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本:
全部 中考专区
  • 1、1937年8月,上海文学界在强烈“抨击战争、憎恶战争”的同时发表大量文章“讴歌抗战”,中华民族的觉醒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地步。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全民族抗战开始 B、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C、抗战进入相持阶段 D、国民政府对日妥协
  • 2、某校历史小组开展“近代中国史”的阅读活动。如图,根据所选的阅读章节,可知该小组阅读研究的重点是(   )
    第7章  历史的一小步
    (洋务衙门;自强与求富……)
    第13章  假维新中的真改革
    (残局与变法;新政……)
    第17章 “揖美追欧,旧邦新造”
    (“皇帝倒了,辫子割了”)
    A、近代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 B、新兴地主阶级的自救之道 C、中西方文化的冲突与论战 D、中国近代化的产生与发展
  • 3、读下图,最符合图示内容主题的是我国古代(   )

    A、农业生产的进步 B、科技文化的繁荣 C、对外贸易的扩大 D、南方经济的发展
  • 4、史料记载,“汉兴,扫除烦苛,与民休息。至于孝文(帝),加之以恭俭,孝景(帝)遵业,五六十载之间,至于移风易俗,黎民醇厚”。这表明汉初(   )
    A、统治顺应民心 B、秉持法家思想 C、削弱诸侯势力 D、形成大一统格局
  • 5、下图所示为浙江仙居下汤遗址手绘图。据图可知下汤遗址(   )

    A、属于旧石器时期 B、已实现定居生活 C、出现了早期国家 D、原始畜牧业发达
  • 6、小杭计划暑假跟随父母外出旅游,他为此制作了目的地思维导图。读图,完成问题。

    (1)、下列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与该地相符的是(   )
    A、 B、 C、 D、
    (2)、据思维导图推断,小杭外出旅游的目的地可能是(   )
    A、法国 B、澳大利亚 C、日本 D、肯尼亚
  • 7、某地理兴趣小组开展研学活动。读研学区域地形图,完成问题。

    (1)、对图中信息判读正确的是(   )
    A、B处的地形部位为山谷 B、李庄位于张村的西南方向 C、地形图的等高距为100米 D、通往观光亭,②路线比①路线省力
    (2)、若在A处建一个观景台,以下可以看见的是(  )
    A、张村 B、李庄 C、桥梁 D、观光亭
  • 8、2025年,多国举办国际春节庙会,这是世界格局向多极化发展的表现之一(  )
  • 9、武某在禁止燃放区域内燃放烟花,被处以200元罚款,武某承担的是行政责任。(  )
  • 10、国家制定政策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完成学业,此举保障了公民的物质帮助权。(  )
  • 11、文艺复兴运动被认为是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 (  )
  • 12、在吸取京汉铁路工人罢工失败的教训后,中国共产党决定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合作。(  )
  • 13、官渡之战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
  • 14、黄土高原的传统民居密洞适应了当地湿热多雨的气候特征。(  )
  • 15、赤道是最大的纬线圈,纬线长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  )
  • 16、“中医药学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九年级某班同学以“讲好中医药故事”为主题,制作了一期黑板报,请你参与。

    交流版块

        中国的唐朝,国富民强,百业兴旺,国内外贸易发展和科学文化交流频繁。高句丽、百济、新罗都曾派学生来中国学习中医药学,中日、中印之间的医药交流在唐代也是相当频繁。在公元615~789年间,大食正式遣使来唐者有37次之多,其使往来互携文献及药物。中医的脉诊法与阿拉伯医学的诊断法,在唐朝长安城的胡商中相互借鉴,长安成为医学交流中心。

    资料版块

    ·中医药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医药学追求的“和”的思想原则,与中华文化讲求“和而不同”的理念高度一致;中医药学的治未病理念,与《周易》的忧患意识息息相关。

    ·目前,中医药凭实力、靠疗效已推广至世界196个国家和地区,助力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助推着中华文化更广泛、更深远地走向世界。

    行动版块

        近年来,“中医药文化进校园”活动日益丰富,“识百草”、_等活动深受广大学生的喜爱;“药食同源+滋补类食品”成为养生消费的热门选择,“中医药+”成为流量密码,传统中药材融入现代饮食,为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提供了新的打开方式;中医药在开放包容中不断接纳人类文明成果,新兴数字技术逐步融入中医药全链条,传承千百年的中医药典籍得到了激活。

    (1)、请完成①、②处填空,并根据“成就板块”,概括我国中医药学发展的特点。
    (2)、根据“交流板块”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阿拉伯人在医学领域取得的成就一例,并说说唐朝长安城“成为医学交流中心”的条件。
    (3)、结合材料中的“资料版块”,谈一谈弘扬中医药文化的意义。
    (4)、我们可以通过许多方式学习和宣传中医药文化,请你在“行动版块”中的△处补充一个活动,并从文化自信的角度,为中医药文化未来更好的发展提一些建议。
  • 17、为了推动我国能源高质量发展,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以下简称“能源法”)于2025年1月1日起施行。为了加强该法的宣传,九年级某班同学计划编制一份宣传手册,请你参与。

    《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宣传手册

    第一篇章:法治聚焦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能源生产国和消费国,能源是国民经济的命脉,事关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能源法是我国能源领域的基础性、统领性法律,填补了我国能源领域的立法空白。在能源法里,大到章节,小到条目,能源安全的内涵始终贯穿整个能源法,为加快构建安全高效的新型能源体系提供坚强法治保障。

    第二篇章:亮点解读

    亮点一:以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求为目的,能源法坚持以▲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决守住民生用能底线,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用能获得感。

    亮点二:保障绿色能源供给,扩大绿色能源消费。能源法支持优先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并鼓励能源用户践行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

    亮点三:科技创新为培育新质生产力蓄势赋能。能源法规定能源科技创新领域应当鼓励、引导资金投入,推动数字化、智能化发展。

    第三篇章:多方聚力

    能源法的施行一方面会刺激能源行业对科技创新的需求不断增长,带来更多市场机会,另一方面也会严格法律要求,能源生产企业节能减排压力增大,能源工作的原则、能源监管部门的职责等内容更加明确。推动我国能源高质量发展,不仅需要能源法,还需要……

    (1)、请你从国家安全的角度,在该篇章补充能源法施行的必要性。
    (2)、请你将__补充完整,并围绕新发展理念,从亮点二、三中任选一亮点,解读其意义。
    (3)、请从厉行法治的角度,为该宣传手册写一份结束语,凝聚能源领域的法治共识。
  • 18、法国历史学家费尔南·布罗代尔提出:“城市是观察文明变迁的最佳棱镜。”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城市·工业发展篇】

    材料一:1750年伦敦人口为75万,1850年达到240万·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之一。工业资本家享受着优渥生活,而伦敦最大工人区圣菲力浦斯教堂及其附近街道的71幢房子共住1997人,工人区厕所极少,甚至没有。埃士顿一安得一莱茵的工厂区烟囱里喷出的浓烟将街道弄得又脏又黑。杜西桥艾尔克河左岸的大杂院里“所有的房屋都是被烟熏得黑黑的”。

    ——摘自王加利《英国城市化问题的当代意义》

    【城市·革命斗争篇】

    材料二:武昌起义前夕,中国的各种社会矛盾不断激化,革命党人不断发动十余次反清武装起义。文学社和共进会两个革命团体在湖北新军中开展革命宣传工作,在新军中发展革命力量,建立了统一的起义领导机关,积极准备起义。

    ——朱七七《细述武昌起义背后的那些事儿》

    【城市·文脉延续篇】

    材料三:“北京中轴线”经不断演进发展,形成全长7.8公里的城市轴线,并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世纪以来,中轴线的变迁是历史变革的缩影:1914年,将象征皇权的社稷坛辟为中央公园向公众开放,成为民国政府开放的第一个公共公园;1949年,天安门广场扩建并新建人民英雄纪念碑、人民大会堂等建筑;2008年,奥运会主会场“鸟巢”与“水立方”建于中轴线北延长线,成为“新中轴线”标志,展示中国参与全球化的自信。

    (1)、根据材料一,概括工业革命对英国城市发展带来的影响。
    (2)、按照史料价值及可信度划分,史料①和史料②分别属于哪一手史料?根据材料二,归纳革命党人为“积极准备起义”所进行的努力。
    (3)、根据材料三,结合中国近现代史的知识对“20世纪以来,中轴线的变迁是历史变革的缩影”这一观点加以阐述说明。(要求:史论结合,分析全面,表达清晰。)
  • 19、2025年1月,“疆电入渝”特高压工程哈密—重庆士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工程(重庆段)全线贯通。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主题:疆电入渝(线路图)

    资料卡1:【哈密“风光”无限】

    哈密地区广袤无垠,多为荒漠与戈壁,地势平坦辽阔,拥有占全疆66.3%的风区面积,日照时数高达3170-3380小时,是全国风光资源最好的地区之一。

    资料卡2:【重庆“电荒”危机】

    2024年夏季重庆连续的高温天气,导致用电量剧增,尤其是空调用电量大幅上升,使得电力供应紧张。此外,高温干早还导致水库无水可蓄,水电发电能力大幅下降,进一步加剧了电力短缺。

    资料卡3:【资源调配促发展】

    国家多次提出加快推进戈壁、荒漠地区大型风光电基地建设,哈密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工程投产后,可以带动哈密地方经济的发展,同时也将优化重庆能源供应结构,增加绿电消费比重,每年可替代燃煤消耗630万吨,减排二氧化碳1730万吨,在推动绿色发展能源革命中发挥积极作用,有利于成渝地区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战略工程、扩大有效投资、稳增长稳就业惠民生。

    (1)、哈密位于我国的(地理区域),该地区最显著的自然环境特征是。结合资料卡1,分析哈密“风光”无限的原因。
    (2)、重庆河流较多,但电力供应紧张。请结合资料卡2说说其原因。
    (3)、请从可持续发展角度,结合资料卡3,谈谈“疆电入渝”工程的开通对于两地发展的意义。
  • 20、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为实现“十五五”良好开局打牢基础的关键之年,是一个具有承上启下意味的重要节点。打好“十四五”收官战,必须(   )

    ①实现全体人民同步富裕

    ②坚持改革开放

    ③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④凝聚中国力量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上一页 130 131 132 133 134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