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浙江省舟山市普陀区2025年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适应性考试历史与社会·道德与法治试题卷(5月二模)
- 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市2025年初中毕业班适应性考试社会试题卷(5月二模)
- 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2025年5月初中学业水平考试适应性考试历史与社会·道德与法治试题卷(5月二模)
- 浙江省绍兴市绍初教育集团2025年九年级下学期社会·法治5月份大单元试卷(5月二模)
- 浙江省台州市仙居县2025年九年级下学期社会教学质量评估试题卷(5月二模)
- 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2025年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调测社会试题卷(5月二模)
- 浙江省2025年社会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浙真组合·钱塘甬真卷1号作品·明州卷(5月二模)
- 浙江省宁波市南三县(宁海、奉化、象山)2025年初三适应性考试历史与社会·道德与法治试题卷
- 浙江省金华市金东区2025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适应性监测社会·法治试题卷(5月二模)
- 浙江省2025年社会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潮汐组合·钱塘甬真卷1号作品·汐卷(5月二模)
-
1、我国东部广大地区每年夏季盛行从太平洋和印度洋吹来的偏北风,降水充沛,气候湿润。
-
2、等高线地形图是在分层设色地形图的基础上绘制的,能够直观告诉我们地势起伏状况。
-
3、路在脚下延伸,探索永无止境。中学生小杨以“路启新元”为题开展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陆路传奇】
材料一:
【海路壮举】
材料二:“郑和七下西洋,所至颁赐丝绸、瓷器于诸国,宣扬大明威德,令其遣使朝贡。其航迹远抵红海、东非,所载唯麒麟(长颈鹿)、香料等物,未图金银之利,但求‘共享太平之福’。”
——选自《明史·郑和传》《殊域周咨录》及明代奏疏
材料三:“黄金是主宰一切的权力!船队以《圣经》与火枪开道,掠美洲金银、贩非洲黑奴、占亚洲香料,财富涌入欧洲,促工场兴盛,然土著几近灭绝,殖民地‘血流漂橹’。后世谓之‘全球化之始’,亦斥为‘种族灾难之源’。”
——选自哥伦布书信、殖民者宣言及《全球通史》
【冰路新篇】
材料四:
北极航道因气候变暖逐步通航,成为连接亚欧的“黄金水道”。中国秉持“尊重、合作”原则,与俄罗斯、北欧国家共建“冰上丝绸之路”,投资研发低碳破冰船技术,承诺北极开发“不优先经济利益、不忽视生态保护”。2023年,中国在北极理事会提出《北极绿色发展倡议》,主张建立航道收益共享机制,资助发展中国家参与科考,并联合多国开展冰川监测与生态修复项目。外媒评价:“中国为北极治理提供了超越零和博弈的新范式。”
【心路蓝图】
材料五:两千年前,丝路古道连接东西,传递文明;六百年前,郑和率船队七下西洋,以“共享太平之福”的理念播撒和平友谊;今日,中国倡导“冰上丝绸之路”,用绿色科技守护极地生态。历史长河中,中国始终以开放胸襟拥抱世界。
(1)、图1图2分别反映了中国古代哪一重要历史事件?两个历史事件之间存在怎样的联系?(2)、结合材料二和材料三,从目的和影响两个角度比较两次海路壮举的差异。(3)、北极航道开发可能面临经济利益与生态保护、主权争议与国际合作的矛盾。运用“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阐述材料四中国方案的合理性。(4)、综合材料,谈谈当代中国少年应如何从历史中汲取智慧,在全球发展中担当使命。 -
4、能源是国民经济的命脉,事关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24年11月8日,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该法自2025年1月1日起实施。
材料二:
材料三:
(1)、材料一体现了法律的哪一特征?(2)、结合材料二,从国家安全的角度阐述出台《能源法》的理由。(3)、任选材料三中的一个观点并加以评析。 -
5、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在中国民主革命进程中具有划时代的意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时间
事件
1921年7月
中共一大的召开
1926年7月
北伐战争爆发
1935年1月
遵义会议
1936年12月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1938年
毛泽东发表《论持久战》
1940年8月
八路军打响百团大战
1945年8月
重庆谈判
1947年
土地改革,颁布《中国土地法大纲》
1947年夏
千里跃进大别山
1948年
淮海战役期间,解放区农民组成百万支前民工队,用88万大小推车向前线运送粮食9.6亿斤
1949年4月
渡江战役,占领南京
1949年10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从上述材料中分别找出“开天辟地”、“历史新纪元”的标志性事件。(2)、选择材料中相互关联的事件,围绕“中国共产党的成功既依靠战略智慧也依靠人民力量”加以论述。(要求:选择至少三个相关联的历史史事,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
6、云南省是我国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省份,有着“植物王国”“动物王国”“世界花园”的美誉,全省现有的生态系统囊括了地球上除海洋和沙漠外的所有类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国云南省地形图和气候图
材料二: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云南智慧
•依托生物资源,发展有机茶园、松茸可持续采集等生态产业,将保护与生计挂钩,避免“保护——贫困”矛盾。
•香格里拉普达措国家公园坚持了“社区参与、惠益共享”的基本原则,通过社区群众参
与保护区管理,为社区居民提供就业岗位。
•建立跨境生物走廊,联合周边国家保护物种栖息地。
•利用卫星遥感、AI检测等技术精准保护濒危物种。
(1)、云南省位于我国地区(填“四大地区”),云南省的地势特征。(2)、分析影响云南省生物多样性的自然原因。(3)、谈谈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云南智慧对我国区域发展选择的启示。 -
7、庞众望-清华大学博士,出身于河北的一个贫困家庭,他的成长见证了中国梦的温度。2025年4月,他在某论坛上表示:“我们这代人的时代使命,就是科研报国。”这一发言诠释的是( )A、教育公平让寒门学子改变命运 B、国家政策是成才唯一决定因素 C、个人成长与国家发展同频共振 D、科研工作比其他职业更有意义
-
8、国产动画《哪吒2之魔童闹海》热映,台湾网友用闽南话为《哪吒2》配音,表示这是“中国人自己的故事”。由此可见( )
①各族人民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②两岸同属一个中国的政治认同坚定不移
③文化多样性推动人类文明进步
④两岸同胞同根同源、同文同种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9、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在备案审查工作报告中指出,某市《轨道交通管理条例》中“禁止偷拍他人”条款符合《宪法》得以保留,但“禁止手机外放声音”条款因违宪被要求修改。这一案例最能说明( )A、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 B、任何法律不得同宪法相抵触,违宪必纠 C、宪法只规定国家框架,不涉及具体法律 D、宪法可根据实际需要随时调整规定内容
-
10、图示法有利于我们把握概念间的内在联系。下列图示表述错误的是( )A、
B、
C、
D、
-
11、黄旭华院士是中国第一代核潜艇工程总设计师,他隐姓埋名30年,带领团队从零开始研制核潜艇,最终成功打造出“国之重器”。他的人生经历最能体现( )A、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B、敬业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C、助人为乐的中华传统美德 D、保护环境的社会责任感
-
12、2025年全国两会期间提出了一系列政策目标,比如计划增加对教育的投入、提高医保报销比例、支持老百姓更换旧家电和节能设备。具体实施这些政策目标的国家机关是( )A、中央人民政府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最高人民法院 D、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
13、以“网络安全”为主题的宣传活动周在某校火热展开,通过多种的样式、丰富的内容,助力同学们网络安全意识和防护技能提升。小明受到启发创作“天上掉馅饼”漫画。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网络上处处陷阱应拒绝上网 B、学校履行职责加强社会保护 C、青少年要提升自我防范意识 D、完善法律可以避免馅饼出现
-
14、校园篮球赛中,九年级3班因最后时刻失误输掉比赛,主力队员小翰非常自责,他说“都是我的错,我再也不打篮球了!”作为他的同学,你会( )A、让小翰独自冷静以防止他情绪失控伤害他人 B、建议小翰退出篮球队避免拖累集体再次发生 C、告诉小翰胜负并不重要,集体荣誉与他无关 D、陪伴小翰平复情绪,共同分析失误改进方法
-
15、下图反映了18世纪60年代—19世纪60年代美国黑人地位的变化。这一变化( )A、有利于国家统一 B、推动种植园发展 C、实现了美国独立 D、激化了民族矛盾
-
16、1929年7月至1930年1月间,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参加太平洋国际学会年会,途经欧亚许多地方,记载了他“亲眼见到过往悉心研究过的人和事——那些书面报道里栩栩如生的人与事的真身”。在下列途经的城市中,他能“亲眼见到”的有( )
①柏林:城市道路上行驶着小汽车和卡车
②巴黎:战胜的协约国在签订凡尔赛和约
③上海:国民革命军正在进行轰轰烈烈的北伐
④北平:规模宏大、布局巧妙的皇宫-紫禁城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
17、下图呈现的建筑矗立在沙漠之中,被后世罗马人、阿拉伯人赋子了“永恒”之意。该建筑成就属于( )A、古埃及文明 B、古印度文明 C、古罗马文明 D、古希腊文明
-
18、“铁流两万五千里,直向着一个坚定的方向。苦斗十年锻炼成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一旦强虏寇边疆,慷慨悲歌上战场。首战平型关,威名天下扬。”这段歌词取自( )A、《国民革命歌》 B、《红军长征歌》 C、《八路军军歌》 D、《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
-
19、史论结合是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下列史实与结论对应正确的是( )
选项
史实
结论
A
《南京条约》签订
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B
《北京条约》签订
引发列强瓜分中国狂潮
C
《马关条约》签订
促使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D
《辛丑条约》签订
使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A、A B、B C、C D、D -
20、厦门市鼓浪屿的皓月园内有一碑刻:“洗尽儒酸展六韬,驱荷拒虏起江皋。论功何止垂华夏,万古雄风壮海涛。”该碑刻赞誉的历史人物是( )A、岳飞 B、郑成功 C、郑和 D、戚继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