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本:
全部 中考专区
  • 1、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中国为世界反法西斯战役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
  • 2、中央革命根据地是中国共产党创建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它成为中国革命的希望。
  • 3、辛亥革命最大的成果是结束了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制度。
  • 4、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洗劫并焚毁了颐和园。
  • 5、【心系家国,助力和谐】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一份家训透底色】

    朱熹家训(节选)

    见老者,敬之;见幼者,爱之。

    有德者,年虽下于我,我必尊之;

    不肖者,年虽高于我,我必远之。

    【一段时评显亮色】

    第19届亚运会期间,身穿“武林大妈”红马甲的志愿者们在人流密集的步行街穿行引导,成为一道亚运城市志愿服务“风景线”。

    【一则新闻见本色】

    深夜,暴雨引发了山洪、泥石流和塌方等重大灾害,唐平自己的家就在距离本村游客中心不足50米的地方,他没来得及回去看一眼,甚至没能打个电话叫醒熟睡的妻儿撤离险境。待64名游客全部安全撤离之后,唐平赶紧奔向自己的家,却发现家已被洪水围困。

    (1)、依据所学知识,请写出朱熹家训(节选)中所体现出的道德底色(要求)。
    (2)、运用“勇担社会责任”相关知识,分析此段时评中所折射的“温暖”亮色。
    (3)、综合上述材料,联系所学知识,说说你将如何“心系家国,助力和谐”。
  • 6、【网络无限,自由有界】ChatGPT作为一种新兴的人工智能应用技术,自诞生以来便受到了人们的极大关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迅速走红:什么是ChatGPT

    拉响警报:ChatGPT的法律风险

    理性回归:厘清法律界限

        2023年3月,某平台上发布了一则“某工业园区发生火灾”的视频,并迅速在网上传播,给当地造成极大影响。经警方核实,此视频内容完全为虚假信息……后人民法院根据刑法,对此案当事人张某判处有期徒刑三年,剥夺政治权利一年。

        近年来,我国陆续出台并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等法律法规,并发布了《网络安全审查办法》《云计算服务安全评估办法》等政策文件,以维护公民权益。

        ChatGPT是一种基于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的人工智能模型。它能像人类一样聊天交流,甚至能完成撰写邮件、视频脚本、文案、论文、代码及翻译等任务。

    (1)、联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判断张某的违法行为的性质并说明理由。
    (2)、有人说:“科技对于人类,既是希望,也可能是毁灭。”以网络科技为例,结合材料谈谈你对此观点的理解。
    (3)、当人类迈入人工智能时代,作为青少年该如何把握好“自由与规则”?
  • 7、【缅怀伟人,研读史迹】2023年12月26日是毛泽东诞辰130周年纪念日,诗词和书信是研究毛泽东的重要视角之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诗词一

    诗词二

    五月七日,民国奇耻;何以报仇?在我学子!

    ——1915年5月毛泽东悉知某条约

    签订后愤然题诗言志

    西江月·秋收起义

    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

    匡庐一带不停留,要向潇湘直进。

    地主重重压迫,农民个个同仇。

    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

    书信一 (节选)

    书信二 (节选)

    我看俄国式的革命,是无可如何的山穷水尽诸路皆走不通了的一个变计。并不是有更好的方法弃而不采,单要采这个恐怖的办法。

    ——1920年12月毛泽东致蔡和森

    只要看一看许多地方工人罢工、农民暴动、士兵哗变、学生罢课的发展,就知道这个“星星之火”,距“燎原”的时期,毫无疑义地是不远了。

    ——1930年1月毛泽东致林彪

    (1)、联系所学知识,指出诗词一中被称为“民国奇耻”的历史事件,并举一例学生运动来说明“何以报仇?在我学子”。
    (2)、针对书信一中画线部分的内容,请运用中国近代探索史的相关史实加以印证。
    (3)、依据所学知识,运用相关史实论证“‘星星之火’,距‘燎原’的时期,毫无疑义地是不远了”。(要求:史论结合,论证严密)
  • 8、2023年11月8日至10日,“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在浙江乌镇举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乌镇的气温曲线与降水量柱状图

    【材料二】:乌镇位于浙江省嘉兴市桐乡市,地处江浙沪“金三角”之地、杭嘉湖平原腹地,有“鱼米之乡”的美称;是首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中国十大魅力名镇、全国环境优美乡镇、国家AAAAA级景区,素有“中国最后的枕水人家”之誉,拥有7000多年文明史和1300多年建镇史;互联网经济发达,古镇与互联网的融合,在乌镇随处可见,无线网络全覆盖、搭建完善的旅游预订网站、二维码电子门票……2015年乌镇被定为世界互联网大会永久举办地。

    (1)、写出乌镇所在省级行政区的简称及其所处的地理分区。
    (2)、从自然环境的角度,分析乌镇有“鱼米之乡”美称的原因。
    (3)、根据材料,概括乌镇被定为世界互联网大会永久举办地的优势条件。
  • 9、“合二陈,扭战局,转攻守,协全军,反攻急先锋,千里大跃进,壮举谁为者,刘邓常胜军。”诗句描写的是人民解放军(   )
    A、取得了三大战役的胜利 B、打退了国民党军队对陕北的进攻 C、揭开了战略进攻的序幕 D、冲破了国民党苦心经营的长江防线
  • 10、照片作为第一手史料定格了历史的瞬间。下列史事按照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中国共产党诞生

    ②中共七大会场

    ③彭德怀指挥百团大战

    ④古田会议

    A、④③②① B、③④②① C、①④③② D、①③④②
  • 11、国民党政府在收复区内竞相抢掠,大发横财。1945年10月,《大公报》对此发表社评说:“这一带数万的人民……痛苦极了,比未胜利时还痛苦。”这导致了(   )
    A、国民革命运动的失败 B、解放战争中人心向背 C、全民族抗战的最终结局 D、新生人民政权的巩固
  • 12、史论结合是历史阐释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史实与结论对应正确的有(   )

    序号

    史实

    结论

    1935年北平学生举行一二•九运动

    中国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到来

    1936年12月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国共实现了第二次合作

    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

    标志着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1937年9月取得平型关大捷

    打破了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13、某影视剧中出现的场景有:1909年,一位上海青年①到北京参加科举考试;②看到青年学生在大街上分发《青年杂志》;③参加中国同盟会;④在京师大学堂门前拍照留念。其中符合史实的有(   )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14、主题学习是历史学习的重要形式。下列史事研讨的主题是(   )

    ①左宗棠率军抗击沙俄入侵,收复新疆    
    ②张謇弃官回乡创办大生纱厂

    ③田汉、聂耳创作《义勇军进行曲》      
    ④孙中山北上天津上书李鸿章

    A、救国图存 B、变法图强 C、思想解放 D、科技振兴
  • 15、某同学为理清历史发展脉络而制作如下示意图。示意图中的M处应填入的内容是(   )

    甲午中日战争

     

    《马关条约》

     

    M

    A、外国侵略势力由沿海深入到内地 B、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C、西方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D、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 16、19世纪40年代,英国军舰数犯嘉兴乍浦,在天尊庙展开了一场可歌可泣的抗英保卫战,史称“乍浦抗英之战”。这场战役发生在(   )
    A、洋务运动期间 B、鸦片战争期间 C、义和团运动期间 D、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
  • 17、下图为我国某区域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山脉是我国地势第一级与第二级阶梯的分界线 B、②是我国著名的长江中下游平原,黑土广布 C、③为我国面积最小的海域——渤海 D、④是我国与俄罗斯的界河——鸭绿江
  • 18、我国A城和B城分别成功举办了第24届冬奥会和第19届亚运会。读右图,完成下题。

    (1)、下列有关AB两个城市的共同点描述正确的有(   )

    ①都属于北方地区

    ②都受到季风气候的影响

    ③都位于低纬度

    ④都处在地势的第三阶梯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2)、从A城到B城沿途经过甲、乙、丙、丁四地。下列对四地景观描述正确的是(   )
    A、甲——东北平原稻香果香遍野 B、乙——黄河下游形成地上悬河 C、丙——华北平原大面积种小麦 D、丁——草原牛羊骏马如诗如画
  • 19、《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要求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在大中小学设立劳动教育必修课程。劳动教育受到如此重视,是因为(   )

    ①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      ②接受劳动教育,决定着未来的发展方向

    ③劳动创造价值,实干才能使梦想成真      ④培养劳动精神,就能够提高法律素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20、习近平总书记说:“国泰民安是人民群众最基本、最普遍的愿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保证人民安居乐业,国家安全是头等大事。”这要求我们(   )

    ①开展国家安全联合执法,凝聚起维护国家安全的全民力量

    ②认清国家安全形势,增强危机忧患意识,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

    ③增强国家安全责任感,形成维护国家安全的强大社会共识

    ④积极行使维护国家安全的权利,为维护国家安全作出贡献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上一页 391 392 393 394 395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