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在喜马拉雅山上发现海洋生物化石,这是海平面上升造成的海陆变迁。
-
2、图幅相同时,浙江省行政区划图比金华市行政区划图表示的范围大,内容较简略。
-
3、地球是一个赤道稍扁,两极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
4、1957年,苏联发射了人类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开启人类进入太空探索新纪元。
-
5、中国近代史,也是一部近代青年的人生探索史。某校八年级(2)班开展了以“近代青年蝶变”为主题的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完成。
【青年群体的萌芽】
19世纪末,近代青年在民族危亡、“谋变革”、“开民智”的近代启蒙运动中逐渐萌芽。
——摘编自吴端《青年与少年:从古代的文献分析到当代研究的展望》
(1)、联系所学,“近代启蒙运动”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2)、【青年群体的发展】蔡元培等人赞同大学开放女禁,很多女性也争取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1920年春,北大首次招收9名女生入学旁听,开创了中国国立大学男女同校的先例。
——摘编自部编版八年级上册《中国历史》
十几个学校的学生近3000人齐集天安门,高举写着“还我青岛”、“废除二十一条”的白旗。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北京与近代青年的成长息息相关。如果假期要对北京进行游学考察,请你从近代青年的探索史角度说明推荐理由(至少两个理由)。
(3)、【青年群体的未来】近代青年群体中有许多英雄人物值得我们学习。同学们准备选用这些人物事迹,策划英雄专栏。(要求:推介符合主题的英雄人物一位,并围绕主题说明理由。)
英雄专栏
英雄人物:孙中山、康有为、梁启超、胡适、谭嗣同、李大钊、鲁迅
主题:时代造就英雄 , 英雄影响时代。
推介英雄:
推介理由:
-
6、陈旭麓先生在《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一书中阐述了近代中国的探索之道。初二某历史兴趣小组在研读本书时做了三张书摘。阅读书摘,回答问题。
书摘一
以新卫旧
以军事工业为第一步,意在模仿西方军事技术以求自强……民用工业,移来了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和生产关系……文化教育上的新设施是仅次于工业的重要内容,这些设施是传统的封建文教体制边上长出来的新东西。
——第七章《近代化的一小步》
书摘二
中体西用
维新派的“变”同西方的进化论一开始就是联为一体的。这种从未有过的变的观念,呼唤着一种从未有过的社会制度。
——第十章《变与不变的哲学》
书摘三
强敌成为榜样
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与科学,强调个性自由和人权,旨在唤醒国民的自觉与主动性,推动思想解放,破除愚昧和迷信。
——第十九章《新文化运动》
(1)、书摘一中的“以新卫旧”指的是运动,它的口号是、。(2)、根据书摘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具体史实论证该运动迈出了“近代化的一小步”。(3)、根据以上三张书摘,请简要概括近代以来,中国各阶级仁人志士向西方学习内容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
7、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以文观史——炮口逼迫开放】
材料一:一个人口达3万万之众的民族,被一小撮欧罗巴人打败,亚洲最大的帝国向西方贸易与文明开放,这便是现代史上占有独特地位的这场斗争之结果。对于中国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了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走入近代的最初一步。
【以尺理史——领土主权丧失】
材料二:中国近代史上,列强通过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中国领土主权不断被破坏。

【以图鉴史——天朝大梦方醒】
材料三:
(1)、 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回答,为何说“这场战争(鸦片战争)是一块界碑”?(2)、请根据年代尺填空:①;②③④。(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回答,地图反映的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的哪次战争?漫画反映了战后怎样的历史现象? -
8、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我国人民在不同的区域环境中因地制宜,创造了各具特色的区域生活。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图1甲区域地形图

注:甲区域的绿洲农业独具特色
图 2:乙区域地形图

注:乙区域为我国最大的水稻产区
材料二:表:甲、乙两区域典型城市气温、降水资料

1月份 7月份 年降水量(mm) 日均最高温(℃) 日均最低温(℃) 日均最高温(℃) 日均最低温(℃) 喀什市 0 -10 32 18 64 成都市 10 3 30 22 904 (1)、据图 1、2,判断甲、乙两区域分别所属的地形区,并说出共同的地形特点。(2)、结合材料一、二,分析两地形成不同农业生产特色的自然原因。(3)、甲区域人们在发展绿洲农业过程中,创造了何种灌溉设施?请你为该区域农业发展再提两条合理化建议。 -
9、我国幅员辽阔,山川秀美。读图并结合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央视(CCTV-4)《远方的家》栏目推出的大型系列特别节目《边疆行》,以新闻纪实的手法,用边行走边观察的方式,从广西防城港市出发到辽宁丹东,勾勒中国版图。作为《边疆行》的姊妹篇,《沿海行》则从辽宁丹东出发,沿中国沿海10个省区行进到广西防城港,《沿海行》和《边疆行》相呼应,完成沿中国大陆版国完整行走一圈的任务。
材料二:《边疆行》与《沿海行》路线示意图
(1)、《边疆行》摄制组经过的省级行政区域中,最早迎来新的一天的省区简称 , 面积最大的省区的行政中心是。(2)、《边疆行》专题片有四集的标题为:a《沙漠边的绿洲》、b《寻幽访玉走腾冲》、c《草原牧歌》、d《寻找藏文化起源》,请按拍摄先后顺序排列(填序号);其中专题片《寻找藏文化起源》的拍摄地位于我国的地区(四大地理区域)。(3)、《沿海行》拍摄路线主要位于我国地势三级阶梯中的;途中经过的既临渤海又临黄海的省区全称是、。(4)、《远方的家》摄制组发现,我国疆域辽阔,从南到北、从东到西,自然风光与人文特色各不相同。请将①②③三幅图与示意图中的甲乙丙区域进行对应。
①: ②: ③: -
10、八年级(1)班开展“近代化的探索历程”项目化学习,下面是同学们收集到的资料。其中,不符合他们研究的主题是( )



A、宣传白话文的报纸 B、《公车上书记》书影 C、《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复印件 D、虎门销烟影像 -
11、下表数据的变化反映了( )
“社会主义”一词在《新青年》中的使用情况统计

时间
《新青年》
文章总篇数
使用
篇数
使用
次数
1915年—1918年
1274
20
34
1919年—1922年
1026
145
1292
A、新文化运动主流思想发生转变 B、民众普遍都拥护辛亥革命运动 C、北洋政府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 D、中国社会性质发生根本性改变 -
12、少年时代的瞿秋白在常州府中学堂读书。一天传来一则消息,他十分高兴,立即拿起剪刀剪下辫子,连跑带跳地对母亲说:“皇帝倒了,辫子剪了!”。据此可推测,这则消息是( )A、维新变法开始 B、辛亥革命爆发 C、新文化运动兴起 D、中共一大召开
-
13、小明在翻阅历史书籍时,看到下边这样一组图片。图片人物是谁?与什么战役有关?( )


致远舰官兵
A、关天培 虎门战役 B、丁汝昌 威海卫战役 C、邓世昌 辽东战役 D、邓世昌 黄海海战 -
14、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屈辱的历史,野蛮残暴的西方列强屡次侵华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的灾难。请将列强在中国攫取的以下权利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 )
①开天津为商埠
②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各种形式的反帝活动
③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纳税款,必须经过双方协议
④开放汉口、南京等十处为通商口岸
A、④②①③ B、③④②① C、③④①② D、②③①④ -
15、历史漫画能生动地反映或揭示历史本质。右图漫画深刻揭示了( )
A、洋务运动得不到西方列强的支持 B、洋务运动没有兴办军事企业 C、创办洋务企业的官员贪污腐败 D、洋务运动没有触动封建制度 -
16、英国人将《南京条约》的中文本交给太平天国,要求他们承认这一不平等条约。这一举动遭到太平天国的严厉拒绝,太平军和英法两国的军队进行了英勇的战斗。这说明太平天国运动( )A、具有盲目排斥西方的落后性 B、改变了近代中国落后的面貌 C、沉重地打击了清朝封建统治 D、有力地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
-
17、19世纪50年代-80年代,沙俄割占了中国的大片领土,这些领土主要分布于( )

①东北地区
②西北地区
③南方地区
④青藏地区
A、①③ B、①② C、②④ D、③④ -
18、2024年3月4日,浙江湖州长兴县大唐贡茶院与国内外50多个茶产区联动,以“国茶长兴,共享非遗”为主题,举办了“2024中国非遗制茶大会惊蛰祭茶全球联动暨抖音春茶季活动”。读《中国四大茶区分布图》,完成第问题。
(1)、四大茶区大部分位于( )A、北方地区 B、南方地区 C、西北地区 D、青藏地区(2)、影响甲乙两地茶叶采摘时间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海拔高度 B、距海远近 C、纬度位置 D、茶叶品种(3)、每个城市或地区都有自己的特点,都有自己的“名片”。下列属于北京“名片”的有( )
①政治中心
②文化之都
③国际交往中心
④科技创新中心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
19、读黄河干流图和“地上河”示意图, 回答问题。
(1)、黄河“地上河”景观,出现在黄河的( )A、a河段 B、b河段 C、c河段 D、d河段(2)、形成图乙所示景观的主要原因是( )A、黄河上游气候趋于干旱 B、中游大量引水灌溉 C、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 D、下游常年修筑渠道 -
20、台湾气候宜人,冬无严寒,降水丰沛,雨热同期,树木常绿,素有“天然植物园”“蝴蝶王国”“水果之乡”之称。读图,完成问题。
(1)、下列四幅图中能反映台北气候类型的是( )
A、A B、B C、C D、D(2)、小明暑假去了台湾观光旅行,下面是摘自小明旅行日记的叙述,你认为正确的是( )A、温带和亚热带水果产量巨大 B、台湾的居民中,人口最多的是高山族 C、农业、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 D、日月潭为该省最大的湖泊,是风光秀丽的旅游胜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