2018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三章第6节 健康生活 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一章第5节 遗传与进化 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二章第5节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三章第5节 人的运动系统和保健 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 第四章第4节 实现可持续发展 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一章第4节 生物的进化 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二章第4节 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 第三章第4节 非传染性疾病 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二章第3节 生物群落 同步练习
-
1、 如图是菠菜叶片的结构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是植物蒸腾失水的“门户”,也是气体交换的“窗口”,图中序号为。(2)、2和3是叶肉细胞,由于它们含有大量的叶绿体,所以叶肉细胞是叶片进行的主要部位。 -
2、 氧循环和碳循环是自然界中的重要循环(如图)。
(1)、氧循环指的是(填“氧元素”、“氧气”或“含氧物质”)的循环。(2)、空气中的“碳”转化为生物体内的“碳”主要通过途径⑤植物的实现。(3)、分析两种循环,其中正确的是____。A、途径①会增加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加剧温室效应 B、氧气只有通过燃烧才能参与碳循环 C、两种循环各自独立,彼此之间无联系 D、氧循环和碳循环有利于维持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的相对稳定 -
3、如图所示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回答有关问题:
(1)、表中①②③④所代表的四种元素中,属于非金属的是(填序号)。(2)、写出表中②和④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3)、以下判断正确的是____。(多选)A、原子序数:④>③ B、核外电子数:①=③ C、③和④处于同一周期 D、①和③的电子层数相同 -
4、 请用化学式表示(1)、一水合氨。(2)、氮气。(3)、硫酸铁。(4)、硝酸铵。
-
5、 不同品牌的洗手液一般不同,有四种不同品牌洗手液pH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洗手液a用蒸馏水稀释后pH减小 B、洗手液d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 C、洗手液b的酸性比a强 D、洗手液d的碱性比c强 -
6、 氧原子相对原子质量是16,硫原子相对原子质量是32,若氧原子的质量为m,则一个二氧化硫分子的质量为( )A、m B、2m C、3m D、4m
-
7、 下列说法与符号含义相符的是A、Na+:钠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 B、 :1个镁离子带2个单位的正电荷 C、2NO2:2个二氧化氮分子 D、2H:1个氢分子由2个氢原子构成
-
8、 食盐、食醋、纯碱均是家庭厨房中常用的物质,利用这些物质能够完成的实验是( )
①检验自来水中是否含有氯离子
②除去热水瓶中水垢
③区分食盐和纯碱
④检验鸡蛋壳中是否含有碳酸盐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④ -
9、 下列对图中各曲线的分析,正确的是( )
A、如图表示在透明的密闭温室里,水稻种子从萌发到长成幼苗过程中氧气含量的变化,第10~20天之间,氧气浓度增加是因为幼苗不进行呼吸作用 B、如图是密闭蔬菜大棚内一天中某气体的含量变化曲线,可判断该气体是二氧化碳 C、如图表示光照强度、二氧化碳浓度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根据a、c点光合作用强度的差异可知,增加光照强度有利于提高农作物产量 D、如图曲线可以表示绿色植物在夏季晴天高温时蒸腾作用强度的变化情况 -
10、 在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固体混合物加热制取氧气的过程中,发现加热前后试管内物质的总质量减少了,如图表示其变量y随时间的变化趋势,纵坐标表示的是( )
A、的质量分数 B、氯化钾的质量分数 C、固体中氧元素的质量 D、固体中钾元素的质量分数 -
11、 植物的根、茎、叶等器官具有不同的结构与功能,植物通过各器官与环境进行物质交换以适应环境。叶是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其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的情况如图所示,其中③表示()
A、水 B、氧气 C、有机物 D、二氧化碳 -
12、 在一密闭容器中加入a、b、c、d四种物质,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表。
物质
a
b
c
d
反应前的质量(g)
40
40
10
32
反应后的质量(g)
12
x
10
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等于90 B、b可能是单质 C、c一定是催化剂 D、参加反应的a与d的质量比为7∶8 -
13、 下列各图能产生感应电流的装置是( )A、
B、
C、
D、
-
14、 建立“宏观—微观—符号”之间的联系是学习化学的思维方法。如图是汽车尾气中某些有害气体在催化剂作用下转化为空气中的无毒成分的微观示图,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都没有发生改变 B、参加反应的两种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2:3 C、反应前后氮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 D、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可再分 -
15、某同学为了探究物体发声时,振动的频率高低与物体本身的哪些因素有关,他选择了四根钢丝,如图所示,具体数据见下表。
编号
材料
长度
粗细
松紧
甲
钢丝
10cm
0.2mm2
紧
乙
钢丝
10cm
0.1mm2
紧
丙
钢丝
5cm
0.1mm2
紧
丁
钢丝
5cm
0.1mm2
松
(1)、用同样大小的力拨动钢丝甲和乙,发现拨动钢丝时的音调高,得出了结论:在弦的松紧度、长度相同时,振动的频率高低与弦的有关。(2)、为了探究发声体振动频率高低与弦的长度有关时,他应用同样大小的力先后拨动和钢丝,选择甲、丁两根钢丝(选填“能”或“不能”)探究振动频率的高低与材料的关系。(3)、先后用同样大小的力拨动钢丝丙和丁,可以得出相应的结论是:。 -
16、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做探究“光的反射定律”的实验。
(1)、在实验中,白色硬纸板既能显示光路,也能方便地测量。(2)、将一束光贴着纸板A沿EO射到O点,若将纸板F向前或向后折,此时在纸板F上看不到反射光,这样做的目的是探究 , 此时反射光的位置(填“发生”或“不发生”)变化。(3)、若将入射光线EO靠近法线,则反射光线OF将(填“靠近”或“远离”)法线。 -
17、如图所示为耳的结构,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⑦是人的听觉感受器 B、⑪耳郭属于外耳,负责收集声波 C、鼓膜可以将声波转化为振动 D、听到巨大声响时迅速张口,可确保②内外的气压平衡 -
18、如图,甲实验中用竖直悬挂的泡沫塑料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时,泡沫塑料球被弹起;乙实验中敲击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把接触的泡沫塑料球弹起。若在月球(真空环境)上分别做甲、乙两个实验,能看到泡沫塑料球被弹起的实验是( )
A、甲实验 B、乙实验 C、甲、乙实验都能 D、甲、乙实验都不能 -
19、现有铜与金属镁、锌中的一种组成的混合物,现欲测定其组成。取该混合物粉末8.0g放入烧杯中,将140.0g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4.0%的稀硫酸平均分四次加入该烧杯中(铜与稀硫酸不反应),充分反应后,测得剩余固体质量数据记录如图,通过计算,
(1)、该混合物粉末中铜的质量分数是。(2)、计算确定混合物中的另一种金属成分是。(3)、第三次加入稀硫酸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
20、小科同学在某化工厂进行社会实践,技术员与小明仪器分析由氯化钙和氯化钠组成的产品中的氯化钠的含量。现取13.4g固体样品,全部溶于96.6g水中,向所得的混合溶液中滴加溶质质量分数为10.6%的碳酸钠溶液,并绘制了如图所示的曲线。
(CaCl2+Na2CO3==CaCO3↓+2NaCl)
(1)、当氯化钙与碳酸钠恰好完全反应时,消耗10.6%的碳酸钠溶液的质量是g;(2)、计算13.4g样品中氯化钠的质量。(3)、当氯化钙与碳酸钠恰好完全反应时,过滤,计算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