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第24届冬奥会在A城圆满落幕,第19届亚运会即将在B城召开。读下图,回答下题。(1)、下列有关A、B两城的共同点描述正确的有( )
①都属于省级行政单位
②都受到季风气候的影响③都位于北温带
④都处在地势的第一阶梯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2)、从A城到B城,沿线甲乙丙丁四地和景观对应正确的是( )A、甲——东北平原稻香果香遍野 B、乙——黄河下游形成地上悬河 C、丙——华北平原大面积的小麦 D、丁——草原牛羊骏马如诗如画 -
2、我国建成的京新高速(G7)是世界上穿越沙漠范围最广的高速公路,读“G7示意图”,回答下题。(1)、由图可知,京新高速沿线年降水量的变化特征是( )A、自西向东减少 B、自南向北减少 C、自东向西减少 D、两侧向中间减少(2)、京新高速有“最美高速公路”之称。下列景观可以在G7公路沿线看到的有( )
①风吹草低见牛羊
②大漠孤烟直
③黄河远上白云间
④小桥流水人家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3、下列对“我国某区域示意图”(见下图)的解读,正确的是( )A、①山脉是我国地势第一级与第二级阶梯的分界线 B、②为我国著名的华北平原,黑土广布,土壤肥沃 C、③为我国面积最小的海域——渤海 D、④为我国与俄罗斯的界河——鸭绿江
-
4、绍兴依托会稽山脉、鉴湖水系、天姥古道等,用唐诗筑起了一条“浙东唐诗之路”大走廊;赛车、滑雪、玻璃栈道等,让游客畅享“酷玩”;黄酒咖啡、黄酒冰激凌、黄酒奶茶等,让古老而现代的气息软软地将游人包裹这体现了绍兴对( )
①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
②区域经济发展原则的运用③缓解社会主要矛盾的有效实践
④低碳生活理念的大力宣传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5、在2023年两会中,“养老”成了热门话题,近日某校发起了关于“养老”话题的调研活动,请完成下面的调研微报告。
项目
材料
现状调研
同学们在国家统计局网站上对数据进行整理,编制出以下表格:
项目
2010年
2014年
2018年
2021年
60周岁以上老人数量
1.19亿
1.39亿
1.67亿
2亿
占总人口比例
8.9%
10.1%
11.9%
14.2%
政策学习
2023年1月,浙江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建设基本养老服务体系的实施的养老服意见》:明确到2025年,基本形成“家门口幸福养老”的浙江模式,让老年人获得均衡、优质、共享的基本养老服务。
杭州市民政局发布关于征求《关于加快建设基本养老服务体系的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公告。其中提到,推广智慧养老技术与设备,充分利用技术,增强养老服务效能。
创新行动
“中国的老龄化现实是严峻的,但要清楚地看到,解决养老问题中国有自己的优势”其中的一大优势便是孝文化理念。在传统的文化认知上,老人不会因为退休而失去家庭社会地位,反而会受到孝敬;此外还有家庭亲情文化、邻里互助等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新展现。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潘屹
(1)、结合所学知识,说说看:材料体现了我国怎样的人口现状?(2)、根据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浙江为什么能实现均衡、优质、共享的养老服务?(3)、结合材料,运用相关知识提出金点子:我们该如何发扬中国养老优势?(建议的措施要有可行性,至少三个角度) -
6、下图数据反映了我国目前人口问题主要表现在( )
①人口总量大,新增人口多
②老龄化加剧,呈上升趋势
③人口首次出现负增长
④人口素质逐步提升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
7、老吾老以及人之老。2022年,我国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总量已经超过2.8亿。对此,国务院决策部署,统筹谋划,推动新时代老龄化工作高质量发展。这告诉我们( )
①要保障老年人权益,促进社会公正
②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③要始终坚持全面三孩的计划生育政策
④老龄化工作成为今后国家的中心工作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8、下表是第六次和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数据,反映了我国人口 ( )
项目 第六次人口普查 第七次人口普查 人口总数/万人 133972 141178 人口年平均增长率 0.57% 0.53% 60岁以上人口比重 13.34% 18.70% ①总数居世界首位
②增长速度减缓
③老龄化加剧
④素质有待提升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9、李强总理答记者会上提到“我国人口问题”时指出,我国每年新增劳动力都超过1500万;更重要的是,我国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口已超过2.4亿,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4年。材料说明我国 ( )
①国民素质不断提高
②教育质量稳步提升③人才红利逐渐显现
④是人口众多的国家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10、全国两会期间,有全国人大代表提出议案:通过推出生育奖励等配套措施,加快促进“三孩”生育政策落地。适时调整生育政策旨在 ( )
①促进人口结构合理调整
②提高整体国民文化素质③应对人口的老龄化问题
④迎合经济社会发展需求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11、读“杭州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图,回答下题。(1)、图中数据显示,杭州人口变化的特点是( )A、杭州人口总量呈现下降趋势 B、杭州人口出生率呈下降趋势 C、杭州老龄化程度逐步缓解 D、杭州青壮年劳动人口过剩(2)、为了更好地促进城市人口的发展,杭州可采取的合理措施有( )
①健全社会养老保障和服务体系
②提高外地人落户杭州的门槛③加大优化生育的政策力度
④建立完善家庭养育补贴制度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12、2023年3月2日,浙江省统计局公布了2022年全省人口主要数据,其中杭州市人口数据如下,据表回答下题。
项目
总人口/
万人
年龄构成占比/%
城镇化
率/%
自然增长
率/%
0—14岁
15—59岁
60岁及以上
2022年
1237.6
12.9
68.7
18.4
84.0
2.2
对比上年
+17.2
—0.1
一1.0
+1.1
+0.4
-0.7
(1)、表中数据显示,2022年杭州市( )①青少年比重略有下降
②老龄化问题日趋严重③劳动力人口平衡不足
④人口总量急剧下降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为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杭州市可以采取的合理措施有( )①鼓励生育政策,优化人口年龄结构
②降低城镇化水平,改善生态环境③发展社会事业,完善养老保障体系
④适当延迟退休,增加劳动力资源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13、民非谷不食,谷非地不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宁波“账本”显隐忧。
宁波市耕地、人口调查数据表(部分)
年份
耕地/万亩
总人口/万人
人均耕地面积/(亩/人)
2009
334.2
571.02
0.59
2021
218.28
613.66
0.36
材料二:耕地“亮码”在行动。
从2018年开始,宁波市用三年时间为耕地建立了“健康码”,赋码流程见右图。
材料三:耕地“兜底”保发展。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强调,要落实耕地保护,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全力抓好粮食生产和重要农产品供给。
(1)、从材料一数据中你发现了哪些隐忧?(2)、根据材料一,分析耕地“健康码”的建立在耕地保护方面所起的作用。(3)、综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从资源、人口与发展三者关系的角度简述落实耕地保护的重要性。 -
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新疆是国家重要的煤炭、油气、清洁能源基地和输出地之一。我国实现“双碳”目标对新疆能源绿色转型提出了新要求。
(1)、读图1,写出新疆油气田主要分布的两大盆地名称。(2)、根据图2,归纳新疆能源消费结构变化特点。(3)、综合上述材料,请你为新疆能源绿色转型提出具体措施。 -
15、《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于2023年4月1日正式实施。这部法律将有效保护黄河,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下图为黄河流域水系图。
黄河流域甲、乙、丙、丁四地区对应的环境问题及治理措施正确是( )
A、甲—草地沙化—修建梯田 B、乙一水土流失一植树种草 C、丙—水体污染—跨流域调水 D、丁一洪涝灾害一修拦河坝 -
16、关于我国自然资源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土地利用类型的构成中,林地所占比重最大 B、耕地和林地主要分布在西部湿润、半湿润区 C、水资源的空间分布特点为南丰北缺 D、解决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的主要措施是兴修水库
-
17、“一亩树林每天能释放49千克氧气,足够65个人呼吸之用。如果世界上没有森林,地球上70%的淡水将白白流入大海,许多地区的风速将增强60%至80%。”以上数据告诉我们( )
①自然资源是人类安身立命之本
②淡水资源主要来源于森林③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是基本国策
④要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18、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条件。中国是自然资源大国,种类多,但是分布不均衡。读右图,完成下题。(1)、下列自然资源属于非可再生资源的是( )A、气候资源 B、土地资源 C、森林资源 D、矿产资源(2)、图中所示我国自然资源状况,描述正确的是( )A、煤炭资源人均占有量超世界平均水平 B、耕地资源人均占有量超世界平均水平 C、水资源人均占有量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D、各类资源人均占有量都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
19、针对下图反映的问题,我们应该( )
①降低生产对资源的消耗
②实施资源的跨区域调配③扩展自然资源开发范围
④加强对自然环境的保护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20、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确保耕地数量,才能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读我国耕地面积与粮食产量变化表,回答下题。
年份
2015
2017
2019
2022
耕地面积/亿亩
20.25
20.23
19.18
19.14
粮食产量/万吨
66060
66161
66384
68653
(1)、表中数据显示,我国耕地面积呈下降趋势。原因有( )①洪涝等自然灾害对耕地的损毁
②退耕还林、还草等生态政策的实施③我国的耕地资源地区分布均衡
④城市、交通等非农业建设用地增加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2)、在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的前提下,为持续稳定提高我国粮食总产量,可以采取的合理措施有( )①积极培育并推广粮食高产品种
②不断增加我国粮食进口的数量③治理土壤污染以提升耕地质量
④不断完善我国的粮食储备制度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