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如图所示为“我国某地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乙地所表示的地形部位是(     )
    A、山谷 B、山峰 C、山脊 D、陡崖
    (2)、M、N两个山峰的相对高度是(     )
    A、888米 B、150米 C、192米 D、208米
    (3)、下列四地中,可能出现瀑布的是(     )
    A、 B、 C、 D、
    (4)、阴影区域的地形类型是(     )
    A、高原 B、丘陵 C、盆地 D、山地
  • 2、校园是我们平时学习、生活的地方,为了帮助我们熟悉校园环境,加强同学之间的沟通协作,某校发起“美化校园”的跨学科主题学习的活动,读图A、图B完成下面小题。

    (1)、同学们绘制了一幅校园平面图,由于图中“三要素”不全,导致别人无法做到(     )
    A、辨别停车场的方位 B、估算实验楼与餐厅间的距离 C、区分建筑物与道路 D、确定各建筑的主题
    (2)、图中行知路长约5厘米,某同学量得这条路的实地距离约为200米,则这幅图的比例尺为(     )
    A、1:4000 B、1:400 C、1:40 D、1:40000
    (3)、校园平面图中,体育馆所在位置位于实验楼的(     )
    A、正南方向 B、东北方向 C、西南方向 D、东南方向
    (4)、同学们通过实地调查,发现校园绿化面积很大,其中图B是校园分布最多的乔木,这种植物名称是(     )
    A、杨树 B、柳树 C、松树 D、榆树
  • 3、地球仪是地球的模型,也是学习地理的重要工具。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从制作的地球仪上可以看出(     )
    A、所有经线相互平行 B、纬度越低,纬线越长 C、经线指示东西方向 D、纬线指示南北方向
    (2)、图中丙地所在的经纬度是(     )
    A、30°S,60°W B、60°S,60°W C、0°,60°W D、60°N,60°W
    (3)、图中甲地气候变化的明显特征是(     )
    A、没有阳光直射,有极昼极夜现象 B、没有阳光直射,季节变化明显 C、有太阳光直射,气候终年炎热 D、阳光斜射厉害,气候终年寒冷
  • 4、2024年7月3日22时51分,经过约6.5小时的出舱活动,神舟十八号乘组航天员叶光富、李聪、李广苏第二次出舱,完成了舱外巡检任务。如图为太阳系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在浩瀚的宇宙中,有一颗美丽的星球,她披着蓝色的面纱,载着无数的生灵,环绕着太阳在不断地转动,它就是(     )
    A、地球 B、月球 C、太阳 D、彗星
    (2)、地球是迄今人类唯一的家园,其存在生命物质的条件组合正确的是(     )

    ①与太阳距离适中,使地表保持适宜生物生存的温度

    ②地球是一颗恒星

    ③具有生命的摇篮——液态水

    ④具有适中的体积和质量,使大气聚集在地球周围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3)、太空探索使我们认识到(     )
    A、地球位于火星和木星之间 B、地球属于太阳系中的一颗卫星 C、太阳系中距离太阳最近的行星是水星 D、与地球的自然环境相似的是月球
  • 5、不同的气候,造就了不同的自然景观和农业类型,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柑橘在中国种植历史悠久,早在两千多年前,爱国诗人屈原就在故里写下了《桔颂》名篇。柑橘生长发育要求12.5~37℃的温度。秋季花芽分化要求昼夜温度分别为20℃左右和10℃左右。过低的温度会使柑橘受冻。

    材料二:中国气候类型分布图及甲、乙、丙、丁四城市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

           

         

    (1)、金秋时节,又到了吃橘子的季节,根据材料,请你推测一下中国柑橘的主要产区的气候类型是(填写气候名称)。该气候冬季不冷,使得柑橘免遭冻害。
    (2)、C、D两种气候中,年降水量较多的是 , 造成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3)、B与C两种气候的分界线为 一线。
    (4)、A、B、C三种气候在我国均有分布,体现我国气候的特征是
    (5)、B气候与C气候分界线与我国多条分界线大致重合,请写出其中三条。
  • 6、读中国地形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代号所代表的地形区名称:B盆地,H高原。
    (2)、山脉G是 , 山脉K是 , E山脉主要位于我国地势第级阶梯上。
    (3)、高原C与高原H的分界线是(山脉名称)。山脉F西侧的地形区水土流失严重。
    (4)、我国山区面积广大,因地制宜发展经济是重中之重,山区适合发展的产业是什么?(不少于3个)
    (5)、写出我国西高东低的地势对我国的有利影响两条?
  • 7、读图1“中国政区图”及图2,完成下列问题。

    (1)、我国既有海岸线又有陆上边界线的省份的是
    (2)、我国全部位于热带的省区是(填字母)。
    (3)、成语“秦晋之好”中“秦”所指省级行政区域是(填字母)。“晋”所指省区的行政中心是 , 乐不思蜀所指的省是(填字母)。
    (4)、图2所示少数民族是维吾尔族,主要位于省区(填字母)。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我国
  • 8、将下列民族名称与相应的民族习俗连接起来。

    壮族 , 高山族 , 傣族 , 维吾尔族 , 蒙古族

  • 9、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根据图1、图2两图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既位于暖温带,又位于半湿润地区的地形区是(     )
    A、塔里木盆地 B、准噶尔盆地 C、四川盆地 D、华北平原
    (2)、造成我国西北地区气候干旱的主要因素是(     )
    A、海陆因素 B、纬度因素 C、地形地势 D、人类活动
  • 10、家住上海的小华同学设计了暑期四条游览线路。据图回答下列小题。

    (1)、四条游览线路中,穿过我国干湿地区数量最多的是(     )
    A、 B、 C、 D、
    (2)、小华绘出了四条游览线路经过的相关山脉简略示意图,其中绘制出现错误的是(     )
    A、 B、 C、 D、
  • 11、分析“中国各类地形面积比例"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

    A、我国山区面积广大 B、我国平原占比较小 C、我国地势西高东低 D、我国地形复杂多样
  • 12、读我国地形图,完成下面小题。

    (1)、山脉构成地形骨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③山是我国二三级阶梯分界线 B、②山脉走向为南北走向 C、①山脉南侧有我国最大的盆地 D、⑤⑥地形区以太行山为界
    (2)、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二、三级阶梯分界线上,呈东北-西南走向,又是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分界线的山脉是(     )
    A、大兴安岭 B、太行山 C、昆仑山 D、天山
    (3)、以下对图中地形区介绍存在问题的是(     )
    A、④地形区土质疏松,地表千沟万整 B、⑤地形区位于我国第三级阶梯,被称为紫色盆地 C、⑥地形区因海拔高,被称之为“世界屋脊” D、②山脉是我国地势第一第二阶梯分界线的一部分
  • 13、对我国人口分界线描述错误的一项是(     )
    A、胡焕庸线又名黑河腾冲线 B、此线东南人口密集 C、此线西北人口稀疏 D、总体呈现东少西多的特点
  • 14、热爱骑行的主播“潮汕阿秋”,骑行穿过中国32个省行政区,在他骑行过程中见到的少数民族中分布最广的是(     )
    A、傣族 B、回族 C、壮族 D、蒙古族
  • 15、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成立70周年庆祝大会于2024年9月6日上午在伊宁市举行,伊犁州主要少数民族所擅长的乐器是(     )
    A、长鼓 B、芦笙 C、冬不拉 D、马头琴
  • 16、读下面我国四个省级行政区轮廓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上图中,各省区名称、简称、省级行政中心搭配正确的一组是(     )
    A、①—湖南—鄂—武汉 B、②—山东一鲁一济南 C、③—云南一云一成都 D、④—广东一粤一福州
    (2)、小明同学的家乡,每年有两次阳光直射现象,他的家乡可能是(     )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 17、读甲、乙、丙、丁四省级行政区域轮廓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四幅图中的山脉是我国地势第一、二级阶梯分界线的是(     )
    A、祁连山脉 B、大兴安岭 C、太行山脉 D、秦岭
    (2)、图乙中大兴安岭西侧地形区是(     )
    A、华北平原 B、黄土高原 C、内蒙古高原 D、四川盆地
    (3)、标志着我国由春秋进入战国的历史事件“三家分晋”发生在(     )
    A、甲省 B、乙省 C、丙省 D、丁省
  • 18、“你见过什么样的中国?是960万平方千米的辽阔,还是300万平方千米的澎湃?是四季轮转的天地,还是冰与火演奏的乐章?”这是纪录片《航拍中国》的片头。读文字内容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表述不能体现“是960万平方千米的辽阔,还是300万平方千米的澎湃”的是(     )
    A、我国领土北至漠河以北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处,南至台湾省曾母暗沙 B、我国海域面积广阔,临海从北到南依次为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C、乌苏里江畔看见我国第一缕阳光时,帕米尔高原依然是满天星斗 D、我国国土面积仅次于俄罗斯、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
    (2)、“300万平方千米的澎湃”不能为我国提供的是(     )
    A、全国范围内充沛的降水 B、优良的港口和便利的海运 C、丰富的海洋渔获 D、丰富的海盐资源
    (3)、我国冬季北方和南方形成“冰与火”的差异,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
    A、人类活动 B、纬度位置 C、地形地势 D、海陆位置
  • 19、在学习中国疆域相关内容后,小明对学习内容进行梳理,下列小明梳理的知识中不正确的是(        )
    A、我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B、我国东临太平洋,东部广大地区雨量充沛,利于农业生产 C、我国大部分位于热带,少部分位于北温带,没有寒带 D、我国南北气候差异大,为我国发展多种农业经济提供了有利条件
  • 20、瑞典男孩菲利普查找大量资料后对中国有了一些了解,他将对中国的认识罗列如下,其中不正确的是(     )
    A、中国陆地国土面积居世界第三位 B、中国民族众多,其中人口最多的是汉族 C、中国国土广袤共有23个省级行政区 D、中国有14.12亿人口,约占世界总人口的1/5
上一页 237 238 239 240 241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