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图1为某地等高线地形图。根据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山体部位名称:

    B: ,

    C: , 请说明C处判断理由

    (2)、当地拟在④处修建水库,需要搬迁的村庄是  , 请说明理由
    (3)、甲、乙两村间拟建公路方案最合理的是 (②或③),请说明理由
  • 2、三国两晋南北朝是我国历史发展的重要时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魏、蜀、吴三国的鼎立,使分裂的中国走向局部的统一。曹魏重视农业生产,大力兴修水利。孙吴开发江东,造船业发达,发展了海外贸易。蜀汉在丞相诸葛亮的治理下,发展经济,改善民族关系,加速了西南地区的开发。区域的开发尤其是南方经济得到发展,科技文化有着显著的进步,这些都为新的统一局面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摘编自《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材料二:时海内大乱,独江东差安,中国士民(北方人口)避乱者多南(迁)渡江。

    ——《资治通鉴》

    江南之为国盛矣。……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

    ——《宋书》

    材料三:魏主下诏,以为:“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夫土者,黄口之色,万物之元也,宜改姓元氏。诸功臣旧族……皆改之。” “……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三十已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 

     ——《资治通鉴》

    (1)、根据材料一,请指出三国鼎立局面的出现“为新的统一局面的出现奠定了基础”的理由。并说出江南地区的开发,对我国经济总体格局的变化有什么影响?
    (2)、根据材料二,指出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
    (3)、材料三反映的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一次重要的改革,请说这次改革的名称,并结合材料,概述此次改革的措施。
  • 3、珠穆朗玛峰的海拔是8848.86米,吐鲁番盆地低于海平面154.31米,两地之间的相对高度为(  )
    A、8694.55米 B、9003.17米 C、8794.55米 D、9004.17米
  • 4、下列剖面图能反映出MN线地形起伏状况的是(  )

    A、 B、 C、 D、
  • 5、在图幅相同的两幅图中,地理事物最详细的一幅是(   )
    A、1:50000 B、1/500000 C、图上一厘米代表实地5000米 D、图上一厘米代表实地50千米
  • 6、读等高线地形图(见下),图中河流干流的流向是(   )

    A、东南向西北 B、西北向东南 C、东北向西南 D、西南向东北
  • 7、如果你是随从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的使者之一,你需要准备的东西包括(   )

    ①万头牛羊 
    ②金币 
    ③丝绸 
    ④大量的武器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 8、《宋书》记载“江南……三十有九载,兵车勿用,民不外劳,……氓庶(百姓)繁息,至余粮栖亩,户不夜扃(门上环钮),盖东西之极盛也。”材料反映了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主要原因是(   )
    A、南方社会相对安定 B、南方赋役负担繁重 C、江南地区自然条件优越 D、北方战乱相对频繁
  • 9、“齐民”就是平民百姓的意思,“要术”指的是谋生的重要方法。简单地说,《齐民要术》这本书就是他为百姓的生存总结出来的一些生产和生活的技术、经验。文中“他”是指(   )
    A、宋应星 B、贾思勰 C、徐光启 D、郦道元
  • 10、下面两幅图片是出土于魏晋时期的画像砖。这些画像砖反映的社会现象是(    )

        少数民族牛耕画像砖(甘肃出土)  汉人胡食画像砖(甘肃出土)

    A、尚武之风盛行 B、国家实现统一 C、胡汉相互交融 D、军阀混战不休
  • 11、东汉末年,随着形势的发展,东汉政府实行州牧制度,客观上导致了群雄割据的混乱局面形成。由此,三国鼎立局面形成。下列评价符合历史发展趋势的选项是(   )
    A、局部统一,为大一统创造了条件 B、战乱频繁,严重破坏了社会经济 C、政权割据,形成了国家分裂局面 D、破坏了民族关系,不利于民族交融
  • 12、2023年暑假出圈的短剧《逃出大英博物馆》反映了对流失海外文物早日回家的期盼。“以形写神”的珍贵画卷摹本《女史箴图》(下图),现藏于大英博物馆。其原作可追溯至(   )

    A、东晋 B、西晋 C、东汉 D、隋朝
  • 13、如图为“西汉初期中央和封国力量对比”图,该图可以用来研究汉武帝实施“推恩令”(   )

    A、背景 B、措施 C、结果 D、影响
  • 14、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迁》中写道:秦统一后,原六国旧贵族仍忠于他们的王室,精英知识分子也对禁锢诸子学说的政策不满,平民百姓不堪远征和大兴土木的负担,秦王朝便分崩离析了。由此看来,秦朝灭亡的原因有哪些(   )

    ①缺少国家认同 
    ②赋税徭役繁重 
    ③土地兼并严重 
    ④思想禁锢严苛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 15、西晋王朝存在时间非常短暂。导致西晋是一个短命王朝的原因有(  )

    ①统治集团迅速腐朽    
    ②北方人大量迁往江南地区

    ③八王之乱            
    ④内迁少数民族反抗西晋的压迫。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 16、七年级某同学绘制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朝代或政权更替示意图,空格处应该填的朝代名称是(  )

    A、东汉 B、西晋 C、前秦 D、北魏
  • 17、东汉是中国历史上继西汉之后又一个统一的中原王朝,传八世共十四帝,享国一百九十五年,与西汉统称两汉。前期建立者励精图治,使国家出现繁荣局面,但中后期却走向衰落。其衰落的根本原因是(  )
    A、州牧势力的膨胀 B、农民起义的打击 C、王莽施政的危害 D、外威宦官交替专权
  • 18、“汉定百年之间,亲属益疏,诸侯或骄,大者叛逆小者不轨于法”。汉武帝为此采取的措施是(  )
    A、统一铸造货币 B、实行盐铁专营 C、发兵北击匈奴 D、颁布“推恩令”
  • 19、汉武帝时,将京畿以外地区分为十三州部,设刺史,每年定期巡视所部郡国。汉武帝此举是为了(  )
    A、分化王国力量 B、提升儒学地位 C、监察地方势力 D、拓展统治范围
  • 20、按照秦朝规定,郡守每年秋冬要向朝廷申报一年的政绩,县也要上集簿于郡,中央或郡对其下属进行考核。这反映出秦朝(  )
    A、国土疆域并不是十分的广大 B、采取有效措施维护国家统一 C、皇帝享有着非常巨大的权力 D、郡县各项事务都受制于中央
上一页 61 62 63 64 65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