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非洲“绿色长城”计划是在图中阴影处种植东西向横越非洲大陆的树墙,以解决当地所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下图为非洲“绿色长城”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非洲“绿色长城”南北两侧的气候类型分别是(    )
    A、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 B、热带草原气候、热带雨林气候 C、热带季风气候、热带沙漠气候 D、热带雨林气候、地中海气候
    (2)、“绿色长城”主要解决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
    A、土地荒漠化 B、全球气候变暖 C、物种减少 D、大气污染
    (3)、非洲“绿色长城”计划实施过程中,面临的最大困难可能是(    )
    A、人口稀少,劳动力短缺 B、地形崎岖,种植难度大 C、野生动物多,施工危险 D、气候干旱,树木成活率低
  • 2、大豆喜温、需水较多,广泛用于食品加工工业。近年来,俄罗斯大豆种植面积和产量大幅度增长,同时,大豆进口和出口量也在持续增加,形成西部地区进口、东部地区出口的国际贸易格局。下图是俄罗斯大豆主产区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俄罗斯大豆主产区(    )

    ①纬度低,热量充足

    ②冬季气温低,病虫害少

    ③以平原为主,地形平坦

    ④土层深厚,土壤肥沃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2)、俄罗斯大豆形成西部地区进口、东部地区出口贸易格局的主要原因是(    )

    ①西部地区经济较发达,大豆市场需求量大

    ②东西两大豆产区距离较远,运输成本较高

    ③东部地区较西部地区人口稠密,劳动力资源丰富

    ④东部地区机械化生产、产量大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 3、大分县是日本“一村一品”生产模式的发源地。该模式鼓励各地利用地方特色资源,将其打造成为支柱产业。大分县采用原木栽培方式培养香菇历史悠久。目前,干香菇销往全球90多个国家。表1是日本2015-2024年人口变化情况表,请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表1

    年份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2022

    2023

    2024

    人口变化(万)

    -28.6

    -32.7

    -39.9

    -44.4

    -51.6

    -53.2

    -64.0

    -76.8

    -83.2

    -89.9

    生育率

    1.45

    1.44

    1.43

    1.42

    1.36

    1.34

    1.30

    1.26

    1.20

    1.18

    (1)、日本近十年来人口数量呈现的变化趋势是(    )
    A、不断增加 B、先增后降 C、不断下降 D、先降后增
    (2)、关于日本近十年人口变化对香菇产业的影响,正确的是(    )
    A、人口增加导致本土消费市场扩大 B、高素质人才多,香菇产业不再需要人工种植和管理 C、青年人口比例大,香菇销售形式得以创新 D、老龄化趋势严重,导致劳动力成本更高
  • 4、新西兰是世界首屈一指的“黄金牧场”,每年有一段时间气温较低,牧草生长较慢,从而进入产奶淡季,这段时间被称为“奶牛假期”。图为新西兰地形图及其气候资料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新西兰成为“黄金牧场”的优势在于(    )
    A、平原广阔,适合大规模放牧 B、长河众多,提供丰富的水源 C、气候温和湿润,牧草品质高 D、光照充足,利于奶牛的成长
    (2)、“奶牛假期”可能出现在新西兰的(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 5、马尔代夫是印度洋上的群岛国家,由1192个珊瑚礁岛组成,平均海拔1.2米,风光秀丽,被称为“散落在人间的珍珠”。近年来,由于全球气候变暖,马尔代夫面临严峻的考验。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马尔代夹经济发展长期依靠(    )

    ①旅游业    ②渔业    ③航运业    ④畜牧业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2)、马尔代夫国家面临的严峻考验是(    )
    A、森林被破坏 B、水土流失 C、国土被淹没 D、海洋污染
    (3)、为推动马尔代夫国家经济可持续发展,下列措施可行的有(    )

    ①推动旅游业多元化发展    ②大力发展渔业等传统产业

    ③提高基础设施建设水平    ④推广环保旅游,提高旅游服务质量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6、河流与当地的气候、地形等要素密切相关,也影响该地区的经济发展。图1(a)为南美洲河流简图,  (b)为南美洲气候类型分布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河流的流向受地势影响,巴拉那河流域的地势特征是(    )
    A、北高南低 B、西高东低 C、南高北低 D、东高西低
    (2)、降水量和流域面积影响河流的流量,图中四条河流流量最大的是(    )
    A、奥里诺科河 B、亚马孙河 C、圣弗朗西斯科河 D、巴拉那河
    (3)、河流周边往往是人口密集区,但图中亚马孙河流域却人口稀疏,经济欠发达,主要原因是该流域(    )
    A、地形崎岖 B、洪水泛滥 C、丛林茂密 D、气候湿热
  • 7、【甘蔗与新能源:巴西能源的绿色转型】

    甘蔗作为全球重要的糖料作物,凭借其高光效、高生物量的特性,已成为生物质能源开发的核心原料。巴西作为全球甘蔗乙醇产业的标杆,通过技术创新与政策引导,构建了以甘蔗为核心的清洁能源体系,为全球能源转型提供了重要参考。

    目前,巴西乙醇年产量超350亿升,占全球30%。甘蔗乙醇燃料不仅减少了对进口石油的依赖,还形成了集农作物种植、乙醇生产、汽车制造等为一体的完整产业链,为促进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甘蔗产业链形成生态循环模式,年减排二氧化碳CO2超1亿吨,对环境的污染程度仅为普通汽油汽车的30%。尽管甘蔗能源优势显著,仍面临粮食安全争议(甘蔗与粮食争地)、生态破坏(单一作物扩张导致生物多样性下降)及技术瓶颈(纤维素乙醇成本高于化石燃料)等问题。

    (1)、描述巴西的半球位置和纬度位置。
    (2)、说出巴西甘蔗乙醇产业主要分布地区及原因。
    (3)、简述巴西推广乙醇燃料给当地带来的有利影响。
    (4)、根据乙醇产业面临的问题,提出两条可行建议,促进巴西可持续发展。
  • 8、【“旅居”在冈比亚的中国水稻】

    冈比亚是非洲大陆面积最小的国家。该国地形为狭长的沿河平原,城市沿冈比亚河两岸分布,此河为唯一对外联通的河道。

    2024年,冈比亚水稻产量首次突破(1)8万吨,使冈比亚水稻进口量大幅度减少,自给率从30%提高到60%,较往年实现跨越式增长。冈比亚总统巴罗高度评价:“是中国农机让冈比亚农民从‘靠天吃饭’转向高效生产。”

    中冈农业合作通过“技术+人才+产业链”模式促进冈比亚的农业生产:援助116套农机设备(覆盖耕作、播种、收割全环节);捐赠9吨大米和10吨稻种,支持旱季粮食生产;培训1300多名技术人员(高产杂交水稻品种推广和全程机械化种植技术);创造2000多个就业岗位,20多名企业家赴中国学习现代农业管理;机械化收割节省了70%的人力成本,同时也加快当地农场配套大米加工生产线,实现“耕-种-收-加工”一体化。

    (1)、说出冈比亚地区的气候类型和气候的主要特征。
    (2)、分析冈比亚水稻种植的有利自然条件。
    (3)、简述中国与冈比亚农业合作的主要措施。
    (4)、简述中冈农业合作对冈比亚社会经济发展的意义。
  • 9、中国第41次南极考察启动了首次南极“秋”季联合科考。2025年3月从广州出发,抵达秦岭站后,4月-6月进行为期2个月的“暗”生态科考。本次科考重点研究南极磷虾、鸟类及哺乳类动物在“黑暗季节”的生存策略。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关于南极地区特征描述的称号正确的是(   )
    A、“白色荒漠” B、“雨极” C、“世界屋脊” D、“世界活化石博物馆”
    (2)、抵达南极地区后,在科考中可能遇到的困难是(   )
    A、气候极端寒冷,科考难度加剧 B、此时属于南极暖季,气候炎热干燥 C、该区域多雷雨等强对流天气,影响科考 D、气温逐渐升高,冰山融化过多导致航线受阻
    (3)、本次南极科考时间选择在南极秋季的意义是(   )
    A、填补了南极暗生态研究领域的空白 B、探究南极的矿产储存量,便于开发研究 C、南极地区冰川融化情况,探究全球气候变化 D、研究极昼状态下南极的生物活动情况,有利于生物多样性保护
  • 10、美国和巴西是世界最主要的大豆出口国,支撑着国际市场超过80%的大豆供应。读图, 完成下列小题。

    (1)、美国大豆产区主要分布在(   )
    A、南部沿海地区 B、西部高原地区 C、太平洋沿岸 D、中部平原地区
    (2)、与巴西相比,美国大豆主产区的突出优势是(   )
    A、城市集中,劳动力资源丰富 B、科技发达,农业生产专业化 C、靠近河流,灌溉水源充足 D、纬度较低,水热条件优越
    (3)、为追求经济效益,巴西大豆种植面积不断向甲地区扩大,由此可能引发的环境问题是(   )
    A、水资源短缺 B、沙尘暴多发 C、酸雨增多 D、生物多样性锐减
  • 11、2024-2025年夏季(南半球夏季),澳大利亚大堡礁再次出现大规模珊瑚白化,主要原因是海水温度持续升高和气候异常变化。世界自然基金会呼吁加强减排措施,以保护这一全球最大的珊瑚礁生态系统。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大堡礁主要分布在(   )
    A、澳大利亚东北部的热带水域 B、南部的大澳大利湾 C、印度洋沿岸 D、首都堪培拉附近的海域
    (2)、导致大堡礁的珊瑚大规模白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城市密集,水污染严重 B、降水多,海水盐度下降 C、全球变暖,水温升高 D、大面积的填海造陆
    (3)、为了保护大堡礁,我们应该倡议(   )
    A、当地禁止任何潜水参观 B、当地直接改为只人工培植珊瑚 C、各地应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D、大堡礁附近的城市停止发展
  • 12、草皮屋是冰岛的传统民居,其利用当地丰富的草皮资源作为屋顶和外墙材料,牢固且美观。草皮屋成为世界文化遗产,被改造成博物馆、酒店等。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冰岛大部分位于地球五带中的(   )
    A、热带 B、北温带 C、南温带 D、北寒带
    (2)、冰岛传统草皮屋的主要优点有(   )

    ①减少地震损失 ②阻挡风沙 ③冬季挡风 ④就地取材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2024年该国接待游客人次达230万人,该国发展旅游业应该采取的措施是(   )
    A、给游客提供野生动物喂食服务,提高体验感 B、不限制游客数量,大量增加景区接待人数,提高旅游收入 C、推广低碳交通巴士,限制生态脆弱区游客数量 D、自由开发,不做任何管理
  • 13、沙特阿拉伯是世界最大石油出口国,同时也是全球最干旱的国家之一。近年来,沙特大力发展太阳能等清洁能源,计划在该国的西北部建设“NEOM新城”将全部使用太阳能和风能。读图, 完成下列小题。

    (1)、沙特的石油资源主要分布在(   )
    A、红海附近 B、阿拉伯海沿岸 C、内陆地区 D、波斯湾沿岸
    (2)、沙特近年来大力发展太阳能的有利自然条件是(   )
    A、降水多,光照强 B、晴天多, 日照时间长 C、地形平坦,风力大 D、植被茂密,空气洁净
    (3)、沙特建设“NEOM 新城”的主要目的是(   )
    A、减少对石油的依赖 B、扩大沙漠耕地面积 C、保护传统文化 D、增加石油出口
  • 14、小麦是全球种植范围最广的粮食作物,耐旱、喜温凉。2024年俄罗斯的小麦产量约为8258.8万吨,出口量约为5700万吨,是世界第三大小麦出口国。俄罗斯小麦以高蛋白、低污染著称,其黑土有机质含量高,且严格限制化肥农药使用。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俄罗斯小麦产量出口量居世界前列,其主产区主要位于(   )
    A、东西伯利亚山地 B、远东沿海地区 C、西西伯利亚平原北部 D、伏尔加河流域及南部黑土区
    (2)、该区域种植小麦的有利自然条件是(   )
    A、地形平坦,土壤肥沃 B、全年高温多雨 C、临近北冰洋,淡水资源丰富 D、人口稠密,劳动力充足
    (3)、俄罗斯小麦在全球市场占据主导地位,其竞争优势主要源于(   )
    A、政府高额出口补贴 B、临近欧洲消费市场 C、水热条件优越,产量高 D、严格限制化肥农药使用,品质安全
  • 15、据《2024年世界服务贸易报告》显示,印度成为全球最大的服务外包承接国,该国的班加罗尔聚集上百家跨国企业研发中心,被誉为“印度硅谷”。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印度服务外包产业的主要业务来源地是(   )
    A、欧洲和亚洲 B、欧洲和美国 C、亚洲与澳大利亚 D、非洲与美国
    (2)、印度能够承接大量来自国际的服务外包业务,其有利条件包括(   )

    ①英语普及率高 ②热带季风气候适宜全年办公

    ③信息技术人才储备充足 ④政府政策支持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3)、班加罗尔服务外包产业集聚对当地的有利影响是(   )
    A、阻碍当地传统产业的发展 B、加快矿产资源的开采 C、提供大量就业岗位 D、推动重工业向农村扩散
  • 16、2025 年 3 月 28 日,缅甸发生7.9 级地震,震源深度30公里,造成较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缅甸是世界上地震最频繁的国家之一,是因为缅甸位于(   )
    A、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 B、美洲板块与亚欧板块交界处 C、太平洋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 D、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
    (2)、中南半岛的地形特征是(   )
    A、地形以盆地为主 B、地势平坦,起伏和缓 C、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D、平原主要集中在北部
    (3)、地震发生时,下列应急措施正确的是(   )
    A、在楼房中,争先恐后地从窗户或阳台跳下 B、站在原地不动,大哭大闹宣泄恐惧 C、户外活动中,迅速进入室内避险 D、在教室内,先就近在课桌下避险,然后紧急疏散到空旷的场所
  • 17、为了应对日本的人口问题,日本推出“银发机器人护理计划”,但农村地区因基础设施落后、老年群体对新技术的接受度低且部分老年人思想传统,推广效果有限。此外,政府计划通过提高生育补贴和延迟退休年龄(至70岁)缓解压力。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 由图可知, 2011-2020年日本人口(   )
    A、劳动人口占比不变 B、青少年比重逐年上升 C、老年人口比重逐渐增加 D、劳动人口先增后减
    (2)、根据日本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趋势,未来可能出现(   )
    A、劳动力供给不足 B、增建大量幼儿园及小学 C、社会就业竞争增大 D、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
    (3)、日本农村地区“银发机器人护理计划”推广受阻的主要原因是(   )

    ①农村老年人口接受新技术能力弱    ②机器人研发难关未攻克

    ③农村基础设施落后    ④老年人对传统养老方式依赖度高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 18、2025年2月7日,第九届亚洲冬季运动会在哈尔滨隆重开幕。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哈尔滨所在的亚洲地理分区是(   )
    A、东亚 B、东南亚 C、南亚 D、中亚
    (2)、哈尔滨成功举办亚冬会的气候条件是(   )
    A、属于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 B、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且漫长 C、属于高原山地气候,冬寒夏凉,气温年较差小 D、属于地中海气候,冬季温和湿润
    (3)、以下选项中的地理景观与分区对应正确的是(   )
    A、 B、 C、 D、
  • 19、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近年来,我国积极推进海外港口建设,同学们开展了“港口如何影响经济发展”的主题探究。

    (1)、探究发现,我国和希腊合作建设比雷埃夫斯港,建设期间,对现有集装箱码头进行了升级,扩建了客运码头,并开发了新的物流设施,将其打造为亚欧贸易的中转枢纽。

    比雷埃夫斯港建设期间,夏天要注意 , 因为港口所在地区的气候类型是气候,夏季气候特征是

    (2)、又发现,从西亚运往我国的石油运输路线有了更多选择。如今,石油可经缅甸皎漂港通过中缅油气管道和中缅铁路进入我国。这种联运模式显著降低了运输成本。

    请推断皎漂港的开通会减少我国油轮通过哪个海峡,并阐述皎漂港开通对我国的意义。

    (3)、聚焦到南美洲,发现了南美洲首个智慧绿色港口——秘鲁钱凯港,它具备网络化管理、安全监控和远程自动化操作功能。我国和秘鲁已开通直航,首航货物详见表2。

    表2 中秘两国首航货物表

    路线

    货物

    数量

    上海———钱凯港

    传统燃油汽车

    283辆

    新能源汽车

    22辆

    钱凯港——上海

    蓝莓、牛油果、

    2万多吨

    银矿

    2600多吨

    描述中秘两国首航的货物差异。

    (4)、基于表2分析中秘两国目前可以在哪些领域开展深度合作。
    (5)、预测未来世界港口建设可能呈现的趋势。
  • 20、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人类与环境和谐共生,源于对自然规律的尊重和对自然智慧的学习。

    生长在南美洲的金刺鬼神龙,植株矮小,根系发达,叶片退化为尖锐的金色硬刺,减少水分散失,密布的细小绒毛可捕捉湿气。人们从中获得灵感发明捕雾网 (一种用网收集雾气中水分的装置),缓解用水紧张。

    热带雨林垂直生态系统分层清晰,高大乔木构成林冠层,中间为灌木层,近地面是低矮植物层。各层均有适应其光照、湿度条件的动植物。人们由此创造了混合农业,代表植物见表1。

    表1        混合农业代表植物的生长习性

    代表植物

    木薯

    棕榈树

    可可树

    图片

    习性

    高约1.5~2米,树木间隙的光照即能满足其生长需求

    高约30~45米, 需要充足的光照

    高约2~5米,喜温暖湿润,不耐强光直射

    (1)、推测金刺鬼神龙生长在图中的位置。

    (2)、说出捕雾网“雾中取水”与金刺鬼神龙哪一形态特征原理一致,并分析捕雾网的意义。
    (3)、依据垂直生态系统分布特征,在下表中填入混合农业各层代表植物名称。

    分布

    代表植物

    下层

    中层

    上层

    (4)、分析垂直生态系统对自然环境的积极影响。
    (5)、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和生活经验,举出两个人类或动植物与环境和谐共生的实例。
上一页 7 8 9 10 11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