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本:
全部 中考专区
  • 1、1929年7月至1930年1月间,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参加太平洋国际学会年会,途经欧亚许多地方,记载了他“亲眼见到过往悉心研究过的人和事——那些书面报道里栩栩如生的人与事的真身”。在下列途经的城市中,他能“亲眼见到”的有(   )

    ①柏林:城市道路上行驶着小汽车和卡车

    ②巴黎:战胜的协约国在签订凡尔赛和约

    ③上海:国民革命军正在进行轰轰烈烈的北伐

    ④北平:规模宏大、布局巧妙的皇宫-紫禁城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 2、下图呈现的建筑矗立在沙漠之中,被后世罗马人、阿拉伯人赋子了“永恒”之意。该建筑成就属于(   )

    A、古埃及文明 B、古印度文明 C、古罗马文明 D、古希腊文明
  • 3、“铁流两万五千里,直向着一个坚定的方向。苦斗十年锻炼成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一旦强虏寇边疆,慷慨悲歌上战场。首战平型关,威名天下扬。”这段歌词取自(   )
    A、《国民革命歌》 B、《红军长征歌》 C、《八路军军歌》 D、《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
  • 4、史论结合是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下列史实与结论对应正确的是(   )

    选项

    史实

    结论

    A

    《南京条约》签订

    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B

    《北京条约》签订

    引发列强瓜分中国狂潮

    C

    《马关条约》签订

    促使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D

    《辛丑条约》签订

    使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A、A B、B C、C D、D
  • 5、厦门市鼓浪屿的皓月园内有一碑刻:“洗尽儒酸展六韬,驱荷拒虏起江皋。论功何止垂华夏,万古雄风壮海涛。”该碑刻赞誉的历史人物是(   )
    A、岳飞 B、郑成功 C、郑和 D、戚继光
  • 6、下图是九年级同学制定的“中国古代地方管理制度”演变过程变化曲线图,图中序号对应相关朝代的地方管理制度。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A、①分封诸侯从而加强了中央集权 B、②引发了西周时七国之乱的发生 C、③行政机构主要官员由中央任免 D、④形成了多民族政权并立的局面
  • 7、回南天(又称“返潮”),是对中国南方地区一种天气现象的称呼。每年春天,受冷暖空气交替作用影响,气温开始回暖而湿度猛烈回升,形成多雾或微雨的天气现象,常伴随地面、墙壁“冒水”等返潮现象。下图示意某次“回南天”的形成,读图完成问题。

    (1)、图示“回南天”天气主要发生在(   )
    A、太湖流域 B、四川盆地 C、黄河流域 D、两广(粤、桂)地区
    (2)、“回南天”天气可能对当地产生的影响是(   )
    A、多雾天,出行不便 B、多暴雨,城市内涝 C、天气干燥,宜晾晒衣物 D、气温回升,宜郊区踏青
  • 8、“一带一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国家战略。图为“一带一路”主要线路示意图。读图,完成问题。

    (1)、一艘邮轮沿“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从上海出发,经科伦坡到威尼斯,走最短的航海路线,最有可能经过(   )

    ①马六甲海峡

    ②直布罗陀海峡

    ③苏伊士运河

    ④好望角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
    (2)、以下是对海上丝绸之路上A区域气候的推断,框图中各数码填入的内容正确的是(   )

    ①位于北半球

    ②地处温带

    ③月降水量均大于100mm

    ④热带沙漠气候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9、保卫祖国、抵抗侵略是公民的神圣职责,我们要自觉履行依法服兵役这项光荣义务。
  • 10、浙里办为民众提供就医、求职等种种服务,体现了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
  • 11、“体重管理年”倡导“管住嘴,迈开腿”,这说明人们越瘦,生命价值就越大。
  • 12、1942年,《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正式形成。
  • 13、1960年,非洲所有国家都摆脱了殖民主义的枷锁,这一年因此被称为“非洲年”。
  • 14、西汉时期出现了政治清明、经济发展、人口增长、社会安定的局面,史称“光武中兴”。
  • 15、一般来说,平原地区的村落呈带状分布,山谷中的村落呈团状分布。
  • 16、澳大利亚被称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畜牧业的机械化程度高。
  • 17、从良渚到DeepSeek.优秀了五千年的杭州再次以杭州“六小龙”出圈。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良渚溯文明】

    材料一:

        良渚古城遗址(公元前5300—前4300年)是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圣地。其核心区包括规模宏大的城址、复杂的水利系统、分等级墓地以及象征信仰体系的玉器。2019年良渚古城遗址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选自“百度百科”

    【智涌杭州潮】

    材料二:2025年初,以游戏科学、Deepseek、宇树科技等6家前沿科技企业合称的杭州“六小龙”,引发外界对杭州发展模式的深度思考,让中国乃至世界的目光聚焦于杭州这片沃土。

    杭州提出“打造创新创业新天堂”,推出产业基金3000亿元;杭州还提供人才补贴、住房补助等“礼包”;2024年.杭州数字经济占GDP比重再创新高。为今天“六小龙”的诞生奠定了基础。杭州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出台即时响应机制,主动对接服务以“杭州六小龙”企业为代表的初创型民营企业,加快重要创新成果专利布局,助力相关企业创新发展。

    【青年创未来】

    材料三:

    ◇宇树科技创始人王兴兴,高中三年英语仅及格三次,却以数理化接近满分的成绩考入机械自动化专业。他凭借对电机设计的极致钻研,研制出性能比肩国际巨头的四足机器人XDog。创业之初,王兴兴带领团队苦啃馒头改代码。最终让公司成功“逆袭”。从偏科生到百亿科技创始人,王兴兴直言:“英语让我跌倒,但持续学习让我重生。”

    (1)、根据材料一.写出文中哪些内容属于历史事实.并指出图1的史学价值。
    (2)、结合良渚遗址的考古成果.分析“良渚遗址是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圣地”的理由。
    (3)、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智涌杭州潮”的原因。
    (4)、人工智能时代对新时代的劳动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说说王兴兴的经历给我们的启示。
  • 18、网络无线.青春有限。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结合漫画一.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网络平台为青少年设置“健康模式”的必要性。
    (2)、漫画二的“地狱模式”属于什么性质的违法行为?请结合漫画加以分析。
    (3)、综合上述材料.从不同主体角度谈谈如何让青少年模式真正成为“健康模式”?
  • 19、微微火光映照国家的发展。小华同学走进博物馆.感受历史变迁,请你一起参与。

    展馆一

    民族火柴厂

    时间

    历史阶段

    发展概况

    1877-1905 年

    起步阶段

    1877年,中国第一家火柴厂上海制造自来火局及其商标诞生。当时影响比较大的火柴厂有15家。

    1905-1913年

    蓄力期

    随着抵制购买洋货运动的发展,中国境内新兴火柴厂发展到54家。

    1914-1927年

    黄金期

    这段时期火柴厂达到114家,尤其是1919年之后,数量大增,其发展的黄金时代才真正到来。

    1928-1937 年

    艰苦发展期

    1928年开始,民族火柴工业因受到瑞典火柴的倾销打击而纷纷倒闭,到1929年时,全国只剩52家。1932年,瑞典火柴因经济危机退出中国市场。之后,日本火柴接踵而至。

    1937-1949 年

    止步图存期

    在恶性通货膨胀下,国统区大部分民族火柴企业纷纷停工倒闭。与此同时.敌后战场建立起了延安丰足火柴厂等一批中小工厂。抗战后.丰足火柴发展成为延安火柴厂。

    展馆二

    火花(火柴盒上的商标)

    图1:“海军”火柴(北洋海军成立)

    图2:“共和国”火柴(中华民国成立)

    图3:“77”火柴(七七事变爆发)

    图4:“上海华光”火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民族火柴厂进入黄金期的历史原因。
    (2)、有学者表示:民族独立是国家富强的基础。综合上述材料.选择史实对观点加以论证。(要求:史论结合.逻辑严密)
  • 20、2024年12月5日.中国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成功转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某校组建“廊桥遗梦”研学小组.探究木拱廊桥背后的科学智慧.请你一起参与。

    廊桥遗梦

    查阅资料

    实地探访

    :什么是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啊?

    :它是一种以原木为材料、运用楫卯结构搭建拱架的传统桥梁建造技术。木拱桥起源于北宋时期.明清传到南方增设桥顶(廊).又常被称作“木拱廊桥”。保存至今约110座.现在主要集中在浙闽山区。

    :浙闽山区为什么这么多?

    :地方志记载:“深僻幽阻.舟车不通”。木拱廊桥的修建成为了人们打破地理阻隔.提供遮风避雨的重要场所。这些年在自然灾害和人为的破坏下.木拱廊桥陆陆续续遭遇损毁。

    :这应该怎么办呢?

    :近些年.政府和民间不断加强修缮及保护工作.并在桥上装上视频监控设备等加强巡护.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1)、浙闽山区位于中国地势上的第级阶梯.图中河流A大致流向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浙闽山区多木拱廊桥建筑的原因。
    (3)、木拱廊桥可能会受到哪些自然灾害的挑战?为进一步保护和弘扬木拱廊桥文化.请你提出一条可行的举措。
上一页 138 139 140 141 142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