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下列关于中国人口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有( )

    ①人口数量世界最多

    ②人口分布很不均匀

    ③人口密度世界最高

    ④人口分布西密东疏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2、自人类出现以来,战争就一直没有停 止过。战争和文明始终交错,既对人类文明的发展和进步起着催化和促进作用,又时刻威胁着人类自身的生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历史纪录片《丘祖西行》再现了800 年前南宋长春真人丘处机受成吉思汗之邀,在74岁高龄时远赴西域( 1220~1224年)劝说成吉思汗”止杀爱民”的历史,传递和平理念,也彰显了丝绸之路上多元多样的国家文化。

    材料二:1950年10月,为了和平,为了正义,为了保家卫国,中国人民志愿军唱着”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的军歌奔赴前线。

    材料三:2022年2月24日,俄乌冲突爆发,中方一直致力于劝和促谈,为化解当前危机提出中方倡议,为推动局势降温作出积极努力。

    (1)、丘处机西行的出发地A是半岛,图中B为海,C为海。(均填现在的名称)
    (2)、从图中可以看出,丘处机西行途经的地区位于现在的国家是① , ② , ③ , ④ , 劝说成吉思汗”止杀爱民”的地点位于现在的⑤这些国家中,不属于中国陆上邻国的是。(以上均填国家名称
    (3)、志愿军战士们从中国跨过鸭绿江所到的国家是。与中国隔海相望的国家⑥是。(以上均填国家名称)
    (4)、俄乌冲突中涉及的国家与中国相邻的是。(填国家名称)请在图中画出该国与中国的陆上疆界。
    (5)、图中D、E、F三点,属于中国领土最北端的是 (填字母)。当D处旭日初升时,F处应该是

    A.夕阳西下

    B.烈日当空

    C.骄阳如火

    D.星空璀璨

    (6)、从海陆疆域方面分析中国与国家①的不同点,并说说中国的海陆疆域特点具有怎样的优势。
  • 3、读图,回答下题。

    (1)、中国管辖的海域面积约为300万平方千米。下列对图中地理事物的叙述,正确的有( )

    ①甲为东海,乙为南海

    ②丁为海南岛,在丙岛的西南方

    ③甲为黄海,乙为南海

    ④丙为台湾岛,是中国面积第二大岛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A、B两点是中国大陆海岸线的南北两个端点,全长1.8万多千米。其中A点位于( )
    A、中越边界的北仑河口 B、中朝边界的鸭绿江口 C、中朝边界的北仑河口 D、中越边界的鸭绿江口
  • 4、中国有多大,数据来说话。据此回答下题。
    (1)、中国陆地面积有960多万平方千米,在世界上仅次于(    )
    A、美国、加拿大 B、美国、巴西 C、俄罗斯、巴西 D、俄罗斯、加拿大
    (2)、中国东西相距5000多千米,跨经度60多度,这就造成了(    )
    A、 B、 C、 D、
  • 5、与中国陆上相邻及隔海相望的国家共有20个。这些国家中,属于中国陆上邻国且有不连续疆界的有(    )

    ①印度

    ②蒙古

    ③菲律宾

    ④俄罗斯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 6、了解祖国,先从认识祖国的位置开始。据此回答下题。
    (1)、下列关于中国地理位置的说法,正确的的是(    )
    A、位于亚欧大陆东部、太平洋的东岸 B、位于亚欧大陆西部、太平洋的西岸 C、位于亚欧大陆西部、西南濒临印度洋 D、位于亚欧大陆东部、东部濒临太平洋
    (2)、诗句”南国春意暖,北国正冰封”反映出我国 ( )
    A、经度跨度较大 B、海岸线漫长曲折 C、纬度跨度较大 D、海陆兼备的特点
    (3)、下列邻国中,同中国一样具有海陆兼备特点的有 ( )

    ①印度

    ②日本

    ③缅甸

    ④哈萨克斯坦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关于中国的经纬度位置,从右图中能获取的信息有( )

    ①位于东半球

    ②大部分位于低纬度

    ③位于北半球

    ④北回归线穿过中国南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7、”天府美自古堰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甲是(高原),乙是(河流),丙是(城市)。
    (2)、根据上述材料分析在岷江中游修建都江堰水利工程的自然原因。
    (3)、根据上述材料分析四川盆地成为我国重要农业基地的有利条件。
    (4)、”天府美自古堰来”蕴含了一个什么道理?
  • 8、古人云,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随着有”高速蜀道”之称的西成高铁正式开通,川陕真正有了”邻里”的感觉,”中午西安吃泡馍,下午成都吃火锅”,旅游热潮在川陕之间涌动。读西成高铁示意图,回答下题。

    (1)、西成高铁的修建异常艰难是因为它穿越了( )
    A、秦岭、黄河 B、南岭、大别山区 C、秦岭、大巴山脉 D、巫山、巴颜喀拉山脉
    (2)、”中午西安吃泡馍,下午成都吃火锅。”造成两地不同饮食习惯的主要原因是 ( )
    A、地形不同 B、经度不同 C、民族不同 D、气候不同
    (3)、西安的小王乘西成高铁去四川旅游,在四川可能看到的场景有( )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图中山脉甲为(    )
    A、秦岭——南北方的分界线 B、巫山一.二、三阶梯的分界线 C、雪峰山一二、 三阶梯的分界线 D、横断山脉一、二阶梯的分界线
    (5)、四川盆地具有”冬暖、春早、夏热”的特点,其主要原因是(    )
    A、海拔低、气温低 B、受夏季风影响,雨雾缭绕 C、纬度低、距海远 D、四周山脉环绕,山地阻挡
    (6)、四川盆地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基地,是中国最大的    产区。(    )

    ①水稻

    ②高粱

    ③小麦

    ④油菜籽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7)、下列关于四川盆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位于中国西南部,地处长江下游 B、属于四大地理分区中的北方地区 C、盆地内河流众多,主要有长江、嘉陵江、岷江等 D、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8)、下列对自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天府之国 B、千年盐都 C、熊猫故乡 D、植物王国
  • 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迹般地聚起座座金山。

    ——摘自歌曲《春天的故事》

    材料二:1980年8月,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在A、B等地(见右图)设置经济特区。

    (1)、图中所示区域的名称为
    (2)、A、B等城市是这位老人画了一个圈之后神话般崛起的城市,请写出它们的名称,并从地理位置角度分析该地区能崛起的原因。
    (3)、近几年,受到国际大环境的影响,该区域的制造业受到了严重冲击。当地应该采取哪些措施来继续书写”春天的故事”?
  • 10、在改革开放初期,港澳商人到珠江三角洲地区投资办厂,他们自身具有的优势条件有( )

    ①大量的资金

    ②先进的技术设备

    ③现代化的经营管理经验

    ④廉价的劳动力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11、珠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的(    )

    ①重工业基地

    ②信息产品制造业基地

    ③现代化农业基地

    ④林业基地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12、读珠江三角洲地区”基塘农业”示意图,回答下题。

    (1)、珠江三角洲地区农民创建”基塘”利用的自然条件主要是( )
    A、低洼的地形 B、肥沃的土壤 C、稠密的水网 D、丰沛的降水
    (2)、珠江三角洲地区从”桑基蔗基鱼塘”到”花基果基鱼塘”的改变,最主要原因是( )
    A、廉价劳动力增加 B、科学技术的进步 C、市场需求的变化 D、国家政策的调控
  • 13、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港珠澳大桥因其超大的建筑规模。空前的施工难度以及顶灾的建造技术而闻名世界。读港珠澳大桥位置示意图,回答下题。

    (1)、图中甲海域是( )
    A、渤海 B、黄海 C、东海 D、南海
    (2)、港珠澳大桥在建设期间曾因灾害性天气而多次停工。这种灾害性天气最有可能是 ( )
    A、寒潮 B、梅雨 C、台风

    D、季风
    (3)、图示区城是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一部分。珠江三角洲地区位于( )
    A、南方地区 B、北方地区 C、青藏地区 D、西北地区
    (4)、图示区域的温度带和气候类型主要是( )
    A、亚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 B、热带,热带季风气候 C、亚热带,热带李风气候 D、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
  • 14、读长三角地区简图,回答问题。

    (1)、写出各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A(湖泊)

    B(城市)

    C(城市)

    D(城市)

    E(海洋)

    F(河流)

    (2)、据图概括长三角地区城市分布的特点。
    (3)、据图分析促进上海经济繁荣的区位优势
    (4)、2022年上半年,上海遭遇严重疫情,长三角地区通力协作、共同守”沪”。从上海经济对长三角地区发展的作用角度说说共同守”沪”的原因。
  • 15、读下图,回答下题。

    (1)、图甲中城市化水平超过70%的城市有(    )

    ①南京

    ②无锡

    ③南通

    ④上海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图甲中位于浙江省的城有 ( )

    ①宜兴

    ②湖州

    ③嘉兴

    ④苏州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图乙中H河流为(    )
    A、长江 B、黄河 C、黄浦江 D、钱塘江
    (4)、”宁要浦西一张床,不要浦东一间房”曾被上海市民普遍认同,但现在早已成为上海人茶余饭后的笑谈。这种变化的直接原因是(    )
    A、1978年的改革开放 B、亚太经合组织会议的召开 C、隧道、地铁的开通 D、1990年浦东开发战略实施
  • 16、上海原是一个小渔村,自清朝开埠以来,工商业发展迅速,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上海的发展更是举世瞩目。据此回答下题。
    (1)、下列最符合上海城市特点的是( )
    A、文化艺术之都 B、中国政治中心 C、中国经济中心 D、旅游文化城市
    (2)、上海取得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其自然条件方面的主要原因是(    )
    A、区域人口稠密 B、地理位置优越 C、气候温和宜人 D、商品经济发达
    (3)、对上海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的人文因素有( )

    ①政策支持

    ②交通便利

    ③气候湿润

    ④良好的工业基础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4)、以下图片所示的产业反映了上海在各个领域的突出地位。其中是上海的经济增长点、集中体现上海竞争力的有(    )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17、杭嘉湖地区人口密集,素有”丝绸之府”的美誉。自唐代起,丝绸业一直是该区域的特色产业。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资料卡

    桑树喜温暖湿润气候。蚕的适养温度为20~30℃,生长周期约1个月。杭嘉湖地区植桑养蚕历史悠久,与北方蚕区一年养蚕2~3次相比,本区一年可养4~5次。桑蚕养育工序复杂,需投入较多的劳动力。

    (1)、图1中A、B。(填省级行政区域名称)。
    (2)、图1中的东、西苕溪发源于 , 注入
    (3)、结合图文资料,分析杭嘉湖地区成为”丝绸之府”的有利条件。
  • 18、2021年9月26日至28日,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在浙江乌镇举行。据此回答第下题。
    (1)、下列诗句或谚语,描绘乌镇水乡城镇特色的是( )
    A、人在水上住,舟在窗下行 B、人在水下走,船在天上行 C、一日过四季,十里不同天 D、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2)、与乌镇位于同一省级行政区域的水乡古镇( )
    A、同里 B、周庄 C、盛泽. D、南浔
    (3)、参加本次大会的代表,可能看到的当地文特色有( )

    ①临河建屋、古桥众多

    ②餐桌.上摆放着太湖银鱼、白鱼、白虾

    ③地势低平、河网密布

    ④快船是当地居民目前主要的交通工具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19、从南宋开始,太湖流域逐渐成为”天下粮仓”,有”苏湖(苏州和湖州)熟,天下足”之称。仔细观察下图,回答下题。

    (1)、关于苏州、湖州位置的描述,错误的是( )
    A、苏州在湖州的东北 B、苏州在太湖的东岸 C、湖州在太湖的南岸 D、苏湖均在上海西南
    (2)、作为当时的”天下粮仓”,这里的主要农作物是( )
    A、水稻 B、小麦 C、玉米 D、棉花
    (3)、太湖流域成为”天下粮仓”的自然原因有( )

    ①河湖众多

    ②土壤肥沃

    ③终年高温

    ④平原为主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除了农副业,历史上太湖流域还一直比较发达的行业是( )
    A、采矿业 B、手工业 C、金融业 D、建筑业
  • 20、内蒙古自治区素有”南粮北牧,东林西铁,遍地是煤”之说,近年来自治区经济高速增长。结合下图,回答问题。

    (1)、观察图1,从A到B,再到C,内蒙古的土地利用类型有什么变化?结合图2分析其成因。
    (2)、请写出图3中甲城市的名称。包头市被誉为”草原钢城”,结合图3分析其发展钢铁生产的有利条件。
    (3)、内蒙古自治区的牧民世代生活在草原上,曾经过着逐水草而居的生活。人们的日常生活具有浓浓的草原游牧特征。请举一例说明这些特征与当地自然环境的关系。
上一页 390 391 392 393 394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