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怀化是山的海洋。雪峰山脉和武陵山脉逶迤蜿蜒,势若游虹,崇山峻岭林木葱茏,丘陵田畴瓜果飘香。森林是生态系统的支柱,而支撑森林的则是山脉。全市拥有2921万亩山地,绵延区域70%的版图,其实就是一座绿色的宝库,一道亮丽的风景。
材料二 在雪峰山区盛产一种水果---金秋梨。金秋梨,肉质白嫩、甜度高,素有中国“南方梨王”的美称。这一水果起源于高海拔山地,金秋梨在怀化各县区的高山地区被广泛推广,随之而来的是大片林地被开发成农业用地,种植金秋梨或者其他品种的农产品。
(1)、从地理位置上看,怀化市地处湖南省的部,怀化南接省,西连省,与湖南的邵阳、娄底、益阳、常德、张家界等市和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接壤。(2)、怀化地区的气候类型是 , 该气候类型的特征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按中国温度带的划分,怀化地区属于带。 -
2、下图为我国南水北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南水北调东、中线工程调水的主要调入区是(填华北或西北)地区。东线工程主要利用运河作为输水渠道,以节省投资。(2)、“南水北调”中的“南”、“北”分别是指我国南方、北方地区。我国南方、北方的地理分界线大致是—淮河一线。(3)、湖南省某中学小明、小强同学利用寒假沿东线考察,发现从扬州到天津沿途植被景观的变化明显,这种变化反映的是(填纬度或经度)地带性地域分异的基本规律。(4)、在图示地区还有一项重要的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就是西电东送工程,将三峡和葛洲坝等大型水利工程的水电输送到上海、杭州等华东城市地区,玲玲和贝贝两位同学考察后,以“大型水利工程对社会经济和自然环境的影响”为课题,开展探究活动,并形成了两种不同看法。①玲玲认为:利大于弊;
②贝贝认为:弊大于利。
你赞成哪位同学的看法,并简要说明理由。
-
3、读黄河流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1)、黄河发源于山,注入;流经A处为我国西北地区重要的灌溉农业区 , C区域的主要的粮食作物是。(2)、D山脉是 , 此山脉是黄土高原和盆地的分界线。(3)、图示区域B为高原,该地区面临的突出的生态问题是。(4)、试分析B地区生态问题产生的自然原因是什么? -
4、读“中国行政区划图”,回答问题。
(1)、图中B是省,其简称是;E是省,其简称是。(2)、我国人口密度最小的省区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单位是。(3)、我国的少数民族哈萨克族主要分布在图中省(填序号或字母);台湾省主要的少数民族是。(4)、请从地形、气候、交通等方面简要分析我国人口“东多西少”的原因。 -
5、下图中甲为中国疆域示意图,乙为我国东海防空识别区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东海防空识别区主要位于甲图中的海域(填序号)。(2)、甲图中与我国相邻的世界最大内陆国是(填字母),我国领土最西端位于(填省级行政区全称)。(3)、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邻国名称:B , D(4)、我国东部濒临四个海洋,其中是我国内海,在图中的序号是。(5)、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疆域广大的国家,下列说法可信的是( )A、我国的领土总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居世界第二位 B、春节期间哈尔滨正在进行冰雕展,而海南岛的农民正在插稻秧 C、我们当地的同学们上午做课间操时,新疆的同学们正在吃午饭 D、我国热带面积广大,是世界上重要的热带经济作物出口国 -
6、读长江略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长江沿岸的港口城市和交汇支流,对应正确的是A、①—宜宾—雅砻江 B、②—重庆—岷江 C、③—武汉—汉江 D、④—南京—湘江(2)、长江流域几乎年年发生洪灾。长江流域洪灾频率加快的主要人为原因是A、自然界气候的反常 B、人们对工程设施的维护不及时 C、人工河道减少 D、人类不合理的生产活动导致河湖淤积、湖面减小 -
7、下列对长江中下游平原地理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地势低平,河湖密布 B、航运发达,水能、渔业资源丰富 C、东临黄海和东海 D、长江贯通东西,江河湖海连为一体
-
8、读图“中国温度带图”,下列温度带与作物熟制,农作物对应正确的是( )
A、甲﹣一年一熟,水稻、油菜 B、乙﹣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小麦、花生 C、丙﹣一年三熟,小麦、棉花 D、丁﹣一年两熟到三熟,青稞、甘蔗 -
9、读a、b两地气候资料图,说法不正确的是( )
A、a地气温年较差比b地的大 B、两地都位于北半球 C、b地夏季高温少雨 D、b地冬季无结冰现象 -
10、“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从地理角度分析“至则无可用”的原因( )A、贵州人口稀少,资源缺乏,无产品可运 B、驴不适应贵州的气候 C、贵州地形崎岖,道路狭窄,不适合驴拉车行驶 D、贵州水运发达,不需要驴拉车运输
-
11、“人民币上学地理”,图示景观分布地区的主要少数民族分别是( )

A、壮族藏族 B、高山族满族 C、苗族回族 D、傣族蒙古族 -
12、暑假期间,小明要去位于天山的吐鲁番盆地,看火焰山神奇的地貌,而小丽却想了解神秘的兵马俑。请帮助他们选择要去的省级行政区( )
A、①③ B、①② C、②④ D、③④ -
13、下列对我国的位置评价,不正确的是( )A、南北跨纬度广,气候差异大,为我国发展多种农业经济提供了有利条件。 B、辽阔的海域,便于我国海洋事业和国际贸易的发展。 C、陆地疆域深入亚欧大陆内部,便于我国与众多陆上邻国发展边境贸易。 D、我国领土全部位于北温带,温和多雨,利于农业生产。
-
14、春分时节,当乌苏里江早上6点太阳升起时,帕米尔高原上的边防战士可能在( )A、做早操 B、看午间新闻 C、黑夜巡逻 D、看日落
-
15、【传统民居 保护与传承】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世界上的自然环境千差万别,乡村和城镇形态也各不相同,有的乡村在平原地区聚集呈团块状,有的乡村沿着河流呈条带状分布。下图为世界两地典型民居图。
(1)、文字材料反映了自然环境中、等自然因素对聚落分布的影响。(2)、图示民居景观图中,(填“甲”或“乙”)民居分布在亚洲西部地区,该民居的建筑特点是。(3)、传统民居是研究当地人类社会历史的第一手资料,有些特色民居却面临着消失的威胁。据此,谈谈如何保护特色传统居民。 -
16、
【探究学习 了解人口】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人类的生产和生活离不开自然环境。下图为世界人口分布图。
探究一 自然环境对人口分布的影响
(1)平原地区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易于开发,是人口密集的地区。指出图中字母D代表的人口密集区是________洲的东部。(2)自然环境恶劣的地区人口分布稀疏。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图1中E区域人口分布稀疏的原因:________。(3)由此可见,自然环境中的地形和________因素对人口分布的影响很大。探究二 自然环境对人种的影响
(4)________人种多分布在较为寒冷的地区,主要原因是他们鼻子高而窄,鼻孔通道较长,可以使冷空气较缓地进入肺部;体毛稠密,可以防寒。探究三 自然环境对民居的影响
(5)在东南亚热带地区,乡村聚落中常见双层竹楼;下层空着或放杂物、养牲畜,上层住人(图2)。请分析该地民居与当地自然环境的关系。
-
17、【五育并举 地理实践】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暑假期间,某校大学生们开展了走进新农村的社会实践活动。下面是某年同学们所到区域的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
(1)、图中山顶甲与A处的相对高度为米。(2)、为了发展乡村旅游业,在图中①②两条河中开展了夏季漂流活动,游客在漂流活动中感到更为刺激的是河。(3)、若量得图中甲、乙两山峰之间的图上距离为4厘米,则其实地直线距离大约是千米。(4)、几位同学从图中B处出发,沿路线C前往山顶丙,他们前进的方向大致是自北向南,这条路线位于(填山体地形部位)。(5)、图中李村规模远大于张村和王村,请分析其原因。 -
18、【走进岛屿 解地理新知】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凯尔盖朗岛被称为“世界上最孤独的岛屿”,面积6 675平方千米,没有机场,岛上仅有少量游客及科研人员暂居。下图示意凯尔盖朗岛的地理位置。
(1)、凯尔盖朗岛地处洋南部,位于东西半球中的半球。(2)、距离凯尔盖朗岛4012千米的大洲是洲。(3)、凯尔盖朗岛的经度是70°E,纬度大约是50°S。它位于南宁(约22°N,108°E)的方向。(4)、凯尔盖朗岛被称为“世界上最孤独的岛屿”,请从该岛与其他大陆的空间关系角度说明理由。 -
19、【板块运动 地理现象】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地质学家经过长期研究提出了板块构造学说。板块的运动方式有张裂或碰撞等,板块运动常常引起地表形态的巨大变化。东非大裂谷南起赞比西河口,纵贯非洲东部,并经红海一直延伸到西亚的死海和约旦河谷。下图为全球六大板块示意图。
(1)、从纬度位置看,图中①②③④四地最接近“坐地日行八万里”的是地(填序号)。极光是在两极地区高空的夜间出现的一种绚丽多彩的发光现象,①②③④四地中能看到极光现象的是地(填序号)。(2)、日本地处亚欧板块和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多火山地震。日本民居多为木屋结构,屋顶大多呈现三角形以增加其稳定性,同时采用轻型墙面材料作为辅助等,这些措施有利于减轻灾害对房屋的破坏。(3)、东非大裂谷是由板块(填板块运动方式)而成。 -
20、下图为江西省1980—2020年城乡人口数量与城镇化率统计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000—2020年间,该省( )A、乡村人口不断增加 B、城镇人口不断减少 C、城镇化率持续增长 D、城乡人口差值变小(2)、如果城市短时间内人口增加过多,产生的影响有( )①就业压力变大②医疗资源紧张③环境压力变小④交通压力变小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