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我国南北跨度约49°,导致我国夏季南北温差大。( )
  • 2、台湾,山脉多位于岛屿东中部,平原多分布在西部沿海。( )
  • 3、四川盆地,以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四周山脉环绕,具有冬暖、春热、夏早的特点。( )
  • 4、上海早在200多年前就有“江海之通津,东南之都会”美称,是我国政治和经济中心。
  • 5、北京位于华北平原北部,建城已有3000年,地势西北高,东南低。( )
  • 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中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少数几个国家之一。中国自然灾害种类多,发生频率高、造成的灾情严重。请结合我国主要气象灾害分布图,分析我国的特殊天气和气象灾害,并完成下列问题。

    (1)、寒潮是(冬/夏)半年影响中国的主要灾害性天气,指的是大范围的强冷空气活动。具体分布在地区及其以北地区。寒潮南下使所经过的地区产生急剧降温、霜冻、大风,有时还伴随天气。
    (2)、洪涝是中国频繁发生的自然灾害,对社会经济正常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它多出现在降水比较集中的季(填季节)、秋季,是中国东部(填地形)地区的多发灾害之一。
    (3)、是对中国农业生产影响最大、最常见且分布范围最广的一种自然灾害。不仅降水稀少的西北旱情严重,而且在东部(季风/非季风)区也频繁发生。
    (4)、在中国登陆的台风平均每年有6-8次,主要影响中国的海南、(填省名)、广西、台湾、福建、浙江等沿海省区。
    (5)、请简述台风对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带来的影响?
  • 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中国幅员辽阔,陆地总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大陆海岸线长达1.8万多千米,陆地国界线漫长,达2.2万多千米,陆上有众多邻国。

    材料二:中央电视台(CCTV—4)《远方的家》栏目推出特别节目《边疆行》,以新闻纪实的手法,用边行走边观察的方式,从广西防城港市出发到辽宁丹东,勾勒中国版图。姊妹篇《沿海行》采用车队行进的方式,从辽宁的丹东出发,沿中国海岸线行进到广西防城港,完成全部行程。《沿海行》和《边疆行》相呼应,完成沿中国大陆版图完整行走一圈的任务。

    (1)、《边疆行》和《沿海行》的起点分别位于(填省级行政区域单位名称)省/区。《边疆行》路线经过中国地理四至点中的黑龙江省县北端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附近。
    (2)、《边疆行》摄制组采访了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填民族),经过了我国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是(填省级行政区域简称)。
    (3)、《边疆行》摄制组发现与我国陆上接壤的国家有个(填数字)。
    (4)、试从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等方面分析中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5)、请简述我国少数民族的分布地区,以及中国各民族分布特点。
  • 8、我国东部季风区的降水受夏季风与冬季风交汇的影响明显,冬夏季风的交汇处是明显的多雨地带,读图,“我国东部不同时期的多雨带位置示意图”,完成小题。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这样的天气特征较多的出现于我国的(      )地区,此时,锋面雨带移动到Ⅱ地区。

    A、南部沿海地区 B、华北地区 C、长江中下游地区 D、东北地区
  • 9、读图,“夏季风图”完成小题。

    古诗云“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的“春风”指的是(      )

    A、西北风 B、东南风 C、东北风 D、北风
  • 10、下列干湿地区与所对应植被景观正确的是(      )
    A、湿润地区—草原 B、半干旱地区—沙漠和戈壁 C、半湿润地区—森林和草原 D、干旱地区—森林
  • 11、312国道起点为上海市,终点为新疆的霍尔果斯市,全长4967千米,沿途经过八个省区。据此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受气候影响,甘肃西北的敦煌壁画不容易受潮变质,该地区的气候类型是(      )

    A、热带沙漠气候 B、温带大陆性气候 C、亚热带季风气候 D、温带季风气候
  • 12、根据气温的南北差异,结合农业生产实际,以活动积温为主要指标,从北到南,习惯上将中国划分为五个温度带,和一个高原气候区。以下不属于中国温度带的是(      )
    A、暖温带 B、亚热带 C、热带 D、寒带
  • 13、“廊桥”又称虹桥,是一种有屋檐的桥,多为木质结构,可遮阳避雨,还可供人休憩,廊桥是能够反映区域地理特征的独特建筑。图为各省廊桥数量占全国总量比例图、单跨式木拱廊桥景观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廊桥数量居前两位的省区依次是(      )
    A、黔、皖 B、浙、闽 C、湘、滇 D、桂、赣
    (2)、廊桥分布区域的地理特征多表现为(      )
    A、气候干旱,沙漠广布 B、地势高峻,植被稀疏 C、低山丘陵,河网稠密 D、高寒缺氧,冰川广布
  • 14、东北平原是我国面积最大的平原,由三部分组成,以下说法中不包含的是(      )
    A、松嫩平原 B、辽河平原 C、河套平原 D、三江平原
  • 15、在中国四大盆地中,柴达木盆地平均海拔最高,盆地内矿产资源丰富,被称为(      )
    A、聚宝盆 B、坝子 C、天府之国 D、世界屋脊
  • 16、塔里木盆地是中国最大的内陆盆地,盆地内的(      )是中国最大的沙漠
    A、腾格里沙漠 B、毛乌素沙地 C、巴丹吉林沙漠 D、塔克拉玛干沙漠
  • 17、某同学绘制了我国沿着32°N的地形剖面图,学习中国地势特征。以下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甲为第三阶梯,青藏高原 B、丙为第三阶梯,长江中下游平原 C、横断山脉是甲乙两阶梯分界线之一 D、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
  • 18、关于如图两大高原自然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高原降水稀少,沙漠广布;乙高原降水丰沛,植被茂密 B、甲高原气温低,冰川纵横;乙高原水土流失严重 C、甲高原开阔坦荡,地面起伏和缓;乙高原沟壑纵横 D、甲高原被称为“世界屋脊”;乙高原“风吹草低见牛羊”
  • 19、读图,“中国主要山脉分布图”,完成下列小题。

    (1)、关于山脉②的走向正确的是(      )
    A、南北 B、东西 C、东北一西南 D、西北—东南
    (2)、关于图中山脉的说法正确的是(      )
    A、①是太行山脉 B、⑤是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的分界线 C、③是陕西省和湖南省的分界线 D、④是我国地势一、二级阶梯的分界线
  • 20、川藏铁路“八起八伏”累计爬升高度超过1.4万米,外媒戏称其是“一辆巨大的过山车”。图是正在建设中的川藏铁路示意图。完成下列小题。

    (1)、川藏铁路(从四川成都至西藏拉萨)经过的地形区有(      )

    ①四川盆地②横断山区③青藏高原

    ④黄土高原⑤山东丘陵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④⑤ D、③④⑤
    (2)、川藏铁路所在区域描述正确的是(      )
    A、跨地势第一、二级阶梯 B、成都平原被称为“塞上江南” C、不会有地震、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D、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
上一页 465 466 467 468 469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