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该条例的实施将有助于浙江省( )A、促进产业升级,推动经济高速发展 B、完善相关法规,将低空经济纳入法制轨道 C、不断淘汰传统产能,发展新兴产业 D、着力发展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的命脉
-
2、为高水平推进民航强省建设,打造低空经济发展高地,用法律规范、保障和促进低空经济发展。《浙江省民用航空条例(草案)》已经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审议,并子以公布,向社会征求意见。据此,回答问题。(1)、下表内容是征求意见的情况,由此可见( )
条例草案名称
征求意见时间
参与人数(人)
意见条数(条)
浙江省民用航空条例(草案)》征求意见
2024-09-27至2024-10-28
548
1245
①公民有依法表达自己意愿的自由
②公民通过民主决策参与政治生活
③公民的基本政治权利得到了扩大
④公民通过民主监督参与政治生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该条例的实施将有助于浙江省( )A、促进产业升级,推动经济高速发展 B、完善相关法规,将低空经济纳入法制轨道 C、不断淘汰传统产能,发展新兴产业 D、着力发展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的命脉 -
3、“45°人生”在不同人的眼里有不同的状态,陷于负面情绪里的人觉得是难受的后仰式,而对生活不离不弃、积极向上的人看来是奋进的前倾式。面对激烈的竞争环境,青少年应( )

①保持乐观情绪,理性做出选择
②自信面对挑战,珍爱生命价值
③参与规则制定,激发自我潜能
④坚定理想信念,绽放生命之光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4、某校举办校园文化节筹备活动,小杭报名设计、小宁和小台参与排练、小丽备道具,同学们表现各异。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①小杭与同学讨论设计灵感,在实践中学习提升自我
②小宁延误排练谎称堵车,未意识到诚信乃立身之本
③小丽主动筹备道具,展现出强烈集体责任感与担当
④小台不肯接受老师的合理建议,是独立思考的表现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5、下图是某九年级同学绘制的思维导图,其中①②处内容填写正确的是( )
A、第一次工业革命 巴黎公社 B、第一次工业革命 马克思主义诞生 C、第二次工业革命 巴黎公社 D、第二次工业革命 马克思主义诞生 -
6、以下是某学生所做的学习笔记,其学习的主题应是( )
646年,日本大化改新,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10世纪,高丽王朝在中央设立三省六部。
11世纪,越南引进科举制度。
A、亚非国家间的友好往来 B、东西文明相互交流融合 C、中华文明影响周边国家 D、亚洲各国经济联系加强 -
7、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通过分割相权来加强皇权。下列符合这一结论的是( )A、秦朝设郡县制 B、唐设三省六部制 C、明朝设立内阁 D、清代设立军机处
-
8、古代中国墓砖画包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是我们学习历史的重要资料。如图所示两幅是魏晋时嘉峪关出土的墓砖画,这些壁画最能佐证我国古代( )
A、统一多民族国家建立 B、少数民族逐渐汉化 C、北方游牧民族的内迁 D、民族间的互动交融 -
9、在浙江湖州发现的七里亭遗址中出土了石核、石片、砍砸器、刮削器、尖状器、石球等 800余件。据此可知七里亭人( )A、掌握人工取火技能 B、会制作和使用工具 C、住着干栏式的房屋 D、农业生产工具先进
-
10、读世界咖啡主产地分布示意图,完成问题。
(1)、据图可推测咖啡主产地的分布特点( )A、均位于东半球 B、主要位于热带 C、环太平洋分布 D、亚洲没有分布(2)、关于图中咖啡主产地所在的大洲,叙述正确的是( )A、②大洲的国家多为发达国家 B、③大洲北部主要是黑色人种 C、④大洲有世界上最大的高原 D、①大洲和⑤大洲的季节相反 -
11、2024年7月29日,世界首条在送、受两端均采用柔性直流输电技术的跨区域特高压输电工程开工建设。工程配套接入电源1520万千瓦,其中煤电400万千瓦,新能源1120万千瓦。完成问题。
(1)、读图可知,世界首条特高压柔性直流输电工程两端所在省区的简称分别是( )A、青;闽 B、陇;浙 C、陕;浙 D、宁;闽(2)、电能输出省份具有独特的自然环境,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该省份可大规模开发的新能源有( )①煤炭
②风能
③太阳能
④潮汐能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12、中国梦归结到底是人民的梦,要把国家的伟大梦想融入个人理想之中。( )
-
13、“祖国统一是历史必然”,启示我们要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坚决反对“台独”分裂。( )
-
14、依法治国,需要建设法治政府,推进行政机关公正司法。( )
-
15、网络为我们提供了便捷的信息获取渠道,能够丰富我们的日常生活。( )
-
16、“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歌曲唱颂的是工农红军。( )
-
17、公元前 60年,西域都护的设置,标志着西域开始正式归属中央政权。( )
-
18、我国人口分布以“漠河一腾冲”一线为界,东部稠密,西部稀疏。( )
-
19、图幅相同,其中比例尺较大的一幅,表示的范围较小,内容较详细。( )
-
20、法治是人类社会进入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追溯法治思想】
材料一 中国传统法律体系的最大特色就是法以礼为灵魂。孔子认为以礼服人的“王道”显然要优于以力(法)制人的“霸道”。孔子认为依附于“礼治”的法律只有维护忠、孝、节、义,才具有惩恶扬善的功效,当人情、道德与法律相抵牾时,永恒的人情、道德是不可改变的,可变的只是法律,因此孔子认为在治国中,“人”的作用远远重于法律。
——摘编自马小红《礼治、法治之辩》
【见证法治历程】
材料二

图一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912年)
图二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1949年)

图三《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
【展望法治前景】
材料三 2025年1月1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正式施行。
以下是该法的部分内容:
第一条 为了推动能源高质量发展,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促进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和可持续发展,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适应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需要,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节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分别写出“以礼服人”和“以力制人”对应的学派名称及代表人物。(2)、请分别解读图一、图二两部法律文献所反映的历史价值。根据上述图片回答,我国的法治建设历程说明了什么?(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为什么要“根据宪法,制定本法”。(4)、《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的出台,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社会上有观点认为“有了这部专业的能源法,就再也不用担心我国的能源保护和安全问题了”。请辨析该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