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读经纬网图,图中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差相同。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②地的经度为(     )
    A、60°E B、40°E C、40°W D、100°W
    (2)、关于图中四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
    A、②地位于西半球 B、②地位于③地的东北方向 C、③地所在的经线比①地的长 D、④地所在的经线与100°E组成经线圈
  • 2、我们身边的一些物品有时能非常形象地帮助我们学习地理知识。下图为某校地理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做的帆船模型沿伞面移动的实验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手持帆船模型沿伞面移动可以用来探究(     )
    A、地球的大小 B、四季变化 C、地球的形状 D、五带的划分
    (2)、地理学习离不开实践。某地理兴趣小组尝试利用乒乓球和铁丝制作地球仪并演示地球自转。同学们经过反复调整制作好的地球仪,正确的是(     )
    A、 B、 C、 D、
  • 3、读“我国气候类型图”(图1)与“我国四地气候图”(图2),完成下列问题。

       

       

    (1)、③地的气候类型为 , 其中城市A的气候特点与图2中谁最匹配?
    (2)、从甲乙丙丁四地气候统计图可以看出,夏季温度高且降水也多,因此季风气候具有雨热同期的优势,这种优势对农业生产有什么好处?
    (3)、人们常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可见降水会直接影响农业生产,我国东部的降水主要是由(夏、冬)季风带来的,然而季风活动并不稳定,当该季风十分强势时,对我国容易造成(南涝北旱/北洪南干)的灾害性天气。
  • 4、读中国干湿地区图和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字母代表的干湿地区名称:D
    (2)、图中画圈地区的外围也为湿润区,分析其形成湿润区的原因?
    (3)、由图可知,冬季风主要来自蒙古和西伯利亚地区,其主要的风向是东北风和 , 该风的性质特点是 , 因此使我国冬季绝大多数地区气温较低且降水较少。
    (4)、下列山脉中不是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的是(     )
    A、冈底斯山脉 B、巴颜喀拉山脉 C、昆仑山脉 D、阴山山脉
  • 5、读“中国地形图”和“中国地形剖面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1中③是山脉,它是我国地势第一、二级阶梯的分界线之一。
    (2)、我国疆域辽阔,风光秀丽,可以在A盆地欣赏大漠孤烟的壮丽景观,也可以从B平原看到小桥流水人家,还能在C高原探寻天坑、溶洞、暗河、峰林的迷人之处,更可以在D高原直面大自然造就出千沟万壑的奇特地貌。
    (3)、图2体现了地势特征对我国(气温/降水)的影响,除此之外该地势对我国河流还有什么影响?
  • 6、读“我国疆域和行政区划图”,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数字代表的地理事物的名称。

    内海:①;岛屿:③;国家:⑧

    (2)、北回归线自东向西依次穿过我国省级行政区的简称分别是
    (3)、我国民族种类最多的省区是省(写字母)。
  • 7、2023年3月,受寒潮影响,河南多地迎来“桃花雪”。因正值桃花盛开季节,同时又在降雪,故称“桃花雪”。读我国1月份气温分布与年降水量分布图及“桃花雪”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关于我国气温和降水的特点,叙述正确的是(     )
    A、气温从北向南递减 B、1月我国南北温差大 C、降水季节分布均匀 D、降水从西南向东北递增
    (2)、以下城市最先遭受寒潮的可能是(     )
    A、乌鲁木齐 B、上海 C、武汉 D、海口
    (3)、寒潮除了能导致“桃花雪”,还会造成的影响有(     )

    ①北方出现洪涝 ②南方出现旱灾 ③大降温,农作物受冻减产 ④北方出现霜冻现象

    A、①③ B、②④ C、③④ D、①④
  • 8、山脉是地形的骨架,我国的地形复杂多样,各具特色。读图选出正确的一组(     )

    A、①——塔里木盆地——我国最大的盆地 B、②——内蒙古高原——我国最大的高原 C、③——四川盆地——我国纬度最低的盆地 D、④——华北平原——我国最大的平原
  • 9、下图为我国四个省区轮廓及部分山脉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四省区中平原面积最多的是(     )
    A、 B、 C、 D、
    (2)、四省区中的山脉为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分界线的是(     )
    A、 B、 C、 D、
    (3)、四省区中的山脉不属于我国地势三级阶梯交界处的是(     )
    A、 B、 C、 D、
  • 10、读我国沿“北纬30°的地形剖面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反映出的我国地势特征是(     )
    A、东高西低 B、西高东低 C、中部高,四周地 D、北高南低
    (2)、图中,数字①所在地形区的海拔大约是(     )
    A、2000m以上 B、3000m以上 C、4000m以上 D、5000m以上
    (3)、从图可知,第三级阶梯上的主要地形是(     )
    A、山地和高原 B、盆地和高原 C、平原和丘陵 D、平原和盆地
  • 11、下列所示省区的简称分别是(     )

    A、藏、桂、云、鲁 B、藏、黔、滇、豫 C、藏、桂、滇、豫 D、藏、桂、云、冀
  • 12、读我国省级行政区域轮廓图,完成下面小题。

    (1)、①②③④四个省级行政区的简称和行政中心分别是(     )
    A、陕-西安、粤-广州、豫-郑州、川-成都 B、陕-西安、浙-杭州、鲁-济南、蜀-成都 C、秦-西安、闽-福州、鲁-济南、川-成都 D、秦-西安、赣-南昌、豫-郑州、蜀-成都
    (2)、①②③④四个省级行政区中,地形以高原和盆地为主的是(     )
    A、 B、 C、 D、
    (3)、我国年降水量800mm等降水量线大致与图中哪个山脉重合(     )
    A、a B、b C、c D、d
  • 13、“漫步中国”专辑,其中一条漫步路线是走“胡线”(“胡线”即“胡焕庸线”)。该路线分为四个地段:东北段(于林草交汇处穿行)、山西段(混搭的历史舞台)、陕西段(古老的地名串起乡情)、西南段(寻找人与自然的多样性)。读图走“胡线”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走“胡线”的四个地段区域差异显著,其中最能体现“民族百花园”的地段是(     )
    A、东北段 B、山西段 C、陕西段 D、西南段
    (2)、“胡焕庸线”揭示了我国人口分布特点是(     )
    A、西北多东南少 B、西多东少 C、北多南少 D、东多西少
    (3)、此线东北段穿过A山脉,其两侧地理环境差异显著,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东侧为华北平原,西侧为内蒙古高原 B、东侧主要为地势第一级阶梯,西侧主要为第二级阶梯 C、东侧为非季风区,西侧为季风区 D、东侧年降水量大于400mm,西侧小于400mm
    (4)、此线经过山脉B,它和淮河组成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关于它们的地理意义叙述正确的是(     )
    A、暖温带与中温带的分界线 B、热带季风气候与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 C、1月0℃等温线大致经过的区域 D、半湿润区与半干旱区的分界线
  • 14、我国国土辽阔,有着漫长的陆上疆界和大陆海岸线,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我国地理位置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位于北半球、东半球 B、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C、地跨北寒带、北温带、热带 D、大部分在北温带、小部分在热带
    (2)、我国邻国众多,与我国陆地直接相邻的一组国家是(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②④⑤
    (3)、下列四地最晚看到日出的是(     )
    A、黑龙江省以北的黑龙江上 B、黑龙江省以东的乌苏里江上 C、新疆以西的帕米尔高原上 D、南海南沙群岛的曾母暗沙上
  • 15、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长江经济带是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内河经济带,其中,成渝经济区与长江三角洲地区协作互动,推动了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

    (1)、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核心城市是
    (2)、简要分析成渝经济区与长江三角洲地区共同具有的发展条件。
    (3)、依据下列要求,对比成渝经济区与长江三角洲地区,分析相应的优势。

    ①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地理位置优势:

    ②综合分析成渝经济区的优势:

  • 16、2023年冬季,哈尔滨冰雪节火遍全国,各地的冰雪爱好者竞相赶往哈尔滨,观赏冰雕、冰灯美景,体验冰雪运动。杭州的张先生乘火车前往哈尔滨进行了一次“冰雪之旅”。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张先生事先了解到哈尔滨举办冰雪节的自然条件有(     )

    ①河流冰层厚,冰雕原材料充足②举办冰雪节经验丰富

    ③积雪厚且雪期长④当地居民热情好客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2)、黑龙江各地雪期越往北越长,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地形因素 C、海陆位置 D、人类活动
    (3)、张先生去哈尔滨,选择最近路线,依次经过的铁路干线是(     )
    A、沪昆线—京广线—京哈线 B、沪昆线—京九线—京哈线 C、沪昆线—京沪线—京哈线 D、沪昆线—京包线—京哈线
  • 17、长江干流上的6座巨型梯级水电站,是实施“西电东送”的国家重大工程之一,将大量电力输送到电力紧缺的我国东部地区。下图示意长江干流上的6座巨型梯级水电站。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长江干流从乌东德水电站到葛洲坝水电站流经的省级行政区的简称是(     )
    A、青、川、滇、湘 B、藏、川、滇、皖 C、川、贵、粤、沪 D、川、滇、渝、鄂
    (2)、图示河段水能丰富的最主要原因是(     )
    A、地势落差大 B、水量稳定 C、无结冰期 D、河道宽阔
    (3)、梯级水电站的建设对我国东部地区的有利影响有(     )

    ①改善空气质量②增加旅游资源③缓解能源紧张④优化能源结构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18、

    在不同的气候条件下,人们建造了各具特色的传统民居。同学们查阅资料,制作了传统民居推介卡。下图为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表中甲地的多年平均气温和降水量的数据,将下图补充完整。

    月份

    1

    2

    3

    4

    5

    6

    气温/℃

    —1.8

    —1.3

    5.7

    9.8

    15.2

    19.5

    降水量/mm

    92

    92

    119

    142

    137

    227

     

    月份

    7

    8

    9

    10

    11

    12

    气温/℃

    23.5

    24.5

    19.9

    12.9

    6.9

    1.3

    降水量/mm

    240

    157

    242

    127

    98

    79

       

    (2)根据资料,补充甲乙两地传统民居推介卡。

       

    房屋结构

    多层结构

    建筑材质

    木材和茅草

    墙壁厚度

    墙体较厚,便于防寒保暖

    房屋特点

    所在地区冬季气温①________ ,多降雪,屋顶如双手合掌,坡度较②________ ,有利于③________ 。

       

       

    建筑材质:土坯

    屋顶坡度:④________

    墙壁厚度:墙体较厚,便于隔绝热气。

    房屋特点:所在地区为⑤________ 气候(气候类型),全年气温较⑥________ ,年降水量小,房屋门窗较⑦________ ,有隔热,防沙的效果。

    (3)下图为丙、丁两地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从丙、丁两地中任选一地,结合气候对传统民居的影响,绘制该地的传统民居简图,并从地理视角进行简要说明。

    要求:图文结合,从屋顶坡度、门窗大小、建筑材质、墙壁厚度等角度中至少选择两个方面进行说明。

       

  • 19、

    每年10月到11月是寻秋观叶的好时间,同学们寻秋植、观秋叶、赏秋景,探索大自然的秋日魔法秘籍。左图为某地区分层设色地形图,右图为该地区局部等高线地形图。同学们根据资料,分成三组,选择了不同的目的地。阅读图文资料,完成攻略。

    我们选择A地

    (1)这里海拔多在500米(以上/以下),是宽阔、平缓的高地,属于(地形类型)。这里天高云淡,宛如金黄的画卷。

    我们选择B地

    (2)这里地表起伏很大,坡度较 , 沟谷幽深,是(地形类型),海拔最高处大约米,是欣赏层林尽染美景的最佳观景地。

    (3)到达B地后,从停车场出发有甲、乙两条登山路线,其中攀登比较省力的是路线,原因是

    (4)B地的观景台中,①观景台的经纬度为 , 40°50'N,(填序号)观景台在陡崖东侧,站在①观景台(能/不能)看到③观景台。

    我们选择C地

    (5)C地的海拔在200米以下,平坦开阔,起伏 , 是(地形类型)。在这里赏秋叶的优势有

  • 20、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集中体现了我国古人发现自然规律、尊重和运用自然规律进行生产生活的“天人合一”思想。北京某中学地理小组开展了“二十四节气知多少”跨学科主题学习。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二十四节气溯源

    我国古人发现不同季节太阳的高度不同,并在此基础上,利用圭表测量和记录正午日影长度,确定了二十四节气。左图为二十四节气示意图,右图为圭表测影示意图。

    (1)地理小组利用圭表开展了为期一年的日影测量活动,发现圭表正午的影子在一年内有规律的变化,冬至这一天影子最 , 之后影子越来越

    二十四节气划分与名称表征

    二十四节气的划分与地球公转密切相关。下图为地理小组利用灯泡和地球仪模拟演示地球公转示意图。

    (2)同学们演示地球公转时,保持地轴是倾斜的,且空间指向(变化/不变),让地球仪围绕灯泡按照方向转动。当地球仪演示到上图中乙处时,太阳直射(纬线),此时为北半球的(节气)。下列现象与地球公转有关的有(双项选择)

    A.时间差异       B.四季变化       C.太阳东升西落       D.昼夜长短变化

    (3)二十四节气的名称蕴含着丰富的地理知识。节气名称中有“春”“夏”“秋”“冬”的属于季节类,如:(举一例即可);有“寒”“暑”“雨”“雪”“霜”“露”的属于气候类,如:(举一例即可);反映植物生长、动物活动的属于物候类,如惊蛰等。

    二十四节气与农事

    (4)节气的名称和农事活动密切相关。例如“谷雨”指谷类作物进入成苗期,降雨增多对其生长有利,即雨生百谷的意思。与节气有关的谚语也对农事活动有指导作用,例如“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说明

    二十四节气与生活

    (5)请从二十四节气中任选一个节气,举例说明该节气的典型饮食、习俗等,并从地理视角说明其原因。

    举例:清明节气,踏青习俗,体现了春季气温回升,万物复苏的自然景象。

上一页 221 222 223 224 225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