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浙江省绍兴市新昌县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社会·法治期末学业水平监测卷
- 浙江省义乌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历史与社会·道德与法治期末教学质量评价卷
- 浙江省金华市义乌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历史·道德与法治·地理期末教学质量评价卷
- 浙江省金华市婺城区金东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地理·历史·道德与法治期末检测试卷
- 浙江省杭州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社会法治第三次月考试卷
- 浙江省金华市婺城区金东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社会法治期末试卷
- 浙江省金华市兰溪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社会法治期末试卷
- 浙江省金华市东阳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社会法治期末试卷
- 浙江省杭州市滨江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社会法治期末试卷
- 浙江省杭州市滨江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社会法治期末试卷
- 
                            1、学会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和批评,是青少年学生成长的重要内容。正确对待老师的批评,我们应当( )①虚心接受老师的一切意见 
 ②不当面作任何的申辩③注意理解老师的良苦用心 
 ④反省自己、完善自我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2、广大青年要勇敢肩负起时代赋予的重任,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努力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这启示我们( )A、编织人生梦想,就能取得成功 B、莫问窗外世事,专心致力学业成绩 C、树立远大理想,不止心动更要行动 D、立志好高骛远,事事务求不同凡响
- 
                            3、《诗经》中有句话:“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由此可见,友谊是( )A、一种亲密的关系 B、平等的、双向的 C、一种心灵的相遇 D、一种等价交换
- 
                            4、在第十九届亚运会游泳比赛中,覃海洋斩获五枚金牌。有人评价道:“他的训练很刻苦,在比赛前给他设定一个目标,他一定坚韧不拔,达到目标。”这启示我们要( )①树立目标,不断实现自我超越 
 ②坚定信念,努力而不轻易放弃③相信自我,不要在意他人评价 
 ④坚持锻炼,就能成为体育名将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5、2024年9月9日至10日,全国____大会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强调,要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朝着建成教育强国战略目标扎实迈进。( )A、教育 B、科技 C、经济 D、文化
- 
                            6、2024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____中央委员会____全体会议在北京举行,全会由中央政治局主持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习近平作了重要讲话,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 )A、十九届 二 B、十九届 三 C、二十届 二 D、二十届 三
- 
                            7、江南地区的开发为我国经济中心的南移奠定了基础。
- 
                            8、陈胜、吴广起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戍边遇雨误期。
- 
                            9、河姆渡聚落、半坡聚落是新石器时代的典型代表。
- 
                            10、造成海陆变迁的原因有地壳的变动、海平面的升降和人类活动。
- 
                            11、做更好的自己就是要改正自己的缺点,做一个完美的人。
- 
                            12、围绕《珍爱我们的生命》,七年级某班同学分小组开展了项目化活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A小组进行了班级调查,以下是调查数据: 2023级某班同学日常行为调查表 项目 是否有长时间玩电子游戏现象? 是否有在路边摊购买食品的经历? 是否有课间追逐打闹现象? 是否认真参加防灾演练并掌握相应的逃生技能? 是 61% 56.2% 69% 36.9% 否 39% 43.8% 31% 63.1% 【材料二】:B小组搜索并整理了打动人心的人和事:“时代楷模”鲍卫忠长期扎根西南边陲,为民族地区繁荣稳定贡献法治力量,最后倒在工作岗位上;“燃灯”校长张桂梅为山区女孩争取读书机会奉献一生;浙江省道德模范彭清林不顾自身安危跳下15米高的大桥救落水者…… 【材料三】:C小组的任务是起草宣传爱护生命的演讲提纲。 (1)、从表格信息中你能得出什么结论?(2)、B小组分享了案例后,小明同学产生了困惑:“最艰苦、最困难、最危险的岗位才能造就伟大,我们作为平凡人能够创造伟大吗?”请你用所学知识为小明同学解惑。(3)、生命是宝贵的,守住生命,我们才能感受四季的冷暖变换,体验生活的千姿百态,追求人生幸福的种种可能。请你从珍爱生命的角度,写一则演讲提纲。(要求:聚焦主题,观点正确,逻辑合理,表述流畅)
- 
                            13、视频日志已成为人们记录生活的一种常见方式。七年级学生小涵与妈妈一起为崭新的初中生活拍摄了一组镜头,请你与她们一同完成制作。(1)、【镜头一 中学序曲】【旁白一】:今天是我第一天去中学,中学时代是我人生发展的新阶段,因为它:…… 结合所学知识,把旁白一补充完整。 (2)、【镜头二 和谐家庭】【旁白二】:为了庆祝我进入新阶段,妈妈给全家人做了一桌子好菜,大家都很开心。我家真是太温暖了! 请你从家的重要性角度,谈谈家的温暖对孩子成长的影响。 (3)、【镜头三 飞得更高】【旁白三】:进入中学,我想成为比小学更好的自己,但是我该怎么做呢? 请根据所学知识并结合生活经验,谈谈小涵应该如何成为更好的自己 
- 
                            14、古代中国的历代统治者不断创新对内、对外举措,以加强对国家的治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秦以前的中国,只可说是一种封建的统一。直到秦汉,中央方面才有一个更像样的统一政府,而其所辖的各地方,也已经不是封建性的诸侯列国并存,而是紧密隶属于中央的行政区分了。 ——摘编自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材料二:两汉时期,中国对外活动的范围也在不断扩大。汉武帝时期,通过一系列的努力,终于打开了通往西部世界的大门。陆路上,从长安出发,越过葱岭,可到达中亚、西亚。海路最远可以航行到印度南部。当罗马帝国臻于鼎盛之时,汉王朝也极力主动地想要打通与罗马帝国的联系,加深了东汉对罗马的了解。 ——摘编自沈福伟《中西文化交流史》 材料三: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少数民族为了巩固政权逐渐“汉化”,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便是鲜卑族的改革。这一时期,胡汉两种截然不同的文明在战乱中相遇,促使了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交融,为隋代大一统和唐代开明的民族政策和开放之风做了充分铺垫。 ——摘编自高畅《魏晋时期胡汉冲突下的文化交融》 (1)、材料一中秦汉为了中央方面有一个“更像样的统一政府”建立了怎样的政治制度?分别写出秦始皇和汉武帝为使各地方“紧密隶属于中央”采取的政治举措。(2)、根据材料二,概括两汉时期对外交往呈现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举一例论证材料二中画线处的观点。(3)、写出材料三中一项鲜卑族改革的“汉化”措施。综合三则材料,概括不同时期统治者的举措带来的共同作用。
- 
                            15、某校七年级开展“在博物馆里领略中国古代文化”主题研学活动,请你一起参与。(1)、【展厅布置】 图一 图二 图三 图四 请在展厅一和展厅三中放置对应的文物资料(填图片序号),并补充展厅二的历史时期。  (2)、【展板介绍】 (2)、【展板介绍】 仿照展厅四的介绍,选择其他三个展厅中的任意一个,撰写简短的解说词。(可以从名称、时间、内容、影响等角度进行描述) (3)、【研学感悟】研学活动结束了,某小组选用历史学家的一段话表达了他们的认识。“认同”使中国文化具有内聚力,保持自身传统;“适应”使中国文化顺应时势变迁,不断调节发展轨迹,并汲纳异域英华,如此,中国文化方具备无与伦比的延续性。 ——冯天瑜等《中国文化史》 综合上述研学内容,简述中国文化具有“无与伦比的延续性”的主要原因。 
- 
                            16、某地理兴趣小组以“世界人口分布规律”为主题开展探究活动。阅读资料,补全探究过程。【探究主题】世界人口分布规律。 【探究方法】通过分析资料,得出相关结论。 (1)、【探究过程】通过阅读同学们搜集到的关于人口分布的相关资料(如下),分析世界人口分布的规律。 从纬度看,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半球的(填纬度带)地区。 (2)、从海陆位置看,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_地区,其中这一特征最突出的是洲。距海岸200千米范围内陆地面积占大洲总面积比例最大的大洲是。(3)、从地形地势看,世界上的人口主要分布在海拔米以下的(填地形类型)地区。(4)、【归纳总结】世界上的人口分布主要受、、等因素的影响,环境优越的地方适合人类居住。 (5)、【验证迁移】图一中、(填字母序号)两地,是世界上人口最稠密的地区。 (6)、图一中F地是世界上最大的平原,人口稀少,请分析原因。
- 
                            17、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二○二四年新年贺词中指出:“前行路上,有风有雨是常态。”这启示我们( )①生活难免有挫折,得过且过无视它 
 ②遇到挫折不可怕,逃避回避远离它③面对挫折要坚强,增强韧性有力量 
 ④挫折助力人成长,直面挫折长经验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18、“报复性熬夜”是近年的网络热词,指的是工作和生活之间的界限被模糊后,人们为了夺回一些“属于自己的时间”而开始熬夜,但往往会陷入恶性循环。这警示我们( )①生命是有限的,要热爱来之不易的生命 
 ②生命有接续,要改进人类的精神成果③精神待养护,要拒绝与学习无关的活动 
 ④身体需爱护,要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19、2022年度“最美浙江人·最美乡贤”陈立群,退休后拒绝高薪,远赴贵州山区无偿支教,最后回到家乡反哺桑梓。他的教师生涯生动诠释了“做好人,教好书”。这告诉我们( )①教师与学生之间能求同存异 
 ②教师有不同的教学风格③教师要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 
 ④教师应提升教书育人本领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20、动画电影《长安三万里》中,高适的“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激励和鼓舞了失意的李白。下列句子中,同样能体现朋友对一个人的影响的有( )①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②蓬生麻中,不扶而直③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④投我以桃,报之以李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