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七年级(1)班班长小虎学习成绩优秀,工作负责,但在第一学期的优秀班干部评选中却落选了。小虎很不解,从侧面了解情况后,发现同学们都认为他说话刻薄、专横。小虎在第二学期改变了态度,与同学坦诚交流、态度谦和,终于当选为优秀班干部。小虎的经历启示我们 ( )
①他人的评价有利于客观地认识自己
②对于他人的评价必须要言听计从③正确认识自己有助于促进与他人的交往
④正确认识自己就一定能取得成功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
2、转眼间我已成为一名初中生了。在初中的学习生活中,我将以饱满的精神迎接新的挑战。为了能使我的目标实现,我制订了一个三年的学习规划。制订这样的规划 ( )
①应当先确定个人发展目标
②要明确实施细节,列出时间表③要先束之高阁,以后再实施
④可帮助我更好地度过初中阶段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3、时序性是历史学科的基本属性之一。下列历史事件按时序排列正确的是 ( )
①牧野之战
②长平之战
③涿鹿之战
④巨鹿之战A、①②③ B、③①②④ C、④①③② D、①④③② -
4、以下中原地区及周围地区的彩陶可以用来探究的问题是 ( )A、中华文明多元一体 B、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C、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D、古代政权分立与统一
-
5、理解历史事件间的因果联系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下列历史事件之间的因果关系正确的是( )A、甲骨文出现——商朝建立 B、陈胜、吴广起义——秦朝灭亡 C、管仲改革——齐桓公称霸 D、礼乐制度形成 — — 西周强盛
-
6、如表是研究西周灭亡原因的材料,由此可见 ( )
《诗经》
赫赫宗周, 褒姒灭之
《吕氏春秋》
幽王欲褒姒之笑也, 因数击鼓, 诸侯之兵数至而无寇
清华简(出土的战国楚简)
记载了周幽王主动进攻中国, 中侯联络戎族打败周王, 西周因而灭亡
的事件, 并没有“烽火戏诸侯”的故事
A、文献记载都是真实历史 B、考古发现史料价值最高 C、史事全都没有统一定论 D、史学研究需要多重论证 -
7、 “一片甲骨惊天下”,甲骨的挖掘出土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刻有文字的甲骨可以用来研究( )
①商周时期的历史
②印刷技术的改进
③汉字字体的演变
④书写材料的变迁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
8、某校九年级一班同学拟组织文物图片展览,下列一组文物图片的展览主题可以拟定为( )
A、见证曙光——承载中华文明初生秘密 B、王朝之始——开启通向夏商时代之“门” C、青铜重器——商周时代的百科全书 D、秦汉四百载——文物中的大一统气象 -
9、河南舞阳贾湖遗址出土的炭化稻粒,家猪骨骼,连同精致的石器、陶器共同印证了该地( )A、正处于旧石器时代 B、早期国家的产生与发展 C、已经进入青铜时代 D、原始农业的兴起与发展
-
10、有关地球仪上经纬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不同纬度数的纬线长度不同 B、每条经线的形状都是圆 C、在地球仪上,0°经线是赤道 D、纬线指示的是南北方向
-
11、关于下图中甲、乙两地叙述正确的是 ( )
A、甲乙面积相等 B、甲位于乙东南方向 C、甲乙同处温带 D、甲乙两地季节相反 -
12、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漫长的过程。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 B、①④②③ C、①④③② D、④③①② -
13、父母与子女关系的确立都是基于血缘关系,这种关系不可选择,无法改变。 ( )
-
14、 一个人在独立地制定自己的奋斗目标后,若不能坚定自己必胜的信念,克服困难险阻,拥有坚强的意志,也只能半途而废,空有满腔热情。 ( )
-
15、 “自知者明”,说明自我认识最重要,不用在意他人的看法。 ( )
-
16、我国境内已知最早人类是70万年前的元谋人,他们可能已经知道人工取火。 ( )
-
17、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 )
-
18、距今约七千年前河姆渡居民曾使用过磨制石器,种植粟,居住在半地穴式圆形房屋( )
-
19、有一艘轮船正航行在的地方:北侧是北半球,南侧是南半球,西侧是东半球,东侧是西半球,该轮船所处的经纬度位置是(160°E, 0°) 。 ( )
-
20、我们经历的四季更替,是太阳自转运动所产生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