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如图是某地理学习小组进行某种地理现象演示实验,在光线较暗的地方用手电筒模拟太阳光照射地球仪,并自西向东拨动地球仪。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1)、该实验能较好地演示( )A、昼夜现象 B、昼夜更替现象 C、季节变化 D、昼夜长短变化(2)、如图所示时刻,北京正处于( )A、日出 B、日落 C、白天 D、夜晚
-
2、读经纬网图,完成图中甲区域位于( )
①北半球②南半球③东半球④西半球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
3、地球仪是地球的模型,借助地球仪可以( )A、演示地球的运动 B、精准测量某地的海拔 C、直接读出地球的半径和表面积 D、看到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
-
4、人们认识地球的形状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其过程是( )
①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②天圆地方③拍摄地球卫星照片
A、①→②→③ B、①→③→② C、②→③→① D、②→①→③ -
5、地球是太阳系八大行星之一,八大行星按照与太阳的距离由近及远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地球是唯一适合人类生存的星球,我们要珍惜地球、保护环境。读地球在太阳系中位置图,完成下面小题。(1)、图中字母代表地球的是( )A、A B、B C、C D、D(2)、地球是太阳系内一颗( )A、行星 B、流星 C、恒星 D、卫星(3)、关于地球的描述,正确的是( )A、表面积是4万平方千米 B、最大周长是6371千米 C、环球航行证实了地球的形状 D、地球的形状是很大的圆形
-
6、为了锻炼学生体能,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吉林省某中学利用暑假到山区开展了一次登山旅行活动。阅读材料和地图,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同学们从王村火车站分组出发,设计了三个活动方案。
方案一:登大青山,锻炼体能;
方案二:徒手攀岩,试试胆量;
方案三:参观古庙,寻踪文化。
材料二:旅行地点的等高线地形图。
(1)、方案一中同学们从出发地点到达大青山,山顶的海拔高度大约是米以上。(2)、方案二中能开展徒手攀岩,是因为沿途经过(山体部位)。(3)、方案三中同学们去参观古庙,寻踪文化。图中古庙位于王村的方向,若出发地到古庙的图上距离为6.4厘米,它们的实地距离是千米。(4)、三个方案中,你会建议体力较弱的同学选择路线(填数字),原因是。(5)、从地形类型来看,王村和李村中位于平原的是;若把该图绘制成分层设色地形图,则在平原地区应着上的颜色是。 -
7、读“大洲、大洋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1)、①洲与⑤欧洲的分界线是山、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海峡。(2)、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洋是(填字母及名称),完全位于北半球的大洋是(填字母及名称)。(3)、世界上跨经度最广的大洲是(填数字序号及名称)。(4)、⑥、⑦两大洲的分界线是。
-
8、读某日地球光照图,回答下列问题。(1)、在S处仰视地球,地球的自转方向呈时针。(2)、图中阴影表示夜半球,图示的当天,A、B两点首先迎来黎明的是;C、D两点首先进入黑夜的是。(3)、本初子午线是指经线,与本初子午线组成经线圈的经线是。(4)、图示这一天北极圈内出现现象,吉林省处于季。
-
9、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A点的经纬度 , 。(2)、B点位于高、中、低纬度中的纬度地区,位于地球五带中的带。(3)、A、B两点所在纬线更长的是点,C点位于D点的方向。(4)、A、B、C、D四点都位于东、西半球中的半球,位于南、北半球分界线上的是点。
-
10、2024年世界海洋日的主题是“新深度唤醒”。这个主题旨在唤醒人们对海洋的理解、同情、合作和承诺的新深度,强调在保护海洋环境、管理海洋资源方面,个人和团体都有义务采取行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海洋是资源的宝库,海洋可以为我们人类提供的资源不包括( )A、生物资源 B、森林资源 C、矿产资源 D、潮汐能(2)、下列对我国南海海洋资源开发和保护的措施,错误的是( )A、加大海洋渔业资源捕捞力度 B、合理勘探和开发南海油气资源 C、加大海洋环境保护力度 D、严禁未经处理的污水排入海洋
-
11、地球表面明显分为陆地和海洋,海陆分布构成了地球的基本面貌特征,图中能正确表示全球海陆面积比例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
12、家住长春的小吉同学,在二分二至日的正午做了影子长短变化的实验,并将实验结果记录下来。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上述实验中,关于正午影子长短的结论,正确的是( )A、春分最短 B、夏至最长 C、秋分最短 D、冬至最长(2)、一年中,正午影子长短变化的原因是( )A、地球公转 B、地球自转 C、天气变化 D、月食现象
-
13、2024年国庆假期期间,长春市游客量再创新高,净月潭、伪满皇宫博物院、长影世纪城等更成为长春的热门旅游景点。小明想绘制一幅长春市旅游地图来向游客介绍长春。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确定地图的三要素是绘制地图的前提,下列不属于地图三要素的是( )A、图例 B、比例尺 C、等高线 D、方向(2)、如果小明想知道长春在中国的具体位置,应该查阅( )A、长春市地图 B、中国政区图 C、世界气候图 D、吉林省交通图(3)、将长春市地图与图幅大小相同的吉林省地图相比,发现( )A、长春市地图比例尺大 B、两幅地图比例尺相同 C、吉林省地图比较详细 D、无法进行比较
-
14、读地球五带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1)、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范围是( )A、0°~90°N B、23.5°S~23.5°N C、66.5°S~66.5°N D、始终直射赤道(2)、南温带与南寒带分界线的名称是( )A、北极圈 B、北回归线 C、南回归线 D、南极圈(3)、下列关于地球上五带的说法,错误的是( )A、依据不同纬度地区一年内获得太阳光热的多少划分 B、寒带无阳光直射现象 C、属于地球自转形成的地理现象之一 D、温带地区四季变化比较明显
-
15、为了更好地认识地球仪上的点和线,小舟利用泡沫球制作了地球仪模型(如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小舟在绘制过程中发现( )A、纬线共有90条 B、所有的经线都是圆 C、纬度由赤道向南北两侧递增 D、经度由赤道向东西两侧递增(2)、地轴与地球表面相交的两点中对着北极星方向的点叫作( )A、两极 B、北极 C、南极 D、星极
-
16、人造地球卫星不仅可以确证地球的形状,而且还能精准地测量地球的大小(如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下列数据中,可以用来表示地球大小的是( )
①速度②表面积③平均半径④平均温度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2)、地球最大周长约4万千米,一架客机的飞行速度约为800千米/时,客机绕赤道飞行一圈需要的时间是( )A、20小时 B、50小时 C、200小时 D、500小时 -
17、某同学用手机中的某软件App,查到了地球的真实照片(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如图说明人类现在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所处的阶段是( )A、天圆地方说阶段 B、观测月食阶段 C、太空观测地球阶段 D、环球航行阶段(2)、首次证实地球是个球体的事件是( )A、郑和下西洋 B、地球卫星照片 C、人类首次登月 D、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
-
18、在浩瀚无垠的宇宙中,有许多美丽而神秘的星球,我们所在的星球——地球,虽只是茫茫宇宙中一粒细微的尘埃,但却是人类唯一赖以生存的家园。地球带给人们的惊艳和它独特的魅力始终吸引着人们不断探索。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太阳系各大成员各行其道,互不干扰,所以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是安全的、稳定的,地球属于( )A、恒星 B、行星 C、卫星 D、彗星(2)、以下不属于我国探索太空成就的是( )A、“神舟五号”飞船 B、“嫦娥一号”月球探测器 C、“旅居者号”火星车 D、“天宫”空间站
-
19、生活中隐藏着许许多多的奥秘,下列问题与地理相关的是( )A、食物放置久了为什么会发霉 B、如何评价《三国演义》中的周瑜 C、为什么太阳总是东升西落 D、为什么树上的苹果只会往下掉
-
20、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2023年10月24日07时05分在台湾花莲县海域(北纬23.96度,东经122.83度)发生5.9级地震。
材料二:2023年中国科学院的科考队在我国喜马拉雅山脉发现了喜马拉雅鱼龙(2亿多年前的海洋生物)化石,这是继上世纪60年代我国科学家发现鱼龙化石后,这类化石再一次被发现。
材料三:图1为六大板块分布示意图。
(1)六大板块几乎都在海洋的是________板块,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全球形成两大火山、地震带,台湾花莲地处________火山地震带。
(2)某班学生在学习“板块的运动”时,用纸张和书本演示板块的运动(如图2所示),台湾花莲地震同图中甲、乙两个演示实验中________演示的现象类似。
(3)材料二说明,喜马拉雅山脉在未形成以前的地质时期曾经是________。板块的碰撞和张裂是引起海陆变迁的重要原因。根据板块运动方向,判断未来地中海的变化趋势是________。
(4)结合六大板块示意图,尝试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喜马拉雅山脉的形成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