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2020年6月21日(夏至日)。地球上演了日环食天象,此次日食环食带我国境内从西藏开始,最后在台湾省结束,环食带内可以观测到日环食(如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数字①所在省(直辖市)的简称是(     )
    A、 B、 C、 D、
    (2)、此次日环食带依次经过我国地势的哪几级阶梯(     )
    A、第一、二阶梯 B、第一、二、三阶梯 C、第三、二、一阶梯 D、第二、三阶梯
  • 2、我国有34个省级行政区域,每个省级行政区域都有独特的自然和人文特点。读下面四个省级行政区域轮廓图,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四省区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是我国纬度最高的省区 B、②南部有阳光直射现象 C、③是我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区 D、④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省区
    (2)、图示四省区省会城市的纬度位置由高到低的排列,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 B、④③②① C、④③①② D、③④①②
  • 3、读下面三幅图,回答问题。

         

    (1)、图1中ABC三点,最早看到日出的是
    (2)、图1中ABC三点所在纬度正午时刻太阳高度角最大的是
    (3)、在我们此次考试当天,地球运行至图2之间(用字母表示),在这之后的20天,太阳直射点应往 (南\北)移动,彭山在这期间昼夜长短变化情况是 , 北极圈内的极夜范围将(扩大\缩小)。
    (4)、图3示意“二分二至日”时我国北京(约40°N)正午的树影长短情况,图3中正午太阳光序号①相对应北半球的节气为 , 对应图2公转中的处(填字母),此时北极圈内出现了现象。
    (5)、图1中ABC三点,昼长由短到长的顺序是
  • 4、读经纬网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各点的经纬度:B: , C: , D:
    (2)、图中各点位于西半球的有 , 位于北半球的有
    (3)、C位于(填高\中\低纬),F位于高中低纬的(填高\中\低纬)。
    (4)、图中各点被太阳直射的有
    (5)、A位于热量带中的带。
    (6)、D在A的方。
  • 5、10月1日清晨,隆重的升国旗仪式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6周年。迎着清晨的第一缕阳光,在雄壮的国歌声中,五星红旗冉冉升起!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0月1日这天人们在天安门广场上参加升旗仪式时,看到太阳从哪一方位升起来?(     )
    A、东北 B、西北 C、东南 D、西南
    (2)、这一天正午时刻,天安门广场上旗杆的影子应朝向(     )
    A、正东 B、正南 C、正西 D、正北
  • 6、北京时间2024年4月28日,神舟十七号、神舟十八号航天员乘组在轨举行交接仪式,两个乘组移交了中国空间站的钥匙。神舟十七号航天员乘组将于4月30日乘坐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返回东风着陆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返回这一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太阳直射南半球 B、彭山昼长夜短 C、彭山昼最长夜最短 D、彭山正午日影达到一年中最短
    (2)、航天员在太空中可以看到(     )

    ①地球是个蔚蓝色的球体       ②地球表面有无数条经线和纬线       

    ③昼夜交替                           ④地球上的大气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 7、读时区划分简图,当③地北京的时间为6月13日23点时,④地悉尼的时间是(     )

    A、6月13日21点 B、6月14日01点 C、6月13日01点 D、6月14日21点
  • 8、下图为“某一日期甲、乙、丙、丁四个地点的昼长状况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从南北半球来看,甲、乙、丙、丁四个地点中(     )
    A、甲位于南半球,乙位于北半球 B、乙与丙位于同一半球 C、丙位于北半球,丁位于南半球 D、甲与丁不在同一半球
    (2)、图示甲、乙、丙、丁四个地点中,纬度最高的地点是(     )
    A、 B、 C、 D、
  • 9、日晷是中国古人观测日影计时的仪器。早晨的阳光照射在日晷上,晷针的影子投在晷面的西侧,随着阳光的自东向西移动,晷针的影子像现代时钟的时针移动,这样就可以显示时间。下图示意日晷,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晷针投影长度最短的时刻是(     )
    A、日出 B、正午 C、下午 D、日落
    (2)、一天中,造成日影朝向有规律的变化的原因是(     )
    A、地球公转 B、地球自转 C、海陆变迁 D、地球不透明
  • 10、读“经纬网图”,回答问题,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甲点所处半球位置,描述正确的是(     )
    A、东半球、北半球 B、东半球、南半球 C、西半球、北半球 D、西半球、南半球
    (2)、甲在丁的(     )方
    A、东北 B、西南 C、东南 D、西北
    (3)、丙的经纬度是(     )
    A、10°S,25°W B、10°N,25°W C、10°S,25°E D、10°N,25°E
  • 11、我国渔民某日在南海某海域(118°E,15°N)进行海上捕捞作业时,受到某邻国军舰的干扰。为保护我国渔民的合法权益,我国渔政船从甲地出发立即前往事发海域维权。结合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为了尽快抵达事发地点,渔政船选择的前进方向大致是(     )
    A、东北方向 B、西北方向 C、正南方向 D、东南方向
    (2)、在地球仪表面,从赤道向两极,纬线逐渐缩短;所有经线等长。据此推断,图中①~④各点之间的实地距离最短的是(     )
    A、①→③ B、①→② C、③→④ D、②→④
  • 12、地理活动课上,小明同学制作了一个简易的地球仪。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小明制作的地球仪能反映出(     )
    A、纬线指示正东和正西方向 B、经线是长度相等的圆圈 C、纬度越低,纬线越短 D、所有的经线相互平行
    (2)、丙地的经纬度是(     )
    A、(60°S,60°W) B、(60°N,60°E) C、(60°N,60°W) D、(60°S,60°E)
    (3)、与甲地地方时相同的地点是(     )
    A、 B、 C、 D、不存在
  • 13、如图列出了有关地球大小的一组数据。其中数据“约4万千米”是指地球的(     )

       

    A、平均周长 B、最大周长 C、表面积 D、平均半径
  • 14、2025年5月,中国将发射“天问二号”探测器实施小行星2016H03伴飞、采样、返回任务,进一步验证其物理特性及起源假说。2016H03小行星形状不规则,直径可能在40到100米之间,轨道紧邻地球轨道。图是太阳系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小行星2016H03的轨道最有可能位于(     )
    A、水星和金星之间 B、地球和火星之间 C、火星和木星之间 D、木星和土星之间
    (2)、小行星2016H03的探测难度远大于月球,原因可能是(     )
    A、直径较月球小 B、体积较月球稍大 C、形状较月球圆 D、位于小行星带内
    (3)、“天问二号”将实施小行星2016H03伴飞、采样、返回任务,体现了(     )
    A、我国对宇宙的研究已十分完备 B、我国科技领先世界所有国家 C、我国取得太空探索技术的突破 D、我国的小行星研究绝对领先
  • 15、2020年2月23日,天文学家发现距地球40光年的一颗红矮星(TRAPPIST-1)有7颗与地球大小相当的行星,其中3颗位于“宜居带”内。下图为天体系统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红矮星“TRAPPIST-1”所属天体的特点是(     )
    A、拖着长长的彗尾 B、不发光不透明 C、呈云雾状 D、自身发光发热
    (2)、材料中可反映“宜居带”具有满足生命存在的条件是(     )
    A、有可供生命呼吸的大气 B、与恒星距离适中,有适宜的温度 C、有丰富的矿产资源 D、体积质量适中,可形成大气层
  • 16、读经纬网地图,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D点和E经纬度。
    (2)、A点在南、北半球中的半球,B点在东、西半球中的半球,C点位于低、中、高纬度中的纬度。
    (3)、与A在同一条纬线上的点是 , 与A在同一条经线上的点是
    (4)、A在B的方向,A在C的方向。
    (5)、从A点一直向北走,最终(能/不能)回到原地。
  • 17、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地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地理实践是学习地理的最好方式。请和地理兴趣小组的同学们一起完成地球仪模型的制作。

    【实践主题】用简易材料制作地球仪模型(图1)

    (1)、材料选用:根据实践主题,可选用的材料有。(写出1种即可)
    (2)、操作步骤:在制作过程中,地轴倾斜与地面夹角成度。
    (3)、图2为某同学制作的地球仪模型作品。图中C是(经/纬)线,D是(经/纬)线。该同学在制作时,每隔45°绘制一条经线,每隔30°绘制一条纬线。根据已标注出的经纬度,可判读出C的经度是 , D的纬度是
    (4)、读图3,A点的经纬度坐标是;A点位于(东/西)半球;B点位于(南/北)半球;A点位于B点的方向。
  • 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某中学生利用泡沫球、竹签、铁丝、记号笔和橡皮泥等器材制作简易地球仪,并演示地球自转。下图示意简易地球仪及其制作步骤。

    制作步骤

    ①用橡皮泥制作成底座。

    ②在泡沫球上选取某点为南极,再找到另一端的对称点为北极,用竹签穿过南北极。

    ③把铁丝弯成弧形支架,并将竹签两端连接固定在支架上。

    ④将铁丝支架与底座连接牢固。

    ⑤调整支架角度,使竹签与桌面垂直。

    ⑥画出经纬线并标注经纬度。

    (1)、步骤③~⑤中有一处制作错误,指出其序号并更正错误。
    (2)、a、b、c、d四条经线中有一处经度标注错误,指出错误经线字母并更正经度。
    (3)、该学生利用自制地球仪演示地球自转,从北极上空俯视时,泡沫球呈现的旋转方向是时针,地球自转一周经历的时长约为
    (4)、该学生准备利用自制地球仪演示昼夜更替,还应补充的一项器材是 , 其作用是
  • 19、读示意某半球经纬网,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该半球是东西半球的半球。
    (2)、填出C、E两地的经纬度坐标:

    C:纬度 , 经度

    E:纬度 , 经度

    (3)、A在C的方向,E在D的方向。
    (4)、从B点沿着经线一直向北走,不改变方向,(能/不能)回到原地。
    (5)、A、B、C、D、E五地中位于中纬度的有 , 位于北半球的有
  • 20、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吃过冬至面,一天长一线”,这句谚语是说过了冬至,白天的时间会越来越长,一天能长一线的时间。“一线”就是指古代女子做针线活用掉一根线的时间,大约两分钟.

    材料二:9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率中央代表团抵达乌鲁木齐,出席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周年庆祝活动。习近平作为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率中央代表团到新疆出席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庆祝活动,在党和国家历史上是第一次,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新疆工作的高度重视、对新疆各族干部群众的亲切关怀。

    材料三:我国四大卫星发射中心分布示意图(图一)和地球公转示意图(图二)。

       

    【探究一】解密经纬网

    (1)读材料三中图一,搭载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七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酒泉的经纬度位置为 , 处于纬度地区(填“低”“中”或“高”),四大卫星发射中心中位于热带的是卫星发射中心。

    【探究二】解密地球的公转

    (2)材料一中“吃过冬至面,一天长一线”的现象,其实是地球(填“自转”或“公转”)运动的结果。材料二中习近平总书记率中央代表团抵达乌鲁木齐,出席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周年庆祝活动这一天地球运行到材料三中图二的位置(填数字)。

    【探究三】南北半球的季节差异

    (3)春节时,家住北半球的小张跟远在南半球澳大利亚悉尼的好友小李打视频电话,激动地分享着他们这里热闹的场景(下图)。判断漫画中小李所在地区的季节是季。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