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浙江省绍兴市新昌县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社会·法治期末学业水平监测卷
- 浙江省义乌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历史与社会·道德与法治期末教学质量评价卷
- 浙江省金华市义乌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历史·道德与法治·地理期末教学质量评价卷
- 浙江省金华市婺城区金东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地理·历史·道德与法治期末检测试卷
- 浙江省杭州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社会法治第三次月考试卷
- 浙江省金华市婺城区金东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社会法治期末试卷
- 浙江省金华市兰溪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社会法治期末试卷
- 浙江省金华市东阳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社会法治期末试卷
- 浙江省杭州市滨江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社会法治期末试卷
- 浙江省杭州市滨江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社会法治期末试卷
- 
                            1、“公车上书”揭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
- 
                            2、1864年,天京陷落,标志着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 
                            3、1841年,英军进攻虎门炮台,广东水师提督邓世昌战死。
- 
                            4、脑力劳动者在任何时候都比体力劳动者更值得我们尊敬和认可。
- 
                            5、国家安全,就是国家的领土安全,保证领土完整不遭破坏。
- 
                            6、关爱他人可收获幸福,可赢得他人的尊重,从一定意义上来说关爱他人就是关爱和善待自己。
- 
                            7、某校地理小组分为三组收集资料,探究黄河与长江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开发利用情况。读黄河、长江流域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探秘上游】小组一:2023年1月31日,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和生态环境部黄河流域生态环境监督管理局签署了《共同推进黄河源区生态环境保护合作意见》。 (1)、【探秘上游】小组一:2023年1月31日,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和生态环境部黄河流域生态环境监督管理局签署了《共同推进黄河源区生态环境保护合作意见》。据图说明黄河、长江的发源地。同学们发现黄河与长江上游沿途均有很多水电站,你认为主要原因是什么? (2)、【解码中游】小组二:以下分别为某官方新闻网站某日搜索黄河中游与长江中游出现的第一条新闻标题:《推进黄河中游生态环境综合治理》《长江中游城市群省会城市第九届会商会举行》。黄河中游流经(地形区),含沙量剧增。所以,黄河中游的主要问题是。 (3)、长江在中游城市群发展中起到了哪些作用?(4)、【寻访下游】小组三:江苏南京博物院举办“大江万古流——长江下游文明特展”,向观众展示了长江下游地区的文明起源与发展历程。长江、黄河下游有着悠久的文明发展历史。当前,国家在长江、黄河下游的主要治理措施是什么? 
- 
                            8、国家安全是安邦定国的重要基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材料一:案件回顾】2020年5月,澳大利亚籍人员成某受某境外机构人员攀拉,非法将掌握的国家秘密内容通过手机提供给该境外机构。 北京市国家安全局经立案侦查,于2020年8月对成某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经开庭审理,以为境外非法提供国家秘密罪判处成某有期徒刑二年十一个月,附加驱逐出境。 2023年10月11日,成某在服刑期满后,被北京市国家安全局依法执行驱逐出境。 该案件中成某的行为属于什么性质的违法行为?请说明理由。 (2)、【材料二:你我共护】如果遇到类似材料一中成某的危害国家安全的情况,我们应该如何应对?  (3)、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国家安全重要性的认识。 (3)、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国家安全重要性的认识。
- 
                            9、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浴血奋战、百折不挠,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材料一:“运动”见证历史】五四运动 一二•九运动 1919年5月4日,北京3000多名学生在天安门前示威游行,提出“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取消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等口号,北洋政府出动军警镇压,逮捕了30多名爱国学生。 1935年12月9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北平数千名学生在新华门前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反对华北自治”“停止内战,一致对外”等口号,举行示威游行,反动军警镇压了青年学生。 依据材料一,比较两次运动的相同点。任选一次运动,分析其历史影响。 (2)、【材料二:“斗争”创造历史】1947年10月 《中国土地法大纲》颁布,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 1948年5月 董存瑞在隆化战斗中托起炸药包炸毁暗堡,壮烈牺牲。 1949年4月 毛泽东和朱德向解放军下达命令:“奋勇前进,坚决、彻底、干净、全部地歼灭中国境内一切敢于抵抗的国民党反动派,解放全国人民,保卫中国领土主权的独立和完整。” 1949年4月 14岁的马毛姐参加“渡江突击队”,在手臂中弹的情况下6次横渡长江,运送3批解放军成功登岸。 根据材料二,概括人民解放战争迅速取得胜利的原因。 (3)、【材料三:“精神”照耀历史。】红船精神、长征精神、西柏坡精神等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是党不断从弱小走向强大、从苦难走向辉煌、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制胜秘诀,是中国共产党人绵延生长、赓续传承的血脉基因与精神密码。 ——摘编自朱永刚《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谱系演化逻辑、共生特质与传承创新研究》 在材料三中任选一种革命精神,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内涵。 
- 
                            10、中国抗日战争历时14年,是中国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斗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十四年抗战”概念是把前六年的局部抗战和后八年的全国抗战作为一个整体的两个部分来看待的……在1931年至1937年的六年时间里……中国共产党积极引导全国抗日救亡运动,并且不断调整政策,从“抗日反蒋”发展为“逼蒋抗日”“联蒋抗日”……西安事变和平解决,为实现国共第二次合作,推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摘编自于兴卫《为什么是“十四年抗战”》 【材料二】:每个月打得一个较大的胜仗,像平型关、台儿庄一类的,就能大大地沮丧敌人的精神,振起我军的士气,号召世界的声援。 ——毛泽东《论持久战》 【材料三】: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主要战场的起止时间 战场名称 起止时间 战场名称 起止时间 中国战场 1931年9月—1945年9月 苏德战场 1941年6月—1945年5月 欧洲战场 1939年9月—1945年5月 太平洋战场 1941年12月—1945年9月 [材料四]:2015年国务院公布的抗日战争数据研究成果 日本投降前夕,日军在中国战场的兵力为186万人,占其海外总兵力的50%以上;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毙伤俘日军150余万;中国军民伤亡3500万以上,其中军队伤亡380余万,占各国伤亡人数总和的三分之一。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出中国全民族抗战开始的标志,并分析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历史意义。(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别说明这两个历史事件所起到的作用。(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中国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贡献。
- 
                            11、史料是学习历史的重要素材。阅读下列史料,回答问题。(1)、【文献中的历史】①清王朝的声威一遇到不列颠的枪炮就扫地以尽,天朝帝国万世长存的迷信受到了致命的打击。……到1840年就在英国大炮的轰击之下得到了充分的发展;英国的大炮破坏了中国皇帝的威权,迫使天朝帝国与地上的世界接触。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九卷》 ②联军占领北京之后,曾特许军队公开抢劫三日。其后更继以私人抢劫。北京居民所受之物质损失甚大,但其详细数目,亦复不易调查。 ——八国联军统帅瓦德西 ③从前我国还只是被西方大国打败过,现在竟被东方的小国打败了,而且失败得那样惨,条约又订得那样苛,这是多么大的耻辱啊! ——吴玉章《吴玉章回忆录》 将文献中所描述的历史事件按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序。(只写序号) (2)、【奏折中的历史】名称 内容 主张 《奏请八旗禁军训练枪炮片》 探源之策,在于自强,自强之术,必先练兵。 ① 《试办织布局折》 古今国势,必先富而后能强,犹必富在民生而国本乃可益固。 《上清帝第六书》 观万国之势,能变则全,不变则亡,全变则强,小变仍亡。 ② 将表中①②处内容补充完整。分析主张①②代表的历史事件的作用。 (3)、【博物馆中的历史】如图是辛亥革命博物馆和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的部分陈列场景:仿照示例,对场景B所反映的历史事件进行介绍。 [示例]场景:A介绍:1905年,孙中山在日本东京成立了中国同盟会。中国同盟会是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大大推动了全国革命运动的发展。    A.中国同盟会成立 B.武昌起义 
- 
                            12、下列对下图中塔里木盆地的说法,正确的有( ) ①生态环境脆弱 ②蕴藏着丰富的能源 ③位于天山山脉和阿尔泰山脉之间 ④绿洲水源主要来自大气降水和河流水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 
                            13、下面是小宁同学摘录的四张地理知识卡片,其中卡片内容正确的有( )①小兴安岭有亚洲面积最大的红松原始森林,是我国重要的木材基地 ②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位于我国西北部,深处内陆,远离海洋,绿洲农业发达 ③都江堰水利工程是太湖平原上著名的水利工程,具有防洪、灌溉作用 ④内蒙古草原是我国重要的畜牧业基地,那达慕大会是当地牧民们一年中最盛大的娱乐活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14、《航拍中国》片头这样介绍:“你见过什么样的中国?……是四季轮转的天地,还是冰与火演奏的乐章?”这道出了我国( )A、南北跨纬度广,气候差异明显 B、大部分位于寒带,终年气候严寒 C、东西经度跨度大,时间差异大 D、跨寒、温、热三带,光热条件好
- 
                            15、下列关于下图中我国四大地理区域景观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甲: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B、乙: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C、丙: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D、丁: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A、甲: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B、乙: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C、丙: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D、丁: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 
                            16、教育部下发《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要求中小学深入开展文明礼仪教育。某中学配合教育部迅速开展了“说文明话,做文明事,展现青春风采”主题教育月活动。这说明( )①文明是一个人道德素质的表现 
 ②注重文明礼貌就能获得成功③文明有礼可以促进社会和谐 
 ④文明有礼体现着国家的形象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17、图示法有利于揭示概念间的关系。下列用图示法整理的相关知识点,正确的是( )A、 B、 B、 C、 C、 D、 D、  
- 
                            18、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的现象:地铁站有专门设置的母婴室;搭乘扶梯时,总有人让出左边的位置给赶时间的人通行……每个人都被他人关爱着,也都在关爱着他人。这说明( )①关爱传递着美好的情感 
 ②点滴善行,汇聚成爱的海洋③关爱只发生在特定群体中 
 ④关爱他人,也是关爱和善待自己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19、劳动课在2022年秋季学期正式成为全国中小学的一门独立课程,该课程包含整理与收纳、烹饪与营养、公益劳动与志愿服务等内容。劳动课程的设置有利于引导中小学生( )①重视课外实践,忽略课堂学习 ②树立劳动观念,养成劳动习惯 ③尊重劳动成果,提高劳动素养 ④巩固理论知识,培养批判精神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20、《觉醒年代》里有这样一句经典台词:“中国是我们中国人的中国,我们自己的国家,我们不爱,谁爱?”下列对这一句台词理解最准确的是( )A、维护个人利益,牢固树立危机意识 B、心怀爱国之情,坚持国家利益至上 C、重视国家安全,坚决捍卫国家尊严 D、守卫人民安康,维护国家领土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