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台湾省是祖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下列关于台湾省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台湾岛是我国面积最大的岛屿②台湾岛地形以平原为主

    ③台湾岛自然环境优越,物产丰富④祖国大陆是台湾最大的贸易伙伴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 2、 香港是一座国际大都市,与祖国内地的联系十分密切。在区域经济合作中,香港具备的优势是(   )
    A、资金、技术 B、矿产、资金 C、劳动力、矿产 D、厂房、劳动力
  • 3、 世界第一大货物出口国是(   )
    A、巴西 B、印度 C、俄罗斯 D、中国
  • 4、 贝贝去北京能游览到的景点是(   )
    A、大三巴牌坊 B、野柳地质公园 C、颐和园 D、布达拉宫
  • 5、 “在漫长的二三百万年间,这片广袤的土地已经被水流剥蚀的沟壑纵横、支离破裂,像老年人的一张粗糙的脸”。在这段描述中“广袤的土地”指的是(   )
    A、柴达木盆地 B、黄土高原 C、华北平原 D、内蒙古高原
  • 6、 在铁路干线交汇处,多形成重要的铁路枢纽。下列铁路枢纽为郑州的是(  )
    A、 B、 C、 D、
  • 7、 春晚扭秧歌的人形机器人、广泛应用的无人机等科技成果,激发中国的创新活力。影响这类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最主要条件是(   )
    A、丰富的资源 B、广阔的市场 C、工业基础好 D、科技和人才
  • 8、土地资源与水资源影响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我国土地资源和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衡。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关于我国土地资源分布叙述正确的是(   )
    A、耕地集中分布在东部湿润、半湿润区 B、草地多分布在地势第三级阶梯 C、南方耕地以旱地为主 D、林地主要分布在西北内陆地区
    (2)、解决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的有效办法之一是(   )
    A、大量开采地下水 B、兴建水库 C、跨流域调水 D、建水电站
  • 9、 我国疆域辽阔,邻国众多。与我国既陆上相邻,又隔海相望的国家是(   )
    A、朝鲜和越南 B、朝鲜和韩国 C、越南和老挝 D、韩国和菲律宾
  • 10、 读左图日本工业带图和右图俄罗斯主要工业区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国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是矿产资源丰富 B、甲是俄罗斯工业最发达的地区 C、日本工业集中分布在太平洋及濑户内海沿岸 D、丙是俄罗斯纺织工业最发达的地区
  • 11、我国第五个南极科考站——秦岭站,是我国“功能完善、设备先进、低碳环保、国际领先”的现代化南极科考站。完成下面小题。
    (1)、适合秦岭站开展科学考察的时间是(   )
    A、1-2月 B、5-6月 C、7-8月 D、9-10月
    (2)、我国科学考察队在秦岭站考察时,可能遇到的困难是(   )
    A、暴雨侵袭 B、地震频发 C、酷寒大风 D、洪水多发
  • 12、读左图美国本土农业带分布图和右图印度水稻、小麦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美国农业实现了地区生产专业化,表示乳畜带的是(   )
    A、 B、 C、 D、
    (2)、美国和印度农业的共同特点是(   )
    A、山地多,耕地面积小 B、均种植小麦 C、位于热带,热量充足 D、农产品种类单一
  • 13、 语言是人类重要的交际工具。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和使用范围最广的两种语言是(   )
    A、俄语、汉语 B、俄语、英语 C、汉语、法语 D、汉语、英语
  • 14、 如图为齐齐哈尔市某日天气预报图。由图可知(   )

    A、28℃可能出现在12时左右 B、气温日较差为12℃ C、当日天气状况为阴 D、最低气温出现在24时
  • 15、 地球表面形态处于永不停息的运动与变化之中,在板块的交界处,两个板块发生张裂,常常形成(   )
    A、丘陵 B、高原 C、山脉 D、裂谷或海洋
  • 16、 读图等高线地形图,通过等高线的特征,我们可以识别表示山谷的序号是(   )

    A、 B、 C、 D、
  • 17、 陆地主要分布在北半球,海洋大多分布在南半球。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是(   )
    A、本初子午线 B、赤道 C、北回归线 D、南回归线
  • 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认识家乡”的课堂上,同学们围绕广西壮族自治区地形示意图(如图),结合所学知识,开展自主探究学习。

    (1)、小桂同学分析,广西四周多被山地、高原环绕,中部地区因的分隔,形成了丘陵、小盆地、小(填地形类型名称)相间分布的格局。
    (2)、小西同学认为,广西的地形分布对人们的生产生活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她发现,图中的(填聚落类型名称)多分布在地形平坦、交通便利的地区。同时,这些地区适宜发展的农业部门是业。
    (3)、在课堂讨论环节,三位同学将自己在广西地形学习中的体验进行了交流。小广说,在阅读“中国地形图”时,他关注到广西位于东南丘陵的西南部。小西说,在阅读“南方地区的地理环境图”时,她关注到广西位于两广丘陵的西部。小桂说,在阅读“广西壮族自治区地形示意图”时,他关注到广西地形的整体格局呈盆地状。同学们讨论发现,三位同学的学习体验虽有差异,但都有较充分的合理性。

    针对三位同学在广西地形学习中获得不同体验的现象,请你从区域地理学习方法的角度,谈谈认识及获得的启发。

  • 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英国曾经从挪威进口了大量的冰!是真的吗?”在一次辨真伪活动中,小广和小西同学听到了这样的说法:“19世纪,伦敦需要大量的优质冰用于食品保鲜和制作高端冷饮。挪威商人在本国南部山间湖泊冰封1个月后,切块取冰,运送到伦敦。年出口量达30多万吨。”小广和小西对此非常感兴趣,他们找到了运冰线路示意图(图1)并绘制了相关气候资料图(图2),开展了探究学习。

    (1)、探究一:挪威有合适的冰吗?

    两位同学通过分析,发现挪威南部位于北纬°附近,纬度高;每年冬季,月均温在℃以下,且19世纪气温较当代略低,湖面会结冰,冰期较长、冰层较厚。由于当地环境优越,冰的品质优良。

    探究二:英国没有合适的冰吗?

    (2)、小广认为伦敦位于50°N以北,冬季应该大量结冰。但小西认为当地没有足够数量的冰。请你从气候的角度进行分析,帮助小西说服小广。
    (3)、小西进一步分析:18世纪中叶英国工业革命后,由于日益严重,伦敦地区水质不佳,冰质难以满足需要。
    (4)、探究三:冰能运送到英国吗?

    两位同学查阅资料得知,英国最初从大西洋彼岸的美国进口优质冰,后来逐渐改为从挪威进口。请从地理位置的角度,简析挪威取代美国,成为英国优质冰主要进口来源国的原因。

  • 20、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947年3月,中共中央开始了转战陕北的伟大历程。在物质条件艰苦,与敌周旋的险恶环境下,中共中央从容地指挥着全国各个战场人民解放军的作战行动。转战陕北历时1年零5天。1948年3月,中共中央胜利东渡至碛口镇的高家塔村。图1为中共中央转战陕北路线示意图。

    (1)、请从自然地理的角度,说出中共中央转战陕北行军过程中遇到的主要困难(说出2条即可)。
    (2)、1948年3月,中共中央胜利东渡河,进入山西省。
    (3)、请在图中适当位置用箭头绘制东渡路线。
    (4)、如今,转战陕北沿途的各革命纪念地通过发掘红色资源,发展业,满足游客学习革命历史、感受革命文化的强烈愿望,推动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5)、一位画家在转战陕北的革命纪念地写生时,绘制了一幅景观图。图2与图3两幅作品中,图(填序号)是他的作品,请从地理角度说出你选择该图的理由(说出2条即可)。

上一页 18 19 20 21 22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