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古诗词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许多古诗词都蕴含了丰富的地理知识。读下列古诗词,完成下面小题。①“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②“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③“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④“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1)、上述诗句中,与气候有关的诗句是(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2)、上述诗句中,属于描述非季风区的景观的是(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2、中国的“新四大发明”:高铁、支付宝、共享单车和网购,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改变着整个世界。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我国高铁线路东部比西部密集,是因为东部比西部( )
①自然条件优越②经济发达③矿产丰富④人口稠密⑤草场广阔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①②④ D、①③⑤(2)、“新四大发明”说明我国( )A、交通运输便利 B、生物工程发展迅速 C、新能源技术应用广泛 D、信息技术发展迅猛 -
3、我国自主研发,具有完会知识产权的新一代喷气式大型客机C919在上海浦东机场首飞成功。读“四大工业基地图”(如图)。结合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1)、C919首飞的空域位于( )A、甲工业基地 B、乙工业基地 C、丙工业基地 D、丁工业基地(2)、中国能自主研发大型客机的主要原因是( )A、市场需求 B、原料充足 C、科技进步 D、劳动力丰富 -
4、下列山脉不是我国地势阶梯分界线的是( )A、巫山 B、秦岭 C、太行山 D、祁连山
-
5、阅读材料,完成问题探究。
探究主题:庐山旅游资源和旅游业。
庐山位于长江南岸,鄱阳湖之滨,京九铁路沿北部山麓而过。庐山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均降水量在1800mm以上,雨热同期。庐山群峰耸立,多河谷和陡崖。山上云雾缭绕、瀑布直下、植被茂密,自然风光秀美。
庐山历史悠久,人文景观丰富。近代以来,庐山以进暑胜地闻名于海内外,1996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庐山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佳地,每年接待了大量国内外游客。下图为文人墨客游庐山写下的诗词。
(1)、读古诗《大林寺桃花》可知,山上桃花盛开时间明显晚于山下。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2)、只考虑流量因素,欣赏庐山瀑布的最佳季节是季。从地形和降水两方面说明庐山多瀑布的原因?(3)、雨季游庐山,游客需要防范哪些地质灾害?试列举一种。 -
6、结合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2021年10月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到纲要》。继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之后,又提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开创了流域系统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新模式,谱写了我国流域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材料二:长江、黄河示意图和长江经济带示意图。

(1)、长江、黄河都发源于(地形区),两条大河滚滚东流,图1中,甲是世界上最大的水电站。(2)、与长江相比,黄河的水文特征表现在、(请从径流量、含沙量、汛期和结冰期任选2个方面分析。)(3)、黄河中游流经黄土高原,下游进入华北平原后,流速减缓,泥沙沉积,形成“”。(4)、根据图2分析,长江经济带城市分布的特点是。 -
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上海的小明为同班同学设计了四条路线,准备利用寒假时间进行社会实践活动,如图所示,根据图中信息,分析四条路线将经历的自然环境以及同学们对一些现象的思考。
(1)、从上海出发,途经北京到哈尔滨,平均气温(“升高”或“降低”),小明思考到,导致三地气温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2)、路线②的终点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行政中心乌鲁木齐,该地气候类型。要经过四类干湿区,反映出我国降水的地区分布规律是。(3)、线路③西行将跨过流域面积最广的长江,到达(省级行政单位),主要少数民族是。(4)、第④条路线曲折南下抵达“羊城”广州,该路线沿途所见的主要耕地类型是。 -
8、读“中国地图”,回答问题。
(1)、从海陆位置看,我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是一个的国家。(2)、2023年5月18日中国-中亚峰会于古都西安揭幕。该城市所在省区①的简称是。中亚五国中与我国相邻的国家③是世界最大内陆国。(3)、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其中民族数量最多的省级行政区②是。(4)、图中我国近海C、D、E、G中属于我国内海的是(填名称)。(5)、图中A山脉是 , 其南侧的地形区是高原;其北侧盆地中有我国最大的内流河B。 -
9、读“土地利用类型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④所代表的土地利用类型是( )A、耕地 B、林地 C、草地 D、交通用地(2)、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④地最适宜发展的农业是( )A、种植业 B、林业 C、水产养殖业 D、畜牧业(3)、图中①②土地类型的分界线是( )A、秦岭—淮河一线 B、与400mm等降水量线一致 C、与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分界线一致 D、黑河﹣腾冲一线 -
10、读“我国水资源和耕地资源”结构图,完成下面小题。
(1)、据图可知,我国水资源与耕地资源分布特点正确的是( )A、我国耕地资源主要集中在南方 B、我国水土资源总量丰富,人均充足 C、水资源南多北少,耕地资源南少北多 D、南北方水土资源分布均匀(2)、为解决上述水资源空间分布存在的问题,我国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A、兴修水库 B、节约用水 C、跨流域调水 D、防治水污染 -
11、读某地区气象成因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所示的气象灾害是( )A、寒潮 B、沙尘暴 C、春旱 D、洪涝(2)、该气象灾害最易发生的地区是( )A、四川盆地 B、东北平原 C、长江三角洲 D、华北平原(3)、应对该气象灾害的措施有( )A、每天实施人工降雨 B、发展节水灌溉 C、发展耐寒的农作物 D、人口大规模迁出 -
12、下图为中国东部四条大河的年径流量变化曲线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把图中四条河流按汛期由长到短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松花江、黄河、长江,珠江 B、黄河、松花江、长江、珠江 C、长江、黄河,珠江,松花江 D、珠江、长江、黄河、松花江(2)、下列关于图中四条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A、松花江的夏汛主要是冰雪融水 B、黄河的含沙量最大 C、长江的结冰期最长 D、珠江冬季有凌汛现象 -
13、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影响我国的夏季风主要是①和②,它们分别是( )A、东北季风和西北季风 B、东北季风和东南季风 C、东南季风和西南季风 D、西北季风和西南季风(2)、关于夏季风②的正确说法( )A、来自北冰洋,寒冷干燥 B、来自太平洋,温暖湿润 C、来自大西洋,寒冷干燥 D、来自印度洋,温暖湿润(3)、如果夏季风势力很强,向北挺进快的年份,我国往往出现( )A、南旱北涝 B、南涝北旱 C、南北皆涝 D、南北皆旱 -
14、山脉是地形的骨架。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对图中各山脉的相关描述,正确的是( )A、山脉①北侧高原被称为“世界屋脊” B、山脉②北侧盆地是我国最大的盆地 C、山脉③位于我国西北地区 D、山脉④西侧是陕西省(2)、图中各山脉属于我国地势阶梯分界线的是(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
15、关于我国的民族政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我国宪法规定,民族不论大小,一律平等 B、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尊重并保护少数民族风俗习惯、宗教信仰 D、各民族统一使用汉字,促进民族交流融合
-
16、2022年深圳市规定符合条件的生育三胎最多可申请育儿补贴4019000元。山东济南市规定:2023年1月1日以后出生的二孩、三孩家庭,在孩子3周岁前,每孩每月可享受600元育儿补贴。下图为国家统计局发布2022年我国人口的数据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2022年人口统计数据显示我国( )A、人口稳定增长 B、男女比例均等 C、人口总数下降 D、老年人口比重下降(2)、各地调整生育政策的主要目的是( )①控制人口增长速度②改善人口年龄结构③协调城乡人口比例④减轻社会养老负担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17、在2023年10月3日在杭州亚运会女子单人10米跳台比赛中,来自广东省的全红婵以438.20分的成绩荣获冠军,被誉为“跳水界的黑马”,完成下面小题
(1)、全红婵的家乡是( )A、① B、② C、③ D、④(2)、上图中,各省区轮廓图代码与其名称、简称、省级行政中心搭配正确的一组是( )A、①—云南—云—成都 B、②—广西壮族自治区—粤—福州 C、③—湖北—鄂—武汉 D、④—黑龙江省—黑—乌鲁木齐 -
18、诗歌《我们爱你啊,中国》中写到:“当灿烂的太阳跳出了你东海的碧波,你的帕米尔高原上依然是群星闪烁;当北国还是银装素裹的世界,南疆早已洋溢着盎然的春色。”阅读上面诗句,结合所学知识完成小题。(1)、文中提到的帕米尔高原是我国疆域四至点中的( )A、最东端 B、最南端 C、最西端 D、最北端(2)、“当北国还是银装素裹的世界,南疆早已洋溢着盎然的春色”。这句诗表明我国( )A、南北跨纬度大 B、东西跨经度大 C、地形复杂多样 D、土地面积辽阔
-
19、读“世界人口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由图可以看出,世界人口分布有①②③④四大稠密地区,其中②分布在洲南部,④分布洲东部,这四大人口稠密区都位于半球低纬度沿海地区。(2)、由图看出,A地人口分布稀疏,这是因为。(3)、B地区人口稀疏主要是受因素的影响;C地人口稀疏是因其位于(纬线)附近的大陆西岸,降水;D地因而人口稀疏。(4)、E地区的传统民居具有墙厚、窗小、顶平的特点,其主要是适应气候。 -
20、读六大板块分布示意图,据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测定的数据表明,世界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玛峰,平均每年约增高1厘米,其持续增高的原因是:。(2)、印度尼西亚境内火山众多的主要原因是:。(3)、有学者预测,千万年之后,红海面积会不断 , 地中海的面积会逐渐。判断依据是。(4)、图中①②③④地易发生地震。从地理位置上看,②③④地位于火山地震带上;①地位于火山地震带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