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
    (1)、“新质生产力”成为今年两会高频词,以下行业最可能打造出“新质生产力”的是(     )
    A、传统农业 B、采掘业 C、AI链条 D、运输业
    (2)、广东作为经济大省、制造业大省,具备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天时地利人和优势。不属于广东发展“新质生产力”优势的是(     )
    A、科技产业基础较好 B、营商环境良好 C、交通运输便利 D、劳动力丰富
    (3)、广东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需不断增强高质量发展“硬实力”。以下不属于增强自身“硬实力”的措施是(     )
    A、技术创新 B、引进高精尖人才 C、深化改革、解放思想 D、大力发展相同产业
  • 2、数字技术深刻融入经济社会的方方面面,促进了经济的高质量发展。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工业互联网核心产业规模达1.35万亿元,工业互联网覆盖全部工业大类;5G应用融入97个国民经济大类中的71个;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创新能力位于世界第一梯队,人工智能企业数量超过4000家。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5G、云计算、大数据、工业互联网等产业属于(     )
    A、传统工业 B、高新技术产业 C、轻工业 D、服务业
    (2)、影响上述产业发展的最主要因素是(     )
    A、原料 B、交通 C、人才 D、能源
    (3)、我国某能源集团与H公司联合发布了全球首个商用于能源行业的AI大模型。利用该模型,能源企业可实现煤炭智能开采。借助人工智能,煤矿行业(     )

    ①不再需要采矿员②开采煤矿更安全③采矿效率提升④运营管理更优化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 3、中国企业与埃及在阿斯旺合作开展光伏项目,将昔日沙漠变成重要的清洁能源基地,为共建“一带一路”添砖加瓦。图1为埃及简图,图2为光伏项目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对埃及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居民大多为黑种人 B、民大多信仰伊斯兰教 C、官方语言为英语 D、位于西半球、北半球
    (2)、埃及太阳能资源丰富的自然原因是(     )

    ①纬度较低,光照强烈②气候具有海洋性特征

    ③晴天多,日照时间长④引进外资和技术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3)、太阳能属清洁能源,光伏项目的建成对当地发展的意义有(     )

    ①变沙漠为森林②提供能源支持③占用大量耕地④减少环境污染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 4、读“东北地区和黄土高原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东北地区和黄土高原都位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地区。两地区中,作物熟制为一年一熟的是。 

    (2)东北地区地形以山地、平原为主,图中A是(山脉),B是(平原),C是(河流)。

    (3)黄土高原东起D(山脉),西至乌鞘岭,北以长城为界,南抵E(山脉)。位于黄土高原上的省级行政区主要有①、②等。

  • 5、根据材料,完成下题

    材料一 长江三角洲地区地理位置优越,河湖众多,号称“鱼米之乡”,同时也是我国经济最发达、城市最密集的地区,该区旅游资源丰富。

    材料二 下图为长江三角洲地区地理位置示意图、长江三角洲地区铁路交通示意图和甲城市某年气候资料图。

       

    (1)、长江为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农业生产提供了灌溉  ,也提供了便利的  交通。
    (2)、图中甲  (城市名称)是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中的核心城市,其气候类型为  气候,气候特征是夏季 、冬季 , 雨热
    (3)、借助本区域发达的高速铁路和高速公路,长江三角洲的人们往返于不同城市之间,就像生活在同一城市,这种现象叫“ ”。
    (4)、长江三角洲地区旖旎的水乡风光和深厚的历史积淀,吸引着国内外游客前来观光旅游。假如你是一名导游,清你向游客推荐一处世界文化遗产景点、一处水乡景点
  • 6、读东北地区简图,完成下面小题。

    (1)、对东北地区地貌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山环水绕,沃野千里 B、水网密布,湖泊星罗棋布 C、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D、雪山连绵,冰川广布
    (2)、下列哪一词语不是描述东北地区的(     )
    A、白山黑水 B、林海雪原 C、北大仓 D、塞上江南
    (3)、东北地区是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其发展的最主要优势是(     )
    A、科技发达 B、水资源丰富 C、农产品丰富 D、矿产资源丰富
    (4)、2003年,国家提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发展战略,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支持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升级。下列做法有利于东北老工业基地转型升级的是(     )
    A、加大资源的勘察力度 B、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C、大力冶炼钢铁 D、大力发展火电工业
    (5)、东北平原是我国著名的商品粮基地,下列不属于其发展的有利条件是(     )
    A、雨热同期,水源充足 B、地势平坦,土壤肥沃 C、纬度高,气温低,农作物一年一熟 D、机械化程度高,生产效率高
  • 7、根据四大地理区域划分,湖北省位于(     )
    A、北方地区 B、南方地区 C、西北地区 D、青藏地区
  • 8、根据下列四地“气温曲线和降水量分配示意图”可知,位于我国秦岭—淮河以南的是(     )

    A、甲和丙 B、乙和丁 C、甲和乙 D、丙和丁
  • 9、与西北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大致吻合的是(     )
    A、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B、热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 C、水田与旱地的分界线 D、湿润与半湿润的分界线
  • 10、下列地理事物中,哪一项不是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分界线(     )
    A、秦岭—淮河线 B、800毫米等降水量线 C、第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 D、青藏高原边缘一线
  • 11、我国南方和北方种植的农作物有明显差异,主要是因为(     )
    A、土地条件的显著差异           B、气候条件的显著差异 C、种植习惯的显著差异 D、技术条件的显著差异
  • 12、我国地域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多样,如:西北地区荒漠广布,而东南沿海一带山清水秀。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纬度因素 B、海陆因素 C、地形因素 D、人类活动
  • 13、读甲、乙两地区图,回答下列各题。

    (1)甲地区中河流①是

    (2)甲、乙两地地理位置不同,自然条件差异很大,适合发展的农业类型各不相同,其中甲地区最主要的农业部门是 , 制约甲地区农业发展的自然因素是;乙地区主要的农业部门是 , 制约乙地区农业发展的自然因素是

    (3)甲地区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是 , 形成该特征的主要原因是

  • 14、读“东北三省”图,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图1,描述东北三省山脉、平原的分布特征。
    (2)、东北三省是我国重要的老工业基地,但在20世纪90年代,由于资源枯竭、设备老化、产业结构单一等原因,出现了经济发展滞后现象。为此,国家提出了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结合所学知识就如何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提出你的看法(至少4条)。
    (3)、根据图2和图3分析东北三省发展钢铁工业的有利条件。(至少4点)
  • 15、20世纪50年代,在外国专家的指导下,我国修建了兰新铁路。兰新铁路在新疆吐鲁番附近的线路如图所示。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推测外国专家在图示区域铁路选线时考虑的主导因素是( )
    A、河流 B、地形 C、耕地 D、聚落
    (2)、后来,我国专家认为,兰新铁路在该区域的选线不合理,理由可能是( )
    A、距城镇过远 B、线路过长 C、易受洪水威胁 D、工程量过大
    (3)、50多年来,兰新铁路并没有改变该区域城镇的分布,是因为该区域的城镇分布受控于( )
    A、地形分布 B、沙漠分布 C、河流分布 D、绿洲分布
  • 16、“江淮水为田,舟楫为室居。鱼虾以为粮,不耕自有余。……”这是宋代苏轼所写《鱼蛮子》中诗句。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诗句描述的是我国(     )
    A、林海雪原的东北大地 B、河网密布的江南水乡 C、冰川广布的雪域高原 D、麦浪滚滚的华北平原
    (2)、与该区域的特征不相符的是(     )
    A、耕地以水田为主 B、淡水渔业发达 C、传统交通运输以水路为主 D、土壤贫瘠,热量不足
  • 17、2024年3月5日,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参加本次会议的人大代表,来自各个民族。运用相关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1)、在北京召开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这体现了北京的城市职能是(     )
    A、全国经济中心 B、全国政治中心 C、全国文化中心 D、国际交往中心
    (2)、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下列关于我国各民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我国共有56个少数民族 B、汉族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南、西北、东北等地 C、泼水节是回族传统节日 D、喝青稞酒,酥油茶是藏族传统的饮食习惯
  • 18、“在漫长的二三百万年间,这片广袤的土地已经被流水蚀割得沟壑纵横、支离破碎、四分五裂,像老年人的一张粗糙的脸……”(摘自路遥《平凡的世界》)。根据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阴影地区流水侵蚀地表的主要气候原因是(     )
    A、气温年较差大 B、地表缺少植被保护 C、降水量季节分配不均 D、冬季寒冷
    (2)、打坝淤地之所以能减少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是(     )
    A、植树种草保护地表 B、减少地震发生 C、减少工程对地表破坏 D、降低水流速度
    (3)、不位于图示阴影地区的行政中心是(     )
    A、西宁 B、太原 C、西安 D、兰州
  • 19、读我国东北地区及辽中南工业区示意图(如图),完成下列题目。

       

    (1)、关于东北地区自然地理环境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雨热同期 B、河流众多,河网密布,多内流河 C、山环水绕,沃野千里,黑土广阔 D、貂皮、鹿茸、牦牛为“东北三宝”
    (2)、适合在东北地区种植的农作物是(     )
    A、茶叶ㅤ小麦ㅤ花生 B、棉花ㅤ青稞ㅤ玉米 C、甘蔗ㅤ玉米ㅤ水稻 D、甜菜ㅤ小麦ㅤ大豆
    (3)、据图中信息判断,辽中南工业区是(     )
    A、轻工业区 B、高科技产业区 C、重工业区 D、综合性工业区
    (4)、东北三省包括(     )
    A、黑龙江、吉林、内蒙古自治区 B、黑龙江、吉林、辽宁 C、吉林、辽宁、河北 D、黑龙江、辽宁、河北省
  • 20、《史记》中有“秦岭,天下之大阻”的文字记载。秦岭东西绵延约1600千米,和合南北、泽被天下,是“华夏文明的龙脉”。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以下关于秦岭淮河的地理意义,说法不正确的是(     )
    A、1月0℃等温线 B、长江水系和黄河水系的分界线 C、落叶闼叶林和常绿阔叶林的分界线 D、我国人口地理分界线
    (2)、下列关于渭河和汉江的比较,正确的是(     )
    A、汉江含沙量更大 B、汉江径流量更大 C、渭河汛期更长 D、渭河结冰期更短
    (3)、下列关于“秦岭,天下之大阻”中的“阻”的理解,错误的是(     )
    A、阻挡冬、夏季风 B、阻挡河流流向 C、阻挡南北交通 D、阻挡矿产资源分布
上一页 559 560 561 562 563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