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是( )

    ①地表缺少植被的保护 ②降水集中,多暴雨 
    ③人类活动使地表疏松 ④黄土高原土层深厚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
  • 2、读长江中游某区域图(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南昌、武汉、长沙三城市都位于( )
    A、长江沿岸 B、京广铁路沿线 C、东南沿海地区 D、我国地势的第三级阶梯
    (2)、该区域的传统体育活动是( )
    A、滑冰 B、赛马 C、摔跤 D、划龙舟
    (3)、在南昌、武汉、长沙三城市之间的乡村,常见的果树是( )
    A、荔枝 B、柑橘 C、苹果 D、椰子
  • 3、下列地区中,属于湖南省主要农业区的是(    )
    A、汉江平原 B、番阳湖平原 C、洞庭湖平原 D、成都平原
  • 4、根据以往所学的有关我国土地资源和水资源知识,我国北方最缺水的农耕区是( )
    A、东北平原 B、华北平原 C、黄土高原 D、山东丘陵
  • 5、吉林省长春市位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    )
    A、北方地区 B、南方地区 C、西北地区 D、青藏地区
  • 6、关于东北地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工业基础好,高新技术产业发达,且起步早 B、地形以山地、平原为主,山环水绕的格局十分明显 C、冷湿是本地区最明显的气候特征 D、矿产资源丰富,为工业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
  • 7、具有得天独厚水运条件的地区是(    )
    A、北方地区 B、青藏地区 C、南方地区 D、西北地区
  • 8、下表为我国北纬45°附近某山地东西侧两地区气候和地形资料。完成以下各题。
     
    1月均温(℃) -15.5 -19.8
    7月均温(℃) 23.5 19.6
    年降水量(毫米) 446 356.5
    平均海拔(米) 130-266 800-1100
    (1)、甲、乙两地区气候特征差异表现为()
    A、甲地比乙地降水多,夏季气温低 B、乙地比甲地降水少,较为干旱 C、甲地比乙地海拔低,冬季气温低 D、乙地比甲地受夏季风影响明显
    (2)、从地形和气候看,乙地区经济发展的特点是()

    ①草原广阔,放牧牛羊②开辟梯田,种植小麦

    ③封山育林,森林旅游④商品基地,扩种水稻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 9、关于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的叙述,下列说法不正确的()
    A、东北平原农作物有春小麦,华北平原农作物有冬小麦 B、东北平原农作物一年一熟,华北平原农作物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 C、东北平原属于半干旱地区,华北平原属于半湿润地区 D、东北平原黑土地,华北平原黄土地
  • 10、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主要分布在我国的(    )
    A、北方地区 B、南方地区 C、西北地区 D、青藏地区
  • 11、喀斯特地貌主要位于下列哪个地区()
    A、南方地区 B、北方地区 C、西北地区 D、青藏地区
  • 12、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北京故宫始建于永乐年间。建筑所需木料,主要来自南方的川湘赣等地。伐下的巨木顺江而自西向东运到扬州,然后沿运河北上运到北京地区(见下图)。石料主要来自河北太行山区,这里盛产汉白玉。聪明的石匠在去北京的路上打下了很多眼井,冬季把井水泼到地面上,形成冰层,用旱船载石的方法把巨石运到北京……

    (1)、“永乐年间”表明该则材料使用了我国古代哪一种纪年方法?它的首创者是哪一位皇帝?
    (2)、材料中的“湘”“赣”分别是指什么省份?“顺江而下”的“江”是指哪条江河?
    (3)、太行山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请写出该山脉东西两侧的地形区名称。
    (4)、“旱船载石”的方法是否适用于南方?为什么?
  • 13、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分布示意图,回答问题。

    (1)、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以(山脉)-淮河为界。这条界线大致与我国1月份等温线和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的分布最接近。
    (2)、界线乙大致位于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附近,确定界线乙的主导因素是(填字母)。

    A.地形B.季风C.气候D.植被

    (3)、北方地区位于界线甲以东,受来自海洋的夏季风影响,年降水量多于400毫米,农业生产类型以__业(填“种植”或“畜牧”)为主;西北地区远离海洋,降水 , 气候干旱,农业生产类型以__业为主。
    (4)、由于自然环境的差异,北方地区民居屋顶坡度较小,墙体厚,南方地区民居屋顶坡度较 , 墙体高;在传统交通运输方面,北方地区以陆路运输为主,南方地区河流众多,以为主。
  • 14、中央气象台2013年8月21日6时发布的台风“潭美”路径图(下图)。读图,台风是影响我国的重要气象灾害之一,主要影响我国的( )

    A、华北地区 B、东南沿海地区 C、北方地区 D、西北地区
  • 15、《航拍中国》第二季延续第一季东西南北中的全方位布局,展示了中国大自然景观和丰富多彩的生态环境。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以下各题。
    (1)、成都平原,沃野千里,被誉为“天府之国”。四川盆地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基地,也是我国最大的____和____产区。(   )
    A、小麦玉米 B、水稻油菜籽 C、水稻甘蔗 D、番薯水稻
    (2)、第三集里,有这样一个省份,东起东经126度,西至东经97度,是中国跨越经度最大的省份,大兴安岭与阴山山脉横亘东西,黄河以几字形穿越一角。请问这个省份是(    )
    A、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B、内蒙古自治区 C、陕西省 D、黑龙江省
    (3)、为拍摄《航拍中国》,摄制组行走大江南北,体会到了祖国疆域的辽阔。从海陆位置来看,下列国家与中国具有一样特征的是(    )
    A、英国 B、美国 C、哈萨克斯坦 D、斯里兰卡
  • 16、珠江三角洲农作物熟制是(    )
    A、一年两熟 B、两年三熟 C、一年三熟 D、一年一熟
  • 17、“铁马、秋风、塞北”“杏花、春雨、江南”分别是我国北方和南方地区的典型写照。我国南北方地理景观、民居、饮食习惯等方面都有很大差别,据此回答以下问题。
    (1)、以下为我国南北方的差别,说法错误的是(    )
    A、北方房子窗户小,注重防寒;南方房子窗户大,注重通风。 B、北方人们喜吃米饭,南方人们喜吃面食 C、北方河流比南方河流数量少,流量小。 D、北方交通以陆路为主,南方交通水陆并举
    (2)、南北方人民在衣食住行等方面的差异显著,至关重要的因素是(    )
    A、地形 B、气候 C、河流 D、自然景观
  • 18、下列选项中,表示四川盆地的是()
    A、 B、 C、 D、
  • 19、云南省元阳县地处哀牢山区,境内气候垂直变化明显。海拔2000米以上山区的年降水量超过2000毫米,森林蓄水,灌溉梯田。河谷地带降水少,非常炎热。当地的哈尼族人,经过千百年努力,绘出了“山顶森林、山腰村寨、缓坡梯田、山脚河流”的美丽画卷。回答以下各题。

    (1)、哈尼族人将村寨建在向阳的半山腰,其主要原因是()

    ①靠近森林,便于砍树造田

    ②冬暖夏凉,适宜居住

    ③靠近梯田,便于耕作管理

    ④视野开阔,方便出行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哈尼族人在地势较低的缓坡梯田栽种水稻的有利条件是()

    ①降水较少,避免稻田被淹

    ②海拔较低,热量充足

    ③地势平缓,利于机械耕作

    ④农田用水,自流灌溉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 20、《史记·河渠书》记载:“蜀守冰凿离堆,辟沫水之害,穿二江成都之中。此渠皆可行舟,有余则用溉浸,百姓享其利。”这里描述的古代水利工程是(    )
    A、京杭大运河 B、都江堰 C、三峡工程 D、坎儿井
上一页 397 398 399 400 401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