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下图为我国沿海四大工业基地图,下列有关四大工业基地的说法有误的是(     )
    A、城市A是上海市,甲工业基地是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B、城市B是珠海,紧邻香港 C、丙、丁两大工业基地矿产资源丰富,交通便利 D、甲、乙两大工业基地能源、矿产资源缺乏
  • 2、“北煤南运”说明我国煤炭资源(     )
    A、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B、分布不均,北多南少 C、储量较大,人均富余 D、利用率高,不可替代
  • 3、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反映的地势变化符合哪个国家的地势特点(     )
    A、澳大利亚 B、印度 C、中国 D、美国
    (2)、下列相关描述,不正确的是(     )
    A、使大江大河滚滚东流,便于该国内地与沿海联系 B、进入该国陆地上空的湿润气流来自大西洋 C、海洋上的湿润气流给该国东部地区带来充沛的降水 D、地势高低差异大,河流落差大,水流湍急
  • 4、下列节日与其代表的民族连线正确的是(     )
    A、那达慕大会—蒙古族 B、泼水节—藏族 C、苗年—傣族 D、雪顿节—壮族
  • 5、读“我国疆域及邻国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有关中国疆域的描述,符合实际的是(     )
    A、我国最南端在海南省的曾母暗沙 B、领土南北跨经度广,导致了南北部的气候差异 C、陆地领土690万平方千米,居世界第三位 D、我国位于亚欧大陆的东南部,太平洋的东岸
    (2)、根据图中情况,下列说法不妥的是(     )
    A、丙国是缅甸,与我国云南省接壤 B、乙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一级阶梯 C、黑河—腾冲一线以西人口稠密 D、甲是我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6、下列有关美国经济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美国高新技术产业中心“硅谷”位于旧金山 B、美国农业生产特点是区域专门化、机械化、商品化 C、从经济发展水平看,美国属于发达国家 D、密西西比河干流的流向大致是自南向北流
  • 7、2023年11月20日,在日本北海道附近海域发生5.9级地震。日本多地震是因其位于(     )
    A、印度洋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地带 B、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地带 C、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的交界地带 D、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地带
  • 8、在南极地区最可能遇到的动物是(     )
    A、企鹅 B、北极熊 C、 D、袋鼠
  • 9、关于北美洲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有世界第四长河与世界最大的淡水湖群 B、东临太平洋,西临大西洋 C、该区域面积最大的国家是加拿大 D、有世界上最大岛屿格陵兰岛
  • 10、在非洲的赛伦盖蒂草原和马塞马拉大草原之间,每年角马都会迁徙2次,原因是(     )
    A、非洲的东部热带草原连通南北半球,而南北半球季节相反 B、角马要回到繁殖地进行繁殖,导致了它们的迁徙 C、人类的捕杀,让角马逃跑 D、气候变暖,角马向雨林地区迁徙
  • 11、中国同非洲各国之间的互助合作,称为(     )
    A、“南北对话” B、“南南合作” C、“南南对话” D、“南北合作”
  • 12、读“亚洲范围略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亚洲地跨热带、温带和寒带,是世界上跨经度最广的大洲 B、图中a为阿拉伯半岛,b为印度半岛,c为中南半岛 C、亚洲的地形以平原为主,高原和山地面积较小 D、亚洲是世界上干旱面积最广的大洲
  • 13、在凤凰县旅游交通地图上,著名景点南方长城,用图例表示(     )
    A、 B、 C、 D、
  • 14、2023年9月23日,第十九届亚洲运动会开幕式在杭州奥体中心主体育场举行,结合地球公转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开幕式这天,地球公转到(     )
    A、 B、 C、 D、
    (2)、开幕式这天(     )
    A、凤凰县昼夜平分 B、珠江出现凌汛现象 C、太阳直射南半球 D、哈尔滨举办冰雕节
  • 15、我们到外地旅游,会经常提前利用网络查询地图,可以通过输入“起点”和“终点”查询路线和距离,还可以“放大”或“缩小”地图查询更多信息.这类地图是(     )
    A、地形图 B、人口分布图 C、电子地图 D、遥感地图
  • 16、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和大小的测量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下图示意人类探索地球形状的过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地球的真实形状是(     )
    A、不规则球体 B、椭圆形 C、扁球体 D、规则球体
    (2)、人类对地球形状的探索认识过程,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 B、①④②③ C、①④③② D、④③①②
  • 17、

    结合图文资料,完成下面问题。

    河北塞罕坝林场成为全球环境治理的“中国榜样”,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典型范例。从茫茫荒原到莽莽林海,塞罕坝的绿水青山见证着半个多世纪的沧桑巨变。如图示意塞罕坝林场的位置.

    资料卡:塞罕坝年均降水量438mm,蒸发量1230mm,年均气温-1.5℃,极端最低气温-43.3℃,年平均均积雪日数169天,年平均均6级以上的大风日数47天,年平均无霜期仅72天。

    (1)描述图示区域的地形地势特征。

    历史上塞罕坝被称作“千里松林”,曾是皇家避暑狩猎之所,后因掠夺性砍伐、开垦和连年山火,到建国初期,塞罕坝地区已经彻底荒漠化,呈现“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凉景象。1962年,塞罕坝设立机械林场,林场建设初期,造林成活率不足10%,但经过三代人几十年的努力,这里建起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人工林场,森林覆盖率达到80%。

    (2)从气候的角度分析林场建设初期造林成活率低的自然原因。

    (3)依据资料,完成下列因果关系图,以正确表示塞罕坝自然环境的演变过程。

    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④________

    1993年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建立,公园内风景秀丽,景观独具特色,被赞誉为“河的源头、云的故乡、花的世界、林的海洋、珍禽异兽的天堂”。近年来,塞罕坝森林公园积极发展壮大生态旅游、绿化苗木等绿色产业,平均每年接待游客约60万人次,带动2.5万人就业,引导带动周边区域发展乡村游、农家乐等,助力群众增收致富和乡村振兴,生态旅游带动周边区域每年实现社会总收入超过6亿元。

    (4)说出塞罕坝森林公园对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

  • 18、

    阅读材料,回答下面问题.

    电视剧《山海情》以“东西部扶贫协作”战略为背景,讲述了宁夏和福建结成帮扶对子,共同建设宁夏闽宁镇的故事。其中,蘑菇见证了两地持续20多年的“山海情”。图1为宁夏回族自治区、福建省简图,图2为银川、福州气候资料,结合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1)剧名《山海情》中“山”代表了宁夏南部地形主要是________;“海”说明了福建的海陆位置,东临________海峡。

    双孢蘑菇是福建省种植最早,产量最大的食用菌,经济效益高。双孢蘑菇喜暗光,20℃~25℃是其生长的温度,13℃~18℃是其出菇的最适宜温度,刚采摘的鲜菇在湿润环境易腐烂变色。福建以当闽宁镇为示范点,派遣农业专家指导地村民,成功在沙漠戈壁推广种植巨菌草,利用菌草种植双孢蘑菇。通过栽种菌菇,闽宁镇生产的新鲜双孢菇销往我国南方地区,老百姓的生活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2)与福建相比,分析夏季宁夏发展菌(菇)生产有利的温度、湿度条件。
    (3)推测闽宁镇新鲜双孢蘑菇每年最适宜销往我国南方市场的季节并说明理由。

    闽宁镇的第一个特色产业是菌草产业,做为菌菇栽培原料的巨菌草成功在沙漠戈壁推广种植,获得经济、生态双效益。现如今菌菇的栽种形成了菌菇+光伏农业大棚的生态农业模式(如图所示)。

    (4)从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两方面简要说明发展光伏产业给闽宁镇发展带来的有利影响。
    (5)说出福建省对口闽宁镇能提供的支持有哪些。(至少两种)
  • 19、

    结合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中老铁路是一条连接中国云南省昆明市与老挝万象市的铁路,全线七成以上都是桥梁、隧道,沿线自然环境优美、动植物资源丰富,是一个巨大的“生态宝库”。中老铁路是第一个以中方为主投资建设,全线采用中国技术标准、使用中国设备并与中国铁路网直接联通的国际铁路。中老铁路的开通,不仅结束了我国西南边陲民族地区不通铁路的历史,也使老挝由“陆锁国”变成了“陆联国”。图1为中老铁路示意,图2为万象气候统计图.

       

    (1)从地形、气候和地质灾害角度分析中老铁路建设过程中面临的主要困难。

    (2)简述中老铁路桥隧比例高对铁路运营的积极影响。

    东南亚国家的热带生鲜水果深受国内消费者热捧。中老铁路开通以来,对内已联通中国31个省(区、市),25个省(区、市)相继开行了中老铁路跨境货物列车。

    (3)分析中老铁路的开通对我国居民采购热带水果带来的好处。

    (4)任选一个话题,结合资料,简述中老铁路的修建对老挝的积极意义。

    话题1:中老铁路是生态和谐之路(提示:从以桥代路的角度分析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作用)

    话题2:中老铁路是脱贫致富之路(提示:从通车对当地经济发展的意义进行分析)

  • 20、

    阅读材料,回答下面问题。

    历史上,尼罗河的定期泛滥孕育了古埃及农耕文明,洪水到来时淹没两岸农田,洪水退后,又会留下一层厚厚的淤泥,形成肥沃的土壤。为防止洪涝和增加沿岸用水,埃及政府于20世纪70年代修建了阿斯旺大坝。图1为尼罗河流域示意,图2为尼罗河水系主要支流的流量过程曲线。据此完成下面问题。

    (1)分析历史上尼罗河定期泛滥的季节及原因。

    (2)说明历史上尼罗河对埃及农业生产的主要有利和不利的影响。

    阿斯旺大坝位于开罗以南约900千米处,水库总库容为1689亿立方米。大坝建成后,土地灌溉面积增加了,大坝下泄的水清澈无悬沙,农田由季节性灌溉改为常年灌溉,建成后大坝下游地区农作物的熟制由一年一熟变为一年两熟或三熟。大坝建成后拦截泥沙,输送给大坝下游的泥沙大大减少,入海径流量也下降,这也带来了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

    (3)阿斯旺大坝的修建,使得埃及粮食产量大幅度提高,据材料说明其原因。

    (4)说出阿斯旺大坝修建以后,尼罗河下游地区可能出现的问题。(至少两条)

上一页 315 316 317 318 319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