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实现“锁边合龙”,构筑起一道长达300多公里的绿色走廊。这一壮举彰显了我国的社会文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
-
2、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通过两次会议重建的国际秩序,通常被称为“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
-
3、今年是西藏自治区建立60周年,它是我国建立的第一个自治区。
-
4、清朝康乾盛世时期,在台湾地区实行大规模“改土归流”,推动社会经济发展。
-
5、马六甲海峡东西连通太平洋和印度洋,南北连接亚洲和大洋洲。
-
6、日本多火山地震是因为地处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交界处。
-
7、粮安天下,大道同行。某校九年级(11)班开展了“粮食生产与社会变革”的跨学科主题学习,请你参与完成。
【农业文明之粮食状况】
历史时期
春秋战国
秦汉
年代
公元前770—公元前221年
公元前221—公元220年
耕地面积(万公顷)
1.553.3
3813.3
粮食单产(千克/公顷)
712.5
925
——摘自吴宾《中国古代粮食安全问题研究》
【新型模式之粮食增收】
【国家发展之粮食稳定】
1978年,中国粮食产量突破了30453万吨。到2024年,全国粮食总产量达到70650万吨。对于如何确保2025年粮食稳产丰产,有以下三种观点。
观点1:藏粮于地,耕地红线须严守。
观点2:藏粮于技,智慧农业提品质。
观点3:藏粮于民,惠民政策再加码。
【人类命运之粮食安全】
▲2025年2月23日,发布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一地一策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政府要健全粮食生产支持体系,落实稻谷、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稳定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政策。
▲2025年2月27日,中国政府向乍得提供紧急粮食援助交接仪式举行。近年来,我国在充分保障自身粮食安全的同时,积极向广大发展中国家提供直接粮食援助,还提供粮食种子援助、种植技术援助等,这些举措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和赞赏。
(1)、依据表格,指出春秋战国到秦汉时期我国农业发展的趋势,并联系所学历史知识分析出现这种趋势的原因。(2)、据图并联系所学知识,比较上述两种生产经营模式的异同。(3)、粮安国家安,粮稳社会稳。任选两个观点,运用所学知识加以诠释。(4)、请你以某报时事评论员的身份对我国采取的相关举措写一则新闻简评。 -
8、“食”安天下,“质”抚民心。某校拟开展小论坛活动,请你积极参与。
【搜集素材】同学们为“食品安全”小论坛搜集了漫画和法律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
第一百二十四条规定:生产经营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的食品,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五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
【开展讨论】小航和小舟在论坛上发表了对相关事件的各自看法。
【制作简报】同学们将论坛的交流心得设计了一份食品安全宣传简报:
(1)、指出漫画中的“市场监管部门”的性质及其在厉行法治中的职责。(2)、运用所学知识纠正小航看法中不当之处,并谈谈对“这高招一举多得”的理解。(3)、请围绕主题补全简报②处,并仿照【示例】写一则“小贴士”。 -
9、何以中国,运载千秋。某班开展“大运河与中华民族共同体”主题的研究性学习,请你参与,一起完成学习单。
【考证运河遗址】
“隋氏东京(洛阳)含嘉仓,于运河之侧。其后相、幽、徐、齐、并、秦、蒲州又置常平仓·····储米栗多者(仓库)千万石(一石等于100斤),少者不减百万石。干燥之地,粟藏九年,米藏五年,皆著于令。”
—摘编自新唐书《食货志》
【解析运河地图】
【撰写运河提纲】
唐宋时期,运河的漕运功能日益强大。南方的丝绸、茶叶、瓷器等,北方的棉花、干鲜果品、土特产等,在运河上下开始了繁忙的贸易,商品交流彻底活跃起来。
元代以后,戏曲通过运河对外传播。北曲南流和南戏北上成为戏曲演出的普遍现象。戏曲在不断交融中相互借鉴,演出剧目更丰富,剧本文学、音乐唱腔等得以大幅提升。
抗战期间,运河支队的勇士们浴血奋战,共消灭、俘获日军4000余人,用鲜血和生命书写伟大传奇。改革开放后,大运河铸就了浙江人自强不息的品格。浙江人凭着“四千精神”,创造了一个个发展奇迹,造福沿岸人民。
(1)、“据”说运河。联系所学知识,从材料中概括相关历史信息。(2)、“图”说运河。比较两幅运河地图,说说元朝的京杭大运河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联系资料卡及所学知识分析变化的原因。(3)、“文”说运河。综合上述材料,围绕“大运河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地位和作用”,自拟标题,撰写一篇学习体会。(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 -
10、西湖寻美,绿动未来。杭州西湖融山水人文之美,“双蛇断桥报许郎,三贤筑堤济钱塘”的故事闻名于世。对此,某中学开展研学活动,现邀你一起参与。
资料1杭州西湖景区示意图(部分)
注:《白蛇传》中,白素贞(白蛇)与小青(青蛇)来到西湖,因湖光山色,喜不胜收而化人形,在断桥与许仙相遇
生活习性
白蛇和青蛇都喜温暖潮湿的环境,栖居于开阔的低地或丘陵的丛林,常出现在湖泊、水塘和溪边。
资料3援引《白蛇传》相关内容
唐·白居易,《杭州刺史谢上表》载其疏浚西湖,筑白堤,开田千余顷,解淤积与交通之困。白堤完工后,他撰诗《钱塘湖春行》,西湖因此成名。
北宋·苏轼,《乞开杭州西湖状》述湖淤严重,疏浚筑苏堤(长2.8公里,六桥),植桃柳美化。他撰诗《饮湖上初晴后雨》,使得“西子湖”广为人知。
明·杨孟瑛,《西湖志》记其疏浚西湖西部,修杨公堤(长3公里,六桥),恢复宋元废弃湖面,保水系清畅。
资料4 西湖的疏竣历程及三堤由来
(1)、据资料1,写出断桥在西湖所处的方位,并说明判断依据。(2)、据图文资料,完成“双蛇喜爱西湖”与“西湖须常疏浚”的相关性研究,将下面思维导图补充完整。(3)、综上信息,从中获取推动西湖可持续发展的智慧做法,以助力建设美丽中国。 -
11、以Deepseek为代表的“杭州六小龙”横空出世之后,“人工智能+”继续成为今年全国两会的热点话题。Deepseek火爆全球AI行业有利于( )
①增强中华民族自信心和国家凝聚力
②激化网络安全问题和削弱企业国际竞争力
③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让生活更便利
④推动中国科技发展和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12、星辰一夜又春风,草木苏萌始露荣,两会京城参议政,国人众志梦圆中。完成问题。(1)、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听取并审议了政府工作报告。这体现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 )A、立法权 B、表决权 C、任免权 D、监督权(2)、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今年“两会”核心议题与其解读搭配合理的是( )
核心议题
相关解读
①
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
必须要全面深化改革、优化产业结构
②
大力提振消费与扩大内需
构建国际大循环为主体的新发展格局
③
推动出台民营经济促进法
毫不动摇鼓励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④
整治“内卷式”恶性竞争
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3)、以Deepseek为代表的“杭州六小龙”横空出世之后,“人工智能+”继续成为今年全国两会的热点话题。Deepseek火爆全球AI行业有利于( )①增强中华民族自信心和国家凝聚力
②激化网络安全问题和削弱企业国际竞争力
③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让生活更便利
④推动中国科技发展和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13、图示法是一种学习知识的好方法,下列图示表达知识之间的联系正确的是( )A、
B、
C、
D、
-
14、国家主席习近平在2025年新年贺词中指出:“家事国事天下事,让人民过上幸福生活是头等大事”。这体现的宪法基本原则是( )A、国家利益至上 B、尊重与保障人权 C、共商共建共享 D、各民族共同繁荣
-
15、下图宣传画启示我们( )
①做人要行己有耻
②依法追究贩毒者刑事责任
③要做到文明有礼
④勿因好奇而沾染不良习气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
16、寒假里,中学生小华经历了很多“大事”,以下是他的日记节选,这种经历有助于( )
2月10日晴
今天到科技馆的儿童乐园当志愿者,引导和照顾前来玩耍的小朋友,一天下来,虽然累得精疲力竭,却很有成就感!
①养成、具备亲社会行为
②在社会课堂中健康成长
③提前做好职业生涯规划
④从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
A、0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17、小琳在阅读时看到名言:“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这句话蕴含的道理是( )A、学习没有终点 B、学习点亮生命 C、在实践中学习 D、善用学习方式
-
18、小凌寒假期间在某历史公众号提取了下列专题资源包。据此判断,她学习的专题是( )A、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 B、社会主义发展与挫折 C、亚非民族民主运动高涨 D、亚非拉国家的新发展
-
19、2025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长篇报告文学《最长的一天》记载“1944年6月6日是最长的一天,也是决定世界命运的24小时”。该作品描述的是( )A、诺曼底登陆 B、中途岛战役 C、偷袭珍珠港 D、莫斯科之战
-
20、把握历史事件的因果关系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下列因果关系的表示正确的是( )A、金字塔越修越小,导致国力逐渐衰落 B、种姓制度的压迫,导致雅利安人入侵 C、推翻幕府统治后,日本开展大化改新 D、随着城市的兴起,市民阶层逐渐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