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近年来,雅加达由于人口激增等原因,深受“大城市病”困扰。2024年11月19日,印度尼西亚正式取消雅加达作为首都的地位,首都迁至努山塔拉。下图为印度尼西亚图。

    (1)、东南亚被称为东方“十字路口”,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图中A海峡是该“十字路口”的“咽喉”要道。
    (2)、印度尼西亚位于世界最大的群岛群岛,全年高温多雨,属于气候,热带经济作物的种植广,是世界上最大的生产国。
    (3)、图中可看出印度尼西亚火山众多,有“”之称。
    (4)、雅加达的“大城市病”主要表现在
  • 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某地理兴趣小组在学习亚洲时,一起探究亚洲的气候与生产生活及人口分布,请你结合亚洲人口密度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1)、亚洲气候类型复杂多样,图中导致C和D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图中B地旱涝灾害频发,主要原因是(填风向)季风不稳定。
    (2)、A、B、C三地中,是世界上热带经济作物重要产地的是 , 畜牧业和节水农业别具特色的是。(填字母)
    (3)、从图中看,亚洲的人口稠密区主要分布在亚洲东部和部,A地人口密度小,主要原因是
  • 3、2024年是中国极地科学考察40周年。在我国发行的极地科学考察纪念币上,呈现有科考站位置等极地元素,纪念币图案有北极熊、雪龙号科考船、极光、冰芯取样等场景。下图为我国北极科考站位置示意图和极地科学考察40周年纪念币图案。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中冰北极科学考察站位于黄河站的(     )
    A、西北方向 B、东北方向 C、东南方向 D、西南方向
    (2)、极地科学考察纪念币上的北极科考元素有(     )

    ①科考站位置②极地科考船③冰芯取样工作场景④企鹅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北极科学考察的最佳时间是(     )
    A、3月~5月 B、6月~8月 C、9月~11月 D、12月~次年2月
  • 4、读多瑙河与莱茵河干流流经的国家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莱茵河最终注入(     )
    A、太平洋 B、印度洋 C、大西洋 D、北冰洋
    (2)、莱茵河和多瑙河共同的特点是(     )
    A、流经多个国家 B、航运价值都不大 C、流经地区人口稀疏 D、流经地区的气候一致
  • 5、2025年2月1日,在纳米比亚首都国际机场公路项目第三期工程驻地,中纳员工参加包饺子、拔河比赛、套圈游戏等活动共同庆祝蛇年春节。下图为纳米比亚简图和中纳员工活动图片,结合图文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1)、读图判断,参与公路建设的当地员工以(     )
    A、黄色人种为主 B、白色人种为主 C、黑色人种为主 D、混血人种为主
    (2)、在公路建设过程中,受自然条件影响,须面对的困难有(     )

    ①铜矿多②水源少③养殖业发达④气温高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 6、2024年11月6日至7日,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第八次领导人会议在云南昆明举行。读澜沧江—湄公河流域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结合①②③④四地的海拔判断,澜沧江—湄公河流向是(     )
    A、自西南向东北 B、自东北向西南 C、自东南向西北 D、自西北向东南
    (2)、湄公河流经的国家中,有一个内陆国,该国是(     )
    A、缅甸 B、泰国 C、越南 D、老挝
    (3)、目前,旅游业已成为湄公河流经国家的重要产业,这些国家也成为中国游客热门的境外旅游目的地。它们吸引中国游客的优势条件包括(     )

    ①距离近,耗时短②语言沟通障碍小

    ③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丰富④经济发达,接待服务水平高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 7、读北美洲略图。完成下面小题。

       

    (1)、北美洲西侧濒临的大洋是(     )
    A、太平洋 B、北冰洋 C、大西洋 D、印度洋
    (2)、南、北美洲的分界线①是(     )
    A、苏伊士运河 B、巴拿马运河 C、土耳其海峡 D、白令海峡
  • 8、2025年3月25日至28日,2025年博鳌亚洲论坛年会在海南博鳌举行,本次年会主题为“在世界变局中共创亚洲未来”。读亚洲地理分区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亚洲的地理位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北临北冰洋、东临印度洋 B、西南隔苏伊士运河与非洲相邻 C、全部位于东半球、北半球 D、西北隔土耳其海峡与北美洲相望
    (2)、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博鳌亚洲论坛的举办备受瞩目。以下关于亚洲的叙述,正确的有(     )

    ①跨经度最广的大洲②面积最大的大洲

    ③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大洲④跨纬度最广的大洲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3)、按地理方位划分,博鳌亚洲论坛的举办地位于(     )
    A、南亚 B、西亚 C、东亚 D、中亚
  • 9、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农业+世界地理主题】

    材料一:墨西哥多火山、地震。境内尤卡坦半岛东北海岸的坎昆市是举世闻名的度假胜地,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尤其是欧美国家的游客来体验白色的沙滩和蓝色的加勒比水域。

    材料二:鳄梨(牛油果)喜光,喜温暖湿润气候,不耐寒。适宜年均温度20~25℃,需要年雨量在1000毫米以上,不耐强风,大风影响可导致减产,对土壤适应性较强。在全世界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均有种植,米却肯州是墨西哥牛油果的主产区。鳄梨果实为一种营养价值很高的水果,有“森林奶油”的美誉。除作生果食用外也可作菜肴和罐头。

    材料三:左图为墨西哥区域略图及坎昆市局部区域图,右图为米却肯州气候资料图。

    (1)、说出墨西哥的城市集中分布的地形类型,试分析原因。
    (2)、简述坎昆市发展旅游度假的有利条件。
    (3)、分析米却肯州种植牛油果的有利条件。
    (4)、牛油果产业是米却肯州的创汇产业之一,请为米却肯州进一步发展牛油果产业提出建议。
  • 10、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工业+环境主题】

    材料一:贵州糯高粱属一年生草本作物,喜温、喜湿,生长期适宜的温度为20℃~30℃,温度偏低不利于生长:生长期光照对高粱的生长发育具有主导作用。贵州茅台镇利用本地特有的糯高粱酿酒的历史悠久,茅台酒被誉为“中国国酒”。茅台镇属于山谷地形,特殊的河谷地形和局地小气候利于微生物发酵酿酒。所处赤水河水质清纯,富含矿物质。茅台酒严格按照节气,从投料到出酒,至少需五年。近年来上千酒厂在茅台镇集聚,因此茅台镇又有“中国第一酒镇”的美誉。

    材料二:目前茅台镇及周边、赤水河上游的环境,让人堪忧。酿酒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污染物,如空气污染、水污染和固体废弃物污染。严重污染赤水河,导致水质恶化,影响酒品质量。

    材料三:图为茅台镇及周边区域图以及茅台镇气温降水示意图。

    (1)、一个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描述可以从地理位置和地形特征、气候特征等方面进行。贵州省茅台镇位于带(五带),纬度地区。地处高原东部,地貌广布。气候为典型的气候(气候类型)
    (2)、简要分析贵州茅台镇发展酿酒业的有利条件。
    (3)、随着酒厂数量的增加,茅台镇的生态环境逐渐恶化。请你就当地经济可持续发展提出具体合理化建议。
  • 11、反坡梯田是指梯田田面坡向与山坡方向相反,该种梯田具有较强的蓄水、保土和保肥能力,适合在干旱、水土冲刷较重而坡形平整的山坡地及黄土高原地区应用,但由于其较为复杂的形式,在修筑工程中较为费工。完成下面小题。【认识中国区域+生态环境主题】

    (1)、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主要原因有(     )

    ①土质疏松②降水稀少③植被覆盖率低④过度放牧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2)、如图所示,在黄土高原缓坡上修筑反坡梯田的目的主要是(     )
    A、防止滑坡 B、利于居住 C、保持水土 D、修筑窑洞
    (3)、富有“黄土风情”特色的民俗文化是(     )
    A、二人转 B、信天游 C、京东大鼓 D、对山歌
  • 12、贯穿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公路两旁建有由2000多万株梭梭、红柳、沙拐枣等植物构成的生态防护林带,保护公路不被沙子掩埋。沙漠公路每隔4千米,就有一座水源井。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承建的沙漠公路零碳示范工程建成投运,对水源井采用太阳能光伏发电替代原有的柴油机发电,建设了一条绿色低碳之路。读沙漠公路水源井附近的太阳能光伏发电站图。完成下面小题。【认识中国区域+生态环境主题】

       

    (1)、推测该沙漠公路两旁种植的梭梭、红柳、沙拐枣的共同生长习性有(     )

    ①耐贫瘠②喜光照③耐干旱④喜高温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2)、新疆沙漠公路沿线营造防护林带的主要目的是(     )
    A、涵养水源,减轻水土流失 B、阻挡风沙,防止沙漫公路 C、增加蒸发,缓解干热天气 D、遮蔽阳光,减少公路暴晒
  • 13、“三城一区”(怀柔科学城、中关村科学城、未来科学城和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是北京创新发展的主平台。下图为怀柔科学城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认识中国区域主题】

    (1)、“三城一区”的建设,助力北京成为全国的(     )
    A、政治中心 B、国际交往中心 C、文化中心 D、科技创新中心
    (2)、怀柔科学城的建设和发展给当地带来的影响是(     )
    A、推进农业用地增长 B、促使科技人才数量增加 C、导致现代服务业比重下降 D、促使人口向北京市中心流动
  • 14、《长江三角洲地区多层次轨道交通规划》提出,到2025年,基本建成轨道上的长三角,形成干线铁路、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城市轨道交通多层次、优衔接、高品质的轨道交通系统,形成长三角与相邻城市群及省会城市3小时区际交通圈。读长江三角洲地区部分交通线路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交通运输+经济发展主题】

    (1)、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分布特征是(     )
    A、全部位于海岸线 B、呈条带状分布 C、沿江沿海分布 D、呈环状分布
    (2)、形成3小时区际交通圈,主要借助的交通运输方式有(     )
    A、管道运输和城际铁路 B、地铁轨道和市域铁路 C、高速公路和海洋运输 D、内河运输和地铁轨道
    (3)、轨道上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建成后可以(     )

    ①改善地区生态环境②完善服务设施体系③加强内部经贸合作④缓解地区交通拥堵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15、薯莨染整是制造香云纱的核心技术,包括用植物薯莨的汁水对桑蚕丝织物涂层、用珠三角地区特有的含矿河塘淤泥覆盖、反复日晒等工序。广东佛山薯茛染整只在每年3~11月进行。香云纱穿在身上凉爽、不粘身,被称为纺织界的“软黄金”,畅销东南亚等地区。完成下面小题。【气候+农业主题】
    (1)、每年3~11月,广东佛山薯莨染整工艺面临的不利条件是(     )
    A、气温高 B、光照强 C、降水多 D、温差大
    (2)、香云纱特产于佛山的原因是(     )
    A、含矿的河塘淤泥资源丰富 B、劳动力充足 C、市场广阔 D、政策扶持
    (3)、香云纱畅销东南亚的最主要原因是(     )
    A、香云纱价格低廉 B、东南亚气候湿热 C、运输距离短 D、文化风俗相近
  • 16、乌斯怀亚是世界上最南端的城市,有“世界尽头”之称,距离南极不过800公里。传统民居以低矮、尖顶木屋为主。该地雪山重峦叠嶂,湖泊星罗棋布,每年吸引着大批慕名而来的游客。读乌斯怀亚所处位置图及传统民居图。完成下面小题。【认识世界区域+民居与聚落主题】

         

    (1)、乌斯怀亚位于(     )
    A、北半球、东半球 B、南半球、东半球 C、北半球、西半球 D、南半球、西半球
    (2)、乌斯怀亚传统民居以低矮、尖顶木屋为主,与当地环境特征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①多大风天气,低矮木屋抗风性强②森林茂密,便于就地取材

    ③降雪量大,尖顶不易积雪④尖顶房屋可以防寒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3)、最适合到乌斯怀亚旅游的月份是(     )
    A、1月 B、4月 C、8月 D、10月
  • 17、大别山脉连绵千余公里,是长江和淮河的分水岭。随着人们外出旅游热情的高涨,革命老区大别山再次迎来客流高峰,图为大别山主峰景区等高线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从奇石馆到白马尖之间的相对高度大约是(     )
    A、880米 B、680米 C、1080米 D、1180米
    (2)、游客的所见所闻,可信的是(     )
    A、奇石馆附近能看到成片的椰子林 B、在尝龙亭露宿是绝对安全的 C、在金竹峰可拍摄到多云尖山峰 D、白马尖东北侧有条河流大致自南向北流
    (3)、为促进大别山区发展,下列建议合理的是(     )

    ①利用红色文化发展特色旅游②陡坡砍伐森林,大力发展水稻种植③推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④进一步完善旅游配套设施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 18、第25届冬奥会将于2026年2月6日在意大利米兰和科尔蒂纳丹佩佐举行。读第19至25届冬季奥运会的举办城市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地球和地图主题】

    (1)、温哥华的经纬度大致为(     )
    A、(49°N,123°W) B、(49°S,123°E) C、(49°N,123°E) D、(49°S,123°W)
    (2)、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温哥华在平昌的正东方向 B、温哥华在盐湖城的西北方向 C、六个城市中平昌的纬度最高 D、六个城市中温哥华的纬度最低
    (3)、冬奥会举办城市(     )
    A、多分布在西半球 B、集中在南半球 C、多位于热带地区 D、集中于中纬度地区
  • 19、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近段时间,机器人成为了科技舞台上的耀眼“明星”。春晚舞台上的舞蹈《秧BOT》将传统文化与智能机器人完美融合,高得无数喝彩。如图所示为我国智能制造产业集聚区分布图。

    【秩BOT的文化内活】

    秧歌是北方汉族劳动人民创造的艺术形式,起源于农耕生活,与古代祭祀活动相关,并不断吸收农歌、菱歌、民间武术、杂技以及戏曲的技艺与形式,发展成为一种民间歌舞。

    (1)材料中的秧歌属于________(物质/非物质)文化,秧歌文化盛行地区的耕地类型是________,主要的粮食作物是________。

    (2)机器人通过AI捕捉秧歌动作,机器人技术对传统艺术传承的积极作用是________。

    【传统文化的科技赋能】

    (3)《秧BOT》的各位舞蹈演员来自杭州宇树科技公司,从工业类型来看,智能制造属于________产业,临近图中________产业集聚区。

    (4)宇树科技公司发展智能制造的优势区位条件有哪些?(至少答两点)

    【科技赋能未来生活】

    科技赋能未来,创新点亮生活,在智能科技的推动下,各种便捷、高效的生活服务应运而生。

    (5)列举日常生活中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场景有________,________。

  • 20、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2024年9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全面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他指出黄河治理与开发要量水而行,上下游统筹谋划。随着人们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黄河水愈发清澈。某中学地理实践小组以“保护母亲河,高原换绿装”为主题对图中黄土高原某流域展开实地探究活动。如图所示为黄河流域地图。

    探究一:区域认知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1)黄河发源于________(地形区),中游有________等支流汇入,“奔流”到下游时,流经地区所属的干湿地区是________区,最终注入渤海,是我国第二长河。

    探究二:研学探究

    【引黄古灌区,千秋流润惠泽至今】

    宁夏平原、河套平原是黄河上游重要农业区,宁夏引黄古灌溉区被列入2017年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

    (2)分析造成黄河流经宁夏平原和河套平原地区时流量明显减小的原因。

    【小浪底水利枢纽,防洪减沙生态保障】

    (3)与上游段相比,黄河中游段含沙量发生的变化是________,因其主要流经黄土高原,________严重。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调水调沙作用明显,该工程建成后,其大坝下游黄河干流输沙量明显________。

    学生们通过小实验和社会调查,开展“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原因及治理措施分析”探究活动。下图为同学们进行的“植被对地表水土状态影响”模拟对比实验。

    (4)上图实验中,影响①②③组地表水土状态的变量因素依次是(     )(单项选择)。

    A. 地形类型、降水总量、植被覆盖度
    B. 植被类型、降水总量、地形的部位
    C. 气温变化、植被覆盖度、土壤类型探究
    D. 植被覆盖度、降水强度、山体坡度

    探究三:绿色发展

    【树立大流域观念,促进流域商质量发展】

    同学们从调研中了解到,黄河流域各地政府,在科学理念引领下,扎实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工作。如今的黄土高原,绿水青山已成为它的新“皮肤”。如图所示为黄土高原水土保持工程措施的模式图。

    (5)请将以下治理措施与上图中序号位置合理配对,并将序号填写在横线上。

    A.B.C.

    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

上一页 108 109 110 111 112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