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024年7月11日,菲律宾发生7.1级地震,8月3日又发生6.8级地震。图示意全球六大板块及菲律宾区域。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菲律宾是(     )
    A、由众多岛屿组成的国家 B、由半岛和岛屿组成的国家 C、亚欧大陆半岛上的国家 D、既有大陆又有岛屿的国家
    (2)、菲律宾地震多发的原因是位于(     )
    A、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 B、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 C、印度洋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 D、亚欧板块与美洲板块交界处
    (3)、当地震发生时,下列自我保护的应急措施正确的是(     )
    A、在高楼室内迅速跳窗逃生 B、在高楼室内迅速抱头蹲在墙角 C、在室外迅速抱住电线杆 D、在室外迅速跑入建筑物内躲避
  • 2、欧洲西部、东南亚为中国游客境外游的主要目的地。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游客在旅途中看到图中①、②两地的传统民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屋顶种草皮,防寒保温 B、②门窗大,节省建筑材料 C、①墙厚重,为了抵御台风 D、②底部悬空,防地基变形
    (2)、中国游客能够从东南亚采购的当地特色商品是(     )
    A、奶粉 B、椰油 C、葡萄酒 D、苹果
  • 3、“我住江之头,君住江之尾,彼此情无限,共饮一江水。”描述中国与东南亚山水相连的地理关系,结合如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东南亚旅游资源丰富,其成为中国人出境旅游目的地的优势条件有(     )

    ①其北部与中国相接,路途耗时短②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丰富,且与中国差异较大

    ③东南亚经济发达,基础设施完善④华人华侨较多,有文化认同感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2)、由图可知,中南半岛的地形特点(     )
    A、山势雄浑,雪峰连绵 B、平原辽阔,一望无际 C、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D、丘陵广布,溪水北流
    (3)、中南半岛的城市主要分布在(     )
    A、北部山区 B、内陆地区 C、沿海平原 D、河流沿岸及河口三角洲地区
    (4)、据图可知,新加坡的气候特征是(     )
    A、全年高温多雨 B、全年炎热干燥 C、全年温和湿润 D、全年寒冷多雨
  • 4、下图为亚洲气候类型分布图及三地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关于亚洲气候的说法,正确的有(     )

    ①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②西部半岛分布着热带雨林气候

    ③温带大陆性气候广布④北冰洋沿岸分布着温带海洋性气候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2)、下列关于北京、大阪、新加坡三地气候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北京和大阪雨热同期 B、新加坡比大阪年降水量小 C、北京和大阪冬季一样寒冷 D、新加坡比北京四季更分明
    (3)、冬季去新加坡的环球影城旅游,需准备(     )
    A、 B、 C、 D、
  • 5、高脚屋是一种以竹子或木材搭建的传统民居,其上层用于居住,下层无墙,只有数根木桩,用于饲养牲畜或放置物品。该建筑具有通风透气、防潮、防洪水侵袭等优点。图1为“亚洲局部地区气候资料图”,图2为“高脚屋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高脚屋的主要分布地区及相应的气候特征是(     )
    A、甲地——全年严寒,降水稀少 B、乙地——冬冷夏热,降水均匀 C、丙地——冬季温和,雨热反期 D、丁地——全年高温,降水丰富
    (2)、影响图中四地气候差异主要是(     )
    A、纬度因素 B、经度因素 C、海陆因素 D、地形因素
  • 6、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三个半岛,都来自世界第一大洲——亚洲,按面积大小排名分别是阿拉伯半岛、印度半岛和中南半岛。小斌通过读图找到了三大半岛,并与同学们对三大半岛的相关知识进行了探究。读亚洲略图。完成下面小题。

    (1)、这三大半岛(     )
    A、位于低纬度,被回归线穿过 B、位于季风气候区,雨热同期 C、地形均以高原为主,河流众多 D、人口稠密,以白色人种为主
    (2)、亚洲(     )
    A、有世界最大的岛屿——格陵兰岛、世界最深的湖泊——贝加尔湖 B、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地势中部低四周高 C、地域辽阔,跨经纬度最广,气候类型复杂多样 D、生活在恒河三角洲以捕鱼为生的孟加拉人,以船为交通工具
  • 7、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是中国确保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基本战略,对于国家粮食安全意义重大。图1为我国小麦水稻产区分布示意图,图2为河南省简图,图3为郑州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

    (1)我国农业地区分布东西差异显著,大致以________mm年等降水量线为分界线,西部以畜牧业为主,东部以________业为主。东部地区的地形类型以________为主,主要粮食作物小麦和水稻的集中产区大致以________—________一线为界。

    (2)河南省简称为________,该省自然条件较好,利于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种植,是全国产粮大省。分析河南省种植农作物的有利自然条件。(至少2条)

    示例:河南省5-9月平均气温在20℃以上,热量条件好,有利于农作物生长。________

    近年来,河南省坚持发展智慧农业,以5G通讯、物联网等技术实现农情智能监测,并推广无人机技术用于授粉、播种、喷药等方面,生产效率大大提高。同时,政府还加大财政支持,为农民提供购买无人机的贷款,为选用优质品种的小麦生产企业提供财政补贴,推动了小麦单位亩产的提升。

    (3)读图4可知,2020~2022年河南省小麦播种面积逐年________,而小麦产量逐年增加,这得益于该省________。(双项选择)

    A.大力开垦荒地,增加耕地面积;B.倡导光盘行动,珍惜节约粮食

    C.智慧农业助力,生产效率提高;D.政策扶持鼓励,推广优良品种

    表:小麦和水稻生长习性

     

    生长习性

    生长所需水分

    小麦

    喜温,耐旱

    400~600mm

    水稻

    喜温,喜湿

    750~1500mm

    (4)河南省作为“中原粮仓”对国家粮食安全十分重要。有人说,为了充实粮仓,河南省也应发展水稻种植。你是否赞成该观点,参考表,说明你的理由。

  • 8、我国地域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多样。图1为中国地形分布图,图2为我国沿36°N地形剖面图。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陆地地势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36°N纬线自西向东穿越我国多个地形区。①是(地形区),构成我国第一级阶梯,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②是(地形区),位于第二级阶梯,此阶梯海拔多在1000~2000米,地形以高原、盆地为主;③是山脉,呈走向,是第二、三级阶梯分界线;④是(地形区),位于第三级阶梯,此阶梯海拔多在
    (2)、地势特征影响了我国的自然环境和经济发展。分析完成下面的框图。

    (3)、概括我国大型水电站的分布特点;并从地势、水能资源的角度,说明在这些地方建大型水电站的原因。

    分布特点:;说明原因:

  • 9、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我国到2035年要基本形成国家水网总体格局,建设以自然河湖为基础、引调排水工程为通道,集水资源优化配置、水生态系统保护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体系。图1为国家水网主要格局示意图。图2为我国南北方水资源、耕地资源占比图。

    我国有流域面积50平方公里及以上的河流45203条,常年水面面积1平方公里及以上的湖泊2865个。河湖水系相互交织,形成复杂多样的河网格局和生态系统。

    (1)我国水网自南向北以长江流域、、海滦河流域的四大水系为基础,以南水北调东、中、西三线工程为“输水大动脉”,构成了我国“四横三纵”的总体格局。

    南水北调自2013、2014年全面通水以来,东线、中线一期工程累计调水量752亿立方米,成为沿线44座大中城市的重要水源,直接受益人口达1.85亿。

    (2)读图2可知,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匀,北方(多/少),南方(多/少),而我国耕地资源的空间分布特点是: , 我国水资源和耕地资源的地区匹配(合理/不合理),实施(跨流域调水/兴建水库)是解决该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

    (3)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利用已有的运河输水,建设成本较低;中线工程从长江流域的水库引水,经郑州、(省级行政中心)等城市,流向天津和(城市);西线方案是把长江(上游/中游/下游)的水引入黄河,补充西北地区的水资源,但至今尚未开工,主要原因可能是(单项选择)。

    A.沿线的人口稀少,施工人员短缺;B.所处地区地形复杂,施工难度大

    C.调出水的区域,水资源不足;D.调入水的区域,降水量丰富

    (4)2024年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全线通水10周年。阅读下面两则新闻,概括“南水”进京后给北京带来的变化;结合生活体验,列举这些变化对你的影响。

    新闻1:2023年底,密云水库库区监测记录到的鸟类已由2020年的190种增加到了235种,不仅涵盖苍鹭、白鹭等密云地区常见鸟类,还记录了丹顶鹤、东方白鹳等14种国家一级、37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鸟类。

    新闻2:2024年6月,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累计向北京市调水100亿立方米。与十年前相比,自来水硬度由380毫克/升下降到120~130毫克/升;北京市年人均水资源量由100立方米提高到150立方米左右;北京平均地下水埋深从25.75米,回升到了14.74米。

    变化1:

    变化2:

    影响:

  • 10、巴彦淖尔市河套灌区地处40°N农作物种植黄金带,是我国重要的向日葵种植区和葵花籽集散地,被称为“中国葵花之乡”。“星火花葵”是当地的地理标志产品。下图为我国向日葵主产区和我国部分区域年降水量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向日葵主产区主要分布在(     )
    A、中纬度地区 B、我国地势第一级阶梯 C、新、甘、陕、宁四省 D、年降水量400毫米以上的地区
    (2)、“星火花葵”的习性有(     )

    ①喜湿②喜光③耐旱④耐寒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巴彦淖尔建成了国内唯一一家向日葵技术研究院,培育了多个优质向日葵品种。这体现了(     )
    A、市场需求影响农民积极性 B、交通运输的重要性 C、高新技术可助力农业发展 D、生产经验至关重要
  • 11、2023年8月,贵南高铁全线贯通,将贵州省的众多景区和民族聚居区串联在一起。下表为两种运输方式比较,下图为贵南高铁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运输方式

    贵阳-南宁东

    用时

    价格

    高铁

    2时13分

    300元

    汽车

    7小时

    250元

    (1)、与汽车相比,乘坐贵南高铁(     )
    A、路上所用时间较少 B、缩短两地实地距离 C、所需支付路费较少 D、中途可以随时停留
    (2)、贵南高铁修建过程中可能遇到的自然困难有(     )
    A、纬度较高,气候严寒 B、地表崎岖,凿洞架桥 C、冻土广布,地基不稳 D、文字不同,语言不通
    (3)、贵南高铁的修建(     )
    A、促进了沿线地区旅游业发展 B、改变了我国的民族分布格局 C、加强了贵州和湖南两地联系 D、便利了沿线地区的货物运输
  • 12、我国耕地总量于2021~2023年间连续实现净增加。左图为中国土地资源利用类型分布图,右图为中国土地利用类型构成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我国土地资源(     )
    A、总量不足 B、人均量大 C、类型齐全 D、分布均匀
    (2)、我国耕地(     )
    A、水田主要分布在北方 B、后备资源充足 C、旱地主要分布在南方 D、占比小于林地
    (3)、我国要继续保持耕地“净增加”应该(     )

    ①保护基本农田②有序恢复流失的优质耕地③禁止占用耕地④在荒凉的陡坡上开垦耕地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13、下图为泥石流示灾害及逃生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泥石流属于(     )
    A、气象灾害 B、地质灾害 C、海洋灾害 D、人为事件
    (2)、当泥石流发生时,游客正确的逃生方法是(     )
    A、朝河流下游方向跑到地势低平的地方 B、沿山谷向山顶奔跑,寻找制高点 C、垂直于河谷方向逃往地势高处 D、站在原地大声呼救,等待救援
    (3)、为预防此类灾害,该地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
    A、提高植被覆盖率 B、坡地开垦梯田 C、修建水利工程 D、清除河道淤泥
  • 14、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可以反映一个地区的气候特征。下图为我国东部四地的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四地中(     )
    A、哈尔滨冬季气温最低 B、北京夏季气温最高 C、武汉气温年较差最大 D、广州年平均气温最低
    (2)、四地的降水变化反映出我国东部地区降水的特点是(     )
    A、纬度越高,年降水量越大 B、纬度越低,雨季开始越晚 C、纬度越高,雨季时间越长 D、季节分配不均匀,主要集中在夏季
    (3)、四地气候特征表述正确的是(     )
    A、哈尔滨全年寒冷干燥 B、北京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C、武汉夏季温和多雨,冬季寒冷湿润 D、广州全年炎热多雨
  • 15、下图为中国1月平均气温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     )
    A、青藏高原气温最低 B、0℃等温线经过秦岭 C、北京气温大于0℃ D、广州气温最高
    (2)、中国1月平均气温(     )
    A、由东南向西北逐渐降低 B、由北向南逐渐降低 C、全国普遍低温 D、南北温差大
    (3)、漠河1月平均气温低的原因有(     )

    ①纬度高   ②距海远   ③靠近冬季风源地   ④地势高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 16、下图为我国2012~2022年人口变化统计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十年中我国人口变化趋势是(     )
    A、人口数量不断减少 B、人口自然增长率总体下降 C、2022年人口数量最多 D、2015年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
    (2)、当前我国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的政策,是为了(     )
    A、提高人口素质 B、遏制人口增长过快 C、缓解人口老龄化 D、改变人口分布不均状况
  • 17、图1为我国在地球上的位置和南海诸岛图,图2为我国部分区域景观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我国(     )
    A、地处北半球、西半球 B、全部位于中纬度地区 C、地跨北寒带、北温带和热带 D、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2)、图中(     )
    A、2月份西沙群岛天气炎热、落叶满地,黑龙江冰天雪地、银装素裹 B、乌苏里江早晨洒满金色阳光的时候,帕米尔高原开始迎接晚霞 C、黑龙江和西沙群岛2月份景观差异反映了我国南北纬度跨度大 D、同一时间乌苏里江和帕米尔高原景观差异反映我国东西距离近
    (3)、2024年11月1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领海及毗连区法》,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黄岩岛的领海基线。黄岩岛位于的海域是(     )
    A、渤海 B、黄海 C、东海 D、南海
  • 18、读亚洲季风风向示意图,完成相关问题。

    (1)、图中A为大陆,C为洋。
    (2)、图中D处为气候;此时盛行季风。G气候特点为
    (3)、亚洲东部和南部夏季的降水情况受夏季风的强弱影响很大。夏季风强的年份,很容易产生;夏季风弱的年份,很容易发生
  • 19、读亚洲地区略图,完成相关问题。

    (1)、图中A是半岛,B是高原;
    (2)、图中①代表 (河流)。亚洲河流呈流向周边的海洋。试从亚洲河流的流向特点中,归纳出亚洲的地势特点
    (3)、请根据已学过的地理知识,写出亚洲的2个世界之最
  • 20、

    2021年是中国与老挝建交60周年,也是中老友好年。中老是山水相连的友好邻邦,近年来两国关系不断得到巩固发展,中老基础设施项目合作不断取得新成果。下图为老挝地形图。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老挝从纬度位置来看,位于五带中的________带,从海陆位置来看,属于________国。

    下图为橡胶树的资料卡。老挝北部天然橡胶种植面积在全国占比最大。

    (2)从地形角度说出老挝北部橡胶种植面积在全国占比最大的原因。

    2021年12月3日,连接中国与老挝的中老昆万铁路正式全线开通运营。该铁路全长1035千米,新建桥梁、隧道总长占新建线路全长的76.5%,工程修筑建设难度极大,被称为一条“不是穿行在洞中,就是穿行在空中”的铁路。2021年12月6日,从老挝首都出发,载有近千吨天然橡胶物资的中老铁路首列货运列车抵达我国云南省昆明市。

    (3)从经济发展水平来看,老挝属于________国家,其与中国的合作交流属于南南合作。
    (4)中老昆万铁路的起点是中国云南省的省会昆明,终点为老挝的首都万象,沿线修建大量桥梁和隧道的主要目的是____(单项选择)。
    A. 增加乘车惊险体验B. 减缓线路的起伏
    C. 保护沿线野生动物D. 便于欣赏沿途风光
    (5)中老铁路通车之前,老挝的主要交通运输方式是公路、水路和航空运输,在上述三种交通运输方式中任选其一,说出与之相比,老挝选择铁路运输天然橡胶物资到中国的主要优势。(至少两点)
上一页 340 341 342 343 344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