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022年5月,世界在建规模最大、综合技术难度最高的水电工程——白鹤滩水电站,累计生产清洁电能100亿千瓦时,为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做出重要贡献。白鹤滩水电站位于金沙江下游,是我国仅次于三峡的第二大水电站,下闸蓄水后可减少三峡入库洪水量,为长江中下游防洪发挥了重要作用。读长江某河段主要水电站分布图和白鹤滩水电站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

    (1)、白鹤滩水电站位于(     )
    A、长江中游河段 B、第一、二级阶梯交界处 C、四川盆地内部 D、贵州省和云南省交界处
    (2)、作为中国水利工程的新“国家名片”,白鹤滩水电站的主要作用是(     )

    ①航运   ②灌溉   ③发电   ④防洪   ⑤养殖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④⑤
    (3)、白鹤滩水电站建设难度大,原因不包括(     )
    A、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多 B、交通不便 C、河流春季有凌汛现象 D、山高坡陡,地形复杂
    (4)、中国是世界能源消费第一大国,白鹤滩水电站的建成和使用,其意义有(     )

    ①开发利用清洁能源        ②构建高效能源体系

    ③降低能源结构中“煤炭”的比重        ④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促进低碳生产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
  • 2、2022年夏季,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频繁出现40℃的高温天气,许多游客选择前往庐山(海拔最高处约为1500米)避暑。读庐山三叠泉瀑布景观图以及该地的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完成下面小题。

       

    (1)、庐山所在地区的气候类型是(     )
    A、温带季风气候 B、亚热带季风气候 C、温带海洋性气候 D、高原山地气候
    (2)、某游客自驾前往庐山旅游,需要经过盘山公路上山。修建盘山公路主要是为了(     )
    A、寻找刺激 B、欣赏美景 C、降低坡度 D、缩短距离
    (3)、某游客在庐山海拔100米处测得气温是35℃,此时庐山最高处气温约为(     )
    A、24.7℃ B、43.4℃ C、38.6℃ D、26.6℃
    (4)、三叠泉瀑布流量最大的季节是(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 3、2022年夏季,我国南方的强降雨持续时间长、累计雨量大,给汛期防控带来巨大难题。我国气候类型分布图及我国夏季风和冬季风示意图如下所示。据图可知,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是(     )

    ①气候复杂多样   ②气候类型单一   ③季风气候显著   ④海洋性气候分布广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4、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主要位于(     )
    A、宁夏回族自治区 B、云南省 C、内蒙古自治区 D、广西壮族自治区
  • 5、下列关于我国人口的分布,正确的是(     )
    A、汉族人口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地区 B、南方少,北方多 C、以黑河—腾冲一线为界,东南多,西北少 D、朝鲜族主要分布在海南省
  • 6、2023年3月1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人口数据显示:2022年末全国人口为14.11亿人,比上年末减少85万人,创下了自1962年以来的新低。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关于人口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B、计划生育的目的是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C、近年来我国劳动年龄人口数量下降,老年人口比重上升 D、2021年起开放三孩政策,是因为我国人口已经呈现负增长
    (2)、人口负增长造成的后果是(     )

    ①人口数量会增加   ②对资源和环境压力更大   ③人口老龄化严重   ④社会养老负担加重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②③
  • 7、电视台的台标能反映地方文化特色。下图示意我国四省区位置及其卫视台的台标。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四幅台标的寓意与其省级行政区的全称、简称对应正确的是(     )
    A、甲—“歌舞之乡”—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疆 B、乙—“兰花之乡”—河南省—皖 C、丙—“牦牛之乡”—西藏自治区—藏 D、丁—“东方椰岛”—湖南省—湘
    (2)、下列照片拍摄于丙省区的是(     )
    A、    B、    C、    D、   
  • 8、毛泽东主席曾写道:“我们中国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国家之一……在这个广大的领土之上,有广大的肥田沃地,给我们以衣食之源;……有很多的江河湖泽,给我们以舟楫和灌溉之利;有很长的海岸线,给我们以交通海外各民族的方便。”读资料和地图,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我国地理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位于亚洲东部,东临太平洋 B、位于东半球,领土全部在西经范围内 C、位于北半球,大部分领土在低纬度 D、北回归线穿过南部,北极圈穿过北部
    (2)、歌曲《我爱你,中国》“当灿烂的太阳跳出了你东海的碧波,你的帕米尔高原上依然是群星闪烁”,导致该差异的主要原因(     )
    A、纬度跨度大 B、地形差异大 C、经度跨度大 D、气候差异大
    (3)、中国海陆兼备,陆上邻国有14个,隔海相望的国家有6个,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中国与内陆国泰国相邻 B、中国与韩国、菲律宾隔海相望 C、中国与澳大利亚隔海相望 D、中国从菲律宾进口寒带农作物
    (4)、下列关于我国海洋国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钓鱼岛是我国的领海岛 B、钓鱼岛位于我国南海 C、我国海洋国土面积达960万平方千米 D、领海范围是从陆上向海上延伸12海里电视台的台标能反映地方文化特色。
  • 9、

    党中央对节粮减损工作高度重视,东北地区积极践行立体储粮方法,为我国的粮食安全做出了卓越贡献。下图为东北地区农作物分布图。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也是我国农业资源禀赋最好、粮食增产潜力最大的地区,堪称我国粮食供应的压舱石。

    (1)结合图文材料,分析东北成为我国商品粮基地的有利条件,完成下列框图。

    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④________

    曾经,东北地区的农民习惯秋收之后将粮食露天堆放在地上,俗称“地趴粮”。贴着地面的那层,因为秋后温度还较高,就会发霉,同时也容易遭受鼠害,造成粮食大量损耗、2022年,吉林省通过搭栈子、上楼子、码趟子(下图)等革新了储粮方式。

    (2)说出东北地区“地趴粮”损耗较大的原因。

    (3)结合材料,简析立体储粮相较“地趴粮”的优势。

    保障粮食安全是关系国家长治久安的重大问题,我国现在的粮食矛盾主要体现在低端产量过剩与高端供给不足、口粮安全与改善型需求。

    (4)简析东北地区革新储粮方式对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意义。

    (5)为了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请为粮食产业的发展提出合理建议。

  • 10、

    2023年3月26日,中国和洪都拉斯建立外交关系。下图为洪都拉斯位置示意图和气候资料图。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洪都拉斯位于北美洲南部,全境四分之三以上为山地和高原,平原面积狭小,且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

    (1)描述洪都拉斯的地理位置。
    (2)从气候和地形角度说明洪都拉斯首都建在高原的原因。

    咖啡是一种热带的植物,它不耐寒,最适合生长在平均气温20摄氏度左右,年降水量1500-2000mm,土壤透水性强,日照充足的环境中。洪都拉斯为中美洲重要的咖啡出口国和全球十大咖啡生产国之一。中洪建交后很多中国网民期待早日品尝到来自洪都拉斯的咖啡。

    (3)分析洪都拉斯咖啡生产的有利条件。

    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能够为洪都拉斯提供更多的市场资金、技术和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支持。

    (4)列举中洪建交对两国经济发展的互利共赢表现。
  • 11、《汉书·西域传》记载:“精绝国,王治精绝城,去长安八千八百二十里……”,民丰县境内的尼雅古城遗址就是古精绝国所在。古西域三十六国,大多是以绿洲或草原为单位的部族或民族聚集地。下图为塔里木盆地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影响古西域三十六国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形 B、交通 C、水源 D、矿产
    (2)、和若铁路的开通将(     )

    ①有利于促进民族团结②改善当地生态环境

    ③加强铁路沿线城镇的交流④改善当地交通运输状况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12、2022年8月15日,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官网公示深圳首个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相关建设事项:选址于大鹏湾海域,用海面积逾49公顷,将建设人工鱼礁。下图为我国东部海洋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深圳首个国家级海洋牧场位于(     )
    A、渤海 B、黄海 C、东海 D、南海
    (2)、大鹏湾海域建设国家级海洋牧场的有利条件是(     )
    A、热量充足,蒸发强 B、海上油气资源丰富 C、晴天多,光照充足 D、纬度低,海水温度适宜
    (3)、海洋牧场建成将(     )
    A、丰富国人的餐桌 B、造成海洋资源枯竭 C、导致生态环境破坏 D、使生物多样性增加
  • 13、经过研究人员数年的连续监测,发现黄河流域植被覆盖率发生了很大变化。下图为黄河流域局部地区卫星观测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地区植被覆盖率的变化特点是(     )
    A、逐渐增加 B、先增加,后下降 C、逐渐下降 D、保持不变
    (2)、植被覆盖率发生变化对当地的影响包括(     )

    ①空气质量变好②水土保持能力增强③极端天气频发④黄河泥沙含量减少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14、青海省的平均海拔在3000米以上,能源资源丰富,更是太阳能资源的“聚宝盆”,被认为是发展新能源产业的理想之地。下图为青海省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青海省年太阳辐射总量的空间分布呈现(     )
    A、南多北少 B、东多西少 C、西北多东南少 D、西北少东南多
    (2)、青海省太阳能资源丰富的主要原因是(     )
    A、纬度低 B、海拔高 C、深居内陆 D、地势起伏大
  • 15、下图为埃及位置示意图及当地传统民居景观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埃及传统民居的主要特点是(     )
    A、平顶墙厚窗小 B、平顶墙厚窗大 C、斜顶墙薄窗小 D、斜顶墙薄窗大
    (2)、埃及的传统民居反映出当地的自然环境特点是(     )
    A、湿热 B、干热 C、冷湿 D、干冷
    (3)、该国最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
    A、水土流失 B、土地荒漠化 C、森林破坏 D、湿地减少
  • 16、南极磷虾营养丰富、繁殖能力强、储量极其丰富,是鲸鱼、海豹、鱼类、企鹅等重要的食物来源,对维持南极生态系统平衡具有重要作用。每年夏季为磷虾繁殖季,各国奔赴南极海域竞相捕捞。下图示意南极磷虾分布区和划定的捕捞区域。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南极磷虾划定的捕捞区主要位于(     )
    A、太平洋 B、大西洋 C、印度洋 D、北冰洋
    (2)、最可能开展磷虾捕捞的月份是(     )
    A、3、4、5月 B、6、7、8月 C、9、10、11月 D、12、1、2月
    (3)、各国在南极海域过度捕捞磷虾可能产生的生态环境问题有(     )

    ①污染南极海域②造成冰川消融③生态环境失衡④全球气候变暖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 17、北宋都城东京(今开封)是十二世纪初世界上最大的城市。清明上河图描绘了当时的繁华风貌。下图为河南省简图和清明上河图(虹桥局部)。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由下图可以看出当时开封人们的劳动生产方式主要是(     )

    ①农业生产②商业贸易③交通运输④工业生产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2)、开封城成为十二世纪初世界上最大城市的有利自然条件有(     )

    ①海拔200米以下,地形平坦②地处北温带,气候适宜

    ③靠近河流,水源充足,水运便利④人口稠密,商业发达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18、下图为日本和新西兰简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两国共同点是(     )

    ①位于温带②气候湿润③以平原为主④内陆交通发达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2)、两国河流均呈现短、小、流急的特点,其主要原因是(     )

    ①降水丰沛②国土狭长,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③多火山、地震④四面环海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3)、两国的房屋均以轻型材料为主,屋顶多为斜顶,原因是(     )
    A、节约成本 B、生态环保 C、防震易排水 D、原料短缺
  • 19、孟加拉国“漂浮菜园”是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之一。雨季时,农民把水葫芦、稻秆等杂物收集起来,置于水中,使其与浮萍等混合形成有机植床,瓜果蔬菜栽种其中。下图分别为孟加拉国的位置、气候统计图和“漂浮菜园”景观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孟加拉国最可能采用“漂浮菜园”种植瓜果蔬菜的月份是(     )
    A、1月 B、4月 C、7月 D、11月
    (2)、“漂浮菜园”可有效应对的自然灾害是(     )
    A、台风 B、霜冻 C、地震 D、洪涝
  • 20、2022年5月,第二次青藏科考“巅峰使命”珠峰科考队成功登顶,并架设了世界上海拔最高的自动气象站。下图为科考队攀登路线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珠峰科考队从甲到乙的攀登过程中(     )

    ①由西南转向东南前进②攀登高度在2000米以下

    ③遭遇低温缺氧问题④到达的一号营地位于山脊部位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科考人员架设的自动气象站位置(     )

    ①为山脊②为山谷③海拔小于8400米④海拔大于8400米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科考人员架设自动气象设备需要考虑的自然环境条件是(     )

    ①耐强光②耐低温③抗击大风④适应多风沙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上一页 979 980 981 982 983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