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魏晋南北朝时期,虽然大多数时间处于分裂割据的状态,但这一时期依然是一个极具活力的年代。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楚越之地,地广人希(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无积聚而多贫。

    ——《史记.货值列传》

    江南之为国-...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渔盐杞梓之利,充仞八方;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材料三:魏晋南北朝时期,在彼此征战中,北方原有民族格局被打乱,民族间差异逐渐缩小。各民族间相互学习,形成了民族交融的高潮,促进了中华文明的发展,也使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发展。

    ——摘编自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1)、写出材料一中科学家A的姓名和书法家B的名称。
    (2)、与《史记》的记载相比,《宋书》中描述的江南经济发生了什么变化?结合所学,分析发生变化的重要原因有哪些?
    (3)、读材料三,请你举出魏晋南北朝时期促进民族交融的典型史事1例。综合上述三则材料信息,请你论证:“魏晋南北 朝时期是一个极具活力的年代”(要求:结合材料信息,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 2、改革是推动历史发展的重要因素。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孝公用商君。 坏井田,....倾邻国而雄诸...至于始皇,随并天下。

    ——《汉书.食货志》

    材料二:秦朝政治建制示意图

    材料三:图片

    (1)、材料一反映的是我国古代哪次著名改革?根据材料,概括这次改革在经济方面的举措及改革的影响。
    (2)、材料二反映秦朝在中央和地方上的制度创新分别是什么?这对秦朝统治有何积极意义?
    (3)、依据图1、图2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秦汉时期在币制上有什么革新措施,分别指出这两次币制改革产生的影响。
    (4)、依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谈谈你对改革的认识。
  • 3、亚运会是亚洲这个“大家庭"的体育盛会。第19届亚运会于2023年9月23日至10月8日在中国浙江省杭州市举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亚洲地理位置示意图(图一)

    读图一回答:

    材料二:亚洲气候分布图(图二) ;杭州市气候资料图(图三)

    读图二、图三回答:

    材料三:下面是某校两位七年级同学关于杭州亚运会的看法: .

    (1)、亚洲主体部分位于半球(填“东半球”或“西半球”),。(填“南半球”或“北半球”) ;从地球五带划分的标准看,亚洲主要位于。(填“温度带”)
    (2)、图一亚洲濒临的海洋:

    , ②

    (3)、亚洲西与A洲接壤,西南以E运河与B洲为界。
    (4)、亚洲气候类型具有性, 其中以气候类型为主。例举杭州在9月23日至10月8日举办亚运会的有利气候条件。
    (5)、请你任选小宁或小波的观点加以评述。
  • 4、历史发展过程中存在着各种联系。下列几组历史事件,主要体现因果联系的有( )

    ①秦朝的暴政一秦末农民起 义

    ②八王之乱一西晋大封同姓诸侯王

    ③东汉后期官官专权一黄巾起义

    ④东汉末年社会动荡-佛教、道教广泛传播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5、在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长河中,统一始终是历史发展的主流。下列政权曾一度统一黄河流域的是( )

    ①吴国

    ②前秦

    ③东晋

    ④北魏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 6、如图示意图可以反映( )

    A、东汉末年军阀制据 B、分裂走向统一的趋势 C、三国经济发展状况 D、魏晋时期政权并立
  • 7、下列是某校七年级同学制作的有关赤壁之战的知识卡片,其中错误的一项是( )
    时间:208年
    对战双方:曹操VS孙刘联军
    地点:赤壁
    特点:以上胜多
    意义: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基础
    A、时间 B、对战双方 C、特点 D、意义
  • 8、《三字经》是中国传统启蒙教学的三大读物之一。 下列《三字经》中的内容,按历史时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夏传子,家天下
    ②光武兴, 为东汉
    ③嬴秦氏, 始兼并
    ④魏蜀吴, 争汉鼎

    A、①②④③ B、③②①④ C、②③④① D、①③②④
  • 9、中国古代的科技文化取得了突出成就。下列科技文化成就与时期、人物对应正确的有( )
     时期人物成就
    西汉司马迁《史记》
    西晋蔡伦总结前任的经验,改进造纸术
    东汉张仲景《伤寒杂病论》
    三国时期马钧翻车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10、2023年10月18日,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其中的“一带”是指丝绸之路经济带。读丝绸之路示意图,回答下题。

    (1)、图中西汉中央政府对玉门关、阳关以西广大地区的管辖开始于( )
    A、西域都护的设置 B、汉武帝统治时期 C、地方州牧的设置 D、光武帝统治时期
    (2)、“丝绸之路经济带”借用了“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这是因为两者都有利于( )

    ①促进东西方贸易往来

    ②加强对沿线各国的有效管辖

    ③推动国际合作与共建共享机制的建立

    ④加强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与互鉴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11、了解历史时序和掌握历史发展线索是学习历史的基本要求。下图是 某同学制作的中国古代朝代更替示意图(部分)。空白框①②③④处应分别填入的朝代是( )

    A、夏朝、东周、秦朝、三国 B、夏朝、秦朝、春秋、三国 C、夏朝、春秋、秦朝、三国 D、夏朝、春秋、三国、东周
  • 12、西汉初诸侯王实力强大,有的公开反抗朝廷派来的官吏,有的甚至举兵叛乱。为此,汉武帝采取的措施是( )
    A、实施“推恩令” 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派大将北击匈奴 D、推行休养生息的政策
  • 13、下边是对某一历史人物主要事迹的高度概括,你认为这一历史人物是( )
    打败项羽,建立汉朝
    确立典章,设立制度
    休养生息,发展经济
    A、秦始皇 B、汉高祖 C、汉武帝 D、汉献帝
  • 14、大型油画再现了宏大的历史场景,下列选项中与右图油画主人公有关联的是( )

    A、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B、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C、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D、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 15、历史解释是对史实的分析或评判。下列选项中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
    A、公元前230年,秦国开始了统一六国的战争 B、秦国军队先后攻灭了韩、赵、魏、楚、燕、齐六国 C、公元前221年,秦朝建立,定都咸阳 D、秦的统一, 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
  • 16、汉武帝时期,朝廷在长安兴办太学,以儒家《诗》、《书》、《礼》、《易》、《春秋》作为教材,地方也建立郡国学校,推行儒学。这一做法( )
    A、延续了百家争鸣 B、解决了王国问题 C、保障了经济繁荣 D、促进了思想统一
  • 17、从绿色可持续场馆设计、实施亚运会绿色行动方案、最大限度减少碳排放量,到历史上首次提出举办“无废”赛....202年杭州亚运会赛场内外,绿色的“中国元素”随处可见,也体现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此理念源于我国古代的( )
    A、道家思想 B、儒家思想 C、法家思想 D、墨家思想
  • 18、根据《华阳国志.蜀志》记载:“水旱从人, 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天府之国” 的形成得益于( )
    A、都江堰 B、长城 C、灵渠 D、阿房宫
  • 19、下面是一位同学的课堂笔记,其中①处的内容应是( )

    A、三国鼎立 B、百家争鸣 C、诸侯争霸 D、七国之乱
  • 20、《荀子,锅效》说:“周公兼制天下, 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材料所反映的制度实行的目的是( )
    A、割据称雄,争夺霸主 B、奖励军功,授爵赐土 C、讨伐商纣,建立政权 D、稳定统治,巩固疆土
上一页 157 158 159 160 161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