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全国两会开辟“委员通道”“部长通道”,为的是传递“好声音”、展示“好形象”、诠释“好政策”,时刻牢记“人民是阅卷人”。在我国,“人民是阅卷人”的原因在于( )
①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②我国一贯坚持民主集中制的宪法基本原则③人民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
④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A、①② B、3③④ C、①④ D、②③ -
2、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解决台湾问题是中国人自己的事,要由中国人来决定。我们坚持以最大诚意、尽最大努力争取和平统一的前景,但决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这表明中国共产党( )A、坚持和完善“一国两制”构想 B、坚持武力统一成为大势所趋 C、坚定不移推进祖国统一大业 D、遣责外部势力干涉台湾问题
-
3、“从1841年1月26日英国远征军第一次将米字旗插上海岛,至1997年7月1日五星红旗升起,一共过去了一百五十六年五个月零四天。大英帝国从海上来,又从海上去。”材料描述的是( )A、香港回归祖国 B、“一国两制”提出 C、澳门回归祖国 D、“九二共识”达成
-
4、下列措施体现的新发展理念,按图中顺时针排列正确的是( )

①加快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
②实施垃圾分类,发展低碳循环经济③鼓励芯片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
④全力防止返贫,巩固拓展脱贫成果⑤实施乡村振兴,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
A、 B、①③④⑤B. C、①②④⑤C.①②④⑤③ D、③⑤②①④ -
5、到2020年,中国近1亿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该成就取得于( )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及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B、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时期 C、改革开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时期
-
6、“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邓小平的这段讲话( )
①进一步解放人们的思想
②指导建立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③确立了改革开放的政策
④推动我国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段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
7、以下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两次重要会议,对其共同点解读正确的是( )
时间:1956年9月
概况:分析了当时国内的主要矛盾,指出
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把我国尽
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时间:1978年12月
内容:重新确立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
A、都形成了新的中央领导集体 B、都是党的历史上的重大转折点 C、都是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有益探索 D、会议决策都得到长期贯彻执行 -
8、1966一1976年我国国民经济出现较大起伏,但在党和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农业、工业交通、基本建设和科学技术等方面仍取得重要进展。下列哪项不属于这一时期取得的成就( )A、我国首先完成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B、我国成功爆炸第一颗氢弹 C、我国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D、我国在世界上首次培育成功强优势的籼型杂交水稻
-
9、下面是李华同学制作的中国现代史不同时期的时代特征知识卡片,其中▲处应填入的内容是( )
1949—1956年 民族独立,获得新生
1958-1960年 急于求成,严重失误
1961—1965年 ▲
1966—1976年 践踏民主,破坏法制
A、开天辟地,焕然一新 B、革命之路,转危为安 C、分田分地,抗美援朝 D、全面调整,初见成效 -
10、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下列对“新纪元”理解正确的是( )
①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
②彻底废除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③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④标志着我国正式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
11、下列关于拉萨和乌鲁木齐两个城市共同点的叙述,正确的有( )
①都位于我国西部地区
②都是温带大陆性气候③都是民族自治区首府
④都是新亚欧大陆桥上重要的门户A、 B、④B.①③ C、②③ D、①④ -
12、政治权利是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 )
-
13、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是宪法的核心内容。( )
-
14、各级人大行使监督宪法实施的职权。( )
-
15、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将国家权力授予国家机关。( )
-
16、在中共十六大上,科学发展观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
-
17、在自然资源的开源与节流的过程中,科学技术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
-
18、在辽阔的内蒙古草原上,可以见到成群的牦牛、藏绵羊、藏山羊。( )
-
1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汲取力量青春飞扬】
小夏同学摘录了几则2024年全国“新时代好少年”先进事迹,让我们一起来感受榜样的风采。
材料一:福建省泉州市少女黄馨怡。初中时,她运用3D打印技术,创新制作埔女“簪花围”头饰,为传统非遗注入了科技力量。她担任埔文化采风活动义务讲解员及形象代言人,参与中国国际电视台多个外语频道的直播,向世界讲述蠓埔故事。
材料二:天津市“小海豚”听障儿童合唱团,由19名不同程度的听障儿童组成。他们成功唱出一首首歌曲。他们在合唱中感受快乐,收获自信和乐观,书写了不幸而又幸运的童年。
材料三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少年崔锦澄,年仅14岁,是一名乒乓球界的一颗“未来之星”。5岁开始打乒乓球,从小学开始每天保持10小时高强度训练。2018年比赛至今已获47个赛事冠军,连续7年蝉联浙江省中小学生乒乓球赛冠军,目前是国家一级运动员。他是个追求卓越而又刻苦耐劳的孩子,在各个领域都熠熠闪光。阅读感知
(1)、材料一中,黄馨怡利用科技成功改进簪花头饰,对我们有什么启示?(2)、探究分析结合材料二中“小海豚”合唱团的事迹,请你说说为什么要增强自信品质。
(3)、材料三中,崔锦澄在逆境中选择自强,这对他的成长有什么意义?(4)、拓展思考向好少年崔锦澄学习,你准备如何培养自己的自强品质?
-
2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北宋建立后,与北方的辽朝和西北的西夏长期并存。为维护边疆稳定,北宋通过签订“城下之盟”向辽提供岁币,并与西夏达成“庆历和议”,以岁赐换取和平。这些政策虽缓解了军事压力,但也加重了北宋的财政负担。而此次盟约签订,也带来了诸多积极影响,据《宋史·财赋志》记载,宋朝在这次“城下之盟”后,每年的财政收入从一千八百万贯增加到三千万贯,增加了六成。
材料二:金朝崛起后,联合北宋灭辽,但随后南下攻宋,导致“靖康之变”,北宋灭亡。南宋建立后,与金形成对峙局面,最终签订“绍兴和议”,以准水一大散关为界,南宋向金称臣纳贡。南宋时期,经济重心进一步南移,海外贸易兴盛。(1)、材料一中的“城下之盟”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结合所学,尝试分析此次“城下之盟”签订后北宋财政收入增加的可能原因?(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指出两宋处理与辽、西夏、金关系的主要方式,并分析其利弊?(3)、假如你是博物馆的策展人,需要设计一个关于“两宋与周边政权关系”的展板。请你绘制两幅简单的示意图,表现北宋与辽、西夏的“并立”格局,以及南宋与金的“对峙”格局。要求如下:①正确标注北宋、辽、西夏(北)、南宋、金(南)的相对位置。②在示意图中写出北宋和南宋的都城名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