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下图示意北半球人口分布。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北半球的人口稠密区大多分布在( )A、中低纬内陆地区 B、中高纬沿海地区 C、中高纬内陆地区 D、中低纬沿海地区(2)、④大洲许多国家人口出现了负增长,带来的影响有( )①资源短缺②就业困难、居住条件差③劳动力短缺④人口老龄化严重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
2、学完了世界降水的分布规律之后,甲、乙、丙、丁四位同学结合亚欧大陆的纬度和海陆分布情况,绘制了四幅“亚欧大陆降水的地区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哪位同学绘制的示意图能够正确表示亚欧大陆降水地区分布情况( )A、甲同学 B、乙同学 C、丙同学 D、丁同学(2)、在示意图中没有反映出来的降水分布规律是( )A、低纬度降水多,高纬度降水少 B、中纬度地带,大陆内部降水少 C、中纬度地带,沿海地区降水多 D、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
3、天气是我们每个人关心的话题。读图四,完成下面小题。
(1)、40°N附近地区的天气状况是( )A、有微风和沙尘暴 B、小雨转中雨 C、晴转多云 D、出现沙尘暴(2)、生活在30°N附近的人们,当日( )A、适宜户外运动 B、出行带好雨具 C、注意添衣保暖 D、做好防晒保护 -
4、地球表面高低起伏,地表形态复杂多样。读“四种陆地地形类型的剖面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①②③④表示的地形类型为山地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2)、与沿海平原邻接的海底地形类型的是( )A、大陆架 B、大陆坡 C、洋盆 D、海沟 -
5、2024年09月18日晚间,安徽合肥突发4.7级地震,南京部分居民有震感。图二为合肥周边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本次地震发生地点的经纬度可能为( )A、(29°N,115.6°E) B、(32°N,117.6°E) C、(35°N,137.6°E) D、(28°N,121.6°E)(2)、南京到合肥的直线距离约为( )A、1500千米 B、420千米 C、240千米 D、150千米 -
6、读“某日太阳光照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经纬线的长度能够衡量地球大小的是( )A、赤道 B、北回归线 C、北极圈 D、本初子午线(2)、图中,北极圈到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带,在地球五带中称为( )A、热带 B、北寒带 C、北温带 D、南温带(3)、下列有关此太阳光照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此图演示的是地球自转运动②地球的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
③地球自转产生了季节变化现象④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附近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7、日本本州岛的合掌村四面环山,水库水渠众多。合掌村独特的传统民居“合掌造”,完全是用自然生长的树木搭建而成,屋顶以厚厚的稻草和茅草覆盖,屋顶斜面夹角为50°—60°。左图示意日本概况,右图示意合掌村聚落及“合掌造”景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合掌村聚落景观反映的是( )①农村聚落②渔村聚落③水田农业④旱地农业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2)、“合掌造”屋顶斜面夹角为50°—60°,反映合掌村( )A、地形崎岖 B、终年温和 C、植被稀少 D、降水较多(3)、合掌村冬季多暴雪的主要原因是( )A、水库水渠众多,水汽丰富 B、地处西北季风迎风坡,降水多 C、四面环山,水汽不易扩散 D、地处东南季风迎风坡,降水多 -
8、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北京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优势是(言之成理即可),是我国第一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区。(2)、长江三角洲区域的核心城市为A________,它对整个长三角区域、长江流域乃至全国的发展具有辐射带动的作用。(3)、两地区的重要工业基地发展的共同优势条件是________。(任意一点即可)(4)、连接两地区的铁路干线名称是。该铁路与陇海线交会于市。 -
9、我国是世界上第一个设立土地日的国家,每年6月25日是全国土地日。如图是我国土地利用类型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①是以为主的耕地;④是以为主的耕地。(填水田或旱地)(2)、②是________地,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等山区。(3)、③是草地,主要分布在西部地区,根据因地制宜原则,主要发展________业(填农业类型)。(4)、为确保粮食安全,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请你列举两条保护耕地的措施:;。 -
10、读“夏季风示意图”和“中国水资源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1)、影响我国的夏季风主要来自太平洋和洋。如果夏季风活动不稳定,容易导致的气象灾害是台风、干旱和。(2)、结合资料和所学,描述我国降水的季节分配规律:________。(3)、平水带大部分位于气候区,图中A地位于平原,水资源短缺。缓解我国水资源空间分配不均的有效办法之一是。 -
11、结合“我国部分城市常年入冬时间分布图”和相关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近些年来,很多老年人过起了“候鸟”式的生活,北方群众搭乘“越冬专列”到南方地区生活一段时间。该专列从哈尔滨出发,一路南下,直达三亚市。
(1)、“越冬专列”从哈尔滨出发,跨越了我国南方与北方的分界线一线,抵达广东湛江后乘船横渡(海峡),到达三亚市。(2)、入冬时间,拉萨早于武汉,影响因素是;北京早于武汉,影响因素是。(3)、“越冬专列”自北向南,依次穿过的东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和东南丘陵,都位于我国地势的第级阶梯上。 -
12、2022年5月20日,全球最大的智慧养殖工船“国信1号”在青岛交付运营。下图示意中国局部疆域和“国信1号”相关资料,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国信1号”——移动的海洋牧场:该船以“船载舱养”模式将养殖区域由近岸推向深远海利用深远海优质海水,主要养殖大黄鱼等名贵鱼。大黄鱼最适生长温度为18-28℃。该船根据不同季节水温和环境,在我国部分海域开展游弋式作业。养殖密度是传统网箱的4-6倍,养殖周期可缩短1/4以上。
(1)、请描述我国的海陆位置:________。(2)、青岛所在省级行政区的简称是 , “国信1号”养殖工船常年游弋的海域甲是。图中“国信1号”养殖工船在8—12月向南航行所考虑的主要因素是。(3)、(全称)是我国唯一濒临海洋的少数民族自治区,与(国家)既在陆地上相邻又隔南海相望,发展海洋事业的条件也很优越。 -
13、“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的时代已尘封于历史的记忆中,现在我国北方寻常百姓家也可以“日啖荔枝三百颗”读中国荔枝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荔枝主产于我国南方,影响其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A、水源 B、热量 C、交通 D、土壤(2)、现在我国北方寻常百姓家也可以“日啖荔枝三百颗”,主要得益于( )①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②荔枝栽培范围的北移
③冷藏保鲜技术的进步④居民生活需求的提升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
14、2023年3月以来,淄博烧烤火热出圈。为更好服务游客,当地政府协调开通了济南往返淄博的“烧烤专列”。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淄博烧烤的“灵魂三件套”是“小饼烤炉加蘸料”,其中小饼原料来自农业部门中( )A、种植业 B、渔业 C、林业 D、畜牧业(2)、杭州游客准备“进淄赶烤”,应该选择( )线到达上海,然后通过( )线到达济南转烧烤专列。①京包 ②京沪 ③沪杭 ④浙赣
A、②① B、②③ C、③② D、③④(3)、福州吃货也想要坐高铁“进淄赶烤”,可能经过的地形区有( )A、青藏高原 B、四川盆地 C、黄土高原 D、长江中下游平原 -
15、光伏车棚是一种将车棚建筑与光伏发电技术相结合,利用太阳能电池板发电,为车提供电、停车功能的新型车棚。下图为光伏车棚照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为充分利用太阳能资源,太原市光伏车棚的太阳能电池板应朝向( )A、东面 B、西面 C、南面 D、北面(2)、光伏车棚最大的优点是( )A、节省空间 B、充电更快 C、美观大方 D、节能环保 -
16、古诗句“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描述了长江干流某河段当时的特点。下图示意长江流域,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古诗句反映长江此河段,当时( )A、水量小 B、汛期短 C、水位低 D、流速快(2)、现今,对此河段水文特征变化产生影响的工程是( )A、龙羊峡水电站 B、小浪底水利枢纽 C、三峡水利枢纽 D、丹江口水利枢纽 -
17、下图是某同学绘制的我国地势阶梯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关于我国地形地势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A、地势东高西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 B、地形复杂多样,以丘陵、盆地为主 C、第三级阶梯地形主要是高原和山地 D、地形类型齐全,山区面积广大(2)、位于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之间的山脉是( )A、祁连山脉 B、太行山脉 C、长白山脉 D、南岭 -
18、读下列省区轮廓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序号代表的省区,与其主要少数民族及节日搭配正确的是( )A、①—傣族,泼水节 B、②—回族,开斋节 C、③—蒙古族,那达慕节 D、④—壮族,三月三歌节(2)、关于四个省级行政区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是我国纬度最低的省区 B、②与东南亚国家接壤,濒临南海 C、我国的最北端位于③省区 D、④与朝鲜接壤 -
19、近段时间,机器人成了科技舞台上的耀眼“明星”。春晚舞台上的舞蹈《秧BOT》将人工智能技术与艺术完美结合,赢得了无数喝彩。读我国智能制造产业集聚区分布图(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秧BOT》的各位舞蹈演员来自杭州某科技公司,该公司位于我国智能制造产业集聚区中的( )A、环渤海集聚区 B、长江三角洲集聚区 C、中西部集聚区 D、珠江三角洲集聚区(2)、影响我国智能制造产业集聚区分布的关键因素是( )A、交通运输 B、市场需求 C、人口数量 D、科学技术(3)、目前,人工智能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场景有( )①银行机器人大堂经理 ②课堂教学老师 ③智能家居产品 ④物流自动分拣货物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
20、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河南省是全国的农业大省、粮食生产大省,小麦产量居全国第一。河南用全国1/16的耕地生产了全国1/4的小麦,成为当之无愧的“小麦之乡”。
材料二河南省始终默默践行以科技驱动农业高质量发展,重大科技成果竞相涌现。如今,在我国老百姓的餐桌上,许多火腿肠、方便面、汤圆和速冻水饺都产自河南。坚持立足农业,以农兴工、以工促农,使河南从改革开放前的“缺粮大省”转变为“中原粮仓”,而今更变为“国人厨房”。
材料三图甲为河南省地形示意图和郑州气候资料图,图乙为冬小麦生长条件简介。

(1)、简要分析河南省小麦产量居全国首位的优势自然条件。(2)、指出河南省小麦生长期应重点防范的自然灾害。(3)、说出河南省发展“厨房产业”的社会经济意义。(4)、河南“以农兴工、以工促农”的发展模式对其他地区有何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