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本:
全部 中考专区
  • 1、下图为西周最早的青铜器之一利簋,其腹内铭文记述了周武王在牧野伐纣的过程。据此可知,其历史价值在于(  )

    A、说明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周朝开始 B、证明商周时期的青铜铸造业由国家掌控 C、考古学上确认了商周政权交替的真实性 D、体现了西周早期“大一统”的思想观念
  • 2、下图是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四个分会场位置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1)、图中,下列地形区由上游到下游排序正确的是(   )

    ①长江中下游平原
    ②青藏高原
    ③四川盆地
    ④横断山区

    A、①②③④ B、②④①④ C、②④③① D、④②③①
    (2)、下列分会场节目画面与其地方特色匹配,正确的是(  )
    A、拉萨—藏族歌舞,展盛大的那达慕大会 B、重庆一火锅文化,显独特黄土高原文化 C、武汉一登黄鹤楼,赏黄河之畔荆楚文化 D、无锡一舟楫元素,品太湖流域水乡特色
  • 3、2024年11月,亚太经合组织第三十一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秘鲁首都利马召开。读图,回答问题。

    (1)、利马濒临(   )
    A、印度洋 B、太平洋 C、大西洋 D、北冰洋
    (2)、利马是世界著名的无雨之都。以下四幅图最符合其气候特征的是(   )
    A、 B、 C、 D、
  • 4、2024年中欧班列开行量突破万列,彰显了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活力。(  )
  • 5、浙江省政府推进“30分钟职业技能培训圈”建设,保障了公民的人格尊严权。(  )
  • 6、“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说明诚信是融入社会的“通行证”。(  )
  • 7、《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工人阶级开始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
  • 8、遵义会议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
  • 9、元朝在澎湖岛设置澎湖巡检司,这是历史上中央政府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的行政机构。(  )
  • 10、青藏高原近年推行的“板上发电,板下放羊”的光伏+牧业模式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
  • 11、亚马孙平原地势平坦、河网密布、人口稀疏,这是该地区水运发达的原因。(  )
  • 12、交通发展推动中外交流与文明互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朝的频繁往来

    日本多次派遣“遣唐使”来华,系统学习唐朝制度文化。阿倍仲麻吕(晁衡)在长安为官数十年,与李白、王维等诗人交游,推动日本对唐诗、书法、律令的效仿。唐朝高僧玄奘历时十余年西行天竺,携回佛经657部,主持译经75部,其《大唐西域记》详述西域风土,成为中外交通史经典。

    材料二宋朝的海上贸易

    宋朝在广州、泉州等港口设市舶司,专管海外贸易。瓷器、丝绸经“海上丝绸之路”远销南洋、波斯等地,阿拉伯商人亦输入香料、珠宝。宋朝“车船”“指南针”等技术领先世界,泉州出土的宋代海船载重达200吨,印证当时造船与航海之盛。

    材料三 元朝的东西贯通

    元朝驿站体系贯通欧亚,意大利人马可·波罗经陆路来华,旅居17年。其《马可·波罗行纪》记录了大都的繁荣、杭州的富庶,引发欧洲对东方的向往。同期,汪大渊从泉州出海航行至非洲,著《岛夷志略》记录海外见闻。

    (1)、材料一反映出唐朝怎样的对外政策?请分别列举唐朝向东向西交往的国家各一个。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说说宋朝的市舶司承担了哪些职能?并说明宋朝海外贸易繁荣的原因。
    (3)、综合三则材料,概括唐、宋、元三朝中外交往的共同特点。
  • 13、民族融合与多民族国家的发展是中国历史长河中至关重要的主题,它贯穿了各个朝代,见证了中华民族不断发展壮大的历程。

    材料一:唐代阎立本《步辇图》

    材料二:《辽史·食货志》记载“辽与宋约为兄弟,互开榷场,商贾云集。辽地之马羊、皮毛,宋地之茶盐、丝帛,往来不绝,民得其利。”

    材料三

    某古代王朝疆域图

    (1)、材料一与唐蕃交往的哪一史实密切相关?体现出唐太宗实行怎样的民族政策?
    (2)、材料二“辽与宋约为兄弟”达成了哪一盟约?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说明其签订后对宋辽关系的影响。
    (3)、材料三中的我国古代王朝疆域空前辽阔,请根据所学列举2个其为加强边疆统治所设置的管理机构。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中国古代民族交融和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认识。
  • 14、七(2)班同学学完地理第七章后,掌握了学习大洲的一般思路和方法,现尝试对非洲地理特征进行分析,请你协助他们完成相关探究任务。

    (1)、根据图1,从纬度位置、海陆位置两方面描述非洲的地理位置特征。
    (2)、根据图2,归纳非洲的地形地势特点。
    (3)、从气候类型及气候总体特点等方面,简要分析非洲的气候特征。
    (4)、河流流量与流经地区降水量关联紧密。观察图1中甲、乙、丙、丁四条河,判断流量较大的河流,并说明其原因。
  • 15、比较学习并归纳共同点是历史学习的方法之一。下列关于隋朝和元朝相同之处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皆为少数民族人主中原所建

    ②都结束长期分裂,实现了大一统

    ③都建立起了空前辽阔的疆域

    ④都进行制度创新,强化中央集权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 16、文旅融合唤醒城市记忆。下列城市名片可以唤醒南宋都城记忆的是(   )
    A、秦俑故乡,丝路源头 B、繁华汴水,精彩开封 C、六朝古都,金陵风韵 D、千古宋城,梦回临安
  • 17、某学者综合考虑各因素绘制成下图。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①是我国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 B、②是实行崇文抑武方针的王朝 C、③是我国经济重心开始南移的时代 D、④是我国民族政权并存与对立的时代
  • 18、王安石变法是北宋时期一次重要的政治改革,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①以摆脱政治危机,富国强兵为目标

    ②损害了大地主、大贵族的利益

    ③采用方田均税法增强国家军事力量

    ④推动了国家走向统一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19、《资治通鉴》载,唐太宗曾对大臣说:“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唐太宗深知百姓是国家的根本,他强调“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以下措施最符合这一治国理念的是(   )

    ①减省刑罚,保障百姓安宁

    ②整顿吏治,完善科举制度

    ③轻徭薄赋,减轻农民负担

    ④虚心纳谏,积极知人善任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 20、下图呈现了唐代两种耕犁的受力情况分析,其反映出唐朝(   )

    A、农业生产工具革新 B、手工业工艺的提升 C、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D、土地开垦面积骤减
上一页 213 214 215 216 217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