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本:
全部 中考专区
  • 1、在古罗马的建筑和其他艺术中,皇帝经常被刻画成武士、和平缔造人、主持宗教献祭的神职人员、仁慈的统治者。这种艺术行为旨在( )
    A、塑造罗马皇帝权威 B、倡导民主与平等 C、表现神人同形同性 D、推动罗马法普及
  • 2、著名雕塑家吴为山的青铜组雕《神遇——孔子与苏格拉底的对话》在希腊古市集遗址落成揭幕。假如他们真的遇见,孔子会向苏格拉底介绍“仁”的思想,苏格拉底可能会对孔子说的是( )
    A、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 B、人应该认识你自己 C、把世界当作自己的家乡 D、以法治国
  • 3、雅典的市政广场上建有“纪名英雄墙”用作公告栏,有关城邦的事务及法令预案都公告于此供人们讨论,公民大会通过的法令也都刻在石碑上。建于公元前5世纪末的圣殿是雅典的公共档案馆,所有档案文献及收支账目向公民开放查询。这说明古代雅典( )
    A、法令彰显民众意愿 B、公民大会权力至上 C、参政是公民的义务 D、城邦民主受到监督
  • 4、如图是上古四大文明分布示意图,A处所在地区代表性的文化是( )

    A、金字塔、狮身人面像 B、楔形文字、“空中花园” C、《天方夜谭》、伊斯兰教 D、甲骨文、青铜器
  • 5、建设法治政府,必须依法执政,防止政府权力的滥用,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
  • 6、宁波市物价局举行“宁波地铁票价听证会”,这种制度是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有力保障。( )
  • 7、科技创新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 )
  • 8、今天,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这说明我国已经步入了发达国家的行列。( )
  • 9、《十二铜表法》体现了自由平等和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等原则。( )
  • 10、波士顿倾茶事件是美国独立战争爆发的标志。( )
  • 11、佛教反对第一等级婆罗门的特权,提出“众生平等”。( )
  • 1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伦乃造意(发明、创造)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元兴(汉和帝年号)元年上奏皇帝,皇帝夸赞他的才能,从此都采用他造的纸,所以天下都说“蔡侯纸”。

    材料二:书法是文字艺术。文字是文明的标志,文字艺术是文明的奇葩。汉字始,书法始。书法是中华民族的瑰宝,被誉为“世界上最高的艺术”。中华民族第一个用线条表示汉字意思的人,就是中国书法史上第一位书法家。

    (1)、材料一中“蔡侯纸”的发明对中国文化领域发展有何影响?中国最早的楷书作品是由谁独创的?“天下第一行书”是谁的作品?
    (2)、材料一和材料二有何联系?
  •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东晋政府对待流人的政策:建立侨郡县,承认流人为侨人,给予侨民以持白籍、免除税役的权利。到梁代,姑苏附近已是“良畴美柘,畦畎相望,连宇高甍,阡陌如绣”,一派田美土肥之象了。

    ——摘编自万绳楠《江东侨郡县的建立与经济的开发》

    材料二:北魏孝文帝曾说:“国家兴自北土,徙居平城……此间用武之地,非可文治。移风易俗,信为甚难。崤函帝宅,河洛(今洛阳一带)王里,因兹大举,光宅中原。”

    ——摘编自《魏书》

    (1)、从材料一中可以得出什么信息?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田美土肥之象”出现的最主要原因。
    (2)、材料二反映了孝文帝为学习汉族先进文化而采取了什么重要举措? 举两例“移风易俗”的具体表现。孝文帝的这些改革措施产生了怎样的历史作用?
    (3)、根据上述材料,归纳推动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最终走向统一的因素。
  •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爻神卦,水面偏能用火攻。

    ——南阳武侯祠对联

    材料二:根据所学知识,将下列历史事件补充完整。(4分)

    战争名称

    时间

    交战双方

    战争特点

    结果

    ①____

    ②____

    曹操和袁绍

    ④____

    曹操胜利

    赤壁之战

    208年

    ③____和曹操

    曹操失败

    (1)、三国指哪三国?三国时期英雄辈出,你最喜欢的是哪一位? 请用一句话说明你喜欢他的理由。
    (2)、材料一中“水面偏能用火攻”指什么战役?
    (3)、① ② ③ ④
    (4)、《三国演义》涉及东汉末年和三国时期的历史,但它毕竟是一部长篇小说。如果让你研究三国历史,你应该查看的第一手史料是诸葛亮的《出师表》还是司马迁的《史记》? 请写出理由。
  • 15、为了更好的开展“第三课堂”,台州市某学校在暑假期间组织地理兴趣小组的同学,赴“五岳”之首的泰山风景区开展研学活动。读该景区附近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①处地形部位名称是;②处和③处可能有河流发育的是;②处和③处坡度较陡的是 , 你的判断依据:
    (2)、图中河流的流向大致为
    (3)、图中学校所在地的海拔范围是米。
    (4)、地理兴趣小组的同学查阅资料发现,泰山的海拔仅有1532.7米,却被列为“五岳”之首,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美誉。请从地理角度简要分析其原因:
  • 16、在第 33 届法国巴黎奥运会上,中国体育代表团以40 金 27银24铜的成绩,位列金牌总数第一。观察图片,回答问题。

    (1)、巴黎的半球位置是
    (2)、A 、B 、C 三地中,C 地所在的经纬度是 , 本初子午线经过的地方是 ,  属于低纬度地区的是 , 属于西半球的是 。
  • 17、下图是某册书的目录,这部书最可能是( )

    卷一:耕田、收种、种谷等         卷二:豆、麦、麻、稻、瓜、瓠、芋等

    卷三:种葵(一种蔬菜)、蔓菁等     卷四:枣、桃、李等果树

    …………

    A、贾思勰的《齐民要术》 B、祖冲之的《大明历》 C、王羲之的《兰亭集序》 D、郦道元的《水经注》
  • 18、三国时期数学家刘徽运用“极限”思维,求得圆周率为3.1416。南北朝时,祖冲之运用刘徽的方法,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以后的第七位数字,即 3. I415926 和3.1415927 之间。这说明了我国( )
    A、古代科技领先世界 B、传统文化具有继承性与创新性 C、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广泛性 D、古代科技对后世影响的深远性
  • 19、北朝文人的作品除了与生俱来的游牧文化底色外,还吸纳了中原地区朴实敦厚的儒家文化;而南朝文人的诗歌除一以贯之的文学气质外,风格也渐趋于雄健豪迈之风。这一现象反映出魏晋南北朝时期(   )
    A、民族交融促进文化发展 B、政权更迭加剧南北方的冲突 C、人口迁徙促进经济发展 D、政治变革加快少数民族汉化
  • 20、《魏书》记载:“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年三十已(以)上,习性已久,容或不可卒(突然)革。三十已下,见(现)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材料反映了孝文帝改革的( )
    A、原因 B、内容 C、特点 D、影响
上一页 495 496 497 498 499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