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世界上最大的盆地是( )
    A、刚果盆地 B、塔里木盆地 C、四川盆地 D、吐鲁番盆地
  • 2、图为“经纬网图”,甲、乙、丙、丁四点中位于东半球的是( )

    A、 B、 C、 D、
  • 3、人类对地球形状认识经历了漫长过程,能够最直观证明地球是个球体的是(   )
    A、 B、 C、 D、
  • 4、下图反映了欧洲传统民居自大西洋沿岸向东至俄罗斯的墙壁厚度变化规律,形成该规律的主要原因是 从英国到俄罗斯( )

    A、年均气温越来越低 B、纬度越来越高 C、人口密度逐渐减少 D、年降水量逐渐增多
  • 5、下列关于亚洲人口和人种分布的描述正确的是:( )
    A、西亚和中亚地区人口分布较密集 B、东亚和南亚地区人口分布较密集 C、黄色人种主要分布在西亚 D、东南亚地区的居民主要为白色人种
  • 6、读两地区的气候示意图

    对①②地区气候的描述,正确的是( )

    A、①地区全年高温 B、②降水季节分配非常均匀 C、①是热带季风气候 D、②最热月份是降水最少的月份
  • 7、图为“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①②③④四个坡面中,坡度最陡的是( )
    A、 B、 C、 D、
    (2)、当乙地的气温为15℃时,甲地气温大约是( )
    A、12℃ B、15℃ C、21℃ D、18℃
    (3)、图中③地表示的山体部位是:( )
    A、山脊 B、山谷 C、陡崖 D、鞍部
  • 8、在地图上量算距离时,在下列哪种地图上较精确( )
    A、大比例尺 B、小比例尺 C、中比例尺 D、三种都一样
  • 9、下列大小相同的四张地图,表示内容最详细的是( )
    A、世界地图 B、中国地图 C、甘肃地图 D、靖远地图
  • 10、下列关于地形类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平原与高原的共同点是地面起伏较小 B、山地与丘陵的共同点是海拔多在500米以上 C、盆地四周多被山地或高原环绕,中部一定是平原 D、相对高度小,而绝对高度大的地形是平原
  • 11、小明想利用周末的时间到该市图书馆查学习资料,他需要下列哪种地图的帮助?( )
    A、市人口分布图 B、市工业分布图 C、市交通线路图 D、市地形图
  • 12、下图为“古丝绸之路在中国境内示意图”。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古丝绸之路”始于省的西安,向西经甘肃的(省级行政中心)、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乌鲁木齐,一路西行进入中亚。2017年4月1日,满载着中国生产的布匹面料、服装、家电、玩具、生活用品等货物的列车驶出西安,开往布达佩斯,第四条中欧班列线路正式开通。
    (2)、第四条中欧班列线路开通后,“丝绸之路”转变为“亚欧陆桥”,交通运输方式从“沙漠之舟”转变为铁路运输。这种变化带来的好处有等。
    (3)、新疆著名的水果有等,其突出的特点是含糖量高。与含糖量高密切相关的气候条件是(选择填空)等。

    A.夏季高温多雨 B.气温日较差大

    C.光照资源充足 D.土壤肥沃

    (4)、昔日的“丝绸之路”,今日的“亚欧陆桥”,沿途可见的少数民族有等。
  • 13、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三阶梯,以肥沃黑土著称的平原是 ( )
    A、东北平原 B、华北平原 C、长江中下游平原 D、宁夏平原
  • 14、构成我国地形骨架的是( )
    A、山脉 B、河流 C、平原 D、盆地
  • 15、下列地点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的是( )
    A、成都平原 B、四川盆地 C、华北平原 D、江汉平原
  • 16、史称“文景之治”的历史时期是指( )
    A、周文王在位的时期 B、中国历史上以文化景观为建设重点的时代 C、商朝甲骨文上描述的远古时代 D、汉朝文帝和景帝统治时期
  • 17、下列有关非洲的描述,错误的是( )
    A、气候普遍炎热,被称为“热带大陆” B、高原面积广大,被称为“高原大陆” C、降水不均匀,是世界上干旱区面积最大的一个洲 D、资源缺乏,经济发展水平低,人口增长缓慢
  • 18、读图回答问题

    (1)、图示序号代表的大洲与气候特征对应,错误的是( )
    A、①—气候复杂多样 B、②—温带大陆性气候纵贯南北 C、③—气候类型南北对称分布 D、④—世界上最湿润的大洲
    (2)、关于各大洲之最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大洲①有世界上最大的高原 B、大洲②有世界上最大的岛屿 C、大洲③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平原 D、大洲④有世界最高的山脉
  • 19、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各国对外贸易的特点是( )
    A、进出口均为工业制成品 B、进出口都是初级产品 C、进口初级产品,出口工业制成品 D、进口工业制成品,出口初级产品
  • 20、我国南北方耕作制度的差异主要是受( )
    A、地形的影响 B、经济的影响 C、技术水平的影响 D、气候条件的影响
上一页 373 374 375 376 377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