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公元680年,唐高宗颁布诏令,确认进士科考词科,将诗歌创作引入科举考试。从此,诗赋成为衡量才华的重要标准,更多的流行体裁,尤其是七言律诗,在宫廷受人瞩目。由此可见( )
    A、经济繁荣促进风气开放 B、制度创新推动文化繁荣 C、文教发展促成重文轻武 D、诗歌创作丰富民众生活
  • 2、“隋氏作之虽劳,后代实受其利焉。”让后人发出这一感慨的工程是 ( )
    A、都江堰 B、故宫 C、大运河 D、长城
  • 3、下列图示中能够正确反映出“隋得天下”这一历史进程的是( )
    A、 B、 C、 D、
  • 4、“今日的印度因软件业的发达书写了现代神话”,班加罗尔信息产业的发展,( )

    ①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 
    ②深刻地改变着当地人们的日常生活

    ③使之成为政治、经济中心 
    ④创造了巨大的经济价值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5、对该国是这样描述的: “这是一个地跨两大洲的国家,大部分地区地形平坦,冬季漫长而寒冷,夏季短暂而温暖,地铁站里有华丽的巨型壁画。”请你判断这个国家是( )
    A、意大利 B、俄罗斯 C、美国 D、澳大利亚
  • 6、沙特阿拉伯的贝都因人,居住在帐篷里,穿宽大的袍子,过游牧生活,主要原因是( )
    A、地处热带气候区,是干旱地带 B、气候湿热,帐篷利于纳凉 C、雨水多,河流多 D、多地震,帐篷利于防震
  • 7、读秘鲁地理简图,完成下小题。

    (1)、右图中河流甲注入 ( )
    A、太平洋 B、印度洋 C、大西洋 D、北冰洋
    (2)、被印第安人称为“粮食之母”的藜麦,原产于秘鲁等国的海拔3000~4000米、年降水量300~600毫米的高原或山地上。其原产地最有可能在图中的( )
    A、①处 B、②处 C、③处 D、④处
  • 8、昆曼公路起于中国云南省昆明市,止于泰国曼谷市,途中跨湄公河,沿途自然环境复杂多样,风光绮丽。读昆曼公路示意图,回答下小题。

    (1)、右图中的序号代表河流,其中表示湄公河的是( )
    A、 B、 C、 D、
    (2)、7月,沿昆曼公路旅行,下列景观可能被拍摄到的是( )
    A、深山峡谷中,苹果树上挂满了果实 B、广阔的平原上,片片麦田随风泛起绿色的波浪 C、大雨倾盆,湄公河河水暴涨,波涛汹涌 D、烈日下,一望无际的沙漠点缀着几片绿洲
  • 9、某电视台要拍摄纪录片《如果文物会说话之 ▲ 》,拟定了如下目录。

    目录

    备选素材

    第一集 南北朝篇

    北魏孝文帝改革……

    第二集 唐朝篇

    A

    第三集 两宋篇

    B

    第四集 明清篇

    C

    (1)、如果你是制片人。目前有下列备选素材,请你在ABC 处分别放入最合适的备选素材(填序号),并结合三则素材将纪录片名《如果文物会说话之 ▲ 》补充完整。

    (2)、如果你是撰稿人。请你为素材③设计一段解说词。(提示:包括历史事件、历史意义等信息)
    (3)、如果你是观影人。纵观历史发展趋势,谈谈纪录片会给我们哪些感悟?
  • 10、江南经济的发展是古代中国的一抹亮丽。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经过自东吴以来至南朝刘宋时期二百余年南北人民的共同开发,三吴地区的生产发展已经赶上并局部地超过了北方,并在实际上形成了我国的一个新的经济中心——江南经济区。

    材料二: 两幅历史图片

    材料三:南宋时期民间流传着这样的谚语:苏湖熟,天下足……据《宋史》记载: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江南经济区”形成的原因有哪些?
    (2)、读材料二图,写出图一中运河的名称和图二中农业生产工具的名称,并说说它们对我国古代经济发展有何影响?
    (3)、综合上述材料,指出我国古代经济格局发生的变化。
  • 11、应阿联酋政府邀请,中国水稻专家带领团队在迪拜近郊的沙漠地区试种水稻并取得成功,为沙漠地区提升粮食自己能力、保障全球粮食安全和改善沙漠地区生态环境再添“中国贡献”。图1为西亚部分区域略图; 图2为图1中H、A两地气温资料和迪拜气温、降水资料。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1)、读图,B为(海湾名称),该海湾地区被誉为“世界(矿产名称)的宝库”。H地与A地纬度相近,但年平均气温比A地(“高”或“低”),主要是因为H地
    (2)、指出制约迪拜种植水稻的最大因素,并为迪拜政府解决该问题提一条建议。
  • 12、历史观点是对历史事实的认识或看法。下列表述属于历史观点的是 ( )
    A、唐朝时中国人就发明了火药 B、北宋前期出现了纸币“交子” C、清朝时设立军机处 D、《红楼梦》是中国古代最优秀的长篇小说之一
  • 13、为保卫祖国疆土,1685年,康熙帝命令清军水陆并进,围攻盘踞雅克萨的侵略军。下图神威无敌大将军铜炮在这次战争中投入使用。这场战争 ( )

    A、平定了准噶尔部的叛乱 B、打败入侵的荷兰殖民者 C、平定了大、小和卓叛乱 D、抗击了沙皇俄国的侵略
  • 14、中国古代农业技术长期领先于世界。下列农业发明或著作按其出现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

    ①翻车 ②曲辕犁 ③《齐民要术》 ④《农政全书》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②①③④ D、③④①②
  • 15、“君子美美与共,和而不同”是和谐哲学的精髓,当今社会更应坚持“和而不同”的哲学观,着力协调各国之间的友好关系。与上述材料相符的是 ( )
    A、玄奘西行 B、社会风气开放 C、唐蕃会盟 D、郑成功收复台湾
  • 16、中国古代某一王朝疆域“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东南所至不下汉、唐,而西北则过之”。下列加强边疆治理措施中,属于该王朝的是( )
    A、设置安西都护府、北庭都护府 B、设置澎湖巡检司 C、册封“达赖喇嘛”“班禅额尔德尼” D、设置驻藏大臣
  • 17、北宋都城东京开封,坊、市不分,夜禁取消;南食、北食、川饭、胡饼,各地风味难以尽数;酒楼菜肴、食店小吃异彩纷呈。这反映了当时 ( )
    A、铁犁牛耕出现 B、城市经济繁荣 C、土地兼并严重 D、海外贸易发达
  • 18、北宋汪洙作《神童诗》,其中说:“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少小须勤学文章可立身;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这反映了宋朝的治国策略是( )
    A、强干弱枝 B、依法治国 C、用人唯才 D、重文轻武
  • 19、“唐时,考官和士子交通,还在所不禁⋯⋯晚唐以后,规则逐渐加严,禁怀挟和糊名易书等制度,逐渐兴起。明清继之,考试关防,日益严密。”这体现的科举制的特点是( )
    A、注重公平 B、分科取士 C、稳定延续 D、自由报考
  • 20、明皇“以姚崇、宋璟为相,廓清则天武后以来之积弊,励精图治。至民夜户不闭,道不拾遗。遂臻大治。”这里“明皇”所创造的治世是 ( )
    A、光武中兴 B、开皇之治 C、贞观之治 D、开元盛世
上一页 85 86 87 88 89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