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台湾省位于我国东南沿海,是祖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读台湾省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台湾省位置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赤道穿过台湾岛中南部 B、东邻太平洋 C、北临东海,南临南海 D、西隔海峡与福建省相望
    (2)、台湾因物产丰富而享有盛誉。下列美称不属于台湾岛的是(     )
    A、海上米仓 B、东方甜岛 C、水果之乡 D、天府之国
  • 2、2024年5月8日,第二届粤港澳大湾区人才高质量发展大会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成功举办。读粤港澳大湾区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粤港澳大湾区的范围不包括(     )
    A、香港特别行政区 B、福建省 C、澳门特别行政区 D、广东省
    (2)、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优势有(     )

    ①人口密度大,消费市场广   ②有丰富的矿产资源   ③地广人稀

    ④香港是国际金融中心、贸易中心   ⑤地处沿海,地理位置优越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④⑤
  • 3、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读黄土高原景观图和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模拟实验图,完成下面小题。

    (1)、黄土高原的地表特征是(     )
    A、雪山连绵 B、地形平坦 C、千沟万壑 D、草原、荒漠广布
    (2)、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模拟实验图反映,影响水土流失的因素有(     )
    A、地表土质 B、植被疏密 C、坡度陡缓 D、降水强度
    (3)、下列不属于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带来的危害的是(     )
    A、带走了地表肥沃的土壤,使农作物产量下降 B、泥沙下泄导致河流含沙量剧增,给防洪及河道整治造成困难 C、破坏了农田和村庄 D、使地震、台风灾害加剧,生态环境恶化
  • 4、读我国北方地区图,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北方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形以平原和盆地为主 B、平原广阔,是我国重要的旱作农业区 C、有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 D、水乡风貌别具特色
    (2)、下列关于①、②两地地理差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地为暖温带,②地为寒温带 B、①地属半湿润区,②地属湿润区 C、①地是“黑土地”,②地是“黄土地” D、①地种冬小麦,②地种春小麦
  • 5、位于长江上游的白鹤滩水电站,在建设中斩获6项“世界第一”。该水电站与长江其它水电站联合调度,形成世界上最大的清洁能源走廊,为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做出重要贡献。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白鹤滩水电站所处地区(     )
    A、位于长江下游河段 B、地势落差大,流量大 C、经济发达,用电量大 D、贵州省和重庆市交界处
    (2)、下列关于长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发源于唐古拉山脉,注入黄海 B、流域面积广阔,支流众多,结冰期长 C、水能蕴藏量大,被称为“水能宝库” D、是南北运输的大动脉,被称为“黄金水道”
  • 6、2024年元旦期间,哈尔滨“冰雪大世界”火爆出圈,其制作冰雕的原材料主要取自临近的松花江。读松花江哈尔滨水文站径流量年变化曲线图,完成下面小题。

    (1)、据图可知,松花江径流量最多的月份是(     )
    A、4月 B、6月 C、8月 D、12月
    (2)、图中显示松花江出现了明显的春汛,其原因是春季(     )
    A、大气降水明显增多 B、河流上游水库放水 C、气温回升积雪消融 D、高山冰川大量融化
    (3)、哈尔滨制作冰雕有利的自然条件有(     )

    ①冬季气温低   ②制作工艺精湛   ③制作人数众多   ④靠近冰源产地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 7、读中国局部省级行政区域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甲海域是我国的(     )
    A、渤海 B、黄海 C、东海 D、南海
    (2)、北回归线自东向西依次穿过的省级行政区域简称分别是(     )
    A、粤、桂、台、滇 B、滇、桂、粤、台 C、桂、粤、台、滇 D、台、粤、桂、滇
    (3)、下列对乙行政区域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有我国的第一大岛,为热带海岛 B、行政中心是三沙市 C、是我国纬度最低的省级行政区域 D、四季变化非常明显
  • 8、二氧化碳温室气体猛增引发的“温室效应”对全球气候及生命安全构成威胁。我国提出“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碳达峰”是国家承诺在2030年前,二氧化碳的排放不再增加,达到峰值之后再慢慢减下去;而到2060年,要采取植树、节能减排等各种方式全部抵消掉,这就是“碳中和”。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有科学家预测“温室效应”会导致沿海低地被淹。请你将下列相关内容根据因果顺序加以排序,并将字母填入对应空格内。

    A.全球气温升高   B.海平面上升   C.二氧化碳增加

    D.燃烧煤、石油   E.沿海低地被淹   F.两极冰川融化

    (2)、调整好一次能源结构对减少“碳排放”至关重要。从图1可以看出,其中占比最大,但整体上处于不断下降趋势,非化石能源的消费比重呈现明显的(上升/下降)态势,从图2可知,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来源有呼吸作用和 , 为了实现2060年“碳中和”目标,人们应该从哪几个方面入手?(答出一点即可)。
  • 9、2021年是渝新欧国际铁路开通的第10年,该铁路从中国重庆到德国杜伊斯堡,是往来于中国与沿线各国的集装箱国际铁路联运班列,货运时间约是海运的三分之一到四分之一。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中欧班列是往来于中国和(填大洲名称)及沿线各国间的铁路货运列车,“渝新欧”班列是中欧班列的主要运输线路之一。该班列从中国出发,终点是德国的 , 全长11000多千米。
    (2)、图中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是 , 中国和德国之间的经济互助合作称为(南北对话/南南合作)
    (3)、渝新欧国际铁路开通的主要意义是(     )
    A、改善沿线各国气候条件 B、改善沿线各国水文状况 C、满足沿线各国旅客出行需要 D、满足沿线各国贸易增长需要
  • 10、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从图中可知,世界人口的分布很(均匀/不均匀),人口的疏密程度常用表示,由图1可知,世界约56.5%的人口主要分布在平均海拔200米以下的地区,(填地形类型)。由图2可知,世界人口大部分位于北半球的降水较多、气候温和的中纬度和纬度地区,图3可知世界上人口稠密地区有A、B亚洲南部、C、D北美洲东部;
    (2)、①区域西部濒临大西洋、东部濒临红海,却人口稀疏,主要自然原因是
    (3)、④区域平原面积广大,却人口稀疏,主要自然原因是
  • 11、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等温线大致与平行,南、北回归线之间,年平均气温大约在℃以上,在地球“五带”的划分中,这一纬度范围属于 , 南极洲的等温线较其它大洲的等温线
    (2)、C地的年平均气温比A地 , 体现了世界年平均气温“从低纬向高纬逐渐”的纬度分布规律;B地的年平均气温比A地 , 可知同纬度的海洋和陆地气温。(相同/不同)
  • 12、欧洲人大多数是(     )人种。
    A、黄色 B、白色 C、黑色 D、蓝色
  • 13、读“某地某年月平均气温统计表”,完成下面小题。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气温(℃)

    -3

    -1

    7

    13

    19

    24

    27

    25

    22

    18

    12

    5

    (1)、该地的气温年较差是(     )
    A、-3℃ B、30℃ C、27℃ D、24℃
    (2)、根据气温年变化的一般规律判断,该地位于(     )
    A、北半球陆地 B、南半球陆地 C、北半球海洋 D、南半球海洋
    (3)、四位同学根据表中数据分别绘制了该地的气候年变化曲线图,其中正确的是(     )

    A、A B、B C、C D、D
    (4)、对该地气温数值进行分析,正确的是(     )
    A、该地在北温带 B、该地在南温带 C、该地夏季温和 D、该地冬季温和
  • 14、“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反映的是(     )
    A、气温日较差大 B、气温年较差大 C、气温年际变化大 D、气温月较差大
  • 15、被称为世界“雨极”的是(     )
    A、台湾火烧寮 B、托克逊 C、阿塔卡马沙漠 D、乞拉朋齐
  • 16、读世界某区域7月份等温线分布图(单位:℃)完成下面小题。

       

    (1)、若b处(27℃)海拔为800米,则a处海拔约是(     )
    A、1300米 B、300米 C、1800米 D、500米
    (2)、对该区域地理位置的描述,正确的是(     )
    A、位于南半球低纬度地区 B、位于南半球温带地区 C、位于北半球热带地区 D、位于北半球低纬度地区
  • 17、华为注重研发和创新,在全球范围内拥有大量的研发中心,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四个城市位于南半球的是(     )
    A、惠灵顿 B、旧金山 C、巴黎 D、香港
    (2)、下列纬度最高的城市是(     )
    A、约翰内斯堡 B、迪拜 C、温哥华 D、赫尔辛基
    (3)、图中位于西半球的城市有(     )个
    A、1 B、2 C、3 D、4
    (4)、巴黎被称为“艺术之都”,其所在的国家法国西侧濒临的大洋是(     )
    A、太平洋 B、大西洋 C、印度洋 D、北冰洋
    (5)、惠灵顿所在的大洲是(     )
    A、非洲 B、南美洲 C、亚洲 D、大洋洲
  • 18、双辽市某日天气预报:晴,气温10℃~15℃,其中15℃大概出现在一天中的(     )
    A、日出前后 B、上午10时 C、午后2时 D、日落时分
  • 19、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在学习了“地球的运动”之后,江西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开展了观察物影变化规律的实践活动。下表为同学们在冬至日不同时间测量并记录的竹竿影长,下图为同学们在活动期间绘制的竹竿影长示意图。

    时间

    8时

    10时

    12时

    14时

    16时

    竹竿影子长度/米

    8.6

    3.2

    2.4

    3.2

    8.6

    活动一:影长的日变化

    (1)据表可知,一天中竹竿影长的变化规律是________,推测此现象与地球的________(运动方式)有关。

    (2)冬季,同学们经常在室外玩踩影子游戏,如果仅考虑影子长短因素,下列时间最容易被对方踩到影子的是____(单项选择)。

    A. 8:00B. 10:00C. 12:00D. 14:00

    活动二:影长的年变化

    (3)某组同学分别在夏至日和冬至日进行观察并测绘了图1,但忘记了标注观测时间和方向,推测A图测绘的时间应该是________(节气)日;A、B两图中的影子均朝向________方。

    活动三:影长的地区差异

    (4)冬至日这一天,家住南昌市的小明邀请家住北京市的表弟一起测量高度相同的两栋楼的正午影长,并绘制出图2。图中C、D两图影子长短不同,主要是因为两地的________(经度/纬度)不同。由此推断,为了更好地采光,与南昌市相比,北京市的楼间距应该更________(大/小)一些。

  • 20、读经纬网图(图1)和地球公转示意图(图2),完成下列问题。

    (1)、如图1所示,位于南半球的是(填字母)。
    (2)、国庆节当天,地球在图2所示公转轨道中的位置最接近(填序号),此时图1所示A、B、C、D四地中,昼夜平分的是
    (3)、当地球公转到图2所示③位置时,太阳直射点位于(纬线),此时南半球的澳大利亚正处于季,此后的一个月内,图1中A地白昼时间逐渐(变长/变短)。
    (4)、图1中A、B、C、D四地,一天中最早看到太阳的是地,这是因为地球自转方向为 , 位于侧的地点能够较早看到日出。
上一页 250 251 252 253 254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