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本:
全部 中考专区
  • 1、“五原春色旧来迟,二月垂杨未挂丝。即今河畔冰开日,正是长安(今西安)花落时。”根据如图可知,诗歌中描述的现象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地形 D、冬季风
  • 2、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诗仙”李白在行走过程中写下了许多美丽的诗篇。如图为李白行走足迹示意图回答问题。
    (1)、图中数字①②所示的山脉分别是( )

    A、①昆仑山 @巫山 B、①秦岭②雪峰山 C、①秦岭②巫山 D、①昆仑山 ②雪峰山
    (2)、李白的足迹多在我国的( )
    A、地势的第一级阶梯 B、季风气候显著的地区 C、南方水稻集中产区 D、少数民族集中分布区
    (3)、下列李白的诗句与所描述地区匹配正确的是( )
    A、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贵州省 B、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长江中上游 C、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黄河中下游 D、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内蒙古高原
  • 3、民主与法治是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目标和基本内容。某校拟出一期民主法治专栏,请你参与。

    【民主篇】我国公民参与民主生活,既有坚强的领导,也有完整的制度程序。

    【法治篇】发展人民民主,必须坚持全面依法治国

    中国的民主是人民民主,人民当家作主是中国民主的本质和核心。党深化民主和政治发展规律的认识,提出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大理念并大力推进,使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各环节、各方面都体现人民意愿,听到人民声音。

    ——摘自 2021 年 12月《中国的民主》白皮书

    2022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无障碍环境建设法(草案)》初次审议后,在中国人大网公开征求意见,共收到534人提出的1040条意见。此外,还专门发函向 13个基层立法联系点征求意见,让基层的社情民意直通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各地群众踊跃参与,提供了许多有价值的意见建议。

    人大代表代表人民,在横向上,来自各地区、各民族、各方面、各阶层;在纵向上,全

    国、省、市、县、乡五级都有人民代表大会。

    中国共产党各级地方党委结合实际,就地方重大问题同民主党派、各级地方组织进行协商。民族自治地方政府的主席、州长、县长或旗长均由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的公民担任。全国50.3万个行政村全部建立了村民委员会11.2万个社区全部建立了居民委员会。

    ——摘自 2021 年12月《中国的民主》白皮书

    2023年6月28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表决通过该法,自2023年9月1日起施行。

    结语:人民不仅是民主政治的直接受益者,更应成为积极的参与者和有力的推动者。中国的民主与法治建设,需要你我共同担当。

    (1)、依据白皮书内容,写出我国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根本保证和制度保障。
    (2)、材料体现了我国厉行法治的哪一内容?这一做法对我国法治政府建设有什么启示?
    (3)、说说我们青少年在民主与法治建设过程中应该怎么做?
  • 4、改革创新推动中国走向富强。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起始于1978年的那一场深刻变革,历史性改变了决泱大国的发展进程。它巨大而深远的影响,体现在今天中国举足轻重的国际地位上,体现在每个普通中国人的生活之中。“改革如同引擎,推动中国世界破浪前进,实现中国腾飞”,这个既形象又真切的比喻,早已深入人心。

    材料二:2023年10月26日,神舟十七号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顺利升空。20年来,17艘神舟飞船,6艘天舟飞船,3个空间站舱段,从无人飞行到载人飞行,从一人一天到多人多天,从独自飞行到太空会师……一次次壮丽飞行,在通往天空的征途中描绘出最美的中国航迹,这航迹背后,离不开一批又一批勇于“挑大梁、担重任”的航天青年,离不开科研人员不断突破自我的创新和实践。

    (1)、依据材料概括“中国腾飞”的表现。“中国腾飞”的事实证明了什么道理?
    (2)、综合两则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我国“描绘出最美的中国航迹”的原因。
    (3)、致敬航天英雄,说说你准备如何向航天英雄学习。
  • 5、英、美、法资产阶级革命是一个有机整体,共同构成了17-18世纪的欧美社会巨变,影响着历史的进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这两者(国王与议会)的关系不调解好,英国将永远在痉中震颤……不过,这一次没有用对抗的手段,而是用融合的手段……在融合中产生出崭新的制度……在此后三百年,英国再也没有发生过重大的社会动荡,取得了惊人的进步。

    ——钱乘旦、陈晓律《在传统与变革之间——英国文化模式溯源》

    材料二:认为这个大陆可以长期受任何外来势力的支配,这种想法是有理的、违反事物常规的,也是不合历代先例的。甚至英国最有自信的人也不这样想。在这个时候,人们即使竭尽智慧,要不谈独立而保证这个大陆苟安一年,也是办不到的。

    ——摘编自托马斯·潘恩《人的权力》

    材料三:“14日,星期二,无事”。这是路易十六对1789年7月14日的描述。但是,路易十六认为无事的这一天,却成为一个改写法国历史的最重要的日子。这天,手持武器的巴黎民众攻占了巴士底狱,这是推翻专制统治最具象征意味的形式。由此开始,一场对法国乃至世界发生重大影响的革命发生了。

    (1)、据材料一,指出“融合的手段”和“崭新的制度”分别指的是什么?
    (2)、运用所学知识阐述材料二中“这个大陆”要独立的根本原因。当时的纲领性文件和独立战争转折点分别是什么?
    (3)、材料三中的“革命”指的是什么?写出此次革命颁布的一部法律文献,并分析此次革命对法国乃至世界产生的重大影响。
    (4)、依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欧美社会发展的主要趋势。
  • 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租地农场主成了这种农业工人的实际指挥官,成了他们的剩余劳动的实际剥削者,而土地所有者现在只和这种资本主义租地农场主发生直接关系,而且是单纯的货币关系和契约关系。

    ——摘编自马克思《资本论》

    材料二:作为昔日罗马帝国的中心--意大利,工商业有所发展,一些城市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新兴资产阶级认为中世纪是“黑暗时代”,是社会、经济和文化的整体倒退时期,所以努力复兴古典文化。但“复兴”其实是对现实人类认识和思想的空前解放与再创造,有着积极的作用。

    ——摘编自郭方《看得见的世界史》

    材料三:美洲金银产地的发现,土著居民的被剿灭、被奴役和被埋葬于矿井……非洲变成商业性地猎获黑人的场所--这一切标志着资本主义生产时代的曙光。这些田园诗式的过程是原始积累的主要因素。

    ——马克思《资本论》,《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五卷

    (1)、材料一反映了欧洲出现的新的生产经营方式是什么?其性质是什么?
    (2)、材料二中“复兴”的核心思想是什么?这一运动及其核心思想对人类生活发展产生了怎样的重大影响?
    (3)、你是否同意材料三中关于资本主义发展的观点?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理由。
  • 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1)、材料一四幅图片分别属于哪一古代文明?请按照文明发源地的不同分成两类。
    (2)、材料二中图一、图二在世界法制发展史上有何重要地位?归纳图一、图二法制成就的共同之处。
    (3)、综合两则材料概括古代亚非、欧洲文明的特点。
  • 8、“资产阶级在它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时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水平,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其中第一次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了(   )
    A、蒸汽时代 B、电气时代 C、信息时代 D、经济全球化时代
  • 9、历史事实是指对历史人物或事件的客观叙述,不带任何功能性定位;历史解释是对历史事物的原因、意义等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以下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
    A、1488年,迪亚士到达非洲的好望角 B、1588年,英国海军打败西班牙“无敌舰队” C、1789年,巴黎民众攻占巴士底狱 D、1787年美国宪法是世界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宪法
  • 10、因地处欧亚之间,他们扮演了文化使者的角色。中国的造纸术和印度的数字经他们传入欧洲。“他们”是(   )
    A、古巴比伦人 B、苏美尔人 C、阿拉伯人 D、古印度人
  • 11、下图是“英国农业、工业和服务业在国民生产总值所占比重的变化图”,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殖民扩张 B、“光荣革命” C、工业革命 D、宪章运动
  • 12、历史事件不是孤立发展的,我们要善于发现不同历史事件或现象之间的联系。下列历史事件或现象存在因果关系的是(   )
    A、亚历山大东征--东西文化交流 B、阿拉伯帝国建立--伊斯兰教产生 C、查理曼帝国一分为三--封君封臣制形成 D、基督教盛行--西欧城市兴起
  • 13、杰出人物对历史的进步起了重要促进作用。下面人物与事迹搭配不正确的是(   )
    A、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 B、路易十四--发动“光荣革命 C、罗伯斯庇尔--把法国大革命推向高潮 D、华盛顿--领导美国独立战争
  • 14、日本历史上先后拜了两个老师,即古代的中国和近代的西方。其中向古代中国“拜师学艺”指的是(   )
    A、伯里克利改革 B、大化改新 C、幕府统治 D、法兰克王国改革
  • 15、历史活动课上,同学们在激烈讨论,内容涉及“自由与自治、特许状、大学、手工业行会”等。这堂课探究的主题是(   )
    A、西欧庄园 B、封君与封臣 C、中世纪城市 D、查理曼帝国
  • 16、罗马建筑吸收了希腊建筑的特点,并有所创新;希腊人吸收了西亚、北非等地文明古国的优秀文化遗产。这反映了(   )
    A、希腊是西方文明的摇篮 B、文明因交流互鉴而丰富 C、罗马建筑艺术影响后世 D、罗马文化源自西亚北非
  • 17、2世纪初,罗马帝国成为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拉丁文也随之不断向外传播,逐渐成为被征服地区的官方语言。这表明帝国的扩张(   )
    A、给被征服地区带来了灾难 B、有利于推行奴隶主民主政治 C、促使地中海成为帝国的内湖 D、客观上促进人类文明传播
  • 18、2023年7月22日,《法治日报》报道,2023年上半年全国检察机关共批捕各类犯罪嫌疑人 31.6万人、起诉 71.3万人。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坚持打早打小、露头就打,起诉涉黑恶犯罪 4534 人。这表明(   )

    ①我国坚持厉行法治,推进依法治国

    ②法治的作用和力量比德治大得多

    ③立法机关严格执法有利于社会和谐

    ④法治是实现社会正义的有效方式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19、中国空间站的三次太空授课点亮了孩子们眼中的好奇之光。太空授课看似简单,实则考

    验着国家的技术实力。“天宫课堂”开讲(   )

    ①说明我国已成为世界科技强国,引领世界科技的发展

    ②有利于传播科学知识,激发青少年的科学精神与创新精神

    ③目的在于使青少年掌握太空实验的具体操作方法

    ④展示了中国航天的荣光,能激发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 20、在我国,人民当家作主从来就不是一句口号,而是落实在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之中下列事件能直接反映这一观点的是(   )

    ①全国人大代表为保障外卖骑手劳动权益而提出议案

    ②某中学为了纪念五四运动举行演讲比赛

    ③某村召开村民说事会,讨论改修村庄排污管道问题

    ④某社区开展垃圾分类趣味宣传活动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上一页 238 239 240 241 242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