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本:
全部 中考专区
  • 1、人民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定货币。下图为20世纪50、60年代发行的部分人民币图案,从中可以得出的结论有(   )

    ①国家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

    ②实行民族团结的民族政策

    ③实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④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2、关于 20世纪 30年代的中国时局,有学者评述说:“尽管局势发展中还有跌宕起伏,但国内政治问题的中心一环--停止内战已经实现,国共重新合作的大局已定。”该学者评述的是(   )
    A、红军长征的胜利结束 B、北平学生的一二•九运动 C、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D、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结束
  • 3、中国近代的有识之士先后提出了“师夷长技以自强”“君主立宪”“民主共和”“民主和科学”的思想,这反映出中国近代学习西方的历程是(   )
    A、学制度一学技术一学思想 B、学思想一学制度一学技术 C、学技术一学制度一学思想 D、学制度一学思想→学技术
  • 4、图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画面上南市街到北市街一带人流如织,店铺林立,出现了大约109个店铺招幌,幌子上写着“东西两洋货物俱全”“西北两口皮货发客”等。这反映了明代(   )


    明·《南都繁盛图》(局部)

    A、商品经济繁荣 B、南京水陆交通便利 C、经济重心南移 D、商业活动诚信为本
  • 5、浙江浦江桥头遗址出土的距今11000-8500年的炭化稻米、稻壳,可用于研究我国远古时期(   )
    A、早期人类起源 B、原始农业的兴起和发展 C、冶炼技术水平 D、原始部落联盟间的关系
  • 6、丹顶鹤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每年九、十月份会从栖息地向南迁徙越冬。盐城湿地是全球最大的丹顶鹤迁徙越冬地。读图,完成问题。


    丹顶鹤迁徙路线图

    (1)、丹顶鹤迁徙路线经过的区域(   )

    ①位于北温带

    ②位于我国地势第一级阶梯

    ③以平原、丘陵为主

    ④主要是亚热带季风气候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2)、盐城成为丹顶鹤迁徙越冬地的主要原因是(   )

    ①纬度较低,气候温暖

    ②靠近珠江,水源充足

    ③平原地形,土壤肥沃

    ④湿地广阔,食物充足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 7、2024年,印度尼西亚政府决定将首都从雅加达迁往努山塔拉。读图,完成问题。


    印度尼西亚示意图

    (1)、努山塔拉位于雅加达的(   )
    A、东北方 B、东南方 C、西北方 D、西南方
    (2)、读图可知印度尼西亚(   )
    A、地处东亚 B、能源稀少 C、岛屿众多 D、气候干旱
  • 8、我国经济己由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向高速增长阶段。
  • 9、“China Travel”(中国游)海外爆火,这是中国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体现。
  • 10、实施渐进式延迟退休能彻底解决我国的就业和养老问题。
  • 11、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一次伟大尝试,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 12、文艺复兴是兴起于意大利的一场思想文化运动。
  • 13、隋唐时期是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 14、黄土高原位于我国西北地区。
  • 15、安第斯山脉素有“南美洲脊梁”之称。
  • 16、 共创“好学温州”,打造“优教强城”,温州在坚守中砥砺前行。

    【“数”说现状】

    材料二  2023年,鹿城区约有30所中小学被认定为市级或以上优质学校,平阳县约有10余所中小学被认定为市级或以上优质学校。

    【“策”显智慧】

    在广泛征求社会各界意见的基础上,2024年11月27日浙江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通过《温州市教育设施规划建设管理条例》。

    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温州教育系统深入推进全域教共体办学,持续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

    出台引进高层次教育人才和优秀毕业生奖励办法、优化人才招引渠道。

    聚焦国家智慧教育示范区新目标,建立温州“全国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培育区”。

    【“行”创未来】

    倡议书

    亲爱的同学们:

    教育铸就梦想,创造精彩人生!

    我们应该积极投入到强城有我的行动中,为温州教育高质量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为此我们倡议:

    ____

    倡议人:**班全体同学

    2025年2月

    (1)、简要概括上述材料反映的信息。
    (2)、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上述温州市发展教育举措的合理性。
    (3)、教育路上,你我同行。请补充倡议书的内容,争做一名追光少年。
  • 17、 某校九年级学习小组围绕“多彩的世界文明”开展了探究性学习活动,搜集了以下材料,邀请你一起探究,并完成任务。

    探究任务一【从农业看文明】

    探究任务二【从文物品多元】

    “文物导览卡片”(示例)

    ◆名称:良渚玉琮

    ◆所属文明:中华文明

    ◆价值:良渚玉琮是中国古代玉器的杰出代表,象征着权力和地位,是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的见证。

    探究任务三【从交流悟发展】

    材料一  唐朝时期,阿拉伯商人将丁香等香料运往中国,大量的植物和蔬菜也从外国引入中国,如菠菜和甜菜等;在当时长安居民的衣食、娱乐等领域都能看到外来文化的影子。

    ——摘编自王小南《古代中外文化交流》

    材料二  亚历山大一旦遇抵抗,是不惜大动屠刀的。他的军队从波斯金库抢走18万塔兰特的金银,并将波斯王宫付之一炬。但远征以解除波斯的奴役为号召,从小亚细亚到埃及一路赢得了人民的支持和拥护,也使希腊文明与埃及、巴比伦和印度的文明得以接触、交流、融汇。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古代史》

    探究任务四从文化思未来】

    材料三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深化文明交流互鉴,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

    ◎关于“如何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出现以下两种观点:

    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只有遵循“寻根”理念,以传承悠久的中华文化为主,才能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中华文化是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使中华文化繁荣“再生”,创新是唯一出路。

    (1)、根据上图,归纳古代早期文明地区发展农业共同的有利条件。
    (2)、请参照示例,选择组图中一个其他文物或者遗址,填写“文物导览卡片”。
    (3)、根据材料一、二,归纳文明交流的方式,并分析文明交流的影响。
    (4)、综合上述所有材料,从“延续文化血脉”的角度提出你的观点并进行论述。(要求:观点明确,论述合理,逻辑清晰)
  • 18、 把握历史规律,汲取发展智慧。

    【横向发展】

    材料一

    新航路开辟

    纵向发展】

    材料二  英国的现代化历史堪称全球现代化的经典模式。以1500年为开端,海外殖民扩张为英国提供广大的国际市场和原料供应地,文艺复兴推动英国的社会转型和思想变革,后续资产阶级革命、工业革命,一波又一波的历史浪潮终于把英国推上了世界现代化的前沿。

    ——摘编自周穗明《现代化:历史、深化与反思》

    材料三  19世纪,美国完成了从乡村社会向城市社会转变。在这个过程中,伴随着启蒙思想深入,科技和制度的创新,经济能量的空前增长,国内市场的拓展,推动美国社会发生了深刻的转型。进入20世纪以后,美国逐渐成为世界上现代化程度最高的国家之一。

    ——钱乘旦《世界现代化历程·北美卷》

    【纵横交织】

    材料四  “人类历史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包括纵向发展和横向发展两个方面。纵向发展,是指生产方式的演变和社会形态的更迭;横向发展,是指历史由彼此闭塞分散到逐步开放联系密切。最终发展为整体的世界历史。纵向发展和横向发展并不是平行的、各自独立的,他们互为条件。”

    ——摘编自吴于廑《世界史·总序》

    (1)、请完成材料一中①②处空格,并据图推断新航路开辟带来了哪些影响。
    (2)、根据材料二、三,概括推动英、美两国现代化进程的共同因素。
    (3)、综合上述所有材料,就历史的横向发展和纵向发展的关系,自拟观点并进行论证。(要求: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 19、 乡村美、百姓富、产业兴共同奏响了乡村振兴的和谐乐章。

    【乡村美】

    嘎拉村位于尼洋河畔,有“雪域桃花源”的美誉。当西藏大部分地区还处在隆冬季节,嘎拉村的桃花竞相开放,桃花映衬着湛蓝的云天和磅礴的雪峰,美不胜收。

    【百姓富产业兴】

    2002年举办首届桃花节时,猪牛满地跑,村容村貌差,桃花节并没带来多少实际利益。2014年,嘎拉村开始以“整村推进、村景合一”的思路,逐步推进人畜分离、造林绿化等工程,完成了从村庄到景区的蜕变,引得游客纷至沓来,真正使村民们通过吃“旅游饭”走上了“致富路”。

       

    图1  嘎拉村等高线地形图                    图2 嘎拉村气温降水图

    (1)、林芝市嘎拉村位于(填地形区),属于第阶梯。
    (2)、结合图文材料,分析嘎拉村桃花和雪峰景观并存的自然原因。
    (3)、结合材料,从可持续发展角度评析嘎拉村的“蜕变之路”。
  • 20、 图示法是表示概念之间常用的直观方法,下列选项中两者的关系符合图中所示的是(   )

    A、①选举民主  ②协商民主 B、①依法行政  ②法治政府 C、①传统美德  ②自强不息 D、①依法治国  ②良法善治
上一页 235 236 237 238 239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