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某国际学校组织“友谊拉近你我”的主题班会活动,同学们分别做了自我介绍,甲同学说:我家乡所在大洲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种族成分非常复杂,号称“世界人种大熔炉”。乙同学说:我家乡所在的大洲有世界第一大岛和世界最大的淡水湖群。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甲同学家乡所在大洲是( )A、非洲 B、亚洲 C、南美洲 D、北美洲(2)、下列关于乙同学家乡所在大洲的叙述,正确的是( )A、西临大西洋,隔地中海与非洲相望 B、地形分为三大南北纵列带 C、海岸线平直,岛屿较少 D、有世界第一大河
-
2、随着共享理念逐渐融入市民生活,不少城市出现了一种新鲜事物——共享雨伞。共享雨伞是指在降水较多的商业区、居民区等人员密集区提供雨伞的共享服务。下图为“世界局部区域图”和“共享雨伞景观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图中字母所在地区降水量的比较,正确的是( )A、A地区降水多于B地区 B、C地区降水少于D地区 C、E地区降水少于F地区 D、D地区降水多于A地区(2)、从降水量多少方面分析,图中各地最适合设置共享雨伞的是( )A、A地 B、B地 C、D地 D、F地 -
3、下图为“某大洲沿30°N的地理事物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该图所示地区位于( )A、欧洲 B、亚洲 C、北美洲 D、非洲(2)、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地区的地势特征是( )A、中间高,东西低 B、中间高,南北低 C、东高西低 D、西高东低 -
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世界的气候类型+气候与人类活动主题】
【研究性学习】
主题:世界气候差异及其影响
方法:气候类型分布——气候特点——影响因素——气候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材料一:每年夏季,高温总会以各种姿态刷屏,引起人们高度关注。某年8月更有报道称,北板圈内出现罕见高温,甚至高达32℃,致使冰川迅速融化。
材料二:(图1)为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局部图,(图2)为①②③三地气候资料图。

(1)、将(图1)中①②③三地所属的气候类型与(图2)中字母所示的气候资料进行搭配,按顺序依次写出来:① ②。(2)、说出①②两地中降水更少的地区,分析其主要影响因素。(3)、说出(图2)中B气候类型夏季的气候特点 , 根据水果的生长习性,下列三种水果中在该气候区盛产的是哪种?
(4)、材料中描述“某年8月更有报道称,北极圈内出现罕见高温,甚至高达32℃,致使冰川迅速融化。”从全球气候背景看,产生这一现象可能是由于人类在生产生活过程中排放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急剧增加而导致的全球升温。为防止全球气候进一步变暖,说出生活中我们中学生能做的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 -
5、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儿海陆分布+海陆变迁主题】
材料一:生物学家密卡尔逊在19世纪末调查地球陆地上蚯蚓的分布情况时,发现了一个非常奇怪的现象:有一种蚯蚓同时分布在图中同纬度的甲乙两地,但与甲地同纬度同大陆的西海岸却没有这种蚯蚓的分布。
材料二:当地时间2022年9月19日,墨西哥(A地)发生7.7级地震。此前,1985的9月19日,墨西哥曾发生8.1级地震,约1万人死亡。
材料三:2022年10月1日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B地)发生6.0级地震,之后又发生2次余震,造成多人伤亡。
(1)、材料一是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的什么学说的证据?甲乙所在大洲共同濒临哪个大洋?(2)、分别说出墨西哥和印度尼西亚所在的大洲名称。(3)、说出⑤⑥两大洲的分界线。(4)、墨西哥和印度尼西亚都地震频发。据图可知,两国都位于哪个火山、地震带边缘?(5)、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B地多火山、地震的原因。(需写出具体的板块名称)(6)、我国也是一个地震多发的国家。当地震发生时,你会怎样自我保护呢?提出两条应急措施。 -
6、气候对人类的生产、生活有很大的影响,但与此同时人类活动也会对气候产生影响。据此完成下面小题。【气候与人类活动主题】(1)、寒冷的冬季,农民伯伯利用塑料大棚种植了许多在夏季才能吃到的蔬菜。塑料大棚主要改善了农作物生长所需的( )A、气温条件 B、肥力条件 C、降水条件 D、土壤条件(2)、川菜以麻辣口味著称,主要是( )A、受居民生活习惯的影响 B、受外来文化影响 C、当地麻椒、辣椒产量大 D、当地气候湿热(3)、下列行为能改善局地气候的是( )A、过度砍伐森林 B、植树造林 C、毁林开荒 D、开垦湿地
-
7、我国气候南北差异显著。图为我国哈尔滨、北京、武汉、广州四城市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世界的气候类型主题】
(1)、四城市中,气温年较差最大的是( )A、哈尔滨 B、北京 C、武汉 D、广州(2)、四城市中,年降水量最多的是( )A、哈尔滨 B、北京 C、武汉 D、广州(3)、四城市气温与降水随时间变化的共同特点是( )A、全年高温多雨 B、夏季高温多雨 C、冬季低温多雨 D、全年低温少雨 -
8、可可是制作巧克力的原材料,炎热而又多雨的环境最适合可可的生长。图为可可主要生产国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世界的气候类型主题】
(1)、适宜可可生长的气候类型主要分布在( )A、沿海地区 B、回归线附近 C、赤道附近 D、大陆内部(2)、与可可生长地区的气候特点相符的是( )A、
B、
C、
D、
(3)、甲区域不适宜种植可可的原因是( )A、全年高温多雨 B、全年炎热干燥 C、夏季炎热干燥 D、冬季温和多雨 -
9、读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反映了世界年降水量随( )A、经度变化的情况 B、纬度变化的情况 C、地形变化的情况 D、距海远近变化的情况(2)、下列地区中,年降水量最少的是( )A、极地地区 B、北回归线附近 C、南回归线附近 D、赤道附近 -
10、图为同纬度峨眉山及重庆气温测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世界的气温及影响因素主题】
(1)、形成峨眉山和重庆气温不同的主要因素是(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地形地势 D、人类活动(2)、我们可以用这个原理来解释下列现象中的( )A、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B、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C、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D、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
11、下图为世界1月平均气温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世界1月平均气温分布规律是( )A、最低温出现在赤道 B、大致由低纬向高纬递减 C、最高温出现在北极 D、大致由低纬向高纬递增(2)、根据图中信息推测,四地着装最合理的是( )A、莫斯科 B、拉萨 C、曼谷 D、雅加达 -
12、棕榈科植物主要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古生物学家在青藏高原地区发现了距今约2500万年的棕桐叶片化石。图为世界板块分布局部图和棕榈叶片化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海陆变迁主题】
(1)、据材料推测,2500万年前青藏高原的自然环境可能是( )A、温暖湿润 B、寒冷干燥 C、海拔较高 D、冰川广布(2)、导致青藏高原自然环境变化的原因是( )A、人类活动 B、海平面上升 C、地壳运动 D、火山喷发(3)、青藏高原南部的喜马拉雅山脉处于( )A、非洲板块与亚欧板块的交界地带 B、印度洋板块与非洲板块的交界地带 C、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的交界地带 D、南极洲板块与非洲板块的交界地带 -
13、图为某大洋两岸古地层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海陆变迁主题】
(1)、图中古地层的分布说明地球上( )A、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 B、非洲和北美洲有共同的文化习俗 C、各块陆地始终合在一起 D、陆地曾连在一起,后产生漂移分离(2)、根据上题理论,未来甲大洋的面积可能会( )A、缩小 B、扩大 C、不变 D、先变小,后变大 -
14、俄罗斯提出用北极东北航道代替传统航道。与传统航道相比,北极东北航道可以缩短三分之一航程。图为传统航道和北极东北航道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海陆分布主题】
(1)、传统航道未经过的大洲是( )A、非洲 B、欧洲 C、亚洲 D、北美洲(2)、北极东北航道经过的海峡③沟通了( )A、太平洋和北冰洋 B、太平洋和印度洋 C、大西洋和北冰洋 D、大西洋和印度洋 -
15、为了更好地了解世界海陆分布情况,同学们阅读海陆分布图(图1),并绘制了不同的统计图来表示地球表面海陆占比情况(图2)。据此完成下面小题。【海陆分布主题】

(1)、据(图1)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陆地均集中在北半球 B、海洋均集中在东半球 C、北半球的陆地面积大于海洋面积 D、任意半球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2)、(图2)中能正确表示地球表面海陆占比情况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3)、(图1)中甲、乙两大洲共同构成世界上最大的大陆。下列山脉位于两大洲分界线上的是( )A、大高加索山脉 B、落基山脉 C、安第斯山脉 D、阿尔卑斯山脉 -
16、亚运会是亚洲最高规格的国际综合性体育赛事。2023年9月23日至10月8日,第19届亚运会在浙江省杭州市举办。图为地球公转示意图(图中二分二至日均指北半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杭州亚运会开幕式当天(9月23日),地球位于公转轨道的( )A、①附近 B、②附近 C、③附近 D、④附近(2)、杭州亚运会开幕式当天(9月23日),广东省( )A、昼短夜长 B、昼夜等长 C、昼长夜短 D、正值极昼(3)、当杭州呈现出“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景观时,位于南半球的澳大利亚正值(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
17、用手电筒的光线模拟太阳光照,演示地球运动及产生的地理现象。据此完成下面小题。【地理实践+地球运动主题】
(1)、按图中所示方向转动地球可以演示( )①地球的自转方向;②地球的公转方向;③昼夜长短的变化;④昼夜更替现象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2)、甲、乙、丙、丁四地中正处于星斗满天的黑夜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
18、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1)、等温线大致与(“纬线”或“经线”)平行;南、北回归线之间,年平均气温大约在℃以上,在地球“五带”的划分中,这一纬度范围属于。(2)、南极洲的等温线较其他大洲的等温线(“稀疏”或“密集”),说明温差。(3)、亚洲中部的D地区和东部的E地区纬度相近,但年平均气温D地区比E地区(“偏高”或“偏低”),主要原因是。(4)、A地的年平均气温比C地(“高”或“低”),体现了世界年平均气温“从低纬向高纬逐渐(“升高”或“降低”)的纬度分布规律。 -
19、读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乙、丙三图中,气温年较差最大的是 , 年降水量最多是。(2)、甲图是气候,主要分布在。(3)、乙图是气候,此种气候的特点是冬季降水(多/少),夏季降水(多/少)。(4)、丙图最高月平均气温出现在(填季节),最低月平均气温在零度(以上/以下)。 -
20、某学校七年级同学们搜集到附近山地的等高线地形图,准备进行一次研学旅行。
(1)、同学们在研学中找到了图中的两处地形,请写出其名称:B , D。(2)、通过读图,判断出②地的海拔高度是米。(3)、同学们拿到此地形图后,根据来辨认方向。(4)、该山地有一处适合进行攀岩活动,你认为是ABCD中的处。(5)、同学们想登上山顶看日出,有甲、乙两条线路可选择,我认为线路更省力,理由是。