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读图,回答问题。

    (1)、在图中量得索道的长度为5厘米,实际水平距离为500米,则该图的比例尺为(  )
    A、1:10000 B、1/10000000 C、010千米 D、图上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1千米
    (2)、图中甲处的海拔可能是(  )
    A、680米 B、710米 C、750米 D、600米
    (3)、在图中的等高距为(  )
    A、30米 B、40米 C、50米 D、100米
  • 2、关于地球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是很顺利的 B、赤道的半径约为6371万米 C、赤道周长约为4万千米 D、地球的表面积约为5.1亿平方米
  • 3、下图为人口总数多、人口自然增长率过高产生的资源和环境问题示意图。图中数字含义正确的是

    A、①—砍伐森林 B、②—草场退化 C、③—人口快速增长 D、④—水土流失
  • 4、聚落是人类生活与生产的场所,下左图为四川省东部某生态优美宜居的聚落分布示意图,下右图为该聚落的景观图片。读图,完成问题。

    (1)、该聚落属于
    A、城市聚落 B、乡村聚落 C、城市中的旅游城市 D、乡村中的渔村
    (2)、该聚落的特点是

    ①在盆地中              ②背山面水              ③水源短缺              ④高楼林立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5、下左图为中国土地资源利用类型示意图,右图为中国水资源丰缺地带分布图。读图,回答问题。

    (1)、我国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秦岭—淮河一线以南的耕地类型为 , 这里主要的气候类型为和热带季风气候,水资源多为多水带和带。
    (2)、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人地(耕地)矛盾”、“人水矛盾”日益增加。请从“人地矛盾”或“人水矛盾”中任选其一,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提出解决措施
  • 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2023年10月12日凌晨,金沙江白鹤滩水电站累计发电量突破1000亿千瓦时。白鹤滩水电站与长江其他水电站联合调度,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清洁能源走廊,为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做出了重要贡献。同时白鹤滩水电站对长江流域防洪、发电、航运、水资源利用和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能够促进地方社会经济发展。

    材料二:长江部分河段分布示意图。

    (1)、白鹤滩水电站处于长江游河段,该水电站主要利用水能发电,正常年份发电量最大的季节是
    (2)、请从气候和地形角度分析,白鹤滩水电站修建于此地的原因。该水电站在修建过程中最可能遇到的困难有哪些?。(试举一例)
    (3)、长江南岸的支流比北岸的支流较(早/晚)进入汛期,夏季暴雨期,如果两岸支流同时涨水,易发生(灾害)。
  • 7、

    【游览祖国河山探索自然奥秘】

    中国幅员辽阔,地域差异明显。某中学初二地理小组的同学准备利用暑假游览祖国的大好河山,探索自然奥秘。他们设计了甲乙丙丁四条旅游线路。请你结合下面提供的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内容。

    探究一识地形

    (1)路线丁经过了我国面积最大的平原,其名称是

    (2)沿四条游览路线甲、乙、丙、丁作的地形剖面图,与图c相符的是路线

    探究二探气候

    (3)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规律是 , 图中甲、乙、丙、丁四条线路,最能充分感受我国降水这一规律的是路线

    (4)我国夏季全国普遍高温,但乙线路游客在②区域完全没有这种感受,原因是

    探究三析河流

    (5)同学们沿路线丙在壶口瀑布感受了黄河的气势磅礴。图b中黄河泥沙含量大增的河段是 , 此河段携带的泥沙在下游大量沉积形成了举世闻名的“地上河”,给沿岸工农业生产造成较大隐患。治理该河段应采取的措施有

    探究四研农业

    (6)图a中③所在地区的土地类型是;按照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原则,该地区的人们主要从事农业活动是

  • 8、全球首个漂浮式海上风电和深海养殖融合示范项目于2022年11月在福建南日岛开工建设。图为该项目设计平台模型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根据材料可知,该示范项目利用的海洋资源有(     )

    ①生物资源——海水养殖       ②能源资源——风力发电

    ③矿产资源——可燃冰             ④化学资源——海盐场

    A、③④ B、①④ C、①② D、②④
    (2)、下列关于福建省建设该项目的有利条件,不正确的是(     )
    A、渔业资源丰富 B、人口密集,开发前景广阔 C、大风天数多,风力强劲 D、地势起伏大,发电稳定
  • 9、碳中和是指年度二氧化碳排放总量与年度二氧化碳吸收固定总量相等,实现正负抵消,达到相对“零排放”。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向全世界郑重宣布——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下图为碳回收漫画,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我国大力发展经济过程中,森林和草地的“碳回收”发挥了重要作用。我国森林、草地主要分布地区是(     )
    A、草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山地 B、森林主要分布在湿润地区 C、草地主要分布在季风区 D、森林主要分布在东部平原
    (2)、2022年2月,第24届冬季奥运会在北京市和张家口市举行……小桐观赏赛事期间,发现所有场馆、交通工具100%使用绿色电力,赛事举办全程践行“碳减排”理念,为此采取的措施有(     )

    ①使用太阳能照明②使用新能源电动汽车③使用一次性餐具④大量使用办公纸张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 10、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入海口实地考察黄河河道水情和黄河三角洲湿地生态环境,了解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情况。下图示意“黄河流域略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有关黄河的表达正确的是(     )
    A、黄河流经我国第一、二、三阶梯 B、黄河冬季无冰期 C、黄河水量比珠江、长江小得多,不存在隐患 D、黄河是我国第二大河
    (2)、李白的诗句“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从地理角度解读“天上”和“海”分别指的是(     )
    A、巫山、黄海 B、长白山、南海 C、唐古拉山、东海 D、巴颜喀拉山、渤海
    (3)、宁夏平原位于黄河上游河段,盛产小麦、玉米和瓜果等农产品,素有“塞上江南”的美称,宁夏平原成为“塞上江南”的关键条件是(     )
    A、晴天多,光照充足 B、内陆地区,昼夜温差大 C、耕地广,土壤肥沃 D、黄河提供了充足灌溉水源
  • 11、我国领土面积广大,自然环境复杂多样,山河壮美,如诗如画。读“我国地势三级阶梯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以下关于我国壮美山河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黄河入海流”是受我国地势东高西低的影响 B、海陆位置是影响②和④两地地理环境差异的重要因素 C、“蜀道无如三峡难”,是因为三峡位于阶梯交界处落差大,通行难 D、“云横秦岭家何在”,秦岭是我国温度带中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
    (2)、以下描述的美景与地形区对应正确的是(     )
    A、①青藏高原一山清水秀,四季常青 B、②塔里木盆地一气候干旱,沙漠广布 C、③华北平原一雪山连绵,冰川广布 D、④长江中下游平原一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 12、2024年11月22日至30日,第十二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将在海南省三亚市举办。其中,马上项目比赛已于2024年7月8日至13日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昭苏县举行。结合中国民族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海南的少数民族主要是(     )
    A、彝族 B、羌族 C、黎族 D、高山族
    (2)、我国的民族分布特点是(     )
    A、少数民族只分布在边疆地区 B、汉族只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 C、大杂居、小聚居、交错居住 D、各民族分散居住、均匀分布
  • 13、2024年1月24日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已经发射在轨整整1000天了!1000天的时间里,天和核心舱迎接了6艘神舟载人飞船和6个航天员乘组,先后与问天实验舱、梦天实验舱完成交会对接,形成了中国空间站“T”字基本构型。读天和核心舱某时刻过境我国境内的运行轨迹示意图,完成下列小题。

    (1)、关于我国地理位置及其优越性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我国位于亚洲南部,太平洋西岸 B、陆地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居世界第二位 C、陆上国界线2.2万多千米,与14个国家接壤 D、我国地跨北寒带、北温带和热带
    (2)、图中天和核心舱运行轨迹穿过我国的省级行政区域有(     )
    A、新、甘、蜀 B、藏、陕、冀 C、川、滇、赣 D、青、津、辽
  • 14、我国陆地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海域面积约473万平方千米,具有海陆兼备的特点。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海陆兼备的大国特点使我国(     )

    ①对外交通和贸易便捷②气候兼有大陆性和海洋性特征

    ③跨东西南北四个半球④矿产资源丰富且种类较为齐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与俄罗斯、印度尼西亚相比,我国花卉种类更为丰富的主要原因是(     )
    A、海陆兼备,纬度最高 B、领土面积世界第一 C、地跨热带和北温带 D、水热资源最为丰富
  • 15、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登山路线规划有①、②两条,为安全起见,兴趣小组选择了①路线,因为路线①等高线更 , 坡度更 , 所以适合爬山。
    (2)、兴趣小组测量出甲村到登山路线①的图上距离为2厘米,则实地距离是千米。登上A山山顶后,兴趣小组发现B山在他们的方向。
    (3)、若站在B山峰向远处眺望,观察到甲村庄的炊烟向B山峰吹来,则当日的风向为
    (4)、甲、丁两村的图上距离为10厘米,实地距离是千米,并说出甲村在丁村的方向。
    (5)、兴趣小组考察发现,甲村为图示区域最大的聚落,该聚落形成的有利条件有哪些
  • 16、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A点的经纬度为 , B点的经纬度为 , C点的经纬度为 , C点位于(高、中、低)纬度地区。
    (2)、E位于东西半球中的半球。从图中看B在D的方向。
    (3)、图中A、B、C、D、E五点中,所在的纬线长度最长的是点 , 它的长度约是千米。
    (4)、图中A、B、C、D、E五点中最迟看到日出的是点
    (5)、有两位同学分别从A、D两点沿各自经线一直向北走,他们能在北极汇合吗?(填“能”或“不能”)
  • 17、2024年4月25日,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预计于2024年10月下旬返回地面。下图为地球公转及天宫空间站在太空的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发射当天,郑州市的昼夜长短情况及未来一个月变化趋势是(     )
    A、昼短夜长,昼变长 B、昼短夜长,昼变短 C、昼长夜短,昼变短 D、昼长夜短,昼变长
    (2)、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从发射到返回期间,地球公转没有经过(     )
    A、甲——乙之间 B、乙——丙之间 C、丙——丁之间 D、丁——甲之间
  • 18、观察地球仪,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古人一开始就认为地球是球体 B、地球和地球仪都是规则的球体 C、在地球两极可看见真实的地轴 D、借助地球仪可演示地球的自转
    (2)、关于甲乙丙丁四地描述正确的是(     )
    A、甲位于高纬度 B、乙在地球最长的纬线上 C、丙位于西半球 D、丁在东西半球分界线上
  • 19、我国“天宫”空间站于2022年全面建成,一天可以绕地球16圈,航天员在空间站进行了大量的科学实验工作。读中国空间站图片,完成下面小题。

    (1)、中国空间站在太空中(     )
    A、绕太阳飞行 B、绕地球飞行 C、随意飞行 D、绕月球飞行
    (2)、人类向太空发射航天器,进行太空探索的意义有(     )

    ①迅速占领地外空间②促进科技进步③寻找地外适合人类生存的家园④为战争做准备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20、《周易·系辞上》里面有:“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地理”一词最早出现在这里,“地理”是研究什么呢?与我们的生产生活有什么关系呢?完成下面小题。
    (1)、“俯以察于地理”包含的内容有(     )

    ①为什么地球被称为“蓝色星球”?②为什么有的湖水是淡的,有的湖水是咸的?

    ③为什么摄入过多的肉类会造成肥胖?④地球上真的发生过沧海桑田的变化吗?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我国古代,往往用“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来形容一个人知识的渊博,地理课的学习,将是我们丰富知识,充满智慧的学习。学好地理(     )

    ①要善于观察,发现问题②要会读图表,熟练运图③要联系实际,勤于实践④要放开手脚,拓宽视野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上一页 513 514 515 516 517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