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集成电路俗称“芯片”,体积小,价值高。它被广泛应用于通信、安防、军事、工业、交通、消费电子(例如:手机、电视、电脑等)等领域,是电子信息产业的核心。其工业水平和规模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标志,也是大国战略竞争的制高点。

    材料二:2022年我国全年集成电路产量3241.9亿块,进口5384亿个,进口金额高达27663亿元。集成电路是我国第一大进口商品,需求巨大。本土技术水平成为制约我国相关产业发展的最大瓶颈,同时产业相对落后的原因在于研发上的投入强度、投入规模还不够,例如,2021年中芯国际的营收是356亿元,而研发支出是41亿元,大概占收入的12%。

    材料三:图为2022年各省市集成电路产量。

    (1)、请描述集成电路分布特征。
    (2)、现有一批集成电路要从上海运往拉萨,最适宜的运输方式是什么?请说明理由。
    (3)、集成电路产量最大的区域集中在长江三角洲工业基地,请分析其发展集成电路产业的优势条件。
    (4)、为摆脱“一芯难求”的局面,我国在集成电路产业发展上可采取哪些措施?
  • 2、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食为政首,粮稳天安。对于我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的大国来说,解决好吃饭问题始终是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深入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是中国确保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基本战略”,对于确保粮食产量稳定意义重大。图为中国小麦、水稻主要分布示意图。

    (1)、“藏粮于地”:小麦和水稻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其集中产区位于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以东,它们的集中产区大致以(山脉和河流)一线为界,该线以北的大部分地区1月平均气温(大于/小于)0℃。小麦集中产区的耕地类型以为主,当地的居民主要以为主食。
    (2)、根据资料,更适合小麦生长的气候类型是图(A/B),它的气候特征是。此外,影响小麦生长的其他自然因素有
    (3)、春季,华北平原正值冬小麦返青,农田需水量大,该如何解决华北地区春季缺水的问题?
    (4)、“藏粮于技”:解决吃饭问题,根本出路在科技。随着现代农业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在农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如“无人机授粉”目前已经普及。你还知道哪些科技应用于农业的实例?试举一例
  • 3、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长征是红军战略性转移的壮丽史诗,是党的历史上光辉而重要的一笔。毛主席曾写下《七律•长征》带领我们共同回顾长征历程,铭记长征精神:“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材料二:图左为中央工农红军长征路线示意图,图右为“岷山千里雪”景观图。

    (1)、中国共产党于长征途中在贵州遵义召开了一次重要会议,是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遵义所属的省级行政区域的简称是 , 所处的地形区是 , 该区域喀斯特地貌典型。
    (2)、红军在吴起镇顺利会师,在该地能看到的景观是

    (3)、诗句“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描绘的景观位于长江的什么河段?该河段水能资源丰富,请简要说明理由。
    (4)、“更喜岷山千里雪”,岷山的“千里雪”四季都可见,请简述出现此景观的原因。
    (5)、长征途经许多经济欠发达的地区。近年来,这些地区大力发展旅游业,对这一做法你是否赞同?请说明理由。
  • 4、据中国气象局统计,今年以来我国共出现17次沙尘天气过程,为近十年同期(2013—2022年)最多。2023年1-4月,我国共发生12次沙尘天气过程。《全国防沙治沙规划(2021—2030年)》明确,到2030年我国防沙治沙工作按照保护优先、重点修复、适度利用的总体思路,推进重点区域沙化土地的综合管理,适度发展绿色生态沙产业等措施。下图示意2023年4月27日我国受到沙尘天气影响的地区。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受强沙尘暴天气影响的地区主要分布在湿润区 B、地形平坦是遭受强沙尘暴天气影响的主要原因 C、秋季是我国沙尘天气发生频次最高的季节 D、设置草方格沙障是防沙治沙的有效措施之一
    (2)、沙尘给工农业生产、交通运输、人们生活及生态环境等都造成了严重的危害。近年来,我国大力治理荒漠化地区,沙尘暴天气已经大大减少。遇到沙尘暴时,你的做法是(     )

    ①出门戴口罩②关闭门窗③减少户外活动④戴防风眼镜⑤户外做体操⑥高速骑电动车

    A、①②③⑥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⑤ D、③④⑤⑥
  • 5、稀土是重要战略资源也是一种非可再生资源,是高科技领域多种功能性材料的关键元素。目前,我国拥有稀土储量、生产量、消费量和出口量四个世界第一,2020年我国对稀土矿实行开采总量控制。读江西赣州稀土开采和利用状况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020年我国对稀土实施开采总量控制的主要原因是(     )
    A、保护和合理开发优势矿产 B、保护和改善我国的生态环境 C、我国稀土资源开发难度较大 D、我国稀土产量全球占比上升
    (2)、赣州稀土开采是我国矿产资源开采的缩影,目前我国在矿产资源开采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
    A、进口矿产,后续资源不足 B、乱采滥挖,破坏环境,浪费严重 C、地质条件复杂,矿产的开采较为困难 D、矿产资源分布不均,增加了运输的负担
    (3)、下列有关赣州稀土矿业可持续发展的合理措施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提高生产技术,提高资源利用率

    ②持续加大开采规模

    ③保护矿区生态环境

    ④加大废弃矿山的复垦,恢复植被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 6、十四五规划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国家重大战略,黄河含沙量巨大,河水挟带大量泥沙在入海口处形成了“黄龙入海”的景观,下图示意黄河干流沿途的河水含沙量变化(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黄河中游含沙量最大的季节一般出现在(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2)、水文站观测的含沙量可知,从河口到陕县河段河流含沙量最大,原因是(     )
    A、黄河冬季有结冰期 B、流经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 C、流经平原地区,土壤肥沃 D、流经湿润、半湿润区,河流流量大
    (3)、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最有效的措施是(     )
    A、发展航运 B、严禁捕捞 C、陡坡开垦 D、植树造林
  • 7、2021年5月,国务院公布了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图左为“中国各省区人口数量及人口增长率分布图”,图右为“我国第六次、第七次人口普查部分数据对比柱状图”,完成下面小题。

    (1)、由图可知,我国人口(     )
    A、广东省的人口增长率比贵州省低 B、空间分布不均匀,西多东少 C、西藏自治区的人口数量比山东省多 D、人口大省主要在黑河—腾冲一线以东
    (2)、下列关于我国人口变化特点的描述正确的是(     )

    ①城镇人口占比提高②少数民族比重减少③人口增长率在上升④老龄化程度加剧

    A、①④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我国目前实施“全面三孩”政策,有利于(     )
    A、缓解人口老龄化 B、解决就业困难问题 C、疏缓交通堵塞 D、增加城镇人口数量
  • 8、2023年3月“村BA”篮球总决赛在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台江县落幕。比赛场地依山搭建,参赛选手都是当地村民。下图是我国民族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据图说出我国民族分布特点(     )
    A、各个民族在空间上均匀分布 B、少数民族集中在中部和东部地区 C、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交错居住” D、汉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地区
    (2)、下列关于当地少数民族文化说法正确的是(     )
    A、能在比赛现场看到苗族、侗族歌舞表演 B、当地的少数民族传统民居以蒙古包为主 C、那达慕节是当地欢庆的民族节日 D、可以在当地品尝到牦牛肉和酥油茶
  • 9、正确的国家版图是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象征,是国家主权的体现形式。我们伟大的祖国,疆域辽阔、历史悠久、物产丰富、人口众多,每一位中国公民都要有版图意识,下图是我国疆域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关于我国疆域描述,正确的是(     )
    A、地跨南、北半球,面积广大 B、我国领土最南端位于广东省 C、蒙古、日本与我国隔海相望 D、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2)、下列有关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说法正确的是(     )
    A、我国四面环海,开展海上贸易的潜力巨大 B、东部地区受到海洋影响较大,洪涝灾害频繁 C、海岸线漫长,利于海洋资源开发和海外贸易 D、领土地跨寒、温、热三带,利于发展多种经营
  • 10、下图示意世界四个国家公园的位置。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甲公园所在大洲主要人种是 , 居民主要信仰的宗教是 , 该大洲西部的主要气候类型是
    (2)、乙公园所在大洲是 , 该大洲以(发达或发展中)国家为主。
    (3)、丙公园所在大洲的(气候类型)和(气候类型)分布面积广大,该大洲与乙公园所在大洲的分界线①是
    (4)、丁公园所在大陆东临(大洋),西临(大洋)。
  • 11、几名驴友相约去登山,下图为其登山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图示地区地形类型以为主,C点下游河流流向为
    (2)、图中村庄到山顶P的图上直线距离约为4.5厘米,实地直线距离约千米。
    (3)、若此时E点的气温为23℃,只考虑海拔因素,则F点的气温约为℃。
    (4)、驴友从村庄出发,沿小路途经D到A去攀岩。(均填地形部位名称,4分)
    (5)、攀岩之后从A地出发去登山,有线路甲和线路乙,你选择线路,该线路有何利弊:
    (6)、该村庄拟修建引水线,线路①和线路②中较合理的是线路,理由是
  • 12、读某区域经纬网图(左图)和地球公转示意图(右图),完成下列各题。

    (1)、A点经纬度是 , 位于(填低、中、高)纬度地区,位于B点的方。
    (2)、A点一年中有次太阳直射现象,当地球位于右图中处时,太阳直射A点所在纬线,此时北极圈以内地区有现象。
    (3)、B点位于(五带),图中A点以北为(五带)。
    (4)、地球由公转轨道②处向③处运动的过程中,毕节市的昼夜长短情况为 , 且白昼逐渐变____。
  • 13、美国波音公司是全球最大的飞机制造公司,读“波音787”在中国的零部件生产地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该现象说明(     )
    A、中美经济结构一致 B、中美经济各成一体 C、经济全球化,国际合作共赢 D、中国飞机制造业技术领先
    (2)、中国与美国之间关于经济、政治等方面的商谈称为(     )
    A、“南北对话” B、“南南合作” C、“南北差距” D、“和谐共处”
  • 14、读“南美洲某区域年降水量分布与年平均等温线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甲、丁两地气温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地形因素 D、人类活动
    (2)、关于乙、丁两地降水的描述,正确的是(     )
    A、乙地位于迎风坡,降水多 B、乙地位于沿海地区,降水少 C、丁地位于迎风坡,降水多 D、丁地位于大陆东部,降水多
  • 15、下列有关聚落分布的描述,错误的是(     )
    A、一些河流中下游平原地区聚落比较密集 B、工农业生产比较发达的地区聚落密集 C、自然条件较好沿海地区聚落比较密集 D、河流的上游和山区聚落密集
  • 16、传统民居是祖先留给我们的珍贵遗产,对传统民居的处理,最不合理的是(     )
    A、建立生态博物馆,加强宣传保护 B、保留典型的传统民居,发展旅游 C、传统民居太破旧,应全部拆除 D、对典型的传统民居加以保护
  • 17、下表为2021年世界某两国的人口数据资料。完成下面小题。

    年龄构成(%)

    出生率(%)

    死亡率(%)

    0-14岁

    15-64岁

    65岁以上

    甲国

    12.8

    64.8

    22.4

    0.9

    1.1

    乙国

    46.3

    51.1

    2.6

    3.1

    0.7

    (1)、甲国目前应(     )
    A、完善养老服务设施 B、严格控制人口增长 C、鼓励乡村人口进城 D、出台提前退休政策
    (2)、乙国将面临的问题有(     )

    ①资源短缺②劳动力不足③养老压力大④环境恶化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18、山西地质博物馆“远古物种”展厅中,展示有三叠纪时期中国北方陆生四足动物的代表“中国肯氏兽动物群”的化石标本,肯氏兽的化石在中国、非洲以及美洲大陆等地都有发现。肯氏兽原本生活在同样的地理环境中,现在它们的化石却远隔重洋。读大洲轮廓图,完成下面小题。

    (1)、能找到肯氏兽化石的大洲有(     )
    A、①②④⑦ B、①③⑤⑦ C、①④⑤⑦ D、①⑤⑥⑦
    (2)、肯氏兽原本生活在同样的地理环境中,现在它们的化石却远隔重洋,可以用于证明(     )
    A、大陆漂移说 B、气候的变化 C、动物大迁徙 D、海平面下降
  • 19、下图为根据我国某地制作的一幅地形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地图为(     )
    A、分层设色地形图 B、地形剖面图 C、地形平面图 D、地形鸟瞰图
    (2)、A处的地形类型通常用表示(     )
    A、白色 B、蓝色 C、褐色 D、绿色
  • 20、观察下边地球仪,完成下面小题。

    (1)、演示地球自转,最后从视线中消失的点是(     )
    A、 B、 C、 D、
    (2)、关于甲、乙、丙、丁四地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甲位于南半球 B、乙所在纬线的长度最长 C、丙位于北寒带 D、丁在东西半球分界线上
    (3)、秦岭牛背梁自然保护区大致位于(33.8°N,108.9°E),图中四地与其最接近的是(     )
    A、 B、 C、 D、
上一页 962 963 964 965 966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