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某幅比例尺为1:5000000的地图上A、B两地图上距离是2厘米,那么A、B两地的实地距离是( )A、10千米 B、25千来 C、100千米 D、250千米
-
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小雨:我家住在张村。这里山青水秀,物产丰富。茶叶和山核桃是我们的特产。乡亲们最忙、最开心的时候就是茶叶和山核桃丰收的季节。由于质量好,它们大都被销往大城市,深受城市居民的欢迎.这里邻里之间如同兄弟姐妹,走动得很频繁。
小强:我家在杭州,步行到西湖只需20分钟。我家边上既有综合性的大商场,又有名特商品的专卖店.在这里,你可以采购到来自全国各地的特产。西湖边,大街上每天人来人往,川流不息。
(1)、小雨和小强描述的分别属于什么聚落?(2)、按城市的功能区划分,杭州的西湖属于什么功能区?(3)、张村和杭州可以进行优势互补吗?联系材料说说你的理由。 -
3、下列不同区域之间的联系中,属信息交流的是( )A、金华市的酥饼销往北京、上海 B、浙江省王老师赴四川省去支教 C、小明的哥哥上网查询高考志愿 D、浙江省派干部支援西部大开发
-
4、来自西藏自治区的小慕到宁波某校西藏班求学。宁波的青山绿水是小慕从未见过的,各类海鲜是小慕从未品尝过的,但他却吃不惯。回答问题.(1)、小慕异地求学属于区域之间的( )A、经济交流 B、物产交流 C、文化交流 D、人才交流(2)、小慕在宁波的所见所闻说明了( )
①两地之间物产有所不同
②两地之间自然条件相同
③区域之间应该同步发展
④区域之间总会发生联系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5、家住农村的王大妈种了一亩蔬菜,她每天采摘后拿到市区的菜市场售卖。市民们很喜欢王大妈种的有机蔬菜.卖完之后,王大妈有时会去附近的水果超市买一些产自外地的时令水果带回家。回答问题。(1)、上述材料说明了( )
①城乡之间的联系是非常密切的
②城市和乡村的生活已经一样了
③大妈往来于不同的区域之间
④区域之间联系能实现优势互补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2)、材料所体现的区域联系主要是( )A、物产 B、人才 C、信息 D、技术 -
6、阅读下面两幅图片,回答问题。(1)、秘鲁大部分国土位于安第斯山区,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图1中秘鲁如此安排农业活动的原因。(2)、瑞士人利用阿尔卑斯山区独特的风光发展了哪一产业?根据图2从自然条件角度分析这一产业成为当地支柱产业的理由。(3)、同样生活在山区,两地人们的不同做法对我们发展山区经济有哪些启示?
-
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瑞士“名片”
面积:4.1284万平方公里。
人口:约866.7万人,近10年增加约76万。
地形:以山地和高原为主,平均海拔约1350米,
资源:矿产资源匮乏,水力、旅游资源丰富。
交通:公路四通入达,铁路密度大,航空业发达。
其他:闻名于世的旿表制造业出现于16世纪中叶,目前出口额约占国际市场销售额的40%。重视职业技能培养,不断引进优秀钟表匠。
(1)、冬季是滑雪旅游旺季。据图1说出瑞士主要滑雪场的分布特点,并分析瑞士冬季多降雪的原因。(提示:降雪需“气温低于0 ℃ ,有充足水汽”等条件)(2)、根据材料概述瑞士进一步发展钟表制造业的有利条件。(3)、根据材料指出瑞士在经济发展中遇到的主要问题。 -
8、2021年7月,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期间,“中瑞(中国与瑞士)对话2021一 经济绿色发展”主题论坛举行。回答问题.(1)、适合填写在横线处的是( )A、海洋 B、草原 C、山地 D、高原(2)、从2013年开始,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开启了中瑞对话窗口,贵州以瑞士为师,不断吸取“绿色养料”。“绿色养料”最有可能包括……........( )
①开发独特自然风光
②严格执法保护环境
③照搬瑞士发展模式
④因地制宜发展经济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9、图是某登山爱好者在瑞士旅游期间拍摄的照片。回答问题。(1)、此照片最有可能摄于( )A、落基山脉 B、喜马拉雅山脉 C、安第斯山脉 D、阿尔卑斯山脉(2)、此时应该在(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3)、瑞士成为旅游者天堂的人文原因有( )
①旅游设施精良
②温泉资源丰富
③交通条件便利
④有冰川和积雪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10、瑞士人常说:“我们没有资源,有的只是一双勤劳的手。”没有资源是指( )
①矿产资源奇缺
②水资源短缺
③缺乏发展工农业的自然资源
④耕地面积少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1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由于历史与地理原因,白19世纪晚期以来,英国一直奉行着对欧洲大陆事务不干预的政策,被称为“光荣的孤立”。
材料二:如下。
材料三:伦敦是欧洲最大的城市,与美国纽约并列为世界上最大的金融中心;有大本钟、伦敦眼、塔桥、海德公园、泰晤士河等著名景点;有皇家学会、伦教大学、不列颠博物馆、不列颠图书馆;有许多著名的建筑物,如托威尔城堡、圣保罗教堂、白金汉宫、威斯敏斯特教堂等,旅游资源丰富。
(1)、联系材料二中的图1,指出材料一中英国“光荣的孤立”的地理原因。从材料二图2中可获取有关英国的哪些地理信息?(2)、请根据材料二中的图3、图4,比较伦敦与莫斯科气候特征的异同点。(3)、“城市名片”是城市的一道亮丽风景。请仿照示例并选取材料三中相关内容给伦敦设计一张“城市名片”。示例
莫斯科:森林中的古都
莫斯科城市规划优美,掩映在一片绿海之中,莫斯科绿化面积占全市总面积的40%,包括11个自然森林区、89个公园。
伦敦:
-
12、小明跟父母赴莫斯科研学。结合莫斯科位置示意图和所拍照片,回答问题。(1)、从图中可以看出,莫斯科位于( )
①圣彼得堡东南方
②北寒带
③伏尔加河下游
④东半球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2)、图中水域甲是( )A、黑海 B、地中海 C、里海 D、贝加尔湖(3)、图中乙地位于( )A、亚洲 B、欧洲 C、非洲 D、北美洲(4)、照片中蜿蜒穿过莫斯科市中心的河流是( )A、顿河 B、莫斯科河 C、鄂毕河 D、伏尔加河(5)、从所拍照片景观可以看出莫斯科的地形是( )A、平原 B、高原 C、丘陵 D、盆地(6)、从所拍照片景观可推断出小明研学的时间最不可能在( )A、春节 B、劳动节 C、暑假 D、国庆节(7)、开学初,小明向同学们描述他在莫斯科研学时的见闻。其中不可信的是( )A、在国家大剧院里欣赏了芭蕾舞艺术 B、在克里姆林宫里观看了水上木偶戏 C、在国立图书馆查阅了卫国战争历史 D、乘坐地铁时仿佛进入了艺术的殿堂 -
13、中国北京和巴西里约热内卢都曾举办过夏季奥运会。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如图。
材料二:历史上巴西曾为葡萄牙的殖民地。16世纪30年代,葡萄牙殖民者在东部沿海地区进行了早期开发,并于1567年将里约热内卢城作为葡萄牙帝国的首都。
(1)、在图1中,用“★”标出巴西现在首都的大致位置。(2)、联系图2和图3,比较里约热内卢奥运会和北京奥运会举办时的气候差异。(温馨提醒:两地举办奥运会的时间均为8月。)(3)、根据图1描述巴西工业中心的分布特点。结合两则材料简要分析这一分布特点形成的人文原因。 -
14、巴西利亚在城市规划和有局方面的成功经验有( )
①政府重视绿化和植被保护
②城市功能分区,建筑布局合理
③工厂住宅区规划整齐到位
④城市道路建设完善,交通便捷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15、巴西首都从里约热内卢迁至巴西利亚的原因有( )
①促进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
②加快对内地的管理和开发
③缓解东部沿海城市的压力
④促进巴西内地的经济发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16、巴西是一个多次迁都的国家,其建都的顾序是( )。A、萨尔瓦多一巴西利亚一里约热内卢 B、萨尔瓦多一里约热内卢一巴西利亚 C、里约热内卢一萨尔瓦多一巴西利亚 D、里约热内卢一巴西利亚一萨尔瓦多
-
17、读图,回答问题。(1)、从纬度位置看,巴西大部分地区位于( )A、热带地区 B、温带地区 C、中纬度地区 D、高纬度地区(2)、从图中可知,巴西的地形单元主要包括( )A、安第斯山和巴西高原 B、亚马孙平原和巴西高原 C、巴西高原和巴拉圭平原 D、亚马孙平原和安第斯山
-
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印度位于亚洲南部的半岛上;从亚洲的地理分区看,印度属于(2)、印度是一个三面临海的国家,其中,海域A是海,海域B是湾,海域C是洋。(3)、印度既有陆上邻国,又有隔海相望的国家。其中,国家D是国家E是(4)、图1中,甲、乙、丙是印度的三座重要城市。其中,是印度的首都;以信息技术闻名于世,该城市发展信息技术产业的人力资源条件是:。(5)、从图1可知,丙城市的纬度比乙城市要(填“高”或“低”)。按常理,丙城市的气温比乙城市要(填“高”或“低”),但从图2、图3中,我们可以发现丙城市的气温比乙城市要(填“高”或“低”),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19、2022年3月,班加罗尔入选“全球最具未来感十大城市榜单”,排名第十名。回答问题。(1)、班加罗尔是世界著名的信息产业中心,被誉为( )A、文化艺术之都 B、亚洲的硅谷 C、信息革命之都 D、世界的硅谷(2)、班加罗尔位于热带地区,却是一个四季如春、适宜人居的城市,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海陆因素 B、纬度因素 C、地形因素 D、洋流因素(3)、促进班加罗尔信息产业发展的因素有( )
①良好的科研基础
②政府的大力扶持
③众多的信息技术人才
④强大的经济实力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20、“像海绵一样从恒河边上吸取财富,又挤出来倒在泰晤士河中。”这句话反映了历史上印度曾受( )的殖民侵略。A、法国 B、英国 C、美国 D、意大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