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地理小组的同学想利用自己制作的地球仪设计实验演示此次天文现象,下列作品中,可用的是(     )
    A、 B、 C、 D、
  • 2、下图示意某校地理小组拍摄的月食现象全过程图。读图,据图中月面上的阴影,可推测出(     )

    A、地球是一个巨大的球体 B、地球自东向西公转 C、地球表面积约为5.1亿平方千米 D、地球平均半径约为6371千米
  • 3、地球仪是学习地理的重要工具。根据地球仪的特点,完成下面小题。
    (1)、同学们在制作地球仪的过程中,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用圆圈表示纬线 B、用椭圆形物体制作地球仪 C、地轴要与水平面成66.5°角 D、在北极标注N,南极标注S
    (2)、用自制地球仪演示地球自转,可观察到正确的自转方向的是(     )
    A、 B、 C、 D、
  • 4、下列图例中,通常用于表示长城的是(     )
    A、 B、 C、 D、
  • 5、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①为山,其东侧的地形区为 , 西侧的地形区为 , 该地形区位于我国地势第级阶梯上。
    (2)、⑦山脉,其北侧的地形区是 , 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盆地。
    (3)、我国四大高原中,高原地形崎岖,石灰岩广布,喀斯特地貌典型;高原雪山连绵,冰川广布。
    (4)、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地势特征是: , 呈阶梯状分布。阶梯交界处,河流落差大,资源极为丰富。
  • 6、读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2022年我国人口总数为141175万人,比上年减少85万人。下图为2010— 2022年中国总人口、人口自然增长率和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统计图。

    材料二:2021年5月11日,我国公布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数据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比例达到18.7%,人口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为人口的长期均衡发展增加了压力。

    (1)、读材料一可知,2012年以来年均自然增长率总体呈波动(填“增长”或“下降”)。2021年第七次人口普查期间,我国人口总量持续(填“增长”或“下降”)。2022年,中国人口近61年来首次出现(“正”或“负”)增长。 为此,可采取的措施有(任答一点)。
    (2)、自1982年达到生育率高峰后,我国人口生育率持续快速下降,主要原因是我国实施了的基本国策。
    (3)、读材料二可知我国人口问题严重。
    (4)、针对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持续上升的状况,下列应对措施合理的是(     )
    A、推迟结婚生育年龄 B、促进人口性别比例趋于平衡 C、健全老年人社会保障制度 D、促进东部人口大量向西部迁移
  • 7、读“中国的疆域与邻国图”,回答下列问题。

    (1)、10月14日,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组织开展“联合利剑-2024”演习,这是捍卫国家主权、维护国家统一的正当必要行动。演习相关地点①是省。在⑤省边境线长4060公里,八个边境州市、25个边境县,19个国家级口岸,65条边民通道,防控非常不易。
    (2)、中印若携手合作,将有利于维护发展中国家的整体利益,推动世界多极化进程,维护地区乃至世界的和平与稳定。中国邻国众多,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国家名字,B , C , D
    (3)、我国领海自北向南依次是渤海、
  • 8、秦岭—淮河是我国一条主要的地理界线,下列界线与它大体一致的是(     )
    A、1月0℃等温线 B、半湿润和半干旱的界线 C、400mm年等降水量线 D、暖湿带与中温带界线
  • 9、我国年降水量分布的总趋势是(     )
    A、从西南沿海向东北逐渐减少 B、从西向东降水逐渐减少 C、从北向南降水逐渐减少 D、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减少
  • 10、乌蒙山片区位于云南省、四川省、贵州省、重庆市四地的结合部,是我国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之一。读乌蒙山片区位置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乌蒙山片区(     )
    A、位于我国地势第一级阶梯,地势西高东低 B、位于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地势南高北低 C、位于我国地势第三级阶梯,地势东高西低 D、位于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地势西高东低
    (2)、推测乌蒙山片区经济落后的主要自然原因(     )
    A、气候寒冷,位于寒温带 B、降水稀少,属于干旱区 C、地形闭塞,交通不便 D、地表崎岖,灾害频发
  • 11、山脉构成地形的骨架,往往成为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如图中①~④代表我国主要地形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位于非季风区的地形区是(     )
    A、 B、 C、 D、
    (2)、下列关于②地区的叙述中,可信的是(     )
    A、江海交汇 B、气候湿热 C、牛羊成群 D、千沟万壑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①--逐水草而居蒙古包 B、②--秦岭南,柑橘香甜 C、③--森林密,黑土肥沃 D、④--水资源匮乏而引黄河水
  • 12、我国南方地区的房顶较陡,而西北地区房顶是平的,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A、建筑风格 B、气温 C、降水 D、传统风俗
  • 13、我国民族众多,各民族都有自己的风俗习惯。下列搭配正确的组是(     )
    A、蒙古族——开斋节、摔跤 B、汉族——端午节、赛龙舟 C、傣族——火把节、手鼓舞 D、藏族——那达慕大会、斗牛
  • 14、下列有关人口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一个国家人口增长越快越好 B、一个国家人口增长越多越好 C、人口问题只存在于发展中国家 D、人口增长必须与经济社会相适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
  • 15、我国地理学家胡焕庸提出了一条著名的人口地理界线是(     )
    A、秦岭—淮河 B、黑河—腾冲 C、长城沿线 D、1月0℃等温线
  • 16、哈尔滨是中国著名的冰雪旅游城市,它所在省级行政区是(     )

    A、 B、 C、 D、
  • 17、下列国家中,哪一组全部与我国陆地相邻(     )
    A、朝鲜、印度 B、俄罗斯、巴勒斯坦 C、缅甸、泰国 D、尼泊尔、韩国
  • 18、2023年8月29日是第20个全国测绘法宣传日,今年测绘法宣传日暨国家版图意识宣传周,仍以“规范使用地图,一点不能错”为主题。下图为中国疆域简图和钓鱼岛常态化巡航景观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我国领土(     )
    A、跨寒、温、热三个温度带 B、最东端在新疆的帕米尔高原 C、陆上国界线长,邻国众多 D、与韩国既陆上相邻又隔海相望
    (2)、下列关于我国地理位置及其优越性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海陆兼备,发展空间大 B、我国东临太平洋,东部广大地区雨量充沛,利于农业生产 C、我国大部分地区位于北温带,小部分地区位于寒带,没有热带 D、我国南北跨纬度近50度,南北气候差异大,为我国发展农业经济提供了有利条件
    (3)、我国在钓鱼岛周边开展常态化巡航的意义是(     )

    ①强化周边岛礁及海域有效管理 ②树立公民海洋国土观念 ③治理海洋污染 ④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 19、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探究一:气候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1)气候影响民居:下图民居中主要分布在热带季风气候区的是____(填字母)。

    A. B. C. 

    (2)气候影响农业生产:结合甘蔗生长习性推测,最适宜种植甘蔗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填数字圈码);适宜种植甜菜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填数字圈码)。

    糖料作物

    生长习性

    甘蔗

    喜热、喜湿、喜光,对热量要求较高,日均温低于13℃就会停止生长

    甜菜

    喜温凉,有耐寒、耐旱的特性,年降水量大于450毫米即可满足其生长需求,气温在5℃时种子仍可发芽

    (3)气候异常带来的危害:降水过少,会导致________灾害;降水过于集中,会导致________灾害。

    探究二: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

    (4)在我国北方地区,即使在寒冷的冬天,也能吃到新鲜的蔬菜,主要是因为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利用大棚改变了作物生长过程中所需的________(热量/水分)条件。

    探究三:关注气候,保护环境

    (5)当前,全球变暖日益严峻,请说一说作为中学生你会怎么做来保护环境?

  • 20、最近,越来越多的中国游客选择自驾出行游玩欧洲,被网友调侃为“世界街溜子”。下图是家住新疆乌鲁木齐的网友出行导航路线图和亚欧大陆气候类型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从新疆乌鲁木齐抵达法国巴黎,穿过了亚洲、欧洲分界线。该分界线是山脉、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
    (2)、该网友从新疆出发,发现当地以草原、荒漠为主,气候类型是 , 全年降水(丰富/稀少),形成这种气候特征的原因是
    (3)、到达巴黎后,可以发现当地居民出行常携带雨伞,请从气候方面解释该现象:
    (4)、造成乌鲁木齐与巴黎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5)、请分析从新疆到巴黎,房屋的墙壁越来越薄的原因。
上一页 378 379 380 381 382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